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8)
- 2023(6673)
- 2022(4724)
- 2021(3760)
- 2020(2913)
- 2019(6333)
- 2018(6173)
- 2017(12006)
- 2016(6578)
- 2015(7513)
- 2014(7574)
- 2013(7702)
- 2012(7681)
- 2011(7034)
- 2010(7286)
- 2009(6581)
- 2008(6735)
- 2007(6037)
- 2006(5437)
- 2005(4932)
- 学科
- 济(38185)
- 经济(38149)
- 业(17406)
- 管理(16032)
- 产业(14540)
- 业经(14068)
- 企(13837)
- 企业(13837)
- 方法(12038)
- 数学(9402)
- 数学方法(9260)
- 信息(8994)
- 中国(8666)
- 农(8661)
- 总论(8580)
- 信息产业(8505)
- 地方(8064)
- 贸(7557)
- 贸易(7557)
- 学(7497)
- 融(7479)
- 金融(7478)
- 易(7326)
- 技术(6201)
- 农业(5938)
- 银(5893)
- 银行(5877)
- 行(5742)
- 理论(5597)
- 财(5385)
- 机构
- 大学(111465)
- 学院(109497)
- 济(48297)
- 经济(47481)
- 研究(41585)
- 管理(40049)
- 理学(34421)
- 理学院(33952)
- 管理学(33411)
- 管理学院(33186)
- 中国(29367)
- 科学(24720)
- 京(24086)
- 所(21302)
- 财(20415)
- 研究所(19625)
- 农(18109)
- 中心(17717)
- 江(16575)
- 财经(16547)
- 范(16186)
- 师范(16015)
- 经济学(15696)
- 业大(15436)
- 北京(15260)
- 经(14943)
- 院(14902)
- 农业(14426)
- 经济学院(14367)
- 州(13324)
- 基金
- 项目(73619)
- 科学(58420)
- 研究(55191)
- 基金(53215)
- 家(46820)
- 国家(46481)
- 科学基金(38947)
- 社会(36087)
- 社会科(34490)
- 社会科学(34482)
- 省(28228)
- 基金项目(27262)
- 划(24213)
- 教育(23662)
- 自然(22791)
- 自然科(22249)
- 自然科学(22241)
- 编号(21869)
- 自然科学基金(21846)
- 资助(20827)
- 成果(18694)
- 发(18194)
- 重点(17109)
- 部(16030)
- 创(15971)
- 国家社会(15960)
- 课题(15428)
- 发展(15114)
- 创新(14958)
- 展(14868)
共检索到164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斌 蔡宏波
不久以前,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本文详细介绍了信息产品、内容产品、数字产品与数字内容产品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指出以往资料文献对相关定义的模糊和混用,全面比较、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的概念内涵,明确界定出数字内容产业的对象和范围,进而得出促进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以振兴和繁荣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冰
现阶段,国内税收学界和税法学界关于税权理论各有偏好,其研究成果呈双峰并峙的态势。从涉税主体的角度加以审视,把税权划分为国民税权、政府税权和国际税权。其中,国民税权含括着国民整体税权、国民个体税权;亦可细分为国民应有税权、国民法定税权和国民实有税权。基于涉税主体的税权内涵厘定,尤其是对经济社会改革中国民税权问题的专项研究,有助于实现税权的合理配置及其对政府税权的有效制衡,并以此促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建构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
国民税权 政府税权 概念 内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窦凯
文章以“因—果”为逻辑框架,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四个层面构建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截面数据,以2019年世界经济总量排名前20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仅是数字内容产业大国而非强国,综合竞争力水平在世界经济总量排名前20的国家中处于中游,与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的地位明显不匹配;政府政策不到位、产品竞争实力不强、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关联支持产业不完善、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是制约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从完善政策配套体系、推动企业持续创新、构建协同产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要素资源升级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
关键词:
数字内容产业 数字经济 国际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世刚
数字内容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以其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环境友好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部分。许多发达国家都由政府出面规划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数字内容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提出美国的市场导向模式、欧盟的融合模式、英国的产业集群模式、日本"走出去"模式和韩国政府主导模式。目前我国数字内容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定位、制度建设、产业链发展和人才建设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基于国外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成功经验基础上,从政策环境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雪 刘婉琪 周先东 秦瑶
2021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经济统计核算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随着数字经济统计工作进入实践阶段,在内涵、行业边界的界定等方面均面临着系列复杂的问题。基于此,本团队有幸承担了国家统计局重大课题研究,在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反复修订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数字经济分类经验,结合数字经济统计核算实践,着力研究国内外数字经济内涵与分类演进,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分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产业两个角度总结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4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界定标准,形成了一套包括4个大类、24个中类、237个小类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以及包括11个行业大类的数字经济融合产业分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凌波 刘军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数字经济为全球注入新活力,产业数字化作为新时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目前研究关注的重点。推进产业数字化,能够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能利用率、加速人力资本升级,提高劳动效率等。从产业数字化的内涵、测度方法、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产业数字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述,着重分析产业数字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产业数字化最新的研究动向和成果,最后指出该领域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可以深入研究与拓展的方向,为更好地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以及展开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化信
