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8)
2023(7658)
2022(5519)
2021(4710)
2020(3776)
2019(8234)
2018(8244)
2017(16094)
2016(8246)
2015(8794)
2014(8138)
2013(7829)
2012(7096)
2011(6384)
2010(6255)
2009(5593)
2008(5436)
2007(4883)
2006(4177)
2005(3953)
作者
(21799)
(17979)
(17679)
(17198)
(11581)
(8410)
(8342)
(7081)
(7040)
(6309)
(6129)
(6104)
(5682)
(5664)
(5529)
(5441)
(5371)
(5242)
(5170)
(5023)
(4452)
(4287)
(4199)
(4186)
(4173)
(4077)
(3895)
(3793)
(3572)
(3538)
学科
(35197)
经济(35169)
(22876)
管理(22514)
(16860)
企业(16860)
方法(14727)
业经(14221)
数学(13215)
数学方法(13113)
中国(12214)
产业(11275)
信息(11054)
(10723)
保险(10632)
(10456)
银行(10454)
总论(10435)
信息产业(10385)
(9971)
(9043)
金融(9043)
(8864)
(7679)
(7626)
贸易(7621)
(7449)
(7251)
(5646)
财务(5639)
机构
大学(109943)
学院(107603)
(47517)
经济(46543)
管理(43603)
理学(36782)
理学院(36407)
管理学(35793)
管理学院(35586)
中国(33331)
研究(33066)
(25663)
(22332)
财经(20120)
(18536)
中心(18083)
科学(17686)
经济学(16284)
(15717)
财经大学(15423)
(15193)
(15158)
金融(14979)
经济学院(14937)
北京(14073)
(13775)
研究所(13576)
(13070)
业大(12820)
(12802)
基金
项目(74040)
科学(59102)
基金(56001)
研究(55124)
(48043)
国家(47679)
科学基金(42104)
社会(37954)
社会科(36146)
社会科学(36137)
基金项目(28693)
(26793)
自然(25285)
自然科(24793)
自然科学(24785)
自然科学基金(24335)
教育(23722)
资助(22402)
(22368)
编号(22161)
成果(17734)
国家社会(17266)
(16265)
重点(16085)
(15967)
创新(14945)
项目编号(14921)
(14847)
教育部(14664)
(14617)
期刊
(46958)
经济(46958)
研究(35687)
(22629)
金融(22629)
中国(21767)
(19278)
管理(15776)
学报(15057)
科学(12940)
大学(12205)
(11647)
学学(11321)
财经(10167)
经济研究(8859)
(8604)
技术(8545)
图书(8079)
农业(7582)
教育(7277)
业经(7210)
理论(7107)
实践(6567)
(6567)
书馆(5852)
图书馆(5852)
问题(5433)
统计(5344)
国际(5334)
(5276)
共检索到167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封思贤  杨靖  
近年来,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数据垄断优势进行"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屡见不鲜,既侵占了消费者利益,又给反垄断部门执法带来了较大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试行的数字人民币为治理大型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问题提供了新可能。通过构建消费者和平台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等设计能保护消费者支付隐私,抑制"大数据杀熟",进而助力防范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风险。数字人民币能够提高用户支付效用,增强消费者使用意愿,并通过不断分流平台企业数据降低数据垄断风险。防止大型平台企业利用数据垄断优势攫取不正当利益,应尽快推进数据要素权属立法保护,创新支付领域反垄断与金融监管方式,加大数字人民币稳妥推进力度,推动数字支付市场不断审慎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妍  陈天雨  陈烨  张斌  裴雷  
[目的/意义]互联网平台行业呈现数据高度集中的市场态势,危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的有序竞争及舆论的自由发展。探究互联网平台数据垄断主要表现及治理路径能为推动数据垄断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厘清互联网平台特征与垄断的逻辑联结,基于国外实践案例对数据垄断行为进行分类阐述及归纳抽象。[结果/结论]互联网平台的特征是垄断形成的重要内因。基于数据垄断的行为类型及运行机理,其行为表现可抽象为数据要素垄断、算法技术垄断及用户流量垄断,最后,针时对前述表现本文提出“促进平台数据流通共享;强化用户对平台算法的信任;事前监测不公平竞争行为,事后实施行为性救济”的多维治理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菲  朱桐雨  
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数据垄断问题日益凸显。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显著特征,总结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三种数据垄断表现形式,即数据与算法叠加产生新型垄断协议、杀手式并购引致数据经营者集中以及滥用数据市场的支配地位。双边市场特性、用户锁定效应、数据价值链活动特性是导致互联网平台企业产生数据垄断的三个主要原因。互联网平台企业数据垄断会损害用户合法权益、阻碍企业长期发展、破坏行业市场秩序、威胁国家安全。在借鉴比较国内外数据垄断问题的治理经验基础上,研究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中国治理互联网平台企业数据垄断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兵  林思宇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等软硬件设施的普及和适用,以互联网数字平台为核心的新经济业态、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商业模式不断发展和创新,平台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新产业与新动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边缘计算等数据技术,平台双边或多边结构,以及直接和(或)间接网络效应等要素和特征的赋能下,数据和算法成为驱动平台经济及其创新型商业模式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因,同时也构成了驱动平台发展壮大的双轮。在数据和算法双轮驱动下,平台企业往往能够凭借其在数据和算法方面的交互优势,不断强化甚或固化其市场力量的反馈回路,对前端和后端交替市场形成牢固的锁定效应,以致平台经济领域呈现出愈来愈显著的双轮垄断态势。为避免双轮垄断可能对竞争秩序、企业创新及用户利益造成现实危害或潜在威胁,建议尽快修订或完善相关竞争法律与政策体系以有效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竞争,合理规制不正当数据封锁、数据垄断、数据霸凌等滥用数据市场力量或相对优势的行为,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科学构建平台经济领域竞争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统筹发展与安全在规范平台经济中的重要价值,培育和支持平台企业,特别是超级平台企业在数据采集、使用、流转、管理过程中的合规意识与合规行为,在强化依法对平台经济领域竞争监管的同时,坚持科学审慎监管与开放合作监管并举,避免对平台经济领域"创新竞争"与"竞争创新"的不当干预,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融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艳肖  
