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8)
2023(18256)
2022(14896)
2021(13809)
2020(11303)
2019(25878)
2018(25732)
2017(49012)
2016(26679)
2015(30459)
2014(30842)
2013(30127)
2012(28087)
2011(25319)
2010(25598)
2009(23469)
2008(23549)
2007(21376)
2006(18515)
2005(16744)
作者
(78608)
(65579)
(65357)
(62104)
(41696)
(31508)
(30090)
(25668)
(24917)
(23659)
(22319)
(22280)
(20911)
(20826)
(20291)
(20206)
(19886)
(19509)
(18955)
(18770)
(16342)
(16254)
(16031)
(14951)
(14829)
(14799)
(14698)
(14590)
(13388)
(13146)
学科
(116720)
经济(116600)
管理(74152)
(72376)
(58820)
企业(58820)
方法(50404)
数学(43408)
数学方法(42618)
中国(32813)
(32304)
业经(29151)
(27329)
地方(27282)
(22785)
农业(21876)
(20843)
贸易(20829)
理论(20224)
(20182)
(20147)
(18561)
银行(18520)
(18107)
(17997)
金融(17993)
(17720)
技术(17312)
(16967)
财务(16887)
机构
学院(385817)
大学(382293)
(152715)
经济(149207)
管理(146555)
研究(128121)
理学(124914)
理学院(123468)
管理学(120966)
管理学院(120229)
中国(97847)
(82094)
科学(79868)
(71092)
(65347)
(64806)
(60483)
中心(60206)
研究所(58966)
业大(57078)
财经(55696)
(52751)
师范(52176)
北京(51987)
农业(50641)
(50263)
(49071)
(46643)
经济学(45947)
技术(44309)
基金
项目(252769)
科学(197566)
研究(186358)
基金(179015)
(155730)
国家(154338)
科学基金(132277)
社会(115300)
社会科(109235)
社会科学(109207)
(101673)
基金项目(93290)
教育(87363)
自然(84894)
(84537)
自然科(82913)
自然科学(82891)
自然科学基金(81343)
编号(78487)
资助(74429)
成果(64017)
(57866)
重点(57031)
课题(54704)
(54566)
(52641)
创新(49069)
科研(48252)
项目编号(47640)
国家社会(46995)
期刊
(173481)
经济(173481)
研究(110775)
中国(80542)
学报(59770)
(59426)
(56583)
管理(54543)
科学(54096)
教育(49542)
大学(45404)
学学(42164)
农业(40315)
技术(38589)
(35299)
金融(35299)
业经(30263)
经济研究(27049)
财经(26887)
图书(23266)
(23121)
问题(22543)
(21999)
统计(20406)
技术经济(19948)
(18851)
(18550)
商业(18038)
(17458)
理论(17451)
共检索到583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练靖雯  赵宇翔  吴大伟  朱庆华  
[目的/意义]近年来,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凸显。探索文化遗产众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于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传承、有效利用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受多重因素的协同影响。基于组态视角,以27个文化遗产众包项目为案例,采用fsQCA的研究方法,探索项目各阶段多个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联动效应。[结果/结论]项目定位与愿景、任务设计、志愿者管理、外部支持、技术保障、成果开放性和成果创新性7个条件多重并发,形成了促进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组态,表现为“强技术保障加持高质量志愿者管理型”“高成果开放性主导型”和“优质任务设计加持高成果创新型”三大类,共5条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复杂性的理解,同时能为各类文化遗产众包项目的可持续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练靖雯  赵宇翔  张轩慧  朱庆华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众包项目日益增多,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突显,并引起关注和重视。本文收集整理国内外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和相关文献,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识别影响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影响因素开展评估和判定,最终确定了包含7个一级影响因素、15个二级影响因素的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框架,旨在为文化记忆机构开展文化遗产众包实践提供启示,也为未来进行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实证探索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志鹏  陈媛媛  
[目的 /意义]政府数字治理在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选择更为全面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能为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省份地区提供更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总结与方向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对多种来源的政务数据治理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US2C模型为基础,使用fsQCA方法对31个省份地区的政务数字治理能力、效果、效率等展开分析,并结合条件组态结果归纳得出我国政府数字治理实践的最佳路径。[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揭示,不同条件的省份地区实现高水平政府数字治理的三种典型方式,其中自身条件较差的省份地区主要通过重点关注内部资源分配问题,以提升服务建设水平;条件一般的省份地区则需重点关注用户反馈,以优化服务实施;条件优异的省份地区则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拓宽政府数字治理开展方向,以实现政府数字治理效率上的突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巨英英  程励  
