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0)
2023(4418)
2022(2742)
2021(2044)
2020(1412)
2019(2853)
2018(2636)
2017(4704)
2016(2523)
2015(2952)
2014(3039)
2013(2878)
2012(2699)
2011(2584)
2010(2548)
2009(2564)
2008(2527)
2007(2335)
2006(2147)
2005(2137)
作者
(8726)
(7398)
(7242)
(6944)
(4436)
(3382)
(3307)
(2773)
(2753)
(2515)
(2492)
(2341)
(2317)
(2274)
(2192)
(2144)
(2144)
(2100)
(2075)
(2062)
(1868)
(1774)
(1752)
(1668)
(1661)
(1602)
(1531)
(1500)
(1463)
(1461)
学科
(15683)
经济(15637)
管理(9956)
业经(8987)
(8335)
产业(7625)
信息(7574)
总论(7411)
信息产业(7379)
(7126)
企业(7126)
(4677)
中国(4504)
(3717)
(3553)
(3534)
银行(3532)
(3456)
(3435)
金融(3435)
(3124)
方法(3122)
体制(2752)
数学(2561)
数学方法(2504)
农业(2356)
(2348)
(2244)
贸易(2243)
(2237)
机构
大学(46579)
学院(44843)
(18611)
经济(18235)
管理(17104)
研究(15255)
理学(14588)
理学院(14401)
管理学(14209)
管理学院(14094)
中国(11866)
(10189)
(9628)
科学(8375)
财经(7665)
中心(7223)
(7007)
(6909)
(6652)
(6342)
经济学(6331)
师范(6285)
研究所(6248)
(6170)
北京(6101)
(5876)
业大(5691)
经济学院(5687)
财经大学(5587)
(5471)
基金
项目(30593)
科学(24340)
研究(23519)
基金(22627)
(19661)
国家(19494)
科学基金(16772)
社会(16466)
社会科(15597)
社会科学(15594)
基金项目(11113)
(11059)
教育(9657)
编号(9639)
(9395)
自然(9009)
自然科(8773)
自然科学(8771)
自然科学基金(8612)
成果(8366)
资助(8045)
(7842)
国家社会(7674)
重点(6712)
(6417)
(6397)
(6362)
课题(6210)
项目编号(6162)
创新(6044)
期刊
(21603)
经济(21603)
研究(13802)
中国(10057)
(7803)
学报(6845)
管理(6118)
科学(6058)
(5813)
大学(5481)
学学(4926)
(4900)
金融(4900)
教育(4430)
图书(4323)
财经(4120)
农业(3637)
业经(3571)
(3509)
经济研究(3368)
书馆(3185)
图书馆(3185)
技术(3121)
问题(2771)
理论(2097)
(2075)
(2071)
(2010)
(1994)
论坛(1994)
共检索到69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新安  
数字伴他度春秋周新安"一个个枯燥的数字,经他的手一盘,变成了一行行美妙的音符,他象玩魔方一样,把10个阿拉伯数字盘活了,盘神了,盘出了灵性,盘出了生机。"这是人们对他,红安县统计局原任局长,与数字共度十余载春秋的蔡大坤同志的评价。初见到他,就能感觉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爱明  
杨金海,监利县白螺统计站站长,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平凡得如同秋天的一片黄叶。同机关的人都很少看见他,上班时间没到,他已经来了;下班好久了,他还没走。人们不知道他成天忙乎些什么,有些年老头子嘀咕:“杨金海真有本事,他怎么坐得住?”他真坐得,一坐一天,一坐一年,一年三十年,满柜的帐本,满墙的奖匾为他作证,三十年耕耘有功,三十年奉献无价! 统计站一站一生不挪步杨金海这一生算是“嫁”给了数字。20岁那个,他还是个“毛头青”,被领导看中到供销社会会计,打那起,他就叫那些“蹦蹦跳跳”的数字给迷住了。会计当了四、五年,挺出色,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忠林  
春秋时期军赋制度改革是一场复杂的社会制度变迁过程,由于性质不同的改革在各诸侯国先后交替进行,加之古文献记载简略,常以"初税亩""作爰田""作丘甲""井衍沃""用田赋"等称之,致使后人对其缺乏系统一致的认识。有鉴于此,将这场变革放在西周至战国间的社会变迁和国野二元对立体制下进行考察,厘清了改革的基本脉络和政策进路。这场变革大致分"两步走",先改变国人的税制,再对"野"征发军赋。至于在鲁国进行的、较之晚五十年的"用田赋",则是军赋起征形式的变革。通过这场席卷列国的赋税制度改革,各诸侯国的财力和军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为战国时期愈演愈烈的军事斗争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宴  
研究目的:实现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规范—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中国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制度是残缺不全的,未能正确反映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致性。集体土地他项权利不仅具有对世性的物权效力,而且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在世界许多国家或者地区法中,不动产他项权利都被普遍地纳入了征收补偿的权利范畴。研究结论:有必要在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修改中,从登记条件要求、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三方面,建立健全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詹诗渊  
我国目前土地他项权利制度不完备,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混淆;流转年限太短,致使受让方不敢投入;受让方主体资格带来的隐忧;耕地使用权不能抵押致受让方难以融资进行规模经营;地面附着物的补偿问题纠纷不断。目前流转中之所以存在上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我国目前土地他项权利制度尚不完善。我国台湾地区他项权利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主要在物权法和土地法中,包括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抵押权、典权、耕作权、租赁权等七种,堪称细密。其中关于地上权、永佃权、抵押权、耕作权、租赁权的一些规定倘能借鉴,对解决我们目前在农村集体土地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应当有所裨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因才  
