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0)
- 2023(12292)
- 2022(10225)
- 2021(9286)
- 2020(7574)
- 2019(17309)
- 2018(17252)
- 2017(33451)
- 2016(18206)
- 2015(20521)
- 2014(20489)
- 2013(20278)
- 2012(18622)
- 2011(16660)
- 2010(16451)
- 2009(14905)
- 2008(14331)
- 2007(12332)
- 2006(10715)
- 2005(9256)
- 学科
- 济(74428)
- 经济(74347)
- 管理(52825)
- 业(50216)
- 企(42331)
- 企业(42331)
- 方法(34875)
- 数学(30183)
- 数学方法(29852)
- 业经(20147)
- 财(19522)
- 农(18674)
- 贸(18434)
- 贸易(18430)
- 易(18044)
- 中国(18022)
- 学(16675)
- 地方(13891)
- 出(12706)
- 农业(12616)
- 产业(12519)
- 务(12046)
- 财务(11986)
- 财务管理(11964)
- 和(11934)
- 理论(11850)
- 技术(11809)
- 制(11719)
- 企业财务(11345)
- 环境(11197)
- 机构
- 大学(261573)
- 学院(258198)
- 管理(106177)
- 济(100226)
- 经济(98034)
- 理学(92803)
- 理学院(91824)
- 管理学(90333)
- 管理学院(89881)
- 研究(82991)
- 中国(60459)
- 京(55416)
- 科学(52919)
- 财(45153)
- 所(40950)
- 农(40407)
- 业大(39944)
- 中心(37645)
- 研究所(37575)
- 财经(37063)
- 江(35775)
- 北京(34934)
- 经(33799)
- 范(33707)
- 师范(33384)
- 农业(31635)
- 院(30683)
- 经济学(29748)
- 州(29502)
- 财经大学(27828)
- 基金
- 项目(184584)
- 科学(144470)
- 研究(134990)
- 基金(133940)
- 家(116371)
- 国家(115432)
- 科学基金(99433)
- 社会(84431)
- 社会科(80083)
- 社会科学(80063)
- 基金项目(71460)
- 省(71370)
- 自然(64746)
- 自然科(63205)
- 自然科学(63188)
- 自然科学基金(62045)
- 教育(60664)
- 划(59891)
- 编号(55226)
- 资助(54919)
- 成果(44253)
- 重点(40534)
- 部(40294)
- 发(38548)
- 创(38210)
- 课题(36783)
- 创新(35575)
- 科研(35457)
- 国家社会(34670)
- 项目编号(34618)
共检索到363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海平
合理使用又称权利的限制和例外,它是指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非权利人使用了权利人的权利、利用了权利人作品,也不构成侵权或负责的行为,其实质是对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财产权及其行使的一种限制,这有利于保护公众的合理使用权和促进文化的交流及传播,是积极的一面。但用户对数字出版物合理使用范围的过分扩大,同样会挤压版权人的权利空间,其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这既不利于提高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海平
文章运用比较方法,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欧盟、中国等关于数字出版物复制权的立法(法律、法规、、条例、文件)进行了横向比较、纵向追溯和分析、研究,在借鉴西方立法的基础上,从作品数字化、暂时复制、复制权的权利限制和例外三方面提出了我国数字出版物复制权立法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数字出版物 复制权 中外比较 法律法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高红文 陈清文
本文通过对国外数字权利管理立法最新发展情况的分析,对国外在数字权利管理立法方面新变化进行论述,指出国外数字权利管理立法的新特点,并对改进我国数字权利管理立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权利管理 DRM 信息立法 版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骍琪 侯治平 包金龙 袁勤俭
消费者主体异质性、消费者认知、消费者感知风险、消费者感知效用、消费锁定等因素会影响数字出版物定价。因此,数字出版物供应商定价时应考虑消费者的文化水平、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对消费者或产品实施分级定价;应注重提供形式丰富、数量较多的参考群体,同时提高数字出版物普及程度和消费者参与程度;应增强消费者购买前信任及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提高在线支付安全性、内容安全性;应提供良好的平台服务,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和获取成本;应注重建立用户基础,实施动态定价以确立消费偏好,实现价格锁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志刚