居民是遗产的最终守护者,然而其遗产责任行为并未得到充分关注。构建以居民个体内部驱动和社会嵌入为条件变量,遗产责任行为为结果变量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在平遥古城收集的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遗产责任行为态度、地方依恋、关系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是形成遗产责任行为的必要条件;共存在五种模式可驱动居民形成高水平遗产责任行为,形成机制具有多组态和系统特征;居民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复杂性和交互性,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结构嵌入在不同的路径中对遗产责任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拓展了遗产责任行为的研究,且对文化遗产地政府和管理者开展遗产保护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毅  贺浩浩  张琳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但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内涵扭曲、旅游资源开发过度或不足也造成文化失真、生态破坏、产业萎缩等问题。为纾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二元矛盾,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文化遗产旅游领域,整合强、弱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对28个少数民族样本地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物质资源、经营管理、政策保障和文化创意四个方面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机制,得出结论:(1)增进地方居民的对本民族文化内涵、价值与规律的认知理解和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有以增进民生为靶向的治理路径、以业态创新为主线的产业路径、以创意介入为驱动的文化路径,从这三条相对独立的路径入手,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耘   张瑞秋   陈浩泽  
在以技术民族主义为特征的逆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需要加快实现跨越式升级,成长为所在行业的创新引领者,通过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完成从被治理者到治理者的角色转变。本文以24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连接—杠杆—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创新优势、企业核心能力三个方面的七个前因条件对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组态效应。研究表明,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前因组态可归纳为四种模式,即“双元创新驱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价值链准入,“研发优势驱动型”可引致控制核心技术,“研发效率协同型”可引致控制市场活动,“全球资源拉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生产决策。本文从组态视角系统解释了中国企业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多重并发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先前研究的冲突结论,推动企业升级的因果逻辑性研究向多维交互的整体视角转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倩  刘晓文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探索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研发资本投入、数据资源、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对各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发资本投入是导致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4条,主要可分为3种发展模式,资本+资源+创新驱动模式、资本+创新双驱动模式和资本+数据双驱动模式,且数据资源与创新能力存在替代作用;非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2条,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制约型以及资本+数据资源制约型,且与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宝贵  王欣  
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内因与外因两个维度,分析不同地区众创空间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和多元路径。结果表明,人才、资金、行为、经济、政策、技术、市场是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其中,人才、资金和行为是众创空间创新发展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单个变量都不足以构成必要条件,它们需要通过排列组合发挥复合效应;不同地区促进众创空间创新发展的路径共有5条,可整合归纳为包括内部驱动型、外部驱动型、双轮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在内的4种构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任浩  欧阳娟  唐开翼  甄杰  叶江峰  
新发展格局下,作为经济集聚与创新集群重要载体的产业园区,其实现高经济绩效与高创新绩效的持续发展路径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以我国100家国家级产业园区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多个要素协同影响产业园区经济绩效、创新绩效的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要素不构成园区高经济绩效、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但良好的经济基础对实现高经济绩效发挥普适作用,良好的经济基础与丰富的创新载体对实现高创新绩效发挥普适作用;(2)3条持续发展路径可以实现高经济绩效,2条持续发展路径可以产生高创新绩效,表明产业园区实现高经济绩效与高创新绩效具有多重路径。非高经济绩效路径有4条,非高创新绩效路径有5条,分别与相应的高绩效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3)在一定条件下,产业合作与社会环境在实现高经济绩效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经济基础与创新载体在实现高创新绩效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4)高创新绩效路径一定是高经济绩效路径,但高经济绩效路径不一定是高创新绩效路径,以经济基础、创新载体及产业合作为核心存在条件的持续发展路径,是同时实现高经济绩效与高创新绩效的关键路径;(5)经开区与高新区在高经济绩效、高创新绩效产业园区中的占比均衡,说明两者实现高经济绩效、高创新绩效的具体发展路径基本一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轩慧  赵宇翔  宋小康  
