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6)
- 2023(4537)
- 2022(2856)
- 2021(2138)
- 2020(1357)
- 2019(2949)
- 2018(2872)
- 2017(5953)
- 2016(3033)
- 2015(3535)
- 2014(3599)
- 2013(3691)
- 2012(3482)
- 2011(3257)
- 2010(3081)
- 2009(2879)
- 2008(3004)
- 2007(2662)
- 2006(2483)
- 2005(2464)
- 学科
- 济(17928)
- 经济(17920)
- 银(11971)
- 银行(11969)
- 行(11151)
- 业经(8492)
- 制(8321)
- 信息(7671)
- 产业(7670)
- 管理(7607)
- 总论(7513)
- 信息产业(7489)
- 方法(7352)
- 数学(6905)
- 数学方法(6871)
- 业务(6804)
- 业(6729)
- 融(6633)
- 金融(6633)
- 度(6200)
- 制度(6196)
- 企(6032)
- 企业(6032)
- 银行制(5928)
- 中国(4282)
- 贸(3863)
- 贸易(3858)
- 易(3807)
- 财(2881)
- 农(2378)
- 机构
- 大学(49011)
- 学院(46527)
- 济(23018)
- 经济(22538)
- 中国(20337)
- 管理(18087)
- 银(16015)
- 银行(15544)
- 研究(15476)
- 理学(14611)
- 行(14507)
- 理学院(14470)
- 管理学(14315)
- 管理学院(14210)
- 财(12431)
- 融(11310)
- 金融(11197)
- 京(10006)
- 财经(9820)
- 经(9038)
- 中心(8950)
- 经济学(8667)
- 人民(8323)
- 经济学院(7997)
- 财经大学(7714)
- 国人(7511)
- 中国人(7475)
- 中国人民(7414)
- 江(7142)
- 所(7069)
共检索到83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国平 孙会亭
中国人民银行的央行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DC/EP)研究始于2014年。目前,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设计、发行和落地实验已进入公众视野,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化法定货币(以下称"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发行既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经济时代加强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和货币政策调控职能的前瞻举措,亦是应对当前不断涌现的各类虚拟数字货币和智能化金融工具对现有货币和金融体系冲击和影响的积极响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刚
当前,我国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以人民币为中心的互联网货币金融体系数字货币的出现和本质互联网金融的深远影响2013年被认为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元年,互联网企业凭借用户、渠道、流量等独特优势,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信息科技,探索出一套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网络支付、P2P等网络信贷、众筹平台、互联网货币基金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等典型的互联网金融生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封思贤 张雨琪
我国正在试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机遇。研究发现,法定数字货币将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降低国内金融市场风险、促进人民币币值稳定等方面增强国际主体对人民币的信心;从提升中国传统国际贸易与数字贸易竞争力、推进人民币金融与资本项目有序开放等方面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空间;从自贸区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石油数字人民币”体系构筑、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等方面丰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场景;从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转向动力、提升国际主体对人民币的需求等方面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分享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先行经验、参与跨境支付系统规则协议制定等方面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为充分发挥法定数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我国应稳妥确定数字人民币的改革次序,不断强化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研发,健全数据治理和信息保护制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强化监管协调。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数字人民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洋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记账方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16年2月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接受《财新周刊》专访,谈及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中国金融》杂志在今年第17期刊发了探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题。这是国内目前最为集中地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了。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发行数字货币,从什么意义来理解这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炳
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加密数字货币以密码学原理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具有交易效率高、数据难以篡改等优势。但其去中心化架构难以与传统货币发行支付系统匹配,推广成本巨大。并且,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把控货币供应节奏,可能导致价格水平大幅波动、货币政策执行困难等问题。综合来看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解决私人加密数字货币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现有研究中所提出三类不同开放程度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方案。由中央银行和部分金融机构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联盟,共同建立数字货币发行网络,由商业银行向居民、企业提供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兑换的发行模式。此外,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关乎整个货币发行、支付系统的运行,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点逐步推进。
关键词:
