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1)
2023(16387)
2022(13366)
2021(12362)
2020(10014)
2019(23252)
2018(23289)
2017(44851)
2016(24302)
2015(27198)
2014(27493)
2013(27051)
2012(25007)
2011(22689)
2010(23042)
2009(20845)
2008(20241)
2007(17959)
2006(15838)
2005(14263)
作者
(71650)
(59225)
(58939)
(55965)
(37746)
(28332)
(26761)
(23301)
(22664)
(21261)
(20245)
(20000)
(18876)
(18870)
(18290)
(18115)
(17659)
(17387)
(16945)
(16908)
(14826)
(14710)
(14340)
(13516)
(13355)
(13188)
(13130)
(13082)
(12001)
(11570)
学科
(107852)
经济(107758)
管理(67721)
(65659)
(53926)
企业(53926)
方法(45517)
数学(39528)
数学方法(38829)
中国(30563)
(27819)
业经(27052)
地方(26001)
(22382)
(22185)
农业(18808)
(18089)
理论(17938)
(17847)
贸易(17833)
(17224)
(16593)
银行(16547)
(16545)
产业(16541)
技术(16387)
(16103)
金融(16101)
(15931)
环境(15795)
机构
大学(348103)
学院(347448)
管理(137708)
(136787)
经济(133726)
理学(118915)
研究(118324)
理学院(117545)
管理学(115223)
管理学院(114595)
中国(87946)
(75943)
科学(74388)
(61155)
(59437)
(55588)
研究所(54181)
中心(53058)
业大(51576)
(51198)
财经(48691)
北京(48668)
(48142)
师范(47658)
(44169)
(43457)
农业(43176)
(42345)
经济学(40281)
师范大学(38362)
基金
项目(236444)
科学(185816)
研究(173704)
基金(169384)
(147412)
国家(146157)
科学基金(125789)
社会(107889)
社会科(102341)
社会科学(102313)
(93548)
基金项目(89040)
自然(81635)
教育(80206)
自然科(79771)
自然科学(79755)
(78453)
自然科学基金(78280)
编号(71804)
资助(70744)
成果(58271)
(53712)
重点(53025)
(50974)
课题(50056)
(49008)
创新(45662)
科研(44822)
项目编号(44062)
国家社会(43766)
期刊
(153245)
经济(153245)
研究(104385)
中国(69373)
学报(54111)
管理(52017)
(50710)
科学(50415)
教育(44631)
(44211)
大学(41164)
学学(38244)
农业(35599)
技术(32711)
(30242)
金融(30242)
业经(26713)
经济研究(24805)
财经(22999)
图书(21646)
(19618)
问题(19587)
(18386)
技术经济(17627)
科技(17223)
理论(16702)
统计(16242)
商业(16188)
现代(15609)
实践(15317)
共检索到516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俞立平  
数字人文发展方兴未艾,但其学科结构、研究边界和发展模式等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数字水平与人文水平建立4分区研究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数字人文是若干不同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群,方法和技术是所有数字人文学科的共性。而研究内容取决于一级学科;数字人文拓展了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数字人文的发展模式包括传统成长型与数字突破型两类,前者速度较慢但拥有更好的研究水平,后者速度较快但研究水平略低,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钟建法  韩丽风  
从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践的发展脉络出发,提出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分析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变革方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以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娟  张耘  
科技人文化的目标是在科技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多层次共同实现人文化,同时,科技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推进人文化的过程也是实现科技人文化的必然路径。"三个北京"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最佳诠释。因此,人文化科技发展模式成为北京市科技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并以此来推进北京城市建设和文明进步,从而促使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最终服务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吕冬晴  谢娟  成颖  柯青  
为探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总体跨学科模式及其演化规律,本文收集了CSSCI收录的1999—2009年23个学科的所有来源文献,及其参考文献与施引文献,采用RDI、SCI和CDI三个指标分别对观测学科的知识输入、知识内化和知识输出三个维度的跨学科性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完成了跨学科模式的识别。研究表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总体上表现为"内聚型"、"收敛型"、"平衡型"以及"开放型"四类跨学科模式;在历时分析中还出现了"偏倚型"和"发展型"两类特殊的跨学科模式;随时间推移,各学科的跨学科演化模式呈现出"低平模式"、"高平模式"、"剧烈波动"和"均衡波动"四类。作为跨学科模式的应用,论文扼要讨论了其对于学科建设的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源昌  廖怀有  何建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海明  刘桂珍  
作者以数字图书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为线索,探讨了其服务模式的具体发展过程与规律。认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历经了“馆员中心”、“资源中心”、“产品中心”模式的发展后正在向“用户中心”模式演变,未来将是一种基于用户信息活动、面向问题、服务主动与利用自助相结合的集成式信息服务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王彦杰   苗领  
以中国31个省份为例,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剖析龙头企业、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城镇化6个影响因素通过交互作用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归纳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并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单一因素不能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发展驱动模式可概括为龙头企业引领型、政府主导型、产业推动型、龙头企业引领下的产业推动型、政府主导下的龙头企业引领型、政府主导与龙头企业引领下的产业推动型6种驱动模式;在一定情形下,“经济基础”与“城镇化+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城镇化”“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城镇化+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研究结果为揭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燕平  
