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1)
2023(13361)
2022(10631)
2021(9768)
2020(7818)
2019(18188)
2018(18285)
2017(35007)
2016(18872)
2015(21536)
2014(21753)
2013(21373)
2012(19366)
2011(17300)
2010(17403)
2009(15466)
2008(15026)
2007(13238)
2006(11629)
2005(9713)
作者
(54316)
(44722)
(44352)
(42392)
(28370)
(21362)
(20284)
(17676)
(17072)
(16045)
(15456)
(14882)
(14159)
(13940)
(13798)
(13484)
(13401)
(13237)
(12859)
(12633)
(11047)
(10965)
(10700)
(10181)
(10054)
(9991)
(9962)
(9884)
(8976)
(8768)
学科
(74464)
经济(74386)
管理(55102)
(50255)
(42415)
企业(42415)
方法(31636)
数学(26704)
数学方法(26375)
业经(22023)
中国(21113)
(20486)
(17360)
地方(16678)
(15559)
理论(14381)
农业(13695)
(13214)
贸易(13205)
(13018)
产业(12831)
(12775)
(12574)
技术(12358)
教育(11763)
环境(11659)
信息(11624)
(11505)
银行(11472)
(11052)
机构
大学(263377)
学院(263140)
管理(107020)
(96449)
经济(94009)
理学(92554)
理学院(91545)
管理学(89983)
管理学院(89511)
研究(83717)
中国(62008)
(56751)
科学(53197)
(44218)
(40817)
(39305)
业大(39031)
中心(38971)
(38395)
研究所(37224)
(36708)
师范(36358)
北京(35976)
财经(35299)
(32120)
(32071)
(31095)
农业(30584)
技术(30321)
师范大学(29119)
基金
项目(184032)
科学(143409)
研究(138811)
基金(129884)
(112142)
国家(111165)
科学基金(95837)
社会(84356)
社会科(79754)
社会科学(79730)
(73288)
基金项目(69391)
教育(63902)
自然(61588)
(60986)
自然科(60108)
自然科学(60097)
编号(59315)
自然科学基金(58966)
资助(52362)
成果(48027)
重点(40584)
课题(40445)
(39235)
(39105)
(38742)
项目编号(36672)
创新(35944)
科研(34716)
大学(34500)
期刊
(106636)
经济(106636)
研究(76381)
中国(52918)
学报(40294)
管理(39403)
教育(38161)
科学(36598)
(35774)
(32536)
大学(30664)
学学(28007)
技术(25645)
农业(25539)
(20851)
金融(20851)
图书(20160)
业经(18997)
经济研究(16291)
财经(16006)
书馆(13744)
图书馆(13744)
理论(13731)
科技(13585)
(13484)
问题(13248)
(13144)
实践(12925)
(12925)
情报(12598)
共检索到382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圣婴  王丽华  刘炜  刘倩倩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的兴起正在带来人文研究的范式变革,数字人文平台作为向各学科人文学者提供研究素材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数字化研究方法的承载者,平台建设的推动能够丰富数字人文的方法论体系,促成一种新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确立。[研究设计/方法]考察了数字人文的特点,提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范式框架;结合目前国内数字人文年会上展示的项目与论文成果,讨论了中文数字人文资源平台的建设问题,着重研究了功能需求和发展趋势;最后,以上海图书馆正在开发中的“历史人文大数据平台”为案例,阐述了这些思考成果的具体应用。[结论/发现]具体将数字人文平台分为文献层、数据层、接口层、工具层和展现层等层次结构,使其各司其职且相互依存。针对中文数字人文的方法学特点,归纳了平台的不同类型,并对如何具备系统先进性、资源完整性、功能完备性、工具丰富性与用户友好性提出了设计原则。[创新/价值]提出了由技术、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平台中将这三个方面与人文资源相结合,成为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对于数字人文平台建设则提出,除了需要关注技术架构之外,还需要将以领域知识为特征的内容架构单独提取进行设计和实现,并探讨了以语义技术(知识图谱)进行实现的基本做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夏翠娟  
对数字人文和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在内的传统人文学科来说,元宇宙和新一代AI技术正在成为库恩所谓“范式革命”的潜在驱动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数字人文发展脉络的梳理,基于范式转向的视角分别提出国内外数字人文发展的分期,并从人文研究的数字方法和方法论的形成和嬗变两个层面分析了国外数字人文发展的理论沿革和从人文计算向数字人文的话语转变和范式转向的生发机理,以考察中国数字人文从传统人文到人文计算、从人文计算到数字人文、从数据驱动到AI驱动的范式转向情况,试图回答以元宇宙和新一代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识的后数字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文研究,并初步规划出后数字时代数字人文的领域蓝图和研究框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国外数字人文范式转向的本质和共性表现在人文研究的数字方法从以数据建模为主向以界面批判为主转向,方法论从以计算思维为主向计算思维和批判思维同时运用且以批判思维为主转向;二是中国数字人文并未全部完成人文计算向数字人文的转向,大量的实践工作仍然围绕数据建模工作,方法论仍以计算思维为主、批判思维运用不够;三是新一代AI可能引发的科学研究范式革命有望解决以数据驱动的第四范式为主导的数字人文领域现存的困境,但还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四是后数字时代的数字人文研究应从重视批判思维的运用、将技术产生的新的人文问题纳入数字人文研究的范畴、重新认识人文与技术的关系将技术不仅作为方法还要作为研究对象等方面展开。