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2)
2023(15603)
2022(13050)
2021(11925)
2020(9680)
2019(21712)
2018(21578)
2017(41253)
2016(22373)
2015(24851)
2014(24600)
2013(24201)
2012(21917)
2011(19801)
2010(19649)
2009(18119)
2008(17174)
2007(14867)
2006(12729)
2005(11132)
作者
(64743)
(53728)
(53181)
(50766)
(33975)
(25896)
(24272)
(21114)
(20317)
(18948)
(18316)
(17948)
(16780)
(16706)
(16633)
(16459)
(16179)
(15912)
(15420)
(15147)
(13350)
(12996)
(12794)
(12158)
(12127)
(11885)
(11872)
(11654)
(10720)
(10644)
学科
(90995)
经济(90899)
管理(63353)
(58749)
(49428)
企业(49428)
方法(40391)
数学(34729)
数学方法(34190)
中国(23117)
业经(23041)
(22409)
(21429)
(21292)
地方(19919)
理论(15644)
农业(15308)
(14996)
贸易(14988)
(14625)
(14591)
(14494)
(14120)
财务(14049)
财务管理(14025)
环境(13948)
技术(13833)
(13433)
银行(13392)
产业(13344)
机构
大学(315859)
学院(314265)
管理(123749)
(118582)
经济(115858)
理学(108216)
理学院(106942)
管理学(104787)
研究(104744)
管理学院(104220)
中国(75703)
科学(68025)
(66805)
(53559)
(52447)
(49618)
研究所(48265)
业大(47830)
中心(47273)
(44192)
财经(43839)
(43619)
师范(43218)
北京(41880)
(39845)
农业(39156)
(38673)
(36795)
经济学(35317)
师范大学(34971)
基金
项目(223571)
科学(175820)
研究(162266)
基金(161735)
(141778)
国家(140632)
科学基金(120660)
社会(101562)
社会科(96272)
社会科学(96250)
(87459)
基金项目(85340)
自然(79091)
自然科(77256)
自然科学(77238)
自然科学基金(75788)
教育(74367)
(74117)
编号(66810)
资助(66140)
成果(53822)
重点(49999)
(48092)
(47782)
(46303)
课题(45495)
创新(43175)
科研(42983)
国家社会(41736)
项目编号(41720)
期刊
(125846)
经济(125846)
研究(90260)
中国(55679)
学报(52663)
科学(47390)
(44358)
管理(43637)
大学(39122)
(39008)
教育(38176)
学学(36505)
农业(31415)
技术(26558)
(23347)
金融(23347)
业经(21457)
经济研究(20743)
财经(20061)
图书(19903)
(17065)
科技(15696)
(15654)
问题(15600)
理论(15098)
(15002)
技术经济(14528)
实践(13969)
(13969)
资源(13862)
共检索到44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高建辉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和口传文化,急需对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料进行抢救性采集。该文对以往的研究和实践情况进行了述评,探讨了在数字人文视域下进行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料抢救性采集的必要性,分析了采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建立数据库并提供利用为目的资源采集流程和方法,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料的抢救性采集工作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践方案。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翟姗姗  刘德印  许鑫  
"抢救第一"是非遗保护工作中应该长期固守的理念和方针。对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并予以长期保存,不仅是实现其抢救性保护的有效方法,也是非遗项目及其文化精髓得以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三类世界级非遗名录进行整体分布、地区分布、主题分布的对比;在分析非遗抢救性保护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利用SWOT框架对我国非遗抢救性保护的数字化战略进行分析,提出以抢救性保护为导向的非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燕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保存、利用这些资源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据库采用先进、成熟的建库技术,对收集到的口述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该库具有历史再现、个性化推荐等特色,可为读者探寻武陵山区民族历史提供翔实的数据,对填补史料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对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有力补充。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静  
土家族口述史资料是传承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家族口述史逐渐陷入濒危的困境。针对土家族濒危口述史资料的现状和特点,文章结合新媒体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优势,从技术应用、平台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土家族濒危口述史资料数字化保护的思路。最后,文章针对口述史资料数字化保护的现实需求,从统筹整编、规范信息采集、共建共享、开发利用、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数字化保护策略。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华林  朱天梅  吴雨瑶  
通过对实物档案研究主题数据分析,从少数民族实物档案管理佐证视角,梳理我国实物档案研究发展脉络,分析存在问题,探寻其研究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实物档案研究所展现出的逐步成熟,内容趋向专业和时代性等发展规律,以及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全面性、专业性与多元性特色对其他档案研究有启示作用。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张美芳  王新阳  