非西方世界的崛起即所谓的"他者的崛起"及由此引发的国际权力结构发生的巨大变迁,是导致G7/8向G20转变的最重要推动因素。围绕这一转变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制度演化绝不否定主观创造性,但它并非一完全理性的最优化设计结果,而是一个逐渐调试、适应和学习的过程。G20的出现也预示着包容性制度在权力变迁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秋茹  范文洁  黄水清  
[目的/意义]在数字化的前提下对《春秋经传引得》的错漏进行识别和校订,以量化数据为依据整体考察和分析其编纂质量,并得以管窥手工时代中国古代典籍索引扛鼎之作《汉学引得丛刊》的编纂质量,重新发现印本形态的古籍全文索引在数字时代的价值。[方法/过程]对《春秋经传引得》的经文、传文以及全部索引款目全面数字化,并逐项比对,找出并校订其中的错漏,记录并统计错漏的类型、数量,分析整体编纂质量。[结果/结论]《春秋经传引得》确有极少的错漏,款目差错率仅为万分之一左右,编纂质量堪称手工时代的巅峰,当得起学界的高度赞誉,可作为数字化语料的高质量基础语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秀智  高赫  吴铮子  
研究目的:依托多源流理论和国家视角,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及其驱动因素,并依据现代性为当代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历史制度分析、定性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理论层面,铁制农具、灌溉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冲击既有的宗法分封与井田制,引致“礼崩乐坏”与诸侯纷争,以土地私有化和实物地租为核心的改革激活农业生产并提升国家能力,服务于战争导向并推动了大一统国家的建设。实证表明,“公族斗争—现实主义—经济主张—社会生产”是推动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4个核心动因,土地制度改革是生产矛盾推动意识形态变革实现经济目标的产物,核心作用是使生产关系重新与生产力相匹配,其驱动由春秋时期的合法性转向战国时期的自主性,以中央集权为极重要动力。研究结论:土地制度改革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结构改变的必然结果,源于国家主导的多源流驱动,必须有效发挥国家力量,识别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变迁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今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70周年的年份。对于一个人来说,70岁是古稀之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人民银行走过了70个春秋,既经受住了长时间岁月的磨炼,更有着非凡的经历和阅历,积累了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智慧,可以说是一本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教科书。本文对中国人民银行70年的主要改革成就进行梳理,探索其中的规律,以期对理解当前改革动向、应对国内外复杂因素挑战有所启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波  
~~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1959年12月20日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逝世吕凤子,原名浚,号凤子。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886年7月7日生于江苏丹阳。他15岁中秀才,曾在苏州武备学堂和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学习,后到上海创办神州美术院。1909年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图工科。曾任两江师范附属中学教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教授兼专科主任、上海美术专科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2011年10月3日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黄均在京逝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台盟盟员,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黄均先生于2011年10月3日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黄均,号懋忱,祖籍台湾淡水,1914年7月6日生于北京。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黄均自幼酷爱绘画。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87年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古都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山书画社顾问、东方书画社顾问及中国口岸协会书画研究会顾问。1985年加入北京市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1906年9月14日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沈学年诞辰沈学年,浙江余姚人,1906年9月14日出生,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他是最早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艺学系的早期创建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和作物科研事业,为作物育种和建立发展我国耕作学领域作出了贡献。1922年7月,沈学年考入南京江苏第一农业学校。1926年毕业后升入南京东南大学农科,1928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东华  
宋朝时,日本僧人道元渡海来中国留学。他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一个大热天的午后,道元在佛殿前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道元禅师认识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带斗笠,全身汗水淋漓地专心工作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关靖瑶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