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2)
- 2023(17394)
- 2022(14719)
- 2021(13579)
- 2020(11417)
- 2019(26531)
- 2018(26298)
- 2017(50890)
- 2016(27773)
- 2015(31593)
- 2014(31923)
- 2013(31439)
- 2012(28843)
- 2011(26074)
- 2010(25867)
- 2009(23844)
- 2008(23479)
- 2007(20876)
- 2006(17755)
- 2005(15543)
- 学科
- 济(114029)
- 经济(113881)
- 管理(80975)
- 业(77119)
- 企(64387)
- 企业(64387)
- 方法(55771)
- 数学(49002)
- 数学方法(48344)
- 农(30009)
- 财(29501)
- 中国(28055)
- 业经(27147)
- 学(24968)
- 地方(21515)
- 制(20786)
- 贸(20689)
- 贸易(20683)
- 易(20080)
- 农业(19900)
- 务(18865)
- 财务(18776)
- 理论(18767)
- 财务管理(18731)
- 企业财务(17721)
- 和(17594)
- 技术(17051)
- 环境(16768)
- 银(16653)
- 银行(16600)
- 机构
- 大学(403035)
- 学院(400119)
- 管理(159660)
- 济(156435)
- 经济(152967)
- 理学(139191)
- 理学院(137667)
- 管理学(135074)
- 管理学院(134353)
- 研究(128593)
- 中国(94458)
- 京(84515)
- 科学(82053)
- 财(71258)
- 农(65742)
- 所(64259)
- 业大(62037)
- 中心(59581)
- 研究所(58962)
- 财经(57822)
- 江(57381)
- 北京(52926)
- 范(52792)
- 经(52466)
- 师范(52265)
- 农业(51898)
- 经济学(47087)
- 州(46842)
- 院(46832)
- 财经大学(43078)
- 基金
- 项目(277767)
- 科学(217170)
- 研究(200809)
- 基金(200570)
- 家(174797)
- 国家(173366)
- 科学基金(148889)
- 社会(125044)
- 社会科(118458)
- 社会科学(118426)
- 省(109085)
- 基金项目(106628)
- 自然(98062)
- 自然科(95733)
- 自然科学(95706)
- 自然科学基金(93958)
- 教育(92832)
- 划(91771)
- 资助(82913)
- 编号(82814)
- 成果(66623)
- 重点(61838)
- 部(60711)
- 发(58182)
- 创(57239)
- 课题(56253)
- 科研(53694)
- 创新(53425)
- 大学(51936)
- 教育部(51897)
- 期刊
- 济(164426)
- 经济(164426)
- 研究(111491)
- 中国(70493)
- 学报(65544)
- 科学(58748)
- 农(58547)
- 管理(55519)
- 财(54764)
- 大学(49379)
- 学学(46270)
- 教育(43131)
- 农业(40413)
- 技术(35521)
- 融(30156)
- 金融(30156)
- 业经(27894)
- 财经(27524)
- 经济研究(26187)
- 经(23391)
- 图书(22575)
- 问题(21864)
- 业(20863)
- 技术经济(19677)
- 版(19266)
- 理论(19250)
- 科技(18835)
- 统计(18591)
- 商业(18081)
- 实践(17766)
共检索到564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君 滕玥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学术界方兴未艾,分析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学科交叉与主题偏好,能够全面认识和诠释数字人文,有助于数字人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过程]从学科与主题两大基线出发,基于国际学术界数字人文领域相关文献,采用网络科学的方法对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学科交叉状况进行分析,掌握该领域学科交叉的基本状况,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对该领域中的研究主题进行识别,获得该领域的主题分布及基本偏好。在此基础上,将学科维度与主题维度结合,对数字人文领域进行跨维度的挖掘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人文领域既包括数字技术类学科与人文类学科的学科交叉,也包括各人文类学科彼此之间的交叉融合。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并非泛在的中心化,而是具有鲜明的核心主题。不同学科自身的特征影响其研究主题的偏好,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开拓了人文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本研究不但从学科与主题的视角更深层次地认识和诠释数字人文这一新兴领域,对于促进数字人文研究有序健康发展以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有效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科交叉 主题偏好 跨维度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坤 许海云 罗瑞 方曙
[目的/意义]探寻有效的知识发现方法,从海量科技文献中识别学科交叉主题并做出预测,对于探测学科发展前沿、促进跨学科知识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分析学科交叉主题在学科多样性与主题核心性、奇异性及生长性方面的科学计量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科技文献内容分析的多维学科交叉主题识别方法及流程。[结果/结论]该方法及流程集成了不同维度的分析结果,使之达到相互印证与补充的效果,在识别热点学科交叉主题的同时还能有效识别潜在学科交叉主题,可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结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勇跃 田文芳 吴金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研究的问题日益复杂,科学研究大量分化、高度综合,迫切需要跨单位、跨地域、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文章首先介绍了主题研究领域跨学科科研交叉行为分析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个分析方法,以肿瘤学领域为例,探讨了主题研究领域跨学科科研交叉行为分析过程,详细地分析了肿瘤学领域下的跨学科科研交叉行为。