认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可以划分为多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在建设主体、运行机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要构建参与之相适应的建设模式。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趋势研究是构建新模式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建设所取得的新进展,从管理、资源建设、技术支持及服务4个方面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王彦杰   苗领  
以中国31个省份为例,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剖析龙头企业、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城镇化6个影响因素通过交互作用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归纳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并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单一因素不能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发展驱动模式可概括为龙头企业引领型、政府主导型、产业推动型、龙头企业引领下的产业推动型、政府主导下的龙头企业引领型、政府主导与龙头企业引领下的产业推动型6种驱动模式;在一定情形下,“经济基础”与“城镇化+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城镇化”“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城镇化+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研究结果为揭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蝶  曹如中  熊鸿军  郭华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的图情档工作环境与职业场景发生巨变,图情档学科面临转型发展。文章结合新文科建设背景,分析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发展的契合关系,探讨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的机理,给出了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新文科建设和数字技术为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基础和技术支持,图情档学科在新文科和数字人文的引导下完全可以得到正向发展,未来图情档学科应以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数字人文专业人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瑶  马永红  王铭  
知识生产模式Ⅲ依据模式Ⅰ和ⅠⅠ的逻辑演变而来,主要应对当下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冲突情境,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突出四螺旋动力机制、知识集群、创新网络、分形创新生态系统为核心组织形式,强调知识内部结构的多维聚合。超学科以复杂实际问题为研究支点,以多维度、多形态、多主体的流动性组织结构为特征,以问题域引导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知识的网状聚合,超越原有科学范式和学科边界,由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组成研究共同体。模式Ⅲ与超学科存在映射关系,模式Ⅲ从知识体系、研究目标、研究群体、发展模式四个方面促进超学科发展。以土地复垦领域为例,模式Ⅲ正促进土地复垦方向研究朝着超学科模式快速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芳  余望枝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的研究机构不断增多,其应用领域日趋丰富。目前国内外多所高校设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国际上也已成立多个数字人文研究联盟。这些数字人文研究联盟多以高校和图书馆为依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媒体研究、数字艺术和其他相关领域,为各类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持续的资金支持、机构间的协同管理和研究人员的培训服务。文章通过调研数字人文中心网络(CenterNet)、人文中心和研究所(CHCI)和数字人文组织联盟(ADHO)及国内相关机构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情况,提出数字人文环境下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超  王子岚  贾勤  
"边界"效应多产生于一些省际交界民族地区,在促进原生态文化保护的同时却又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位于湘桂黔交界处的从江县岜沙苗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阐释了地域文化、心理防御和农业经济生活"边界"效应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合这三种"边界"效应,以突破和保护为思路,提出了旅游设施与产品营销升级、有限开发与游客引导、社区参与经营与利益分配等构成的联合驱动旅游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跨越三重"边界",搭建村民与政府、旅游企业及游客沟通桥梁,对其他省际交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亦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超  王子岚  贾勤  
边界效应多产生于一些省际交界民族地区,在促进原生态文化保护的同时却又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位于湘桂黔交界处的从江县岜沙苗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阐释了地域文化、心理防御和农业经济生活"边界"效应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合这三种"边界"效应,以突破和保护为思路,提出了旅游设施与产品营销升级、有限开发与游客引导、社区参与经营与利益分配等构成的联合驱动旅游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跨越三重"边界",搭建村民与政府、旅游企业及游客沟通桥梁,对其他省际交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亦有一定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易勇  
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当今科学技术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从而让跨学科研究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大亮点和必然趋势,然而跨学科研究需要一系列要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文章以高职外语学科为例,对跨学科协同发展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