图1。表3。参考文献48。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珠  包平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至今,文理学科融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涌现,是当代科学史上的一个显著时代特征。数字人文,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文在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渗透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现了"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及其研究范式。作者采用网络文献收集整理,相关学术论著文献研读与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数字人文在人文学科,主要是历史学学科领域应用与渗透的历史、过程及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进而提出关于数字人文对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研究手段和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起  李佳  李玥  
围绕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发展需要,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典型案例,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探究基于平台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范式演进机理。研究表明,面向日益复杂的科技创新需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范式遵循了"共享服务1.0(综合性基础式服务)→共享服务2.0(专业化集成式服务)→共享服务3.0(生态化智能式服务)"的演进路径,并在政府规划引导力、市场需求牵引力以及服务创新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有效推动了共享服务的循序升级与持续供给。本研究旨在为充分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加快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升级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水清  
在归纳总结人文计算的价值意义并简单回顾人文计算产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比了人文计算与数字人文两个概念的异同,认为用人文计算表述更精准,数字人文一词有一定的歧义。分析了当前人文计算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人文计算的五阶段范式作为人文计算的规范化研究方法,并对其中的若干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剑光   辛星   张奎  
数字与人文的结合从学科上代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从研究内容上是技术与人文的统一,从方法论上是定量与定性的统一。学科交叉、创新思维的研究范式,对大学图书馆数智化转型具有示范借鉴意义。从馆藏布局、时空管理、资源建设、知识挖掘与利用、技术支持和知识服务人员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转型需要应对的挑战,以及数字人文理念带给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涛  单蓉蓉  张永娟  孙逊  许鑫  
语义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新模式,然而过高的技术门槛让不少人望而生畏。本文提出了构建语义支撑平台的框架模型,旨在指导数字人文资源的语义化建设和知识研究。平台包含关联数据转换模块、关联数据检索模块、关联数据发布模块、关联数据推理模块、关联数据知识模块和关联数据计算模块等六大语义服务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可看成是构建语义应用平台的标准配置,后三个模块则为可选配置。本文提出的框架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实践项目(ECNU-DHRS)中,此外,ECNU-DHRS还尝试将GIS、MARKUS、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等技术和框架与支撑平台相结合,共同服务于数字人文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盖凯程  胡鹏  
平台在边界扩张和权力收缩的双向运动中完成了数字空间的“圈地运动”。平台资本家通过控制连接市场的通道,对供求双方实施锁定,并以平台所有者的身份向入驻商家征收数字地租。平台中权力配置的偏向性赋予平台所有者更强的决策自主权,平台容量及优劣空间的分布状况是平台所有者遵循“地租最大化”逻辑的结果。级差地租取决于数据商品的质量和平台生态圈的完整度。在平台经济中,劳动者来源的广泛性和易得性促使劳资之间弱契约关系的形成,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玩劳动”的娱乐属性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劳动者和资本家关于工作日之争的“二律背反”和解表象下隐藏着剥削之实,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更加隐蔽且更为严重。我们应发挥制度优势,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切实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以eBay、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平台型网络交易引起了学者的兴趣与思考,如何规范平台型网络交易却少有人关注。本文认为,应该将网络交易平台视为特殊的市场而非纯粹的企业,平台型网络交易受到平台规则与法律规定双重约束,形成"平台—政府"双元管理范式。本文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系统阐释了"平台—政府"双元管理范式下的平台资源配置、平台定价、税务征管、外部监管以及内部管理。研究发现:在平台型网络市场中,平台资源配置经历了平台干预向市场主导的演化过程;平台定价经历了免费定价向歧视性定价的演化过程;税务征管,"平台—政府"双元征管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平台参与外部监管有助于提升监管效率,不同于政府参与市场交易...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马路萌  
