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11)
2023(3633)
2022(2042)
2021(1330)
2020(734)
2019(1405)
2018(1415)
2017(2410)
2016(1262)
2015(1538)
2014(1537)
2013(1565)
2012(1570)
2011(1744)
2010(1536)
2009(1394)
2008(1314)
2007(1217)
2006(1358)
2005(1320)
作者
(5068)
(4057)
(3922)
(3909)
(2535)
(2064)
(1853)
(1668)
(1575)
(1527)
(1459)
(1435)
(1408)
(1304)
(1201)
(1198)
(1166)
(1151)
(1134)
(1078)
(1063)
(989)
(951)
(930)
(928)
(919)
(919)
(881)
(869)
(834)
学科
图书(10353)
书馆(9866)
图书馆(9866)
(7968)
经济(7968)
业经(7450)
信息(7335)
产业(7254)
总论(7204)
信息产业(7199)
工作(5655)
管理(4777)
读者(3808)
中国(3438)
(3055)
(2870)
网络(2870)
(2726)
(2560)
自动(2528)
自动化(2528)
网络化(2468)
图书馆学(2274)
(2143)
企业(2143)
建设(2005)
(1845)
电子(1735)
(1650)
(1602)
机构
大学(27139)
学院(22130)
图书(19798)
书馆(19342)
图书馆(19341)
管理(9898)
大学图书馆(8602)
理学(7721)
理学院(7606)
管理学(7499)
管理学院(7403)
(6164)
经济(5898)
(5468)
研究(5452)
信息(5447)
(5366)
师范(5341)
(4688)
中国(4218)
(4188)
师范大学(4046)
科学(3478)
北京(3351)
信息管理(3180)
中心(3094)
(2835)
(2626)
(2616)
(2537)
基金
项目(15795)
研究(14076)
科学(12001)
基金(10754)
社会(9513)
社会科(9140)
社会科学(9137)
(8765)
国家(8692)
编号(8294)
成果(8198)
科学基金(7729)
(7187)
项目编号(6582)
研究成果(5607)
(5530)
之一(5463)
基金项目(5120)
国家社会(4809)
教育(4552)
(4274)
图书(4128)
书馆(3951)
图书馆(3951)
(3403)
(3309)
数字(3293)
(3245)
(3164)
课题(3151)
期刊
图书(27275)
书馆(22426)
图书馆(22426)
情报(6405)
学报(5781)
(5287)
论坛(5287)
(5085)
经济(5085)
图书馆学(4654)
建设(4390)
研究(4210)
中国(4123)
大学(3869)
工作(3609)
(3591)
(3591)
杂志(3591)
情报工作(3277)
大学图书馆(2605)
教育(1943)
管理(1799)
国图(1725)
理论(1654)
实践(1628)
(1628)
(1575)
知识(1503)
报知(1497)
科学(1280)
共检索到44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娜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通过文献调研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资源提供者、内容策展人、学科联络员、课程辅导员、咨询顾问与研究空间提供者是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的6大角色;文化冲突、数字内容保存与知识产权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培训几乎不足、馆员的倡议缺乏支持与缺少激励机制是现实挑战;招聘数字人文馆员、开展嵌入式知识服务与创建馆内数字人文中心是图书馆的理性选择,并探讨了图书馆在数字人文中的角色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秦鸿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出现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回顾国内外MOOCs的发展现状,分析MOOCs与第一代网络公开课的区别,重点探讨图书馆在MOOCs浪潮中扮演的五种主要角色:版权顾问、信息素养培训师、多媒体制作指导师、学习场所提供者、课程内容提供者。MOOCs发展面临完成率低、交互指导缺失、评分手段不足等问题,以及诚信保证、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等挑战。图书馆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参与到MOOCs的发展中。表1。参考文献33。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敏聪  
在分析公民科研发展现状与构建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的行业特点,归纳图书馆在公民科研发展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具有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但缺乏公民科研服务理念、大数据管理经验以及资金支持。提出图书馆可在数据管理、人员组织培训及后期项目评价与成果推广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利用公民科研推进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变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数字图书馆的兴起有着深刻的人文社会背景。数字图书馆创造了人们平等、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条件,提供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激发了图书馆人的创造精神,这些都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数字图书馆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参考文献1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熔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促使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现实条件下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奕  
文章对图书馆与数字人文交叉领域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旨在探讨图书馆为数字人文研究和相关工作提供支持的方式。目前图书馆主要从资源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学参与等方面参与数字人文研究和相关工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贺晨芝  张磊  
