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9)
- 2023(14634)
- 2022(12306)
- 2021(11416)
- 2020(9249)
- 2019(21301)
- 2018(21673)
- 2017(40951)
- 2016(22417)
- 2015(24999)
- 2014(24815)
- 2013(24107)
- 2012(21734)
- 2011(19521)
- 2010(19330)
- 2009(17867)
- 2008(16840)
- 2007(14065)
- 2006(12426)
- 2005(10670)
- 学科
- 济(86527)
- 经济(86425)
- 管理(60694)
- 业(55372)
- 企(46447)
- 企业(46447)
- 方法(35184)
- 数学(30123)
- 数学方法(29742)
- 农(24077)
- 业经(23732)
- 中国(22925)
- 财(20747)
- 学(19917)
- 地方(19156)
- 制(17274)
- 农业(15965)
- 理论(15063)
- 贸(14186)
- 贸易(14177)
- 和(14156)
- 易(13687)
- 产业(13042)
- 环境(13033)
- 银(13026)
- 银行(12992)
- 技术(12802)
- 教育(12791)
- 融(12598)
- 金融(12594)
- 机构
- 大学(300141)
- 学院(299382)
- 管理(119480)
- 济(111439)
- 经济(108779)
- 理学(103259)
- 理学院(102051)
- 管理学(100254)
- 管理学院(99691)
- 研究(98964)
- 中国(73389)
- 京(64520)
- 科学(62673)
- 财(52050)
- 所(48457)
- 农(46475)
- 中心(45470)
- 业大(44648)
- 研究所(44239)
- 江(44049)
- 范(43293)
- 师范(42962)
- 财经(41143)
- 北京(40612)
- 州(38606)
- 经(37269)
- 院(36693)
- 农业(36167)
- 师范大学(34701)
- 技术(32566)
- 基金
- 项目(209489)
- 科学(164118)
- 研究(157517)
- 基金(149126)
- 家(128797)
- 国家(127664)
- 科学基金(110036)
- 社会(97129)
- 社会科(91755)
- 社会科学(91732)
- 省(83024)
- 基金项目(79797)
- 教育(72333)
- 自然(70692)
- 划(69428)
- 自然科(68956)
- 自然科学(68939)
- 自然科学基金(67647)
- 编号(67159)
- 资助(59636)
- 成果(54599)
- 重点(46257)
- 课题(45657)
- 部(44997)
- 发(44775)
- 创(43662)
- 项目编号(41095)
- 创新(40582)
- 科研(39495)
- 大学(39170)
- 期刊
- 济(124868)
- 经济(124868)
- 研究(89201)
- 中国(61029)
- 学报(46348)
- 科学(42623)
- 农(42343)
- 管理(42090)
- 教育(41440)
- 财(38774)
- 大学(34806)
- 学学(31671)
- 农业(29429)
- 技术(26303)
- 融(23933)
- 金融(23933)
- 图书(22413)
- 业经(22244)
- 经济研究(19259)
- 财经(18605)
- 问题(15988)
- 经(15817)
- 书馆(15459)
- 图书馆(15459)
- 理论(14969)
- 科技(14642)
- 业(14622)
- 资源(14038)
- 实践(13965)
- 践(13965)
共检索到440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建伟
为科学全面解读苏区革命历史,文章基于"知识元"层面深化对传统档案的分类采集,并运用特色资源体系管理拓宽革命文化多元化的挖掘,帮助提升红色档案遗产的文化增值。互联网环境中"故事共同体"的立体构建以及革命记忆可视化工具的运用,有利于强化用户对苏区革命历史的认知,更好地让革命精神永续传承。
关键词:
红色文献 文化保护 数字人文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潘云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社会存在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广泛性、复杂性、多重性、长期性等主要特点。各种矛盾的互相交织和相互影响,使这一时期的我国政局变得动荡不安,也引发了频繁和密集的内外冲突与战争,同时也使中日民族矛盾由此上升并最终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国内的其他社会矛盾的主要矛盾。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红色货币 革命根据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红色货币 革命根据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红色货币 革命根据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香港乐施会的年刊要笔者以2000 字的篇幅介绍一下这20多年来农村改革的情况,这实在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这20多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千头万绪,两万字也说不完。不过,根据笔者的理解,虽然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过程和政策研究非常复杂, 但都是围绕着土地而进行的,即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革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静
加强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既是推进中共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科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客观需要,也是总结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经验规律,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的应有之举。本文对国家图书馆革命历史文献收集历史与存藏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对“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文献普查与总目编纂、专题文献整理出版、数字资源开发与数据库建设等相关实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面向未来,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根本遵循上要继续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理探索上要加大力度构建革命历史文献学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在整理实践上要创新推动有利于革命历史文献保护利用的分类定级制度,以期产出更多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潮流,且能够回应党和国家重大关切,具有深远学术影响的高水平成果。参考文献1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勇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地权危机与《寻乌调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取向"及"工商崇拜"的现代化进程中,广大乡村地区因为被拒斥在现代化建设之外而陷入"总体性危机":广大农民群体极端贫困、农业生产日趋内卷化、乡村副业衰落、农村土地兼并、村庄社会失序凋敝[1]。