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因其专业性强、复杂度高、样本量大等特点,对志愿者的能力、技巧和精力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充分了解志愿者的参与动因是维持项目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文章以盛宣怀档案抄录项目作为案例,选择该项目的志愿者作为访谈对象,尝试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探索影响志愿者持续参与意愿的动机因素。研究得到32个初始概念、14个范畴及其对应的外部动因、认知价值、情感感知和任务驱动4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持续发展阶段的公众参与动因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激励对策。研究结果对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中志愿者的持续参与动因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维系志愿者的参与热情提供了激励对策与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松  聂菁菁  
不同区域聚集的产业集群显示出创新效率的差异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异,不同集群应对应不同的创新效率提升路径。以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数据为基础,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计算集群创新效率,分为全面型、技术进步型、技术薄弱型、规模经济型4类集群,再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识别出不同情形下影响集群创新效率的7条路径,并分为全面型、环境型、聚集型,得到不同类型集群的创新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北京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唯一属于全面型,福建、贵州、重庆、湖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技术进步型,内蒙古、吉林、云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技术薄弱型,江苏、浙江、四川、天津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规模经济型;(2)全面型路径适用全面型和技术进步型集群,技术薄弱型集群适合环境型路径,聚集型路径适用于技术进步型和规模经济型集群,但同一类型产业集群在不同地区可以对应不同路径达到提高创新效率的效果;(3)集群数量、产业联盟数和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是影响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的主要指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Chin Ee Ong  张朝枝  
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勾勒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这也是全球范围内国际发展议程中首次将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在优质教育、可持续城镇、环境、经济增长、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公正和谐和包容社会、性别平等以及粮食安全等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均对文化的角色有所体现,这是国际发展议程中首次提及文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过   江春  
数字化转型作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既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首选战略。本文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旨在厘清我国商业银行实现高数字化转型水平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需要经营、管理和要素三个维度的条件因素组合,并非由单一条件因素所决定;(2)高的科技资本投入和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在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优秀的经营条件和积极的ESG实践也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3)存在“资本驱动型”“管理驱动型”和“综合驱动型”三种数字化转型模式,不同类型银行对应不同的最优组态路径。本文研究结果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条件因素和组态路径选择,期望能为各类商业银行制定差异化和系统性的实施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作学  张蒙  
针对如何基于城市发展差异协同人才生态环境内部各要素关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的问题,鉴于现有相关研究侧重分析单个要素与科技人才集聚现象之间的净效应及忽略人才生态环境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要素组合的复杂影响,基于人才生态环境理论,以中国36个城市为案例,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人才生态环境中各要素协同驱动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的实现路径,从整体上揭示人才生态环境与科技人才集聚现象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为城市制定科技人才引用育留政策提供实践参考。结果发现:(1)单一人才生态环境要素并不是实现城市科技人才高集聚的必要条件,但是构建优质科技创新环境在其中发挥比较普适的作用;(2)城市科技人才高集聚是由人才生态环境中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等效结果,可由4种人才生态环境驱动实现,分别为经济科创文教均衡驱动型、科创服务双重驱动型、经济科创双重驱动型、宜居服务双重驱动型;(3)有3种城市人才生态环境会抑制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分别为经济服务抑制型、经济科创服务抑制型、科创宜居抑制型;(4)中国城市科技人才集聚主要形成了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经济圈的东部城市群为中心,以中西部城市群为外围的空间集聚格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旅游是实现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疫情特殊时期的人际交往特征产生了新的变量影响旅游者幸福感。文章从价值幸福感和享乐幸福感两个层面出发,在已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身体距离变量,运用分析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阐述多重复杂并发因果。结果表明:(1)在身体距离、交往意愿、休闲参与、休闲效益、心流体验、服务质量、目的地魅力7个单因素中,交往意愿一致性最高,但所有单要素均不能构成幸福感的充要条件,必须通过条件组合发挥作用。(2)在针对两类幸福感各形成的128种组合中,分别有20个和12个充分性条件组合形成良好的解释力。(3)不同条件组合构成了参与互动逻辑、体验效益逻辑和目的地产品逻辑3大逻辑,3种逻辑综合作用能够产生一致性最高的条件组合。(4)交往意愿是路径组合中的最高频变量,显示出旅游者强烈的人际需求。(5)对于价值幸福感来说,休闲参与成为仅次于交往意愿的组合高频要素;对于享乐幸福感来说,所有的路径都离不开休闲效益、心流体验或服务质量的其中之一。(6)在最高一致性的路径组合中,两类幸福感都"一定不包含"亲近的身体距离,显示出虽然交往意愿强烈,但保持身体距离也是当前旅游幸福感的重要路径要素。研究结论有助于在疫情防控中提升旅游者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