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9)
2023(9599)
2022(7083)
2021(6092)
2020(4930)
2019(10945)
2018(10326)
2017(20182)
2016(9838)
2015(11011)
2014(10792)
2013(10910)
2012(10442)
2011(9430)
2010(9652)
2009(9315)
2008(8192)
2007(7381)
2006(6420)
2005(5844)
作者
(27928)
(23146)
(22971)
(22286)
(14862)
(11010)
(10723)
(9102)
(8802)
(8262)
(7960)
(7895)
(7480)
(7300)
(7209)
(7170)
(6871)
(6800)
(6704)
(6320)
(5755)
(5549)
(5505)
(5421)
(5415)
(5154)
(5124)
(5008)
(4656)
(4551)
学科
(50458)
经济(50402)
(33390)
管理(32400)
(27388)
企业(27388)
(26390)
金融(26390)
方法(25094)
数学(23536)
数学方法(23438)
(23348)
银行(23346)
(22625)
中国(19213)
(16052)
业经(13993)
(12112)
(11454)
中国金融(11190)
(11184)
财务(11164)
财务管理(11143)
企业财务(10823)
产业(10714)
地方(10450)
信息(9109)
(9046)
贸易(9036)
总论(8866)
机构
大学(147172)
学院(144839)
(68841)
经济(67601)
管理(57727)
理学(49748)
理学院(49311)
管理学(48658)
管理学院(48407)
中国(44995)
研究(44216)
(36229)
财经(28753)
(28486)
(26372)
中心(24778)
经济学(24287)
(23914)
金融(23526)
经济学院(22440)
财经大学(21947)
(21804)
科学(21464)
银行(21077)
(20441)
(19648)
(19520)
人民(18944)
北京(18053)
(17953)
基金
项目(97259)
科学(78289)
基金(73936)
研究(73581)
(62369)
国家(61872)
科学基金(55169)
社会(50717)
社会科(48587)
社会科学(48577)
基金项目(38123)
(36139)
教育(33971)
自然(32968)
自然科(32098)
自然科学(32090)
自然科学基金(31599)
资助(30558)
(29616)
编号(28003)
成果(23233)
国家社会(22738)
(22693)
重点(21608)
(21148)
教育部(20839)
(20604)
大学(20081)
人文(20020)
(19890)
期刊
(66551)
经济(66551)
研究(46623)
(37689)
金融(37689)
(28434)
中国(27775)
管理(22644)
学报(18243)
科学(16325)
财经(15552)
(15360)
大学(15188)
学学(14321)
(13191)
技术(12866)
经济研究(12532)
教育(11385)
业经(9635)
农业(9045)
问题(8499)
理论(8378)
(8238)
国际(8032)
实践(7483)
(7483)
统计(7138)
技术经济(7055)
商业(6823)
(6769)
共检索到224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惠芳   赵全厚   杨刚强  
本文借助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1年中国一、二线城市数据和双重差分的估计方法,评估数字人民币试点冲击对城市普惠金融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人民币试点显著提升普惠金融水平;(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人民币试点对金融基础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影响更为明显,促进普惠金融的效果更好;(3)机制检验发现,提升支付业务水平是数字人民币提升普惠金融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张坷坷   王雅琦   杨措  
推动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动力。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手段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对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2—2019年省份—国家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通过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份额,且对金融发展禀赋较低的地区、发展中国家、非国际四大货币经济体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金融渠道与贸易渠道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其中,金融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提升货币结算效率使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贸易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使得企业贸易市场份额增加,这两方面均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双向开放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数字金融与对外贸易本币计价结算之间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欣  李福平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开通高铁作为"准自然试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高铁开通对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异质性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对自选问题进行缓解处理后仍然成立;高铁开通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三线城市较明显,而四线与五线城市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对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即使是四线城市与五线城市,高铁开通对两类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传导机制方面,高铁开通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与人口集聚对数字普惠金融产生影响,技术创新在全样本与三线城市均存在传导效应,而人口集聚仅在三线城市存在传导效应。研究结论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洞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欣  郑伟  林干  
本文对离岸市场在推动国际货币形成中的功能做出归纳,在分析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我国香港地区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在境外流的通状况进行系统描述和总结,并针对现阶段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后期的问题,提出应继续拓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功能,拓宽我国香港地区人民币投资渠道,发展人民币货币市场,逐步开放国内资本项目,增加人民币回流渠道,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封思贤  张雨琪  
我国正在试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机遇。研究发现,法定数字货币将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降低国内金融市场风险、促进人民币币值稳定等方面增强国际主体对人民币的信心;从提升中国传统国际贸易与数字贸易竞争力、推进人民币金融与资本项目有序开放等方面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空间;从自贸区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石油数字人民币”体系构筑、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等方面丰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场景;从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转向动力、提升国际主体对人民币的需求等方面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分享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先行经验、参与跨境支付系统规则协议制定等方面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为充分发挥法定数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我国应稳妥确定数字人民币的改革次序,不断强化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研发,健全数据治理和信息保护制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强化监管协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文诚公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价值分配是全体人民更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基础。数字人民币综合多项信息技术优势,将价值与数据深度融合,可以作为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分配的有力工具。数字人民币通过有效市场路径,可以健全数据要素报酬决定机制,创新数据要素价值分配载体,完善数据要素价值初次分配体系;通过有为政府路径,以公共数据开放拓展财政空间,以监管科技促进企业分享数据要素价值,进一步促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数据要素价值再分配体系。
