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3)
2023(13888)
2022(11603)
2021(10589)
2020(8610)
2019(19156)
2018(19023)
2017(36536)
2016(19802)
2015(22004)
2014(21753)
2013(21269)
2012(19061)
2011(17144)
2010(16965)
2009(15689)
2008(14704)
2007(12607)
2006(10988)
2005(9245)
作者
(56163)
(46359)
(46250)
(43807)
(29392)
(22189)
(21016)
(18263)
(17535)
(16273)
(16013)
(15353)
(14501)
(14314)
(14287)
(14060)
(13849)
(13837)
(13232)
(13164)
(11505)
(11173)
(10927)
(10493)
(10489)
(10267)
(10200)
(10084)
(9258)
(9193)
学科
(81692)
经济(81614)
管理(56160)
(51101)
(42798)
企业(42798)
方法(35564)
数学(29974)
数学方法(29621)
业经(21840)
(20486)
中国(19955)
地方(19242)
(17390)
(17009)
农业(14168)
理论(14105)
(13511)
贸易(13505)
环境(13091)
(13089)
(13048)
产业(13028)
技术(11843)
(11727)
信息(11378)
(11233)
财务(11168)
财务管理(11147)
(10896)
机构
学院(276319)
大学(274602)
管理(112326)
(102406)
经济(100000)
理学(98054)
理学院(96938)
管理学(95208)
管理学院(94708)
研究(88360)
中国(63942)
(57963)
科学(57902)
(45219)
(43187)
业大(40689)
(40504)
中心(40074)
研究所(39826)
(39460)
师范(39119)
(38781)
财经(37176)
北京(36332)
(33684)
(32939)
(32720)
农业(31738)
师范大学(31635)
经济学(29594)
基金
项目(197554)
科学(155656)
研究(145914)
基金(142205)
(123404)
国家(122388)
科学基金(105860)
社会(91253)
社会科(86444)
社会科学(86425)
(78457)
基金项目(76333)
自然(68665)
自然科(67009)
自然科学(66996)
教育(66088)
自然科学基金(65747)
(65438)
编号(61035)
资助(57442)
成果(47933)
重点(43772)
(42952)
(41800)
(41212)
课题(41045)
创新(38288)
项目编号(37703)
科研(37597)
国家社会(37051)
期刊
(110368)
经济(110368)
研究(76173)
中国(46878)
学报(42312)
科学(39855)
管理(38695)
(36308)
教育(32261)
(31719)
大学(31398)
学学(29266)
农业(26163)
技术(23382)
业经(20442)
(18870)
金融(18870)
图书(17900)
经济研究(17513)
财经(16243)
科技(13890)
问题(13827)
(13739)
理论(13504)
资源(13207)
商业(13120)
(12944)
实践(12717)
(12717)
技术经济(12498)
共检索到384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君   钟楚依   吕佳   王奕铧  
[目的/意义]立足数字人文视域,对《徐霞客游记》游踪信息和情感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细粒度剖析,在验证文学、历史学等领域相关研究结论基础上,为学者们后续研究《徐霞客游记》提供助力参考。[方法/过程]藉由QGIS工具和GPT-3模型,通过数据采集、清洗、统计、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徐霞客游记》游踪信息和情感信息,挖掘游记文本背后的深层信息。[结果/结论]直观展现《徐霞客游记》的游踪及情感信息的时空分布,将数据思维引入《徐霞客游记》的内容挖掘中,丰富游记体裁研究范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国城  
徐霞客的贡献主要是在地理学和地貌学,但是他在游记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独到的成就。内容上,更重要是,他在描写各种奇险壮丽自然风光的同时,有机地记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探险家发掘这种自然美,追求这种自然美的探险过程,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印象,而是执着发掘的探索精神与藏奇蕴秀的自然美的结合。艺术上,他能吸收前人和同代人游记创作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小玫  
"能至"、"能言"、"能文",乃旅游的三大境界。"能至"方可"言"、"文"。在旅游体系中,"能至"处于基础地位,"能文"则是最高境界。笔耕,无异于我国明代地理学家与探险家徐霞客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值此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之际,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根据自身对世界文学长廊中生态文学作品的比较和认识,挖掘与解读《徐霞客游记》体现的创作姿态,以及它在生态保护,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良心等方面的价值。徐霞客这一作品的丰富性,同时足以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状况,为整个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从而使作品本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梦成  林立涛  齐月  黄水清  王东波  刘浏  
[目的/意义]挖掘和组织先秦典籍中的植物知识,构建先秦典籍植物知识图谱,对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社会和生活状态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先秦典籍中植物词进行详尽标注与计量分析;基于条件随机场(CRF)和多种深度学习模型构建古汉语植物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比较分析各模型性能以确定最优模型;设计面向知识图谱的古汉语植物知识组织模式。[结果/结论]基于古汉语预训练语言模型SikuRoBERTa构建的古汉语植物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性能最优,调和平均值达85.44%,为基于实体的植物知识挖掘提供了有效方法;所构建的先秦典籍植物知识图谱可实现对先秦典籍中植物实体及其关联知识的聚合与可视化呈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小玫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际交流意象,引出对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及规范管理可能的向度的探讨,并上升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吕琳露  李亚婷  