关键词:
主题分析 跨学科 科研协作 肿瘤学领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弦 骆丹 吴江宁
海量评论数据导致了信息过载,基于消费者的偏好对评论进行个性化排序尤为必要。本文考虑消费者多维偏好,即产品特征偏好、评论情感偏好和评论浏览数量偏好,提出了评论排序的消费者偏好满意度量化方法,将排序问题转化为最大化满意度的优化问题,鉴于问题的复杂度无法精确求解,提出了一个基于改进贪婪算法的近似求解算法。采用美团网酒店的评论数据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与其他相关算法相比有效性显著提高,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研究结果对消费者提高决策效率,以及电商平台获取消费者偏好、改进评论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 张志强 朱冬亮
[目的/意义]识别学科交叉前沿主题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有助于了解学科内部结构,挖掘领域重点部署方向,为未来创新性、突破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产出论文分别作为前端、后端数据,首先,从三个维度测度项目学科交叉度,遴选领域学科交叉项目;其次,从主题关注度、新颖度等方面构建研究前沿主题识别指标体系,对学科交叉主题进行二次遴选,满足阈值的即为学科交叉前沿主题;再次,对比时间序列分析模型ARIMA和LSTM主题拟合效果并选择误差最小模型对学科交叉前沿主题进行趋势预测分析;最后,以生物科学领域为例对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实例验证。[结果/结论]生物科学领域在纳米生物学技术、全球变化和海洋环境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壶菌病与两栖动物多样性方面有较好发展前景。经专家咨询和已有研究对比分析,该方法可有效识别领域学科交叉前沿主题,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走向有一定参考借鉴。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叶光辉 彭泽 毕崇武 夏立新
为改变以往研究局限于从学科或地域交叉单一测度探究该跨度对科研协作知识交流影响的做法,本文融合分析学科交叉和地域交叉两个测度对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形成的复杂影响过程。先构建起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并设置节点、子群、全网各维度特征分析的指标体系;然后分别根据计算出来的各指标值分析得到元网络特征;再分别从地域交叉和学科交叉两个测度分析得到这两个子网对应的在节点、子群、全网各维度的特征;最后建立起地域交叉和学科交叉子网与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之间的联系,得到学科交叉、地域交叉在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科研协作 知识交流 学科交叉 地域交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丽华 王义菊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把握其学科交叉特征有助于理解数字人文学科内涵,而从科学合作视角下对其进行学科交叉测度,为数字人文学科交叉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解释数字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从具有代表性的数字人文会议切入,选取ADHO数字人文年会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合作者机构信息的交叉科学测度方法,对数字人文的学科交叉程度进行测度分析。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人文具备文理融合特征,是一个跨学科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交叉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逐渐从早期相近学科之间的交叉转向非相近学科之间的交叉。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科交叉 跨学科测度 ADHO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商宪丽
【目的/意义】以主题为粒度,本文剖析交叉学科的主题结构及其内部传统学科间知识合作模式。【方法/过程】以数字图书馆学科为交叉学科示例,对集成数据集运用潜在主题模型识别主题,通过主题共现网络分析其主题结构,以此探寻传统学科中的研究基础,进而利用主题类型共现网络揭示不同传统学科之间的知识合作模式。【结果/结论】数字图书馆学科中的多个主题萌发于传统学科,研究对象组合和借鉴传统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技术手段是数字图书馆学研究中重要的主题合作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隗玲 许海云 郭婷 方曙
[目的/意义]运用弱共现和突发监测两种研究方法,在微观层面对情报学学科的研究主题及其交叉性进行分析,以期揭示与科交叉规律,促进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过程]获取情报学学科科研论文的高频主题词,在此基础上生成高频词共现矩阵,并进一步生成弱共现网络,对弱共现网络呈现出的主题及交叉性进行分析。同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突发监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高频词强共现网络中不突出的研究主题会在高频词弱共现网络凸显出来,这些研究主题可能是当期的研究重点,也可能是将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主题之间弱关系被定义为4类,体现了情报学学科微观层面的交叉性;突发探测结果在研究时间段内显示的研究热点趋势和强共现网络的聚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齐小林 王素梅
