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5)
- 2023(10027)
- 2022(7587)
- 2021(6778)
- 2020(5191)
- 2019(11141)
- 2018(11154)
- 2017(20534)
- 2016(10548)
- 2015(11766)
- 2014(11043)
- 2013(10453)
- 2012(9168)
- 2011(8375)
- 2010(8210)
- 2009(7820)
- 2008(7205)
- 2007(6409)
- 2006(5682)
- 2005(4822)
- 学科
- 济(39655)
- 经济(39617)
- 管理(38554)
- 业(31708)
- 企(28722)
- 企业(28722)
- 业经(16892)
- 方法(13657)
- 信息(12359)
- 中国(11367)
- 产业(11355)
- 财(11072)
- 农(10462)
- 总论(10178)
- 信息产业(10095)
- 数学(10090)
- 数学方法(9907)
- 理论(9679)
- 和(8873)
- 学(8776)
- 技术(8303)
- 务(8062)
- 财务(8037)
- 财务管理(8023)
- 贸(7642)
- 贸易(7638)
- 企业财务(7624)
- 易(7464)
- 农业(7150)
- 制(7061)
- 机构
- 学院(149031)
- 大学(146602)
- 管理(61857)
- 济(53237)
- 理学(53219)
- 理学院(52729)
- 经济(52008)
- 管理学(51826)
- 管理学院(51534)
- 研究(42712)
- 中国(32338)
- 京(29721)
- 科学(26936)
- 财(25968)
- 中心(21840)
- 江(21544)
- 范(21113)
- 财经(21022)
- 师范(20954)
- 所(19396)
- 经(19003)
- 业大(18970)
- 州(18470)
- 农(18204)
- 北京(17757)
- 研究所(17683)
- 技术(17290)
- 师范大学(16446)
- 商学(15966)
- 商学院(15766)
- 基金
- 项目(105600)
- 科学(84642)
- 研究(81459)
- 基金(76102)
- 家(65445)
- 国家(64922)
- 科学基金(57617)
- 社会(52439)
- 社会科(49786)
- 社会科学(49774)
- 省(42027)
- 基金项目(39938)
- 教育(36824)
- 编号(36533)
- 自然(35434)
- 自然科(34575)
- 自然科学(34567)
- 划(34337)
- 自然科学基金(33936)
- 成果(29722)
- 资助(28489)
- 项目编号(24183)
- 创(23209)
- 重点(22937)
- 发(22399)
- 国家社会(22332)
- 课题(22254)
- 部(21625)
- 创新(21457)
- 制(20487)
共检索到212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博
数字人文为选择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方法进行人文社科信息资源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文章立足人文科学内核,注重多种数字技术的融合,在数字人文视角下分析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的内容与结构特征,依据分析结果将信息资源主题关键词作为外部知识库检索词,利用远程监督方法进行文物知识抽取并构建知识图谱。在面向“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网络文物信息资源实验中,构建了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图谱,进行信息资源中的文物实体关系抽取、文物知识抽取与文物命名实体识别等应用研究,为数字人文框架下的信息资源深度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文物信息资源 知识图谱 数字人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洋 谢卓力
以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信息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传统网络数据库、网络学术博客、网络学术论坛等信息平台为数据来源,采用共现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不同信息源的知识图谱,包括单源、无权多源聚合、含权多源聚合、限定作者群的多源聚合等,通过对各种知识图谱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多源数据优化知识图谱的方法。研究表明,基于多源学术信息聚合的知识图谱能更好地反映知识类别的界限,知识构成更为紧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旺 陈玖瑜 潘梦雅
民国报纸作为“中华民国”历史的信息载体,具有高度的人文研究价值,其中隐藏的民国历史文化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收藏机构对民国报纸的建设开发仅停留在数字化阶段,缺少了对民国报纸的挖掘应用阶段。本研究基于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针对民国报纸的内容特征与外部特征,结合数据库的元数据特点、新闻事件特点构建民国报纸知识本体,并以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作为实证研究主体,利用Gephi可视化工具构建面向梅兰芳的民国报纸知识图谱。从民国时期梅兰芳的文化外交、慈善义演、剧目演出三个维度分析民国报纸中记载的梅兰芳事迹,实现面向梅兰芳的知识挖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丙军 司虎克
国内知识网络研究的年发文量和学术共同体规模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期刊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均呈现相对集中与高度离散并存的特征,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知识管理、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知识流动、复杂网络、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知识转移等;知识网络理论研究重点集中在知识网络的概念、类型、结构、构建方法、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及机制等方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树斌 高劲松 高琳霞 谭淑 张强
面向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对其知识内涵进行细粒度挖掘和语义关联建构对非遗资源在数智化时代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需要,引入本体完成面向茶类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语义描述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多模态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实现相关文本、图像、视频资源的知识重组,依靠知识图谱从多维度完成对茶类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知识服务实现路径的探讨。实证研究验证面向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所提出语义关联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能为非遗领域跨场景、跨时空、跨资源的多维组织与融合应用提供借鉴,也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数字化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文化 非遗数字资源 知识图谱 本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永卉 刘沁芃 卢章平
通过基于本体的知识图谱构建,对南朝陵墓石刻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研究,能提升受众的沉浸性与互动性,促进语义化进程,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首先,基于需求分析,从基础信息、视觉特征、文化内涵三重角度分析特征概念,完成南朝陵墓石刻本体模型构建;其次,以丹阳陵墓石刻作为研究实例完成知识获取与知识融合,并借助Neo4j图数据库完成知识图谱构建;最后,通过知识可视化展示与知识发现,体现知识图谱在开发石刻信息资源中的优势。研究发现,知识图谱在降低知识门槛、展示文化内涵、提升信息资源与受众之间互动性等方面效果明显。本研究为南朝陵墓石刻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石刻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雅琦 贾利芳
