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6)
2023(11776)
2022(9178)
2021(7995)
2020(6361)
2019(13929)
2018(13372)
2017(25246)
2016(13284)
2015(15008)
2014(15069)
2013(14880)
2012(14452)
2011(13188)
2010(13769)
2009(13168)
2008(12355)
2007(11478)
2006(10572)
2005(10029)
作者
(40837)
(33808)
(33622)
(31706)
(21321)
(16084)
(15346)
(13036)
(12970)
(12195)
(11443)
(11364)
(10857)
(10686)
(10550)
(10454)
(9945)
(9730)
(9667)
(9656)
(8708)
(8240)
(8169)
(7818)
(7728)
(7617)
(7607)
(7475)
(6996)
(6743)
学科
(68388)
经济(68330)
(39056)
管理(36492)
(30889)
企业(30889)
中国(27006)
(26265)
金融(26265)
(24284)
银行(24269)
(23665)
地方(23646)
业经(21076)
(18848)
方法(18440)
产业(16247)
(15341)
数学(15162)
数学方法(14910)
(14068)
农业(13263)
地方经济(12689)
(11828)
(11431)
贸易(11415)
中国金融(11159)
(11097)
技术(11086)
(10986)
机构
学院(198298)
大学(194540)
(84666)
经济(82725)
研究(72717)
管理(70786)
中国(62135)
理学(58706)
理学院(57998)
管理学(56957)
管理学院(56578)
(42841)
科学(42796)
(39462)
(37051)
中心(35034)
研究所(33071)
(32773)
(32237)
财经(30005)
北京(27928)
(27843)
师范(27532)
(27222)
(26905)
经济学(26349)
业大(26290)
(26140)
农业(25248)
经济学院(23656)
基金
项目(123253)
科学(96672)
研究(94219)
基金(85987)
(74019)
国家(73321)
科学基金(62550)
社会(60318)
社会科(57440)
社会科学(57427)
(50833)
基金项目(44204)
(41129)
教育(41073)
编号(38945)
自然(36380)
自然科(35540)
自然科学(35535)
自然科学基金(34876)
资助(34714)
(34051)
成果(32318)
发展(28102)
重点(28070)
课题(28045)
(27619)
(26491)
(25395)
国家社会(25212)
创新(24771)
期刊
(105159)
经济(105159)
研究(65067)
中国(48693)
(35972)
金融(35972)
(32550)
(29444)
管理(29021)
学报(28488)
科学(26659)
教育(24595)
大学(22101)
农业(21701)
学学(20525)
技术(18810)
业经(18624)
经济研究(16631)
财经(15190)
(13321)
问题(13276)
图书(11531)
(11137)
(10549)
技术经济(10461)
国际(10170)
商业(9989)
(9889)
论坛(9889)
世界(9601)
共检索到331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雪  周庆山  赵需要  
数字内容产业以数字为载体、以内容为核心、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强调内容产业与数字技术的交叉融合。融合意味着沟通和互动,同时也意味着变革与新生。在数字内容产业诸多构成要素中,呈现出融合的特点和趋势,包括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融合、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的融合、主流文化与草根文化的融合、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融合等。文章围绕这些数字内容产业的构成要素,从融合的视角展开研究,对其产生原因、主要特点和长远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牛盼强  李本乾  陈德金  
数字内容产业具有衍生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能耗、可再生等特点,因此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现阶段三网融合的发展为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新的支点,开辟了新的空间。但三网融合新背景下,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发展之中,远未成熟,在理论上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新课题。因此,文章希望通过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以往研究的一些不足,指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为相关研究者、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诚  
数字内容产业是融合了IT技术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牵引作用。本文在对数字内容产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评述了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三网融合"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会萍  田森  
环境与贸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合理的环境保护促进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为环境保护奠定经济基础。反之,环境与贸易的不协调发展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和贸易的停滞。因此,我们应该依据国际规则,保护环境,突破环境壁垒,促进环境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庆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丹尼尔·贝尔、马克卢普为代表的社会经济理论学者提出了知识与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理论。到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正式提出了"内容产业"的概念,1996年欧盟的"Info2000计划"将其定义为: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卡斯特尔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总结和解析了网络社会的崛起以及随之形成的新社会经济和文化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紫青  肖咏嶷  高璐玥  
如何统筹协调二三产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对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做出了新定义,并考察2010-2020年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运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正向影响,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能为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结构性红利”,但在不同地区、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间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推进产业融合来推动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地区产业发展的融通协作,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使得二三产业维持在合理比例,协同并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全城  
融合和链式是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按照融合和链式发展思路,把握信息技术同其他产业融合渗透、信息内容产业链向外延伸和各环节协同发展的规律,探讨如何加快发展我国信息内容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玉芳  
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临近攻坚阶段,科技创新更将为"十二五"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的不断升级,才能确保我国产品发展占领市场的制高点,进而依靠成功名牌战略,不断扩展我国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与名牌的相互依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丹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是由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其它技术及其产业 ,使得两种产业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 ,并逐步催生出新的产业属性的结果。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及产业管制放松等 ,深刻地影响着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组织的创新。顺应产业融合潮流 ,应在产业规划、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技术、人才、金融和规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 ,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栾昕畅  
在香港,无论是融合教育的前线工作人员,还是社会人士,对融合教育的发展情况都是褒贬不一。在此背景下,结合"教育机会平等和个别差异认同"中的"平等"概念,总结香港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无论是对香港融合教育的发展,或是其它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杰长  
基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和演化规律,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之路,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数实融合与数字产业集群两者互促共进,数实深度融合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数字产业集群则通过产生的协同效应和网络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产业集群的培育形成和创新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当前,亟待构建与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搭建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英恒太  杨丽娜  刘凤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7年、2012年及201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结构分解技术揭示中国省域层面数字经济产出增长的具体来源及结构变化,使用归因矩阵分析法测算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状况。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产出增长的地区差异正在缩小,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产出增速较高并在绝对值上向东部地区收敛;国内市场需求扩张对数字经济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国外市场需求扩张的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数字经济与上游产业的关联紧密,与下游产业的关联有待加强;数字经济与能够快速进行生产方式转变的服务业融合程度较高,与生产方式调整周期较长的加工制造业的融合程度较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冲  
<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生产要素配置、统筹新老产业关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数字经济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玉山  
大数据技术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融合利用促进了教育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技术、环境和思维理念上的支持,推动了教育发展变革。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高等教育发展中大数据应用也陷入了困境,利用效率低、利用力度不足、浪费严重、数据化水平低等问题比较严重。本文在对高等教育发展大数据应用困境表现极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出路、方法和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培霞  
产业融合不仅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融合从优化升级城乡产业结构、推动城乡空间互联互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不同层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探讨了产业融合的不同模式以及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提出从推进城乡管理体制的联动发展、加强全域统筹建设与促进产业和高级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分别强化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撑、外部环境支撑和要素支撑,加快推动以产业融合为内驱动力的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