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9)
2023(13514)
2022(10624)
2021(9549)
2020(7962)
2019(17729)
2018(17638)
2017(34137)
2016(18177)
2015(20310)
2014(19390)
2013(18976)
2012(17011)
2011(15040)
2010(15327)
2009(14562)
2008(14522)
2007(13174)
2006(11426)
2005(10550)
作者
(49856)
(41781)
(41494)
(39191)
(26741)
(19785)
(18612)
(16077)
(15788)
(14974)
(14185)
(13974)
(13312)
(13034)
(12600)
(12576)
(12393)
(12127)
(11999)
(11991)
(10219)
(10153)
(10020)
(9580)
(9314)
(9283)
(9221)
(9125)
(8259)
(8192)
学科
(86661)
(83999)
经济(83919)
(80685)
企业(80685)
管理(72568)
方法(38375)
业经(32891)
数学(30030)
数学方法(29443)
(26646)
(26194)
技术(21568)
(20775)
财务(20741)
财务管理(20724)
企业财务(19584)
中国(19355)
农业(18824)
理论(16711)
(16223)
(15268)
(15163)
(14689)
技术管理(14612)
经营(12975)
企业经济(12665)
产业(12527)
(12455)
(12243)
机构
学院(259822)
大学(254340)
管理(111811)
(110471)
经济(108531)
理学(96258)
理学院(95443)
管理学(93909)
管理学院(93425)
研究(75642)
中国(62173)
(52172)
(51361)
科学(43372)
财经(40659)
(40133)
(40105)
(36975)
中心(36461)
业大(35933)
(35679)
经济学(32833)
北京(32338)
研究所(31837)
(31701)
农业(31075)
商学(31056)
商学院(30772)
财经大学(29919)
经济管理(29800)
基金
项目(171590)
科学(138729)
研究(129293)
基金(126461)
(107848)
国家(106853)
科学基金(95822)
社会(84972)
社会科(80901)
社会科学(80883)
(68997)
基金项目(66180)
自然(60382)
自然科(59199)
自然科学(59185)
教育(58788)
自然科学基金(58247)
(55450)
编号(52288)
资助(50916)
(42458)
成果(41189)
创新(38666)
(38132)
重点(37529)
(37476)
(36665)
国家社会(35770)
课题(34474)
(34111)
期刊
(122292)
经济(122292)
研究(73354)
中国(51322)
管理(47820)
(43913)
(37567)
科学(33135)
学报(32090)
技术(27626)
大学(26317)
教育(26236)
农业(25706)
学学(24740)
(24005)
金融(24005)
业经(22869)
财经(20660)
经济研究(19321)
(17918)
技术经济(17072)
(16843)
问题(15024)
(14546)
统计(14336)
科技(13702)
财会(13533)
图书(13155)
商业(13035)
现代(13012)
共检索到387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天添  
文章从战略融合视角提出了数字创新模式的概念,并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以知识场活性为中介变量、组织韧性为调节变量,分析了数字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对71家知识密集型企业连续15周的经验取样调查发现:企业可以通过实施数字创新模式,激发知识场活性,进而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同时,组织韧性可以显著调节这一效果。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与企业创新的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天添  
文章从战略融合视角提出了数字创新模式的概念,并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以知识场活性为中介变量、组织韧性为调节变量,分析了数字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对71家知识密集型企业连续15周的经验取样调查发现:企业可以通过实施数字创新模式,激发知识场活性,进而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同时,组织韧性可以显著调节这一效果。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与企业创新的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夏天添  张振铎  万鹏宇  
为探讨现代企业与高校之间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立足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以经验取样法为研究范式,以高管与高校之间技术转移体验及创新成效为对象,展开连续15周日记研究,结果发现:“高校—企业”技术转移会积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规划性博弈与功利性博弈具有中介作用,技术吸收能力具有调节作用。由此证明,在“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合作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水平在历经组织间博弈后,将显著调节由技术转化而形成的创新绩效增幅。建议相关企业主动开展创新合作,并通过均衡性博弈机制完善自身技术吸收体系,实现“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双赢”初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慧  夏天添  马勇  林小英  
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为揭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后果、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从组织和个体多层面出发并引入员工忘却学习,对我国261家传统行业中小企业展开连续5个月的经验取样调查,利用DEAP 2.1、SPSS 19.0等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强化组织韧性并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同时,员工的忘却学习可以有效推动这一效果的显著提升。故而,建议相关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突破传统管理思维,关注"技术"与"人"之间的平衡,改善组织创新氛围,强化数字化教育培训,使员工从抵制数字化到主动学习数字化技术,以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并不断挖掘市场潜力,科学数字创新,进而实现企业创立初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天添  王慧  阙明坤  张振铎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与效率”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目标。基于技术转移理论,通过连续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检视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会提升高校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而企业参与可以显著调节这一间接提升作用。研究认为相关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坚持推动“学科-产业”融合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学科建设,促进学生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进而为我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群  
在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效应存在争议的背景下,本文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激励作用;政府补贴对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即政府补贴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存在激励作用,但对于开发式创新则存在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国宏  闫强  
开放式创新战略对企业超越组织边界从外部获取创新知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知识管理视角构建以知识场活性为调节变量、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开放式创新绩效影响模型,探讨不同知识场活性情境下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差异。以250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吸收能力对双向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显著,知识场活性会正向调节内向开放式创新对吸收能力的提升作用。另外,通过丰富开放式创新管理理论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有效指导。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国兵  孟彩霞  沈彬朝  
不同创新模式下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探究了创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及其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加强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整体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不同创新模式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不同,英美创新模式与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次大于欧洲大陆和中国。(3)英美创新模式下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医药企业研发人员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据此,需要完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中国创新模式转型,以发挥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模式的协调作用,并通过提升我国医药企业研发人员强度来增强创新活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自银  刘强  
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内涵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论证了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金栋  高志豪  洪恩喜  
通过对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模式的研究,以创新能力对比研究为基础建立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估,阐述两国供电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典型特征和优缺点。通过横向对比研究提出我国供电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建议,为我国供电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指明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笑楠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效测度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对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入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进行了梳理,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为基础,从内部研发动力、技术合作动力、创新环境动力三方面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积分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模型,对大连3家软件企业调查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受到创新模式和创新环境的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模式的合理选择和推进,并构建宽松、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秦颖  雷家骕  
案例分析是研究自主创新主题的最好方法。本文在遵循一定的案例选择原则基础上,选择了20个企业案例加以分析并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从创新基点看,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创新模式:基于终端产品的集成创新、基于核心元器件的渐进式追赶、基于主导设计(技术标准)变迁的技术超越;从实现路径看,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创新模式:从概念到技术实现整合创新、基于生产流程的再造创新、基于技术孵化产业的模式创新,期望本研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和机制形成研究有所帮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蕾  唐博华  雷森  
本文在分析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对知识管理能力的评估来确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论述了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的具体操作步骤,并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能力评价的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对整个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利军  
协同是供应链的本质特征,而知识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融入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系统,充分利用供应链的知识溢出效应获取创新因子,是有效的协同创新途径。供应链知识协同将"知识"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创新资源在供应链系统内进行有效整合与配置,实现了低成本快速创新,并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同时,知识协同不能超越供应链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畴,其基础是知识溢出效应,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利益分享机制是实现协同、获取创新收益的关键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静杰  李妍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知识,谁能高效地利用知识,谁就拥有财富和权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识型企业应运而生。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知识联合体,其人力资源管理愈加受到重视。知识型员工有着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点,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知识型企业员工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