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0)
- 2023(16890)
- 2022(13815)
- 2021(12627)
- 2020(10042)
- 2019(22765)
- 2018(22711)
- 2017(43172)
- 2016(23621)
- 2015(26319)
- 2014(26093)
- 2013(25302)
- 2012(22786)
- 2011(20247)
- 2010(20231)
- 2009(18410)
- 2008(17414)
- 2007(14935)
- 2006(13005)
- 2005(11403)
- 学科
- 济(92672)
- 经济(92573)
- 管理(64080)
- 业(60622)
- 企(47711)
- 企业(47711)
- 方法(37730)
- 数学(32344)
- 数学方法(31958)
- 中国(27182)
- 农(25975)
- 业经(24579)
- 地方(22702)
- 财(20283)
- 学(20022)
- 农业(17684)
- 理论(16194)
- 贸(16060)
- 贸易(16048)
- 制(16004)
- 易(15506)
- 和(15105)
- 环境(14792)
- 产业(14205)
- 银(13990)
- 银行(13948)
- 技术(13730)
- 融(13402)
- 金融(13399)
- 行(13334)
- 机构
- 学院(320938)
- 大学(320778)
- 管理(125961)
- 济(120875)
- 经济(117895)
- 理学(109174)
- 理学院(107891)
- 研究(106546)
- 管理学(105870)
- 管理学院(105291)
- 中国(78226)
- 京(68692)
- 科学(68533)
- 财(53857)
- 所(52409)
- 农(49715)
- 中心(48621)
- 研究所(48042)
- 业大(47474)
- 江(47209)
- 范(45992)
- 师范(45570)
- 财经(43468)
- 北京(43005)
- 院(39862)
- 经(39443)
- 州(39299)
- 农业(38646)
- 师范大学(36832)
- 技术(35849)
- 基金
- 项目(227725)
- 科学(178935)
- 研究(169225)
- 基金(162849)
- 家(141837)
- 国家(140640)
- 科学基金(121056)
- 社会(105599)
- 社会科(99968)
- 社会科学(99943)
- 省(89974)
- 基金项目(86781)
- 自然(77512)
- 教育(77348)
- 自然科(75671)
- 自然科学(75655)
- 划(75333)
- 自然科学基金(74245)
- 编号(71062)
- 资助(64764)
- 成果(57302)
- 重点(51181)
- 发(49512)
- 课题(48581)
- 部(48352)
- 创(47389)
- 创新(44127)
- 项目编号(43623)
- 国家社会(43377)
- 科研(42968)
- 期刊
- 济(132491)
- 经济(132491)
- 研究(92010)
- 中国(62030)
- 学报(50716)
- 科学(46349)
- 农(45395)
- 管理(45028)
- 教育(42213)
- 财(38728)
- 大学(38025)
- 学学(34963)
- 农业(31982)
- 技术(28962)
- 融(25192)
- 金融(25192)
- 图书(24800)
- 业经(23339)
- 经济研究(21205)
- 财经(19593)
- 书馆(17340)
- 图书馆(17340)
- 问题(17183)
- 经(16697)
- 业(16500)
- 科技(15839)
- 理论(15451)
- 资源(14901)
- 版(14675)
- 现代(14501)
共检索到464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翌 刘宁静 周锋
[目的/意义]名人特藏资源是图档博领域的重要藏品之一,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精神价值。名人特藏空间作为名人特藏的展示、宣传与服务场所,始终在尝试构建各类交互式名人特藏服务。数字人文的“发现”“重构”和“故事化”契合名人特藏的展示需求。探索以数字人文视角,形成具有可借鉴、推广的名人特藏空间可视化应用实践与服务策略。[方法/过程]以名人特藏空间的可视化服务为研究对象,设计与分析可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服务设计与规划,提出名人特藏空间的可视化服务架构,并以李政道特藏空间建设为案例进行实践研究,以服务应用为导向,探索名人特藏资源知识组织与可视化应用的传递机制。[结果/结论 ]探索名人特藏空间的可视化服务,是特藏空间服务的创新路径。通过知识组织与展示,它打破名人特藏资源静置的局限性,推进名人特藏资源在空间表现形式上的开发和价值挖掘,并构筑新的知识图谱集群的知识网系,实现空间知识图谱全景集汇。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名人特藏空间 可视化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东 左娜
[目的/意义]引入"数字人文"的思维,帮助馆藏资源可视化研究摆脱封闭性、内部矛盾性等限制,最终实现馆藏资源可视化的价值。[方法/过程]阐述"数字人文"理论的核心思想,并厘清数字人文与馆藏资源可视化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可视化流程的基础之上,设计构建了面向数字人文的馆藏资源可视化模型,并重点介绍了"数据""分析""技术"和"服务"四个模型节点。[结果/结论]将馆藏资源可视化建设置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背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为可视化研究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放、协作的环境,又为相关研究的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数字人文 馆藏资源 可视化分析 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侯西龙 王晓光 段青玉