以CNKI收录4 951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来源,利用CiteSpace对国内个人信息保护近10年的研究进行深度分析。研究表明,个人信息保护作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研究,其研究领域集中在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民商法及行政法、新闻与传媒等;作者、机构主要表现为高校内部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技术、法律和应用市场等方面,发展趋势为社交网络、移动终端的立法、开发和技术保障等。该研究为揭示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研究前沿 知识图谱 可视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陆星儿 曾嘉灵 章梦瑶 郭幸君 张婧婧
本研究以学堂在线"心理学概论"课程为例,采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建立基于课程知识点的知识图谱,并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结构,作为探索MOOC教学优化的一种可视化方式。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结构图可帮助教师进行高效、清晰的教学过程回顾、分析和改进。教学知识图谱与学生讨论知识图谱进行对比分析,可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设计与学生认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策略及活动的改进。未来需要重视构建学科知识本体,对以x MOOCs为代表的在线学习数据进行充分挖掘,积极探寻如何将知识图谱转化为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在线学习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MOOCs 教学内容 学生论坛 知识图谱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涛 刘炜 单蓉蓉 朱庆华
知识图谱是利用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呈现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技术,一经提出便很快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对知识图谱的认知还比较混乱。依据存储方式不同,知识图谱可分为基于RDF存储的语义知识图谱(关联数据)和基于图数据库的广义知识图谱。语义知识图谱(关联数据)侧重于知识的发布和链接,广义知识图谱则更侧重于知识的挖掘和计算,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从概念层面和技术层面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指出语义知识图谱(关联数据)才是谷歌知识图谱的延续和发展。随后,提出了将知识图谱应用于数字人文研究的系统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的关联数据平台(CBDBLD)。该平台借助知识图谱的理念展现了人物之间丰富的亲属及社会关系,形成了特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可通过设置推理规则来实现人物之间隐性关系的挖掘与呈现。广义知识图谱研究中丰富的图运算和关联数据的结合将会成为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的下一个热点,从而开启数字人文研究的新时代。图10。表2。参考文献25。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胡泽文 廉同辉 曹玲
【目的/意义】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向读者动态直观地展示出国际网络资源聚合与导航研究的全貌,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引。【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中网络资源聚合与导航领域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TDA和Citespace II软件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结果/结论】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网络资源聚合与导航研究的主要作者及其合作情况、主要引用期刊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发文国家及其之间的合作情况、起源和知识基础、热点与前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鑫 陈路遥 杨佳颖
[目的/意义]引文是施引文献与被引成果的纽带,反映了后继者的借鉴和肯定。本研究在传统题录关键词网络的基础上,创新地将引文上下文关键词作为研究材料,所构建知识图谱不仅能揭示文献主题的深层次信息,也能够反映受众主观筛选和利用文献的知识过程。[方法/过程]选取数字人文为研究领域,获取3个文献集和两个引文文本集,构建两个无向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和两个有向的基于文献引证的关键词网络。通过共现网络,观察数字人文领域知识的吸收与扩散;通过引证关键词网络,观察数字人文的形成与转化。[结果/结论]研究揭示数字人文的研究重点、核心领域与核心技术,从受众的角度为数字人文领域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国哲 王兰成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舆情信息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必须开拓思路研究更为科学的网络舆情知识组织方法。[方法/过程]在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组织技术基础上,给出网络舆情知识图谱的结构化定义,分析网络舆情管理活动的知识需求,阐述网络舆情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知识组织架构。[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提供更为精确化的管理能力,从而能够高效地发现舆情热点事件,为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鸿 李莉
从人文社科视角出发,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1949年以来中国知网中杉木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思考。结果表明:杉木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机构涉及农林类、综合类、师范类、民族类高等院校;研究涉及的历史时期包括明代至当代,主要集中于清代;研究区域主要聚焦我国出产杉木的南方省份;研究经历了1992年以前的发端阶段、1992—2007年的兴起阶段以及2008年至今的拓展阶段,并且呈现紧跟国家政策和服务地方发展的阶段特性;杉木研究热点内容集中于杉木经营、林业契约、木材贸易、森林碳汇四个主题。进一步提出人文社科视角下杉木研究可以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层面继续推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鸿 李莉
从人文社科视角出发,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1949年以来中国知网中杉木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思考。结果表明:杉木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机构涉及农林类、综合类、师范类、民族类高等院校;研究涉及的历史时期包括明代至当代,主要集中于清代;研究区域主要聚焦我国出产杉木的南方省份;研究经历了1992年以前的发端阶段、1992—2007年的兴起阶段以及2008年至今的拓展阶段,并且呈现紧跟国家政策和服务地方发展的阶段特性;杉木研究热点内容集中于杉木经营、林业契约、木材贸易、森林碳汇四个主题。进一步提出人文社科视角下杉木研究可以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层面继续推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文彬 蒙汪阳 步一
[目的/意义]作者共引网络分析(ACNA)是文献计量学中的重要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寻找学术文献集合中作者之间的共引关系绘制出特定领域的知识图谱,进而指导科学研究。然而,ACNA的一个缺陷是其原始矩阵输入信息量过小。本文通过提出作者混合共引网络(HACNA),绘制更为精确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过程]鉴于不同种类的学术网络能为绘制知识图谱提供不同维度的信息,提高知识图谱绘制的精确性,本文以合著网络和引用网络为例,结合其他种类的学术网络在ACNA基础上进行精确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