探索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交叉现象,对于全面洞察学科知识领域内的交叉与融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2021年我国1024篇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学科交叉与主题识别的分析,研究发现:机械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融合传统机械与新兴领域视野;高校学科交叉的地域特征鲜明,学科特色显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紧密;学科交叉幅度相对稳定,研究领域主题多元。未来要不断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扩展以机械学科为主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形成以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机械学科布局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庶睿 章成志 卢超
[目的/意义]针对学科交叉宏观研究不能刻画学科交叉主题,以及学科交叉微观研究仍处于主题挖掘研究阶段的现状,从内容层面解决主题学科交叉度计算问题,并构建学科交叉分类的量化标准。[方法 /过程]首先,采集学术论文并解析引文内容;利用术语集获取术语和术语主题。然后,统计引文内容中的主题术语重复率。接着,计算学科间的主题学科交叉度。最后,基于主题学科交叉度分布熵,进行分类并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六个学科难以与医学在实践应用知识层面进行学科交叉;医学的理论基础与六个学科有明显的学科知识交叉。(2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闵超 孙建军
在规范化的学科关键词交集的基础之上,从定量角度引入系统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方法,结合聚类类团命名的粘合力指标,绘制出高频交叉关键词的聚类树状图和战略坐标图,深入探讨学科交叉研究热点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研究得出有关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两门学科交叉研究热点领域的主题划分、结构特性和演化过程的一些有益结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商宪丽
【目的/意义】构建了交叉学科多模主题网络,剖析了交叉学科多模主题网络知识组合模式。【方法/过程】本文识别了主题的学科属性和类型属性,采用主题中文献数量确定每个主题的学科,借助专家分析方法确定每个主题的类型属性。在交叉学科主题共现关系基础上,引入主题属性和学科节点,从而构建学科-对象-方法主题网络模型,识别交叉学科知识组合模式。【结果/结论】以数字图书馆为例,通过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组合模式,发现了数字馆藏、病历、开放获取与开源软件等知识组合能力较强的主题;通过学科知识组合模式,发现图书馆学与信息系统学科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浩 李长玲 高峰 徐卫杰 李昊城
[目的/意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量化与评价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及话语体系构建。[方法/过程]首先,从研究持续性、均衡性、关注度三方面构建知识的学科归属度测度模型;其次,引入流体动能理论,基于归属度构建目标学科知识输出动能模型,从知识输出密度和知识输出速度两方面综合识别此学科知识主要影响了哪些学科,进而分析目标学科影响力;最后,以图书情报学2017—2022年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对比发现提出的研究方法较同类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并识别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是图书情报学影响的主要学科,法学等受图书情报学影响呈上升趋势,自然科学受图书情报学影响较小,尤其理科。由此,提出学科影响力提升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自强 王效岳 白如江
探测、识别某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过程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于掌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主题演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存在多种变量,如主题强度、结构和内容等,目前研究主要以单一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信息负荷过大,存在感知局限性。本文提出多维度视角下学科主题演化可视化分析方法:通过人工标注方法对关键词进行语义角色分类,利用Fast UnFolding算法识别出具有语义特征的学科主题;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公式计算学科主题相似度判定演化关系;构建多维度学科主题演化分析模型,并设计了三种创新性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学科主题强度、结构和内容三个维度的可视化分析,通过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快速消化、理解信息和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学科交叉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研究主题比较分析——以国内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
运用重叠社群可视化软件CFinder分析学科交叉研究主题——以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例
薪酬公开制度的选择——基于员工偏好的分析
服务互动的不同类型对交叉购买的影响——基于信任维度的视角
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学科区分能力测度方法及分析研究
二级交叉学科的布局结构、学科关联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高校设置交叉学科的实证分析
基于引文分析的我国情报学学科交叉性实证研究
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基于WoS文献关键词和引文上下文的实证
基于联合分析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偏好研究
“双一流”建设高校面向新兴交叉领域跨学科培养人才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QCA)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