文章由风险因素量化角度入手,对借款利率、借款人信用、信息透明程度、标的期限等风险因素进行处理,基于Logit模型,以网贷平台为例,定量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表明:借款利率、标的期限与借款标的风险呈正向关系,借款利率越高、标的期限越长,则借贷标的风险越大;借款人信用评价、信息透明度与借款标的风险呈反向关系,借款人信用评价越好、信息透明度越高,则借贷标的风险越低。最后,立足于研究结论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程虹  王华星  
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共识。然而,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飞速发展,线上市场中的低质量问题也变得愈加突出,相比线下市场,线上市场同类产品不合格率、不达标率、投诉量更高。文章认为平台垄断是低质量陷阱产生的主要原因,超级互联网平台的价格垄断、流量垄断和渠道垄断行为,一方面形成了对低成本实体经济需求的"扩张效应",即低价垄断迫使实体企业降低产品质量成本;另一方面形成了对高质量产品的"挤出效应",即流量垄断带来的高额流量费用,迫使实体企业将大部分资金用于线上市场产品营销,挤出了质量创新投入和渠道垄断形成的巨大规模效应,迫使实体企业将低质低价产品打造成为爆款,保障线上市场销量优势。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恶性价格竞争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督促互联网平台降低实体企业经营成本,强化互联网平台对实体企业的质量赋能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平台数据型自我优待是自我优待的一种新形式,代表着平台企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平台内第三方卖家非公开数据分析结果以增强自营业务竞争实力的行为,实践中存在调整报价、复制并推出新商品、调整库存等多种表现。平台对第三方卖家非公开数据的使用会产生损害竞争的效果,从而可能违反反垄断法。在没有统一违法性标准和判决先例的前提下,平台数据型自我优待的违法性判断应注重分析数据种类、数据属性、数据使用目的,以及是否存在弥补竞争损害替代性渠道。为修复平台数据型自我优待造成的竞争损害,反垄断执法机构应设置较为具体的救济措施。行为性救济方面可以要求平台设立数据隔离机制,确立数据最小化原则,建立数据使用的同意规则,且考虑平台对第三方卖家开放部分数据;当行为性救济实施效果不佳或平台已多次实施数据型自我优待行为时,结构性救济如剥离平台自营业务线也存在适用空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启星  吴为  倪怡雯  
当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依赖于互联网渠道的优势,互联网货币基金的规模迅速扩大,互联网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理财的重要平台。但是,互联网货币基金参与群体广泛,风险传导快。论文对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定义、特征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分析其在运作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公司内部治理、行业自律、市场监督三个方面,提出防范风险、规范互联网货币基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束斌  
人民币外债业务对原有的金融业经营格局产生影响,对其外生性风险应积极加以防范和回避自人民银行实施人民币"走出去"战略以来,随着人民币资金回流政策的逐步放宽,人民币外债作为新生事物,发展迅猛。这一方面虽反映了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未来的广阔前景;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容艳  侯为民  
数据是当今社会及未来数十年内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之一,也是企业相互竞争并力求垄断的重要资源之一。数据生产、存储和分析的大规模实现是提取数据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在自由市场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易于被少数寡头企业所掌握并形成数据垄断。平台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商业模式,平台型企业是数据垄断的重要载体。平台集数据产生、汇集、分析和应用为一体,具有网络外部性、用户黏性和高转移成本等特点,因此能够形成稳定性垄断。数据垄断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优势,还会进一步产生一系列的市场垄断行为,如算法共谋、差别定价和平台"二选一"等。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垄断与资本垄断遵循相同的逻辑,其"圈地行为"不利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加强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管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变叶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价值提升能力事关一个国家数字经济的竞争力。平台经济的核心要素是数据,其发展存在“二律背反”难题。一方面,大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参与全球世界竞争的核心力量,需要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其无序竞争则会促生平台数据垄断,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并在消弭竞争的同时抑制创新。因此,发展平台经济,既要保护数据,又要破除数据垄断,以营造市场的公平环境,实现共同富裕。现有法律尚不完善,并不能从根源上规制平台经济无序竞争,需要研究并构建安全屏障下的数据保护、流通、共享与价值增值机制,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联动的“去中心化+中心化”的弱中心化平台经济数据确权、流通、价值增值及监管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杰  
目前,我国人民币数字货币在研究设计和发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相应地成果,2020年54月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落地方案已开始内测实施,这些都为人民币数字货币全面发行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正不断深入,人民币数字货币和境外数字货币的对接将是必须要面临现实问题。因此,在对接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风险,即将成为学术研究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文章主要从人民币数字货币发现的现状出发,分析人民币数字货币与境外数字货币的异同,并分析人民币数字货币在人民国际化背景下与境外数字货币对接所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地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叶妍  张中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于2019年8月出台,区别于传统市场规制路径的互联网行业及平台规制机制引发强烈关注。本文充分剖析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及平台反垄断规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借鉴美、日、德等网络市场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设计,总结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互联网行业及平台反垄断的体制机制障碍,可以为"十四五"时期中国互联网领域深化反垄断规制改革创新提供启示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