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9)
- 2023(13395)
- 2022(10849)
- 2021(9814)
- 2020(7868)
- 2019(17874)
- 2018(17959)
- 2017(34464)
- 2016(18799)
- 2015(21081)
- 2014(21190)
- 2013(20672)
- 2012(18587)
- 2011(16547)
- 2010(16333)
- 2009(14736)
- 2008(14049)
- 2007(12202)
- 2006(10645)
- 2005(9310)
- 学科
- 济(76690)
- 经济(76610)
- 管理(52662)
- 业(50244)
- 企(41410)
- 企业(41410)
- 方法(32683)
- 数学(27887)
- 数学方法(27574)
- 中国(21765)
- 业经(21526)
- 农(21450)
- 财(16968)
- 学(16811)
- 地方(15756)
- 农业(14564)
- 理论(13177)
- 产业(13145)
- 贸(12843)
- 贸易(12837)
- 和(12721)
- 易(12441)
- 制(12234)
- 技术(11828)
- 环境(11596)
- 信息(11501)
- 银(11122)
- 银行(11086)
- 务(10961)
- 财务(10893)
- 机构
- 大学(265570)
- 学院(263632)
- 管理(106820)
- 济(100429)
- 经济(98151)
- 理学(93064)
- 理学院(92056)
- 管理学(90444)
- 管理学院(89973)
- 研究(86347)
- 中国(62274)
- 京(56791)
- 科学(55043)
- 财(44108)
- 所(42341)
- 农(40745)
- 业大(39885)
- 研究所(38931)
- 中心(38672)
- 江(37204)
- 范(36526)
- 师范(36212)
- 财经(36160)
- 北京(35680)
- 经(32896)
- 院(31953)
- 农业(31833)
- 州(30949)
- 经济学(29345)
- 师范大学(29313)
- 基金
- 项目(187037)
- 科学(146828)
- 研究(138840)
- 基金(134678)
- 家(116751)
- 国家(115754)
- 科学基金(99887)
- 社会(86485)
- 社会科(81890)
- 社会科学(81868)
- 省(73110)
- 基金项目(71983)
- 自然(64301)
- 自然科(62793)
- 自然科学(62779)
- 教育(62723)
- 自然科学基金(61622)
- 划(61204)
- 编号(58057)
- 资助(53928)
- 成果(46709)
- 重点(41243)
- 部(40012)
- 发(39884)
- 课题(39037)
- 创(38651)
- 项目编号(36010)
- 创新(35945)
- 科研(35440)
- 国家社会(35296)
- 期刊
- 济(108343)
- 经济(108343)
- 研究(76108)
- 中国(46293)
- 学报(42519)
- 科学(38326)
- 管理(37892)
- 农(37680)
- 大学(32149)
- 教育(31682)
- 财(31313)
- 学学(29455)
- 农业(26751)
- 技术(22625)
- 图书(19837)
- 融(19662)
- 金融(19662)
- 业经(18968)
- 经济研究(17210)
- 财经(16510)
- 问题(14349)
- 经(13933)
- 书馆(13638)
- 图书馆(13638)
- 理论(13600)
- 科技(13403)
- 业(13241)
- 实践(12744)
- 践(12744)
- 情报(12500)
共检索到374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吴方枝
"数字人文"是当代信息技术和人文研究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为人文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迄今为止,数字人文在全球的实践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数字人文实践和民国文献数字化项目进行分析,指出在数字人文研究背景下,传统的民国文献数字化工作应该充分利用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将文本挖掘、可视化技术和GIS技术应用到民国文献数字化的深度开发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雅戈 侯汉清 黄建年
民国文献载体质量较差,收藏和保护措施不力,自然损耗和人为毁坏严重,面临着断层的危机,但是目前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因而需要迅速加以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国农业遗产数字化研究所,在普查民国农业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并试验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方案和技术,制订民国农业文献元数据方案、编制分类表和主题词表,建成文献数据库、知识库、主题网关,开展民国文献数据挖掘试验。
关键词:
民国文献 农业文献 文献数字化 知识组织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王雅戈
民国文献数字化整理的分层,我想可能是更多的从分工的角度来考虑。第一个层次是中央战略层次。比如说民国文献保护计划,它的初步成果是这个民国时期文献总书目的图书卷。还有一个叫做可移动文物普查,它把民国文献作为可移动文物的一部分来做调查,调查的单位更加全面,著录项目要求、著录级次更加详细。但我觉得两个计划交叉重复太多,因为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政娥 陈惠兰 詹司佳
在调查中外纺织史文献资源馆藏状况基础上,结合数字人文特点提出了数字人文环境下纺织史可以从文本挖掘、GIS技术、文本可视化和语料库四个方面进行纺织史数字化开发和馆藏补给。
关键词:
纺织史 纺织 服装 数字人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蔡迎春
国内外很多图书馆都很重视特藏资源建设,伴随着整个社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都开始将馆藏的特色资源数字化。但是,大多图书馆仅是通过简单扫描或建成数据库的形式供用户检索和利用,只有少数图书馆将数字人文理念结合进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利用数字人文相关技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并以可视化的方式提供分析和研究。鉴于此,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确定了以数字化的特色馆藏服务教学和科研的目标以后,将馆藏民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作为突破口,把"原版民国时期文献"和建国后出版的"新版民国时期文献"(包括编校、再版和影印出版)结合起来,建设一个能充分揭示民国时期文献及整理成果子目内容的目录数据库——"民国时期文献目录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不仅有效促进人文学者对民国文献的分析和研究,而且为民国文献整理出版和采集的有章可循提供依据。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特藏资源 数字化 民国时期文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蝶 曹如中 熊鸿军 郭华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的图情档工作环境与职业场景发生巨变,图情档学科面临转型发展。文章结合新文科建设背景,分析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发展的契合关系,探讨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的机理,给出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新文科建设和数字技术为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基础和技术支持,图情档学科在新文科和数字人文的引导下完全可以得到正向发展,未来图情档学科应以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数字人文专业人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涂湘波
