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3)
2023(9685)
2022(7162)
2021(6220)
2020(4304)
2019(9484)
2018(9003)
2017(16514)
2016(8841)
2015(9620)
2014(9782)
2013(9569)
2012(9229)
2011(8649)
2010(8808)
2009(8129)
2008(7837)
2007(7228)
2006(6831)
2005(6417)
作者
(27400)
(22959)
(22866)
(21425)
(14459)
(10970)
(10155)
(8758)
(8697)
(8131)
(7771)
(7756)
(7468)
(7303)
(6967)
(6949)
(6853)
(6702)
(6615)
(6586)
(5824)
(5637)
(5465)
(5338)
(5254)
(5201)
(5122)
(5090)
(4662)
(4639)
学科
(48597)
经济(48565)
(21717)
管理(21354)
地方(17999)
中国(17423)
业经(17063)
(15037)
(14660)
企业(14660)
农业(11041)
产业(10969)
(10446)
方法(9866)
地方经济(9818)
信息(9455)
(9235)
金融(9234)
总论(9118)
(9045)
银行(9037)
信息产业(8972)
(8951)
环境(7995)
发展(7840)
(7807)
(7487)
贸易(7476)
(7317)
(7132)
机构
学院(135075)
大学(129065)
(53076)
经济(51819)
研究(51624)
管理(46794)
中国(39295)
理学(38441)
理学院(37880)
管理学(37300)
管理学院(37013)
科学(31664)
(29189)
(25965)
(24402)
研究所(23315)
中心(23090)
(22828)
师范(22604)
(22488)
(22182)
北京(19271)
(19180)
(18981)
财经(18287)
师范大学(18027)
业大(17281)
农业(16818)
(16727)
(16404)
基金
项目(85202)
研究(67218)
科学(67186)
基金(57987)
(50067)
国家(49536)
社会(42905)
科学基金(42028)
社会科(40724)
社会科学(40717)
(36250)
基金项目(30102)
(29175)
教育(29085)
编号(28463)
(26526)
自然(23404)
成果(23098)
自然科(22755)
自然科学(22752)
资助(22501)
自然科学基金(22290)
发展(21821)
(21407)
课题(21001)
重点(19390)
(18007)
国家社会(17765)
(17677)
项目编号(16734)
期刊
(72110)
经济(72110)
研究(43071)
中国(33240)
(22811)
教育(19928)
科学(18548)
学报(18234)
管理(18148)
(16133)
农业(16000)
(15538)
金融(15538)
业经(14873)
大学(13998)
学学(12807)
技术(12262)
经济研究(11127)
问题(9083)
图书(9023)
财经(8213)
(7830)
(7816)
商业(7516)
(7196)
(7054)
论坛(7054)
(7028)
资源(6886)
书馆(6768)
共检索到222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志才  黄诗卉  张凌媛  
伴随VR、AR、5G等新技术,云上文博、数字红色博物馆等新兴业态开始涌现,红色旅游的数字化转型为行业注入了新活力。但数字要素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数字人文在红色旅游领域的应用应该突破重产品轻运营、重形式轻内涵、重技术轻组织的发展误区,以数字生态圈战略为引领,整合各方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共同创造价值,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荣共生的"数字生态圈",推动红色旅游走出一条"平台思维、技术赋能、以民为本"的新发展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若山  
我国系统推进红色旅游发展以2004年为起点,至今已有16年。实践表明,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够加强红色遗址遗存保护开发、用活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更能够推进红色文化弘扬、促进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旅游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近年来接受有关部委委托,系统评估《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情况,并谋划"十四五"时期红色旅游发展政策制定,牵头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深度调研十省区市红色旅游。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十三五"时期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但"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当前,依然存在一些制约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新起点上,适时审视红色旅游发展,梳理当前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时代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晔  贾骏骐  
一、数字经济下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新机遇当前,智慧旅游、数字创意、数字娱乐、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旅游新模式和新业态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个性化、定制化和品质化的数字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给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河南文旅的“出圈”,杭州推出“数字经济旅游十景”,西安、长沙、重庆等“网红”城市的出现,均大量应用了VR、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圩  张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4),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和发展红色旅游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丽  陈季君  时朋飞  黄国庆  
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表征旅游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借助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2014—2019年该区域17个县(市、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同时利用核密度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剖析了其空间演化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研究区域内红色旅游发展效率整体偏低,受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多数县(市、区)红色旅游发展效率呈稳步提升状态;(2)红色旅游发展效率具备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的特征,整体呈现"M"型双峰分布,区域分布差异较大;(3)技术创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度、交通便利性是影响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政府对旅游经济干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规模对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改善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积极影响尚未凸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伟  李钧  
