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2)
2023(12534)
2022(10410)
2021(9522)
2020(7661)
2019(17711)
2018(17856)
2017(34277)
2016(18664)
2015(21148)
2014(21132)
2013(20714)
2012(18936)
2011(16832)
2010(16616)
2009(14812)
2008(14080)
2007(12083)
2006(10413)
2005(8680)
作者
(52631)
(43531)
(43172)
(41002)
(27662)
(20916)
(19767)
(17153)
(16624)
(15385)
(15077)
(14353)
(13625)
(13383)
(13321)
(13191)
(12936)
(12884)
(12402)
(12282)
(10686)
(10446)
(10283)
(9803)
(9702)
(9700)
(9578)
(9501)
(8689)
(8658)
学科
(73776)
经济(73702)
管理(53242)
(49117)
(41157)
企业(41157)
方法(32468)
数学(27816)
数学方法(27486)
业经(21070)
(19760)
中国(18687)
(16872)
地方(16663)
(15642)
农业(13445)
理论(13088)
产业(12699)
(12601)
贸易(12594)
(12301)
(12127)
环境(11733)
技术(11716)
信息(11362)
(11302)
(10963)
财务(10903)
财务管理(10881)
教育(10461)
机构
大学(256726)
学院(256319)
管理(105373)
(94112)
理学(92017)
经济(91827)
理学院(90973)
管理学(89451)
管理学院(88985)
研究(81028)
中国(58981)
(54805)
科学(52522)
(42076)
(39214)
业大(38984)
(38546)
中心(37657)
研究所(36132)
(35940)
(35549)
师范(35243)
北京(34311)
财经(34306)
(31113)
(30513)
(30234)
农业(30205)
师范大学(28474)
技术(28263)
基金
项目(184541)
科学(144409)
研究(137678)
基金(131551)
(113451)
国家(112467)
科学基金(97417)
社会(84363)
社会科(79793)
社会科学(79770)
(73382)
基金项目(71117)
自然(63272)
教育(62583)
自然科(61736)
自然科学(61725)
(61075)
自然科学基金(60563)
编号(58496)
资助(52647)
成果(46746)
重点(40338)
课题(39251)
(39140)
(38979)
(38605)
项目编号(36153)
创新(35812)
科研(34958)
大学(34366)
期刊
(100000)
经济(100000)
研究(71939)
中国(46139)
学报(39490)
管理(36674)
科学(36132)
(34537)
教育(32158)
(30972)
大学(29603)
学学(27325)
农业(24628)
技术(23351)
图书(18690)
(18061)
金融(18061)
业经(17791)
经济研究(15227)
财经(14909)
理论(13332)
科技(13198)
问题(13086)
实践(12636)
(12636)
情报(12625)
(12553)
(12550)
书馆(12305)
图书馆(12305)
共检索到359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涛  单蓉蓉  张永娟  孙逊  许鑫  
语义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新模式,然而过高的技术门槛让不少人望而生畏。本文提出了构建语义支撑平台的框架模型,旨在指导数字人文资源的语义化建设和知识研究。平台包含关联数据转换模块、关联数据检索模块、关联数据发布模块、关联数据推理模块、关联数据知识模块和关联数据计算模块等六大语义服务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可看成是构建语义应用平台的标准配置,后三个模块则为可选配置。本文提出的框架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实践项目(ECNU-DHRS)中,此外,ECNU-DHRS还尝试将GIS、MARKUS、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等技术和框架与支撑平台相结合,共同服务于数字人文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璐芗  许鑫  
当前的数字人文实践,主要由各组织和机构单独实施,以专题专项为主要建设模式,存在着难以应对海量多源异构资源数字化需求、重复建设、标准缺位制约数据关联和共享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构建了实现机器自动化流程闭环和实践成果共享的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平台,并对其基础层、平台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分别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最后,以华东师范大学DHAI平台实践为例,对其架构设计、计算资源规划和演进、古籍文献自动识别和众包校对、深度著录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姚啸华  贺晨芝  徐孝娟  全石峰  
本文从众包运营框架和流程入手,结合国内外众包实践对面向数字人文的图书馆众包平台的作用、构建模式和功能模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众包平台的实践为例,对其目标定位、构建模式、功能特色以及试运营情况等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其构建经验并展望未来实际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图书馆在众包平台构建与数字人文服务方面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沛中  戴晴宜  
[目的/意义]基于用户个人的研究兴趣和需求方向,探索实现数字人文信息精准推送的实现路径,以优化我国数字人文平台的功能。[方法/过程]以上海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平台为例,探索知识图谱、用户画像以及热点推送三种服务方式在人文学科领域的应用,以提升现代图书馆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结果/结论]研究显示,将高效的人工智能推荐算法与数字人文服务相结合,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精准优质的推介服务,将高价值信息精准地推送到用户面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圣婴  王丽华  刘炜  刘倩倩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的兴起正在带来人文研究的范式变革,数字人文平台作为向各学科人文学者提供研究素材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数字化研究方法的承载者,平台建设的推动能够丰富数字人文的方法论体系,促成一种新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确立。[研究设计/方法]考察了数字人文的特点,提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范式框架;结合目前国内数字人文年会上展示的项目与论文成果,讨论了中文数字人文资源平台的建设问题,着重研究了功能需求和发展趋势;最后,以上海图书馆正在开发中的“历史人文大数据平台”为案例,阐述了这些思考成果的具体应用。[结论/发现]具体将数字人文平台分为文献层、数据层、接口层、工具层和展现层等层次结构,使其各司其职且相互依存。针对中文数字人文的方法学特点,归纳了平台的不同类型,并对如何具备系统先进性、资源完整性、功能完备性、工具丰富性与用户友好性提出了设计原则。[创新/价值]提出了由技术、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平台中将这三个方面与人文资源相结合,成为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对于数字人文平台建设则提出,除了需要关注技术架构之外,还需要将以领域知识为特征的内容架构单独提取进行设计和实现,并探讨了以语义技术(知识图谱)进行实现的基本做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泉  刘高  陈静  