古籍文献数字化的人文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敬畏图书馆制度、维护图书馆权利、对弱势群体关怀及坚持图书馆职业精神等诸多方面。古籍文献数字化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图书馆人文精神需要信息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要发展,应更加关注人文因素。古籍文献数字化要克服技术至上思想,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志娟
本研究阐释和分析了数字化转型时期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样态、新困境和新路径。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呈现四维互动、跨越时空、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及文化资源数字化等新样态。但也存在偏重学生认知发展、虚拟与现实教育场域存在“文化资源壁垒”、学习差异下的中华文化认同不强及数字文化资源应用不足等问题。构建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路径,要从认知单向度到生命全向度;从囿于学校“围墙内”到跨越时空;从重视教师的“教”,到突出学生的“学”;从依赖学校已有资源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来突破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不断增强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作为文化的选择者、开发者、体验者和传播者的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成昱
数字化文献解构模式及其理论是对于把固化在数字化文献中的知识对象化地解析成基于范畴和相关关联的本体概念体系的方法和理论的总和。知识解构理论还包括解构的逆过程,即知识的重构。参考文献4。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晓林
随着民国文献商业数据库产品的大量推出以及各馆自建数据库的加强,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方向,各馆均非常重视通过购买商业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的方式,与纸本文献一起,共同构建完善的民国文献资源体系。对于原版纸质民国文献馆藏现状的调研,学界和业界都非常重视,但对数字资源馆藏现状的调研,则尚未得到关注。文章在对全国21家纸质民国文献馆藏丰富的综合性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查询的基础上,概括各馆民国文献数字资源在馆藏数量、数据库品种、资源结构等方面的现状,总结数字资源馆藏建设的特点,指出资源建设中存在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重复购买、开放获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国文献 数字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旺 陈玖瑜 潘梦雅
民国报纸作为“中华民国”历史的信息载体,具有高度的人文研究价值,其中隐藏的民国历史文化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收藏机构对民国报纸的建设开发仅停留在数字化阶段,缺少了对民国报纸的挖掘应用阶段。本研究基于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针对民国报纸的内容特征与外部特征,结合数据库的元数据特点、新闻事件特点构建民国报纸知识本体,并以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作为实证研究主体,利用Gephi可视化工具构建面向梅兰芳的民国报纸知识图谱。从民国时期梅兰芳的文化外交、慈善义演、剧目演出三个维度分析民国报纸中记载的梅兰芳事迹,实现面向梅兰芳的知识挖掘。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胡石
民国文献是具有较强历史时代特色的一部分典籍。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经历了从清王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跨越,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蕴含着巨大的思想内容与历史承载。这一时期的文献内容既不同于建国后规范化的现代文献,也不仅限于古籍文献经、史、子、集内容的撰述,具有自身的历史特色。然而,这部分文献的分类问题一直是学界的盲区,学者也没有达成共识。笔者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对省级公共馆及高校图书馆调研的基础上做了分析,以期对相关理论及实践有所贡献。
关键词:
民国文献 分类 图书馆 古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馨月 刘启亮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亟需重构。文章以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趋势为出发点,首先提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战略成本管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现实意义,其次探讨战略成本管理的面临范围边界小、理念认识不足和缺少新兴技术支持等问题,最后基于目标定位、大数据价值链、业绩评价体系,构建数字化战略成本管理新框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文成
行为监管是防范金融机构行为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金融产品设计、定价、营销等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加强行为监管以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行为监管现状、面临挑战等深入分析发现,相比金融数字化发展,行为监管在监管制度、监管前瞻性、监管手段等方面都明显滞后;金融数字化转型中消费者面临更加突出的个人信息保护、欺诈等风险,使得当前行为监管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针对行为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数字化转型现状提出优化行为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金融数字化背景下行为监管的有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