论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王化信农业产业化萌动于80年代中期。在1986年,山东省枣庄市为了解决羊毛产销脱节的矛盾,试行了农民养羊、农行贷款、工厂贴息和建立基地、搞好服务、完善购销合同、厂农挂钩的办法,初步探索出一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利益调节,进行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启林 陈丹 李凡
创造新思想和新的表达形式的能力正在成为各国应对全球化竞争的基础,因此文化创意正在取代资本成为非物质生产时代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和评论了世界创意产业由内涵界定到产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希冀能借鉴创意产业演进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创意产业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文化 政策设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涛 郑建明
文章探究我国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内涵、典型特征、主体理念定位及发展现状等基本问题,提出从网络设施与平台水平、资源空间精准创造、创新传播服务与推广、优质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加强数字版权法制教育等五方面构建数字文化事业的治理内容与服务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令荣 沈湘筠
文章针对目前资源外包内涵不清问题,结合外包实例,从业务合作对象、业务合作程度和业务合作控制能力三方面对其深入界定。以此为基础,从经济学角度创建了资源外包边界界定模型。
关键词:
资源外包 核心能力 交易成本 竞争优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生军 李莎莎
伴随着城市的精明增长与紧凑发展,城市空间呈现出垂直拓展、多中心协同以及超视域增长的复杂特征。同时,受传统城市空间认知手段的局限性,人们对城市形态的有效识别与量化变得愈加困难。为此,提出簇群形态和基质形态的概念,界定了形态疏密度的指标内涵,以识别现代城市疏密相间、立体增长的空间形态特征。文中借助ArcGIS软件,对研究区进行聚集度分析,实现空间疏密形态特征的可视化;并结合相关案例描述、呈现、解释城市空间特征,归纳总结城市形态类型的基本规律。研究发现,现代城市疏密形态呈现规模分级、结构分形和形态相似的基本特性,城市整体形态呈现多维表征模式。最后提出了关于现代城市形态管控的实施路径,以期指导未来城市形态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明桦 林众 罗蕾 黄四林
信息素养是个人成功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成分,所以各国际组织和国家均将信息素养遴选为核心素养框架中的重要指标和关键成分。信息素养也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系统梳理信息素养内涵的历史演变和核心素养框架中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我们归纳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并从中提炼出综合性、过程性、工具性和批评性四个主要特征,同时发现信息素养结构注重综合表现、基于问题解决的创新和与评价体系之间对接的国际共识。在我国课程改革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应注重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开发基于现实生活情境的主题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先恩 刘云 周程 方在庆 向桂林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经费的比例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且存在歧义。作者围绕基础研究的内涵、主要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统计的比较、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的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论是:中国的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确实偏低,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雄厚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为实质性地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统计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先恩 刘云 周程 方在庆 向桂林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经费的比例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且存在歧义。作者围绕基础研究的内涵、主要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统计的比较、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的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论是:中国的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确实偏低,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雄厚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为实质性地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统计 国际比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俊 林卿 王江泉
产业升级的内涵和类型与国际分工的演进过程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将国际分工的演进分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产业升级的内涵。其次,依据国际分工演进三阶段将产业升级分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三种类型,分别从产量成本比、产值成本比和价值增值三方面分析了三种产业升级的动力。再次,从升级动力和升级范围两个维度分析了三种产业升级形式的特点,并阐述了三种产业升级在时间上递进和空间上并存的内在关联。最后,从深入推进工业化、生产流程再造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产业升级体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