针对当前图像语义标注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缺乏有效的标注研究平台等问题,文章将用户认知心理研究与可视化及图像标注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将用户对信息的感性认知与计算机语义处理相结合的图像语义可视化标注研究平台(ISARP),该平台支持标签打分、单标签可视化交互标注以及多标签可视化交互标注3种图像语义标注模式,同时,还为研究人员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日志分析法、观察法及出声思维法等方法研究用户的标注行为提供了全面支持。可为图像语义及图像用户行为研究提供基础平台与有力工具。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刘波  孙夕秋  
[目的/意义]高校信息服务是教育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利用新媒体构建高校信息服务平台,对实现高校信息知情权、促进公众参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参考了Smarty模版引擎技术和相应式网页设计思想,利用MVC架构设计本文的总体架构。基于现有微信平台设计实现了消息处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以及用户信息收集模块。[结果/结论]通过构建微信服务平台,丰富了高校信息公开途径,促进了信息交流,对高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凡  张旭  陈艳  刘燕  
论述Web服务技术在数字林业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及Web服务的管理和使用机制。通过数字林业支撑平台,可实现对Web服务的注册、发布、查询、调用,并通过公共的UDDISDK实现把支撑平台的各种服务发布到公共的UDDI注册中心,也能通过该中心来查询Web服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宗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而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症结。各地对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但总体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台州市是浙江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2014年2月被人民银行总行确认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共享平台建设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重大项目与重要一环予以推进。为此,本文在全面汲取各地经验、教训基础上,从解决平台定位、信息采集、可持续、功能等问题出发,全面构建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基本框架,同时提出政策建议,为平台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培   李国瑞  
数字平台生态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但学术界对数字平台生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聚焦微信平台生态发展实践展开纵向案例研究,探索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如何利用边界资源配置实现数字平台生态演进及推动核心企业与互补者依赖关系演进问题。研究发现:核心企业对边界资源动态配置是数字平台生态演进的关键推动因素,核心企业通过边界资源设计部署、新增更新、复用再设计促进平台生态演化;核心企业在平台不同发展阶段连接不同互补者,包括交易型互补者、创新型互补者和混合型互补者;三类互补者同核心企业构建基于资源的依赖关系,根据资源内生性和外生性,得出结构依赖、过程依赖和混合依赖三种依赖关系类型,并从边界资源配置视角分析依赖程度的动态变化。核心企业要掌握平台发展的阶段特征,利用边界资源的动态性,实现平台生态发展和对互补者关系的健康维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志山  
构建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物流业发展瓶颈的主要措施之一,它不仅可以对企业现有的物流硬件系统进行优化,还可以对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企业之间和社会资源共享,降低物流管理成本。本文主要从介绍物流信息平台的概念、分类、功能入手,然后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思路及策略进行了分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国城  王会金  
大数据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亟需一系列相对成熟的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方法,以此适应大数据时代下智能化审计的需求。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涉及审计学、大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若干学科理论,适用技术繁多,建设机制复杂。本文将大数据审计平台分拆为采集、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四个子平台,基于方法支撑、过程建模和运行机理等方面对各个子平台作以专项研究,旨在为大数据审计实践提供建设性思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韩锡斌  翟焱  张明  李厍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数字校园中网络科研支撑平台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平台的总体结构,然后详细讨论了平台的合作科研系统、学科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和平台管理系统等三个子系统的功能设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洲鸿  宋文静  
正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获取地租,资本主义平台资本则通过对数据和数字劳动的占有与控制获取数字租金。劳动时间是价值增殖的源泉,尽可能多地将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转化为数字剩余劳动时间是平台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由数字剩余劳动创造并被平台资本无偿占有的数字租金具有与地租相同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因此,打破平台资本基于时间的经济竞争逻辑、规范平台资本对数字租金的攫取行为是构建开放、安全、健康的平台生态系统的应有之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洲鸿  宋文静  
正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获取地租,资本主义平台资本则通过对数据和数字劳动的占有与控制获取数字租金。劳动时间是价值增殖的源泉,尽可能多地将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转化为数字剩余劳动时间是平台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由数字剩余劳动创造并被平台资本无偿占有的数字租金具有与地租相同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因此,打破平台资本基于时间的经济竞争逻辑、规范平台资本对数字租金的攫取行为是构建开放、安全、健康的平台生态系统的应有之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