[目的/意义]文化遗产图像是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资源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人文学科研究的关键研究材料和重要研究对象。数字人文视域下,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开展系统性调研,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远读的概念,推动对海量文化遗产图像的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实现对其价值的挖掘。[方法/过程]首先,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出发分析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基础理论;其次,提出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构成框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开放编码等方法,从远读可视化任务、可视化交互、图像视觉特征与属性、用户以及视觉呈现等维度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再次,探讨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阅读路线与阅读结构;最后,总结梳理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结论]远读已经运用在对文化遗产图像资源的分析与展示等方面,同时注重远读与细读的结合。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阅读可以分为扁平型和递进型两种结构。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仍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质,在理论指导、智能化技术与方法应用、可视化交互与支撑人文研究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蔡迎春
国内外很多图书馆都很重视特藏资源建设,伴随着整个社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都开始将馆藏的特色资源数字化。但是,大多图书馆仅是通过简单扫描或建成数据库的形式供用户检索和利用,只有少数图书馆将数字人文理念结合进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利用数字人文相关技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并以可视化的方式提供分析和研究。鉴于此,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确定了以数字化的特色馆藏服务教学和科研的目标以后,将馆藏民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作为突破口,把"原版民国时期文献"和建国后出版的"新版民国时期文献"(包括编校、再版和影印出版)结合起来,建设一个能充分揭示民国时期文献及整理成果子目内容的目录数据库——"民国时期文献目录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不仅有效促进人文学者对民国文献的分析和研究,而且为民国文献整理出版和采集的有章可循提供依据。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特藏资源 数字化 民国时期文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笑盈 魏大威
文章阐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的知识展示诉求,归纳了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提出了基于不同需求的知识可视化模型;以国图公开课的视频内容为例介绍可视化模型应用,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信息,基于特征描述、关系描述、演进描述三种需求构建关键词词云、实体共现矩阵、地理标签云图和时间轴标签云图。需求知识可视化模型为数字资源整合与知识挖掘提供了解决方案,有利于推进知识资源在纵深层面的组织与利用,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倩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信息可视化技术正在被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与知识服务所需要。结合数字图书馆网站建设,利用可视化开发工具,运用数据和信息的可视化语言表达揭示抽象的数据,可以为数字图书馆各类资源和数据库提供更浅显直接的使用入口,将大大优化用户与图书馆资源使用平台间的交互体验。
关键词:
数字资源 可视化 功能架构 技术实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超 张玉峰
针对馆藏数字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所存在的数字资源孤岛问题和数字资源超载问题,构建了基于本体的馆藏数字资源语义聚合与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利用本体提供的语义知识进行深层次的馆藏数字资源语义聚合,解决数字资源孤岛问题和数字资源超载问题;利用本体软件提供的可视化插件将非空间数据转换为视觉形式进行聚合结果展示,揭示馆藏数字资源内部存在的错综复杂关联和深层次内涵,加深馆藏数字资源聚合结果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
本体 馆藏 数字资源 语义聚合 可视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珂 刘芮
[目的/意义]基于研究数量和研究内容,分析我国目前数字人文项目开发现状,探讨游戏化叙事对数字人文的驱动和变革作用及其应用于数字人文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法]在梳理游戏化叙事概念及其核心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从叙事表达和媒介呈现两个维度总结目前在数字人文项目中体现的游戏化叙事理念。[结论/发现]提出数字人文游戏化叙事的实践路径,即挖掘特色文化基因、构建开放叙事文本、完善平台反馈机制、打造多元媒介矩阵。[创新/价值]游戏化叙事为数字人文项目开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可丰富现有数字人文项目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方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鲍劼 杨永国
