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1)
- 2023(15282)
- 2022(12406)
- 2021(11411)
- 2020(9319)
- 2019(21708)
- 2018(21763)
- 2017(41629)
- 2016(22571)
- 2015(25803)
- 2014(25943)
- 2013(25581)
- 2012(23274)
- 2011(21097)
- 2010(21263)
- 2009(19233)
- 2008(18715)
- 2007(16538)
- 2006(14626)
- 2005(12532)
- 学科
- 济(91119)
- 经济(91036)
- 管理(69237)
- 业(61689)
- 企(50185)
- 企业(50185)
- 方法(42715)
- 数学(37078)
- 数学方法(36399)
- 中国(25321)
- 业经(23955)
- 农(23620)
- 学(20986)
- 财(20106)
- 地方(19147)
- 环境(18092)
- 理论(16864)
- 和(16416)
- 农业(15735)
- 贸(15393)
- 贸易(15382)
- 易(14943)
- 制(14844)
- 划(14450)
- 技术(14291)
- 产业(13636)
- 银(12811)
- 银行(12777)
- 务(12678)
- 财务(12591)
- 机构
- 大学(321640)
- 学院(318438)
- 管理(130927)
- 济(118948)
- 经济(115912)
- 理学(113178)
- 理学院(111938)
- 管理学(109711)
- 管理学院(109104)
- 研究(101020)
- 中国(75197)
- 京(69524)
- 科学(65102)
- 财(53242)
- 所(49623)
- 农(47606)
- 业大(47353)
- 江(46917)
- 中心(46817)
- 研究所(45436)
- 范(44134)
- 北京(44032)
- 师范(43773)
- 财经(42937)
- 州(39582)
- 经(38977)
- 院(37551)
- 农业(37089)
- 技术(35239)
- 师范大学(34988)
- 基金
- 项目(223013)
- 科学(174414)
- 研究(164679)
- 基金(159409)
- 家(138170)
- 国家(137023)
- 科学基金(118450)
- 社会(101942)
- 社会科(96579)
- 社会科学(96549)
- 省(87792)
- 基金项目(84224)
- 自然(77056)
- 教育(75392)
- 自然科(75155)
- 自然科学(75140)
- 自然科学基金(73729)
- 划(73155)
- 编号(69633)
- 资助(65790)
- 成果(56270)
- 重点(49203)
- 部(47719)
- 发(47124)
- 课题(46720)
- 创(45977)
- 项目编号(43303)
- 创新(42751)
- 科研(42380)
- 国家社会(41396)
- 期刊
- 济(127305)
- 经济(127305)
- 研究(87768)
- 中国(63443)
- 学报(51338)
- 管理(46554)
- 科学(44571)
- 农(41814)
- 教育(40113)
- 财(38629)
- 大学(38289)
- 图书(37878)
- 学学(33839)
- 技术(30070)
- 农业(29698)
- 书馆(28409)
- 图书馆(28409)
- 融(22730)
- 金融(22730)
- 业经(21980)
- 经济研究(19886)
- 财经(19436)
- 情报(16993)
- 经(16496)
- 资源(16156)
- 问题(16071)
- 坛(15766)
- 论坛(15766)
- 理论(15649)
- 科技(15617)
共检索到467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芳 余望枝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的研究机构不断增多,其应用领域日趋丰富。目前国内外多所高校设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国际上也已成立多个数字人文研究联盟。这些数字人文研究联盟多以高校和图书馆为依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媒体研究、数字艺术和其他相关领域,为各类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持续的资金支持、机构间的协同管理和研究人员的培训服务。文章通过调研数字人文中心网络(CenterNet)、人文中心和研究所(CHCI)和数字人文组织联盟(ADHO)及国内相关机构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情况,提出数字人文环境下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图书馆 资源建设 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卓卓 沈妍
在分析云仓储环境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图书馆联盟合作方式的转变:归纳出包括数字资源合作保存前置化、存储与保管并重的长期保存、跨系统的宽领域资源保存在内的云仓储环境下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合作模式;最后提出图书馆联盟长期保存合作的三种实现方式,即建设支持多种移动终端的资源整合和利用平台、构建私有云平台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整合机构库资源和实现联合保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春红
指出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读者提供优良服务,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从建筑外型设计、馆舍内部装修、借阅环境营造、服务方式创新、馆员素质提升5个方面论述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图书馆 人文环境 建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宇 赵亮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本文在对国内外数字出版环境扫描的基础上,介绍了电子书产业发展趋势,并且分析探讨其对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的影响,为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电子书服务提供支持。本文从内容、平台、终端的完整电子书产业链视角对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内容供应、平台类型以及终端的支持与服务等进行探讨,介绍相关实例,试图对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各种模式与服务方式进行较完整的讨论。最后,本文也介绍了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原则以及如何针对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发展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 电子书 产业链 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芳