其中,又以"农村地权危机"最甚。所谓"农村地权危机"是指乡村社会中由于土地买卖兼并而导致的土地恶性集中、地权分配严重不均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勇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地权危机与《寻乌调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取向"及"工商崇拜"的现代化进程中,广大乡村地区因为被拒斥在现代化建设之外而陷入"总体性危机":广大农民群体极端贫困、农业生产日趋内卷化、乡村副业衰落、农村土地兼并、村庄社会失序凋敝[1]。其中,又以"农村地权危机"最甚。所谓"农村地权危机"是指乡村社会中由于土地买卖兼并而导致的土地恶性集中、地权分配严重不均现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伟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解决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粮食供给问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曾发动三次借谷运动。通过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协调,以及政治宣传与鼓动,在坚持群众自愿自觉、不强行摊派的原则下,根据地群众广泛开展了节省粮食借给苏维埃政府的竞赛运动,顺利完成了三次借谷任务,为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土地革命 革命根据地 借谷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甘小武 邹进文 朱华雄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在财政已经上升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财政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思想根源于现实也反映现实,土地革命时期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孕育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财政思想,具体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管理三大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密切关联,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传统财政学的雏形,构成了新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学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当今财政工作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 财政思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帅 程炜 唐建军
提高革命老区农户生计韧性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本文基于2022年太行革命老区实地调查数据,构建“风险冲击-生计韧性-生计韧性提升策略”理论分析框架,在健康风险冲击、市场风险冲击和自然风险冲击视角下,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维度测度农户生计韧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风险冲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路径,并探讨提升农户生计韧性的策略。结果发现:第一,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生计韧性影响程度最大,负向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缓冲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组织能力;第二,市场风险冲击通过影响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农户生计韧性产生负向显著影响,三者影响作用水平相当;第三,自然风险冲击对农户生计韧性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农户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易于形成对自然风险冲击的预期,且能够选择种植更适合当地气候的作物品种和更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强适应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生计韧性。此外,通过不同群体农户生计韧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应进一步关注脱贫户和脱贫村农户的生计韧性。
关键词:
农户生计 生计韧性 风险冲击 革命老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伯特·西尔维斯 赵中建
认知科学的惊人发展、杜威的进步主义运动的联想 ,为学校领导者打开了一个充满新的挑战的世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顾宗连
目前大家对网络教育的认识,应该说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参加远程学历教育的有200多万人,四五年时间现代远程教育或者网络教育就由不知名变成了一个社会的热点,甚至写入人大代表的提案。社会对其的认识正反两面都有,将网络教育宣传给大家,让人们都知道,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对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讲确实是有好处。 现在少数网络学院几乎什么资源都没有,只有一个文凭,这个现象确实反映出当前的网络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最近教育部出台的一些政策,比如统考,就是网络教育发展到现在出现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内容深度发现下的非结构化数字记忆遗产知识组织——以口述梅州侨批史料保护为例
数字人文视野下红色文献专题库增值策略研究——以《中国近代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红色文献专题》(全文检索版)为例
基层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数据库建设研究——以“余杭红色记忆”专题资源库为例
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构建研究——以广东梅州为例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红色研学旅游模式探索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雁洋镇雁上村为例
养殖户投保行为的一般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以广东梅州能繁母猪保险为例
早期革命文献的揭示、解读和研究——以李季致蔡元培、胡适的17通书信为例
民国文献数字化整理研究——以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为例
山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梅州市为例
民间历史文献数字人文图书馆构建——以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反思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