众包模式与数字人文研究的结合在促进数字人文研究深化和突破的同时,也起到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作用,营造了大众和数字人文研究机构的双赢局面,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趋势。上海图书馆近年来致力于将众包理念应用于各数字人文项目。文章以上海图书馆各众包项目为例,从建设需求、用户对象、众包形态等方面介绍数字人文众包项目建设理念;基于系统/平台使用现状,为众包在图书馆数字人文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本军  聂华  
数字人文是图书馆可实践的一个新方向。正确认识数字人文的内涵、面临的障碍与认知误区等是实践的基础,文章在梳理数字人文的内涵、外延的同时,提出图书馆可以在"数字人文专题信息服务""数字人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跨学科桥梁建设""数字人文项目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展开实践。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介绍了该馆在打造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交流平台和孵化北京大学数字人文项目方面的实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琼  胡礼忠  
"数字人文"这个新兴的学术领域给人文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为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数字人文"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员应把握契机,发挥自身技术与服务优势,系统开展资源建设,注重数据库建设与应用,运用新技术完善知识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欧阳剑  彭松林  李臻  
[目的/意义]数据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之一,图书馆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不但能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拓展图书馆人文数据服务,可极大地促进数字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是图书馆知识型专业服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供更高层次领域的服务。[方法/过程]分析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人文数据特点及人文学者研究对人文数据的需求,认为图书馆需从人文数据的完整性、可计算性、可用性及重用性、可发现以及获得性等角度出发进行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结果/结论]要克服人文数据碎片化带来的零散、不系统的弊病,必须采用数据复原与重构的方式恢复或重建人文数据所蕴含的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数据化、数据融合、数据关联及发布等手段,最终实现知识单元的精细粒度化、知识组织的语义化、知识呈现的可视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薛玉  肖鹏  申斌  
随着“向下看”的史学路径日渐成为主流思潮,民间历史文献资源的收藏、利用与数据库开发已成为学术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数字人文的兴起恰为这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系统化思路。文章对当前中国图书馆界数字人文相关会议、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发进行回顾,提出对数字人文领域而言,民间历史文献资源同样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从中山大学图书馆徽州文书数据库的实践案例出发,从元数据方案、检索点设计和数据关联等角度,初步总结数字人文兴起的语境之下,如何利用已有的优势资源和研究传统,展开民间历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詹德潘  
分析了复合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技术及设备、管理、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及服务工作内容等方面的特点 ,讨论了图书馆员向信息专家、信息咨询员、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组织者转变的必然性及有效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先卫红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人文在全球的兴起,大学图书馆也能为其发展发挥作用,旨为我国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基于美国大学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课程教育的成功案例,从参与教育的网站、场所、馆员、方式、项目发布、维护和资源推介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结果/结论]美国大学图书馆提供专门的教育空间,并拥有实力雄厚的数字人文馆员,主要是通过多维的合作模式参与教育,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进行数字人文教育及教育项目的发布与维护。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立力   张宏玲   韩春磊   姚啸华   张文琪  
数字人文工具的应用降低了人文社科计算的准入门槛,帮助人文学者提高了新方法、新规律及新理论的创造概率,逐渐为人文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撑。图书馆一直是数字人文工具建设及服务的主要力量。本文应用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数字人文工具的用户需求出发,分析上海图书馆数字人文工具开发实践面临的问题,总结图书馆数字人文工具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多模态工具开发、数字特藏建设、工具友好性、工具平台集成、拥抱大语言模型五个方面对图书馆数字人文工具建设的未来进行展望。提出图书馆在数字人文工具建设中需要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帮助人文学者进行发现性的学术研究中去,积极拥抱最新技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叶焕辉  
本文以国外14所知名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的招聘信息为研究对象,从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设置数字人文馆员岗位的必要性,并在数字人文馆员的选拔招聘、知识更新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