对呈缴制度中4类呈缴主体的梳理对比及主体间关系的分析可知,在从"出版者"角度来确定由哪些主体承担数字出版物呈缴责任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呈缴主体"范围宽泛"的特征与"边界清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受缴主体的图书馆必须与各类文化机构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中坚作用;数字出版物呈缴制度设计既要考虑制度的完整性,又要兼顾相关主体间利益的均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韩萌 黄红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物数量日益激增,价值不断提升。国外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出版机构的法定呈缴义务。接受出版物缴存是图书馆应尽的职责。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通过制订或修改相关法律和相关细则来规范数字出版物呈缴工作,将更多的数字出版物纳入法定呈缴制度。国外数字出版物呈缴法律的立法形式、法律演变、内容要点和应用实践可以为我国数字出版物法定呈缴研究提供理论铺垫,间接推动我国数字出版物呈缴立法进程。
关键词:
数字出版物 法定呈缴制度 国外立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钢
为了保存国家数字文化遗产,传承民族记忆,需将法定呈缴制度的客体延伸至数字出版物。通过调研国外典型立法,发现数字出版物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开提供获取利用的数字资料都可视为数字出版物,应将其纳入到法定呈缴的客体范围。国际立法经验显示,网络出版物客体的界定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从创建发布者、资源内容角度判断纳入一个国家法定呈缴体系的网络出版物客体。为了适应客体的变化,需要革新法定呈缴实施的方式。
关键词:
法定呈缴 数字出版物 网络出版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唐晓阳 林英
网络环境下 ,数字阅读方式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全新方式 ,而目前国内电子出版物的认知率和使用率较低 ,对此 ,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并提出图书馆必须全面改进服务方式 ,提高电子出版物的使用率
关键词:
电子出版物 数字阅读 使用率 认知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庞小菊
出版物送存制度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家完整收集、妥善保存及合理利用出版物。立法用语上使用出版物送存制度比出版物呈缴制度更符合该制度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第20条应当删除"接受呈缴"作为公共图书馆收集文献资源途径之一的规定;第22条应当规定出版者只需要向指定的公共图书馆缴送出版物,同时规定受缴图书馆应当负有长期保存、编撰国家书目以及提供合理利用的义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钱建国
论出版物的属性钱建国(武汉大学招生分配工作处,430072)出版物的属性问题,是出版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问题。目前,对出版物属性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出版物的本质属性就是其商品属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出版物的属性应当是其精神...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邵文杰
出版物缴送制度立法邵文杰Abstract:Beinganinvestigativeandresearchreport,thepaperafterappraisingandintroducingthepresontSituationofpublicat...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温涛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对于出版物交存制度并未设置补偿机制。交存补偿是针对特定主体之间因出版利益失衡而进行补偿的制度设计,应当从补偿关系主体界分、主体间权利义务配置、补偿方式及相关程序保障等方面构建。无论是从出版物交存制度发展的现实需求,还是基于法律体系协调性、规范性的考虑,交存补偿机制都应当作为出版物交存制度的重要机制构成。为此,交存补偿的立法供给,应当首先通过立法解释完善《公共图书馆法》中的出版物交存制度,增设交存补偿机制,其次逐步推进交存补偿的细则制定,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实践的出版物交存补偿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红华
2001年,台湾的《图书馆法》正式颁布并实施,该法对数字出版物法定缴存进行了规定,促使台湾"国家图书馆"搭建了电子书刊缴存阅览服务系统,明确规定电子书缴存ISBN,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对保存台湾地区数字文献起到积极作用。近几年,台湾"国家图书馆"持续地接收数字出版物且数量逐渐增长,客观上推动了台湾民众的电子书阅读,促进了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了数字出版物缴存的配套措施,但也需要对相关规范进行及时修订,合理限定使用范围,以完善其不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亮 李伟
出版物国际交换不仅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图书馆的出版物国际交换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二者在交换原则、文献来源、数字化平台建设、政府出版物交换方案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探索我国出版物国际交换的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