- 年份
- 2024(10775)
- 2023(15483)
- 2022(12489)
- 2021(11463)
- 2020(9568)
- 2019(21627)
- 2018(21361)
- 2017(40821)
- 2016(22370)
- 2015(25307)
- 2014(25292)
- 2013(24333)
- 2012(22302)
- 2011(19895)
- 2010(19849)
- 2009(17598)
- 2008(17013)
- 2007(14884)
- 2006(12959)
- 2005(11657)
- 学科
- 济(85447)
- 经济(85268)
- 管理(67335)
- 业(62689)
- 企(52303)
- 企业(52303)
- 方法(38358)
- 数学(33155)
- 数学方法(32655)
- 中国(26053)
- 财(26025)
- 农(23885)
- 业经(22884)
- 制(20355)
- 贸(17863)
- 贸易(17854)
- 易(17427)
- 务(16200)
- 财务(16121)
- 财务管理(16076)
- 农业(15705)
- 融(15602)
- 金融(15598)
- 理论(15559)
- 企业财务(15233)
- 银(15213)
- 银行(15192)
- 行(14450)
- 学(14211)
- 地方(14151)
- 机构
- 学院(303738)
- 大学(303427)
- 济(124685)
- 经济(122073)
- 管理(118449)
- 理学(101983)
- 理学院(100895)
- 管理学(99168)
- 管理学院(98550)
- 研究(95159)
- 中国(72728)
- 京(61831)
- 财(61526)
- 科学(53355)
- 财经(48362)
- 中心(45821)
- 江(45764)
- 所(45402)
- 经(44037)
- 农(41542)
- 范(40626)
- 研究所(40473)
- 师范(40216)
- 业大(40190)
- 经济学(39247)
- 北京(38383)
- 州(36334)
- 财经大学(36184)
- 经济学院(35427)
- 院(34934)
- 基金
- 项目(203422)
- 科学(162260)
- 研究(155726)
- 基金(148012)
- 家(126592)
- 国家(125481)
- 科学基金(109617)
- 社会(99505)
- 社会科(94331)
- 社会科学(94311)
- 省(79051)
- 基金项目(77483)
- 教育(75218)
- 自然(68520)
- 自然科(66977)
- 自然科学(66963)
- 划(66702)
- 自然科学基金(65733)
- 编号(65227)
- 资助(59837)
- 成果(52878)
- 部(46480)
- 重点(45794)
- 课题(45083)
- 制(43085)
- 创(43083)
- 发(42903)
- 国家社会(41447)
- 教育部(41284)
- 创新(40264)
共检索到457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巍 凌亚如 班小辉
近年来,以网约车、网络送餐为代表的数字劳动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在我国,因其吸纳就业、便利生活的社会属性受到政府相对积极的政策支持,得以迅速发展。但是,数字劳动平台劳动者劳动关系判定难,新业态缺乏相关劳动定额标准和劳动监管,导致其不能享受职业伤害保障,普遍劳动时间长、劳动保护差。外卖小哥"困在系统里""猝死"等话题成为社会舆论热点。文章选取德国、日本、荷兰、马来西亚四国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他国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优势劣势和运作模式,从"应然"到"实然"探索适应我国当下发展情境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为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劳动平台 职业伤害保障 比较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燕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5期中撰文,以国际劳工公约与建议书为蓝本,梳理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劳动者职业教育权利保障的制度困境,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者职业教育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确定了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国际劳工组织在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教育这一领域颁行的一系列公约与建议书确立了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曹燕
职业教育国际公约与建议书承认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是劳动者核心权利之一,并认为保障该项权利将有利于解决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减贫、社会融入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方面的关键问题。我国劳动者职业教育权利保障目前面临制度缺失,企业责任缺位以及职业教育权利社会协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重重困境,鉴于此,以国际劳工公约与建议书为蓝本,对比分析我国劳动者职业教育权利保障的制度困境,通过借鉴海外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劳动者职业教育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这有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保障劳动者教育权利的实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权利 国际经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思莹 王冰冰
从劳动者技能匹配与产业基础条件匹配的思想出发,分析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劳动者职业伤害的影响,并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非但没能有效降低职业伤害,反而提高了城市职业伤害程度;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转型次年,其对职业伤害的影响不再显著,并且在后续时间,工业智能化转型逐渐能够降低职业伤害。此外,考虑城市文化特征和产业特征后发现,文化底蕴会强化劳动者安全意识,降低工业智能化对职业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引导和优化产业布局为工业智能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可以有效降低工业智能化带来的职业伤害。研究结论对工业智能化发展初期的中国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建华
当前我国职业伤害事故正处于高发的态势,职业安全保障已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基于劳动者视角,将职业安全保障看作特殊商品由企业供给,需求方为劳动者,剖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职业安全保障方面供给不足的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职业安全保障 职业伤害 劳动者 供给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恒庆,夏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扬