本文在详细研究WebGIS技术框架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空间数据表达方式、地图服务以及地图查询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设计。并借助Mapserver、PostgreSQL/PostGIS、QGIS等开源软件,实现了馆藏空间信息可视化。研究表明馆藏空间信息可视化可大幅度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关键词:
WebGIS 馆藏 可视化 开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曙红 黄瑾
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健康服务业新质生产力,改变了传统健康服务的模式,也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智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卫生职业教育在智能健康服务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现状与挑战,提出构建支撑体系、创新数字化驱动的教学决策系统、加强教师团队的数字化建设、开发卫生健康工作场景下的数字化实践金课以及加强监管与评估等一系列创新与实践措施与策略,期望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卫生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智能健康服务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数字化卫生职业人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佳 梁永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强了对于数据本身的认识,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信息系统内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挖掘产生新的效益,开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介绍了上海图书馆利用数据可视化方法对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成果进行展现,藉此进行的数据创新服务实践并帮助图书馆洞察运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春洁
文章通过对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流贬研究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著进行统计,发现这些成果不平衡地分布在各个时期,其中唐、清、宋比重最高。结合关键词互现网络系统,不仅可以明了各时段的研究特点,同时会发现学界对不同时段的研究程度也存在较大区别,唐、宋、先秦的研究较为成熟,其他朝代则比较薄弱。这些现象的形成,与流贬人员及其作品的知名度、文献整理进展状况和主要学者的引领都息息相关。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据统计 可视化 流放 贬谪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和海 饶红 王琪
随着泛在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深入发展,可视化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者的迫切需求。如何进行资源可视化成为微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关键。知识元是显性知识的单位,是微型学习资源的代表,对知识元进行视觉表征实践研究,就是完成微型学习资源从抽象文本到可视化图像的转变。依据信息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分为形态陈述性知识元、内容陈述性知识元、效用陈述性知识元和内容程序性知识元四种类型。通过理论模型的阐释,以案例方式进行具体的可视化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可视化设计的知识元,把抽象的文本变成直观的图像,降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难度,提高学习效
关键词:
知识元 知识可视化 视觉表征 可视化设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树斌 高劲松 张强 施雨
[目的/意义]以文化基因视角解构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对诗词资源进行文化内涵的细粒度挖掘,实现诗词资源的知识重组与形式再造,有助于促进诗词资源在数智化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设计文化基因视域下诗词资源知识重组研究框架,首先基于茶文化维度,在分析文化基因谱系的基础上构建本体模型完成诗词资源的多维语义知识描述。其次,以苏轼茶诗为具体案例,基于知识图谱分别从微观角度和宏观层面提供诗词资源知识的关联展示。[结果/结论 ]通过将诗词文化解构提取其文化基因,将其与诗词资源相融合完成知识重组,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可视化分析传统诗词资源微观至基因、宏观到时空的知识特征,为人文学者研究诗词提供新的研究方式与研究视角。
关键词:
知识重组 诗词资源 文化基因 知识图谱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雯越 王铮
[目的 /意义]探索数字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特藏建设的新内涵与新形式,分析海外研究型图书馆特藏建设的规划与实践情况,梳理总结发展经验及策略,为国内图书馆特藏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过程]通过对18所英美研究型图书馆战略规划调研,梳理分析研究型图书馆特藏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支撑科研的要素;从战略规划文本中提炼行动要点;根据特藏建设报告总结在国内的适用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满铁特藏提出规划方案。[结果 /结论]在数字化环境下,特藏不仅涵盖传统珍稀资源,亦包括具有独特价值的特色资源。英美研究型图书馆重新定位特藏价值,在馆藏规划、馆藏数字化、空间设置、展示与传播、深度融入教学科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