[目的/意义]针对在线旅游平台,提出一种挖掘游记主题标签,以代表性游记以及其中相关内容进行旅游信息推荐的新策略。[方法/过程]在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LDA主题模型,形成游记文本主题标签的基础上,通过游记代表度算法,筛选出针对相应标签的高描述度与高忠诚度游记进行旅游信息推荐,以客观表达文本聚类结果以及主题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并以蚂蜂窝旅游网中的"杭州游记"为例,加以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这种方式能挖掘出旅游者在历史旅游经历中真实的旅游热点及重点信息需求,针对高相似度游记的识别与聚类具有良好效果,对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桥,杨载田  
徐霞客的《楚游日记》 ,经济地理内容丰富。本文结合有关史料分析 ,概括出明代湘南农业、手工业、采冶业以及交通运输、集市贸易等有关经济地理要素的发展状况 ,对现代湘南经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郭金龙  许鑫  
概述数字人文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现状,指出文本挖掘方法是数字人文研究的一个研究热点与趋势。在综述文本挖掘在数字人文各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基础上,重点介绍欧美发达国家文本挖掘应用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实践,以期为我国人文学科研究方法与范式的转型提供借鉴。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吴恒  陈燕翎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利用社交平台,透视蜜月游游客的消费行为,采用UGC文本内容挖掘的方法对中国蜜月游游客分享的蜜月游记进行了研究。【方法/过程】对游记内容进行采集之后,借助词频统计工具对游记文本高频词进行了梳理,并借助SPSS工具对游记文本高频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将高频词的具体语义内容分为旅游景观资源、旅游娱乐活动、旅游服务设施、目的地美食和开放程度等五类。【结果/结论】优质的景观资源、丰富的娱乐活动、完善的服务设施、有特色的美食以及较高的开放程度在游客的蜜月目的地信息选择中起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嘉龙   宋宁远   裴雷   胡志伟  
为增强数字人文历史研究的可解释性,文章提出“历史研究线索”概念,将其界定为发现和论证史实的依据,以历史研究线索的挖掘与应用为核心,实现数字人文历史研究与传统历史研究的关联互动。首先分析历史研究线索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呈现形式与作用,梳理历史研究线索挖掘与应用逻辑;接着基于数字人文技术体系构建历史研究线索挖掘与应用路径;最后以南京大屠杀为例挖掘历史研究线索,验证路径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历史研究线索呈现为史料资源、史料资源实体、史料资源内容关联关系三类,前两类通过学术史梳理挖掘而得,可以支撑关键问题明确与史料资源知识重构,第三类由专家质性总结与量化分析挖掘而得,能够对已有史实进行补充与论证。作为史料收集、内容解析、关联组织的依据,历史研究线索可以支撑历史研究开展,而其挖掘与应用路径能够为关联数字人文历史研究与传统历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晋光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其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史料与环境保护经验。本文尝试对徐霞客的生态观做一分析和研究,以求充分认识徐霞客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与贡献,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载田,谢庭生  
徐霞客历尽艰难险阻 ,对永州地区的风景名胜进行了考察 ,热情赞美了永州地区山水风光和人文胜迹 ,对永州现代旅游开发富有启示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柯健  华哲铭  许鑫  
“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旅游文化元素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的吸引力和旅游品质,有必要对城市旅游文化元素深入解构,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本文以上海为例,基于携程网站的上海游记文本,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三级编码过程生成城市旅游文化元素分类体系,并结合上海旅游文化元素关键词表,分析城市旅游文化元素各维度的作用和具体内容。研究发现:(1)城市旅游文化元素是一个由“资源—体验—获得”建构的完整体系,具体包含文化地标、居民生活、文娱活动、文化印记、文化感知5个主范畴。(2)文化地标奠定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是吸引游客的旅游“第一空间”;居民生活加强游客地方性认知,文娱活动丰富游客多层次旅游体验,延伸文旅产业链,文化印记丰富文化叙事体系,提升文旅资源吸引力,这3个维度综合反映城市文化旅游“体验”的内容和过程;文化感知反映游客对文化识别、认知、感受、内化后的“获得”感。本文丰富了旅游地理学科中的旅游文化理论,有助于厘清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布局方向和着力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孝婷  朱庆华  何晨晨  
近年数字人文一直是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重点,但很少有研究通过分析数字人文作者履历信息来比较国内外该研究方向上的共性和差异。文章分析112份履历(国内45份,国外67份),首先比较作者所在机构和国家分布特征,其次借助Nvivo11从学科背景、研究技术手段、研究方向三个角度进行编码,分析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的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在学科背景上,国内数字人文作者学科分布和跨学科相对集中,国外作者表现较为丰富和多元化;在研究技术手段上,国内外差异较小,多关注编程语言、基本研究方法以及工具的使用;在研究方向上,有关数字人文技术、数字人文与多学科应用以及图博档与数字人文的研究,国内外存在相似性,国内还较多关注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数字人文有关的高等教育。结合分析结果,对国内数字人文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太田   吴宇豪   黄文佳  
文章利用LDA主题识别与SonwNLP情感分析方法,对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的博物馆的游客在线评论进行了主题提取与情感分析。结论表明:(1)游客对民族博物馆的情感整体是积极的,对民族博物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其最关注的是民族博物馆展品蕴含的地方历史文化,并对“楼兰美女”“恐龙”等关注度较高。(2)根据高频词分析结果,5家民族博物馆参观游客有效评论数量从高至低依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3)游客热评主题聚焦于馆藏的社会教育功能、民族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认知、馆藏陈列和场馆服务。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提升博物馆藏品品质、推进藏品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展品陈列水平、优化讲解服务;提升现场服务技能与管理运营水平;促进博物馆和高校教育融合与共同建设;加强宣传等路径,综合提升民族博物馆管理运营和公益文化服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