旅游业具备强烈的关联效应及发展势头。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全方位、系统化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将现有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人文优势。本文以赣南红色旅游品牌为例,在分析赣南红色旅游品牌历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准确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区位联动的解决思路,以及精准定位主题、拓宽产品价值、强化品牌传播等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地提升赣南旅游服务水平、配套设施建设、拓展品牌视觉形象等,为实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斌  
1998年,江西省提出了"红色旅游,绿色家园"的宣传主题,努力将红色旅游培育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旅游产业链长,既有第三产业的商贸、餐饮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又涉及房产城建等基础投资领域,而这些领域资金严重短缺,且融资结构较为单一,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因此,处于成长期的江西红色旅游产业亟待金融的大力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国一  
广西红色旅游可划分为右江流域、湘江流域、左江流域、红水河流域四大景区,各景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品位较高,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广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是: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 以百色、桂林为中心,以南宁为纽带,构建广西红色旅游大格局;加强区域合作,区域联动,共同发展;产品展示多元化,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伟年  宋宇新  白竹岚  
红色旅游是在政府推动下迅速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由于起步时间晚,各地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红色旅游产品单一、红色旅游文化品位有待提高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红色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举措,并从红色旅游地旅游商品开发、文化娱乐业的发展、红色旅游地的导游解说三方面探讨了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的途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金炳雄  
"十二五"期间,浙江红色旅游虽然在资源保护体系、精品构建体系、促进发展体系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红色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建设资金仍有较大缺口,三是陈展与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四是旅游公共服务有待改善。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三大对策建议:一是明确"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二是牢牢锁定并切实完成浙江红色旅游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三是采取五大举措保障浙江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宗彪  
河南省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有利的开发条件,向纵深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河南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强化旅游地生命周期意识;打造精品线路和品牌;加强宣传力度,营造红色旅游文化氛围;建设区域旅游合作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艳  马肖飞  
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发展对于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实例研究,构建模型并进行了假设,从旅游活动、旅游体验、文化认同和功能认同4个潜在变量和20个观测变量设计量表,进行实地调研。采用SPSS23.0和AMO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设,得出红色旅游会对游客的国家认同感产生正向作用,且这种作用主要通过"旅游活动—旅游体验—文化认同"的路径完成的结论;并尝试使用结构模型思路,借助Mplus7.4,对4个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旅游活动对旅游体验以及旅游体验对文化认同和功能认同具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在新矛盾和新格局以及文旅融合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红色旅游的发展应注重"产品开发形式""氛围和仪式感""真实性的舞台化""独特性""解说系统"等方面,以期优化山西红色旅游发展路径,凸显红色旅游的国家认同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昌耀  厉新建  张琪  
一、要在讲政治基础上重视市场红色旅游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需要始终坚持把握意识形态,要把好政治观;"可以通过传统教育带动旅游业,但不能失去红色旅游的底色。只有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苦,才能使人们真正受到教育。"(2)同时,红色旅游是经济工程、富民工程,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推动深入发展。庞大的旅游市场既是红色教育的潜力市场,同时也是红色旅游最重要的发展动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春晓  黎巧  
红色旅游具有共生发展属性,探索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空间特征是一个揭示其本质特征的基础性工作,学术价值明显,实践意义重大。本文运用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两大指标描述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结合其实际情况,引入密度权数和品质权数、交通线的通达性权数,定义质量集聚度指数和通达性指数,形成一套多元主体空间特征的描述方案。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水平高,各类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中共生共荣,运用该方案对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多元主体的空间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呈现集聚分布特点,其中又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素珍  
2005年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所以必须了解红色旅游的内涵,分析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从而制定出发展本地区红色旅游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