区块链 法定数字货币 货币属性 发行模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胡思慧 柳青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现代货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私人数字货币、私人支付工具的发展抢先一步回应,替代传统货币部分功能。私人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是新型数字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借鉴,但应考虑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交易性能以及不同共识算法产生的资源成本。不同的法定数字货币实现模式主要对两个问题产生不同影响:一是商业银行地位,二是信用创造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私人数字支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慧芳
近年来,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让我们见证一种新型货币——数字货币的诞生。像纸币的演变一样,电子支付方式的革新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并带来全新的经济互动。理论界对于加密货币的研究已有多年,但主要是针对私营部门的加密数字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许余洁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列入工作重点,并提出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可能很快推出,近期有报道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将参与其中,并有望首先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这些消息引起了普通公众、金融界和学术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强烈兴趣。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法定数字货币》,是原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巡视员陈宝山先生和国际电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稳步推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边 黄叶苨 周舒鹏
为厘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货币结构及金融机构的影响,本文从货币结构重塑的角度出发,构建包含现金、线上支付、法定数字货币在内的支付理论模型,证明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现金的使用范围和场景,使M_0比重上升,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对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影响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本文进一步实证探究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对商业银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M_0比重的提高会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金融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有利于缓解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海曙 王鹏 谢姗珊
金融科技驱动下货币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私人数字货币存在无法稳定履行货币职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难以监管等问题,强烈威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而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天然优势,法定数字货币使货币政策更为有效、金融监管更为精准,各国央行纷纷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应基于从二元信用创造机制渐进地向一体化信用机制演变这一逻辑,在演变过程中法定数字货币对传统纸币和商业银行存款产生了替代效应。为推动法定数字货币尽快发行与流通,应从技术层面为发行流通提供保障,同时确保法定数字货币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宜
法定数字货币在提升经济交易活动透明度、便利性和包容性的同时会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产生冲击和威胁,需要制定合理的发行模式与科学的监管模式。目前,诸多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在发行模式与监管模式方面取得大量研究经验,文章选择英国的Rscoin模式、加拿大的Jasper模式和新加坡的Ubin模式开展对比分析,探究值得我国借鉴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监管经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艳 王立荣 张琴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很多中央银行开始探索把数字加密技术运用到法定货币当中,这是货币理论演进、技术条件改善、时代场景变迁的耦合结果,或将成为人类社会货币历史的新阶段。本文即是在目前主要国家货币当局对法定数字货币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法定数字货币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对现有货币政策工具、法币发行体系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冲击与挑战,并兼论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支持及相关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金黄
2015年以来,"区块链热"进一步引发了对虚拟数字货币的热捧,造成各种数字货币(有时也称数字资产)泛滥。以所谓数字资产作为众筹标的的ICO(初始代币发行)创新,犹如雨后春笋般兴盛。在学术界,关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分布式记账数字加密货币,与目前各个国家或经济体官方发行流通的法币孰优孰劣的争论十分引人注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金黄
2015年以来,"区块链热"进一步引发了对虚拟数字货币的热捧,造成各种数字货币(有时也称数字资产)泛滥。以所谓数字资产作为众筹标的的ICO(初始代币发行)创新,犹如雨后春笋般兴盛。在学术界,关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分布式记账数字加密货币,与目前各个国家或经济体官方发行流通的法币孰优孰劣的争论十分引人注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雪军
货币发展历经私人信用、机构信用、国家信用与技术信用阶段。当前,众多国家积极推进以国家信用与技术信用为基础的法定数字货币,因为它有利于各国掌握货币主权,提升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以及金融风险防范水平。然而,不同国家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技术发展路线。其中,我国采取中心化的技术路线,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但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科林格里奇困境”,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数字化冲击: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承受压力,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面临挑战,商业银行传统经营业务收入锐减,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功能日益弱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亟须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强化风险管理水平助力全面治理风险,深化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围绕数字人民币创新业务与产品,加快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网点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