[目的 /意义]将大数据理念、大数据技术引入图书馆资源评价、选择和管理体系,改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馆员决定模式,建立读者决策采购的模式。[方法 /过程]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理念和图书馆大数据的构成体系,论述大数据再造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及必要手段,并介绍一些应用大数据增强资源采访效益的方法。[结果 /结论]建议图书馆应采取树立大数据思维、培养大数据馆员等手段,创新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英 刘瑞华
云计算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已在各个商业领域得到了逐步推广应用,通过对云计算概念和特点的阐述及现阶段图书馆对云计算的现实需求及其带来的发展变革,分析了图书馆利用云计算给其服务、管理、安全等方面带来的优势,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
关键词:
云计算 图书馆 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修龄
在大学城环境下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有全新的工作理念 ,要强调使用权的建设和共享观念。在实践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协调管理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大学城 图书馆 信息资源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红泉
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拥有”与“存取”两种模式的立场观念和不足之处 ;叙述了两种模式的辩证互动关系对图书馆馆藏的影响 ;提出了如何在馆藏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合理运用两种模式创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发展工作新局面的平衡点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馆藏资源的需求。
关键词:
网络 图书馆 信息资源 比较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丁晓红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现状的分析 ,着重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建设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搞好人文环境建设。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人文环境建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剑
随着泛在技术、移动技术、无线技术的飞速发展,泛在服务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阐述泛在环境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带来的影响,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最后指出泛在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存在的挑战与机会。
关键词:
移动设备 泛在环境 参考咨询 图书馆服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术华 牛现云
文章分析了移动阅读环境下公众对知识需求的"碎片化"趋势和特点,提出针对这一需求,图书馆应积极发展"碎片化"知识组织和服务。通过对三个典型案例的探讨,重点提炼和总结移动阅读环境下几种初露端倪的"碎片化"知识组织与服务模式,并对三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碎片化"知识选取和组织给出了建议,以期能为图书馆进行知识组织与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移动阅读 碎片化 知识组织与服务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刘方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现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运用大数据技术,更新升级现有服务模式,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大数据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一书分析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享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案例,探讨了信息服务创新内容,对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数据 图书馆 信息服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毅 王晔斌 刘年娣
介绍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各类形式,探讨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网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上海图书馆及国外图书馆网站的实例,分析图书馆网站及数字图书馆在网络新技术支持下的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邵安华
图书馆与数字人文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新文科建设为图书馆向数字人文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政策支持。图书馆吸纳数字人文的人文理性和价值思考,实现数字人文、信息与技术的相互升级,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鼓励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图书馆数字人文高质量建设工作。图书馆数字人文是新时代新文科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如今图书馆数字人文相关研究已经在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调整图书馆工作重点、探索数字技术应用、加大数字人文资金供给、深化人才体系建设来推进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文科 图书馆 数字人文 人文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竹梅
在世纪之交,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单一的印本书传递互借发展为印本书互借和网络文献信息自由存取并重,由文献资源布局模式发展为多种形式的图书馆联盟。文章对这些新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图书馆合作中应当注重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