关键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林凤   刘杨   杨亦民  
科技金融是推动农业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运用2005—2021年全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农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农业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可借助增强农业信贷支持、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促进农业人才集聚激发农业创业活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农业创业活跃度的促进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城市、高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地区、非粮食主产区更为显著。拓展分析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农业创新的质与量都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侧面佐证了本文结论。本文研究结论为科技金融与农业创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国平  李婉溶  
数字财政是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关键的作用。数字人民币是数字财政建设的关键组成,也是推动财政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数字财政建设中,数字人民币在宏观上有利于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能力,结构上促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上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财政数字化转型中,数字人民币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加强财政体制现代化建设,完善财政数字化的配套设施,优化数字人民币应用环境,提高财政治理与数字人民币的契合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婉溶  
近日,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加速推进,数字版人民币率先于雄安、深圳、苏州、成都等4个城市开启内测,标志着我国数字货币法定化进程更进一步。作为数字金融支付清算领域的重要"赛点",法定数字货币几乎成为各国的必争之地。自201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开始数字货币方面的研究与项目实施,包括成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方观富  许嘉怡  
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就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居民的就业,增加了工作收入;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居民就业和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便利性和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数字普惠金融的就业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非农就业和私企就业规模的扩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女性、低教育程度等传统就业弱势群体的正面影响更大,对城市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居民的就业促进作用也更大。因此,建议政府进一步增强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同时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完善移动互联网等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长峰  
人民币已经在境内外建立起了结算、储藏、计价、流通等职能,这在我国货币、现代金融和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人民币如何在国际化进程中与美元的区域化进行博弈,本文通过货币制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方式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调整经济结构,以人民币区域化发展促进国际化进程,并联手欧盟货币,建立健全人民币标准,以及加快完善我国货币制度,推进金融改革等措施,使人民币的区域化发展与国际化进程展现成效,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统治领域的扩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家云  佟家栋  毛其淋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高度细化的海关数据,本文深入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净效应为正,其通过企业资本劳动要素配置效应、企业选择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上述结论在考虑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企业出口与否、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所有制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3)作为人民币汇率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制约因素,企业融资能力越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越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谢绚丽  沈艳  张皓星  郭峰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省一级数据与用来度量地区创业活跃度的新增企业注册信息相匹配,研究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和推广与企业创业之间的关系。在考虑了内生性等因素后,我们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也均对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作用机制的分析中,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城镇化率较低的省份、注册资本较少的微型企业有更强的鼓励创业的作用,这体现出了数字金融普惠性的特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臧传琴  孙鹏  
利用2007—2016年204个地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方法对低碳城市试点的绿色发展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绿色发展,试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约1.9个单位。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促进了地方绿色发展,但异质性较为明显:相对于非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应有限;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应较为理想,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并未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环境目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人瑞  谭光荣  万平  李金  
本文首先构建了加速折旧政策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加速折旧政策对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加速折旧政策有效的增加了企业雇佣的职工人数,起到了吸纳就业的作用效果,但是却并未提高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低资本密集度企业和小微企业,加速折旧政策对高资本密集度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劳动力就业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第三,在作用机制上,加速折旧政策主要通过“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影响劳动力就业,并且在短期内,加速折旧政策所呈现出的“产出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本文的研究为短期内加速折旧政策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