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球创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塑造多元互动和整体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增强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技术经济范式中引入数字要素和平台理念,构建“技术—组织—创新”理论框架,分析数字化转型促进组织平台化变革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平台化变革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数字化水平更高和股权集中度更高的企业效果更显著;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组织的平台化变革,基于数字平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数字化对企业平台化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互联互通实现,这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作用的两个重要维度。推动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创新基础设施作用,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玉申  杨春辉  
近年来,平台网络管理的"尽快长大"战略不断受到质疑,而聚焦网络协同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发掘这两类理论背后的范式及其适用情境有助于完整地认识平台网络的运行规律。本文从上述理论中抽象出双边市场范式和系统竞争范式,前者强调利用交叉网络效应扩大平台网络规模,后者强调协调网络运行创造最终用户价值。通过对比分析淘宝、易趣两个C2C平台以及阿里软件、八百客两个在线软件平台,本文提出了两种范式的适用条件:双边市场范式适用于网络复杂性低、平台间竞争强度高的情境;系统竞争范式适用于网络复杂性高、平台间竞争强度低的情境。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平台网络规模和协调性的网络成长模型,解释了不同情境下每种平台管理范式成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渊媛  涂建明  庞琦  
在传统的审计范式下审计行为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亟需技术上和理念上的突破。本文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嵌入审计工作的适用性,并探讨了基于审计区块链平台的审计工作流程再造,以及进一步的审计范式变革。研究认为,将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共治性、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征嵌入到审计业务流程,可实现由事后审计、抽样审计、人工审计、数据审计,向实时审计、全面审计、智能审计、算法审计转变,由此系统性地提高审计效率,为审计工作带来质的飞跃,促成审计范式的变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细春  
契合高等职业教育属性要求的教学组织范式能助推教学改革,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校中厂"以其融合教学生产的双重功能,革新高职教学组织范式,构建起以行动导向为指导的行动体系教学框架,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用以对接企业标准精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川川  刘刚  
数字经济是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以数据和算法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形态。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数据和算法要素的引入带来了创新范式变革。本文通过对创新范式变革理论的回顾,在分析数字经济创新范式变革背景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创新范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基于网络空间的发展,数字经济创新范式内涵包括全时空性、强互动性、高开放性、跨边界性四方面内容。与工业经济创新范式不同,数字经济创新范式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网络化和生态化特征。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和广泛赋能不断重构创新活动的秩序和运行规则,使创新范式朝着民主性、包容性、共生性方向演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东升  
教育研究中存在着科学范式和人文学范式,质性研究其实就是教育学中的人文学范式。德语Buildung一词在哲学和教育中内涵的演变,表明教育是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表现。在教育活动中,个体一方面受到传统和已有的意义世界的"型塑",另一方面,又在接受这一"型塑"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世界。因此,教育体现出人文世界的整体性、个别性、差异性和丰富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活动。自然科学的方法在揭示教育的上述特征时,明显有其局限性。而质性研究秉承经验描述及阐释学的方法,在研究教育的人文性方面,有着十分恰当的适切性。质性研究最终又必然走向行动研究,从而将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统一于教育活动中,统一于人的生活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