2014年之后,日本政府积极推进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本文从劳动政策的视角,对其改革内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劳动政策转型的关联性。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日本推进社会保障基金缴费从社会保险方式向税方式转变。为了降低政府财政负担,推动社会保障由公助、自助模式向互助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积极实施劳动政策从雇佣维持型向劳动转移支援型的转变,以促进年轻人、女人、高龄者等所有世代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正均 冯传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秦士莲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加强我国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制度。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关系百姓就业的民生工程,也关系到我国技能人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国家层面、长期性、系统性的重大人才工程。文章对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义、推进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为促进全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技能 培训 技能人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雷 屈沙 杜素珍
本文借助CGSS2013数据,分别采用Probit模型、2SLS方法和Heckman两步法来考察劳动合同和工会身份等因素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有劳动合同较无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加入工会的概率更高,加入工会较没有加入工会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概率更高。此外,劳动合同和工会身份均有助于缩短劳动者的每周工作时间,并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加班、非法超时工作的概率。从员工福利来看,劳动合同工的福利水平较非劳动合同工明显更高,工会会员的福利水平也明显高于非工会会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执法和工会组织建设,以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舒建玲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迫切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未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以致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大量违反《劳动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政府对劳动者劳动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政府 非公有制企业 劳动者权益 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景一 赵慧
基于技术控制、责任自治、制造同意的差异化管理策略,劳动过程理论经典作家构建了技术变迁背景下的劳动控制策略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视阈下,基于劳动控制策略研究框架,以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劳动过程为例,考察平台的“算法控制、众包生产和制造同意”的劳动控制策略及其对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平台通过“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算法和内容质量评估算法深化了对劳动过程的技术控制,单边决定平台利益分配格局,损害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平台众包生产策略将弹性雇佣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置换为责任自治下的劳务合作模式,平台规避了企业社会保障责任,弱化了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平台通过展示“赶超游戏”中头部主播的成功范式和示范效应,制造普通主播的“过度劳动”同意,损害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面对当前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变化与挑战,现行的法律法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存在着应对不足与制度效力受限的问题,应构建零工劳动者多元协作治理对策以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补齐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提升治理主体效能,完善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共建共治,优化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汤洪源
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公开既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之一,也是政府监管执法的新型实效性确保手段。公开劳动保障违法案件需要考虑其双重特性,根据具体情形进一步厘清监管目标,权衡案件公开之必要性,从扩大公开范围、选择适当的公开时机、统一主动公开的渠道和形式、区别对待公开内容等四方面予以完善,充分发挥监管执法手段的预防与惩处作用,建立规范全面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公开制度。
关键词:
劳动保障 违法案件 信息公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卫国 刘林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慧慧 杨小勇
灵活就业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就业方式,如何加强数字零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数字零工进行概念辨析与界定可以发现,平台企业和数字零工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体现在资本从生产、分配、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方面加剧了对数字零工剩余价值的压榨,引发了数字零工职业保障不足、收入分配不公、“泰罗制”管理和职业晋升不畅等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应明确数字零工的法律身份,健全配套职业保障制度,加强对平台企业无序扩张的反垄断监管力度,并打破数字零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字零工 劳动权益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