照片档案修复是利用影像现有缺、损、多添加、污染等区域进行信息矫正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对破损的影像进行复原。本文在对比数字修复技术与传统手工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修复破损照片的基本原则和功能,选择照片典型的破损现象,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修复,部分解决了传统照片修复中的问题,对开展档案数字修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伍婉华  苏日娜  
广东省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保障。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应的国家法律政策和广东省法规条例,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在已有法律政策基础上,从发展过程、工作机制、记录成果三个维度,探讨广东省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实际发展现状,分析发现:随着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深化,当前现有非遗的法律政策仅起到了基本的保障作用,但无法提供精准的法律制度保障,同时建议非遗法律政策可以得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推动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乃至其他同类型地区非遗保护工作更好地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燕  卢云  
原生态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中无文字民族的口述文化就很有代表性。但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目前濒临消失,如何有效抢救、保护与利用这些资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吉首大学图书馆以土家族为研究个案,对土家族濒危口述史料进行系统的征编与保护研究,以期有效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翔   成辉  
制度性生态民俗是指以制度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民俗,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相对于普通生态民俗而言,具有规范性、补充性和调整性等典型特征。以调整对象和规制目的为依据,可将湘西的制度性生态民俗大致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主要调整“人-神”关系的自然禁忌型生态民俗,如苗族的枫树禁忌民俗;二是主要调整“民-民”关系的村民公约型生态民俗,如禁止越界砍伐林木的苗族榔规;三是主要调整“人-天(自然)”关系的技术规则型生态民俗,如侗族的“林粮间作”民俗。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应增强对制度性生态民俗的文化自觉,推进湘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翔   成辉  
制度性生态民俗是指以制度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民俗,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相对于普通生态民俗而言,具有规范性、补充性和调整性等典型特征。以调整对象和规制目的为依据,可将湘西的制度性生态民俗大致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主要调整“人-神”关系的自然禁忌型生态民俗,如苗族的枫树禁忌民俗;二是主要调整“民-民”关系的村民公约型生态民俗,如禁止越界砍伐林木的苗族榔规;三是主要调整“人-天(自然)”关系的技术规则型生态民俗,如侗族的“林粮间作”民俗。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应增强对制度性生态民俗的文化自觉,推进湘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日娜  王蕾  童翠萍  
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语境下的"抢救性保护"概念基础上,从指导原则和灾害管理的层面展开讨论,提出徽州文书抢救性保护工作需要遵从多元性、原生性和普适性的原则,徽州文书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防灾对策、应急响应、修复保护五个方面,灾害管理则需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以最终实现徽州文书的数字化保护。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裴斐  黄玉明  
以往的档案数字化研究很少专门对英文历史档案的整理与翻译工作展开讨论。本文通过安徽省档案局民国档案抢救保护与数字化工作中的翻译实例,从历史档案的特性、翻译的目的和策略等方面探讨了档案英文材料的翻译实践和理论问题,对互联网时代外文历史档案的整理与翻译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萌  
中国1 000多万满族人口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通晓满语文研究档案、粗通满文、能够说简单满语;中国现存大约280万件用满族文字记录的文献档案资料还没有翻译。满族语言文字正面临灭绝,急需保护抢救。国家和高等学校从1961年开始保护抢救满语文,采取了多种类型的满语文人才培养措施,但对于满语文的濒危仍是杯水车薪。满语文的保护抢救应实施构建实验社区策略,即政府在满族人口聚居区指定并支持一所或几所高校设置专门院系进行满语文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时在辽宁省东部满族聚居区建立"国际满语文实验社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壮  
湖北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各类档案305万卷,经过普查,有不同程度破损的档案达80余万卷,其中全国重点档案有50万卷。重点档案主要是革命历史、明清时代、辛亥革命、民国时期以及汉冶萍公司、应城膏矿、海关、日本侵华、历史名人、历代优秀科学文化、少数民族、中南行政区的档案。由于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雨热同期,高温高湿,加上档案长期存放在无防高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雁  谭华军  
?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saving and protecting the Chinese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by the men of insight sush as Mr. Zheng Zhenduo and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responsible for the work,and points out that as result of their hard work many Chinese ancient books,preci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