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7)
- 2023(14569)
- 2022(11531)
- 2021(10350)
- 2020(8260)
- 2019(18595)
- 2018(17977)
- 2017(32858)
- 2016(18421)
- 2015(20434)
- 2014(20101)
- 2013(20204)
- 2012(18883)
- 2011(17234)
- 2010(17587)
- 2009(16075)
- 2008(16426)
- 2007(14877)
- 2006(13545)
- 2005(12412)
- 学科
- 济(77855)
- 经济(77767)
- 管理(62543)
- 业(56499)
- 企(46375)
- 企业(46375)
- 方法(26605)
- 中国(24829)
- 业经(22556)
- 农(22242)
- 数学(21776)
- 数学方法(21562)
- 财(21282)
- 地方(21215)
- 学(16912)
- 制(15875)
- 农业(15761)
- 银(15004)
- 银行(14951)
- 行(14218)
- 贸(13783)
- 贸易(13766)
- 务(13551)
- 财务(13508)
- 财务管理(13474)
- 环境(13438)
- 融(13372)
- 金融(13371)
- 易(13294)
- 和(12996)
- 机构
- 学院(265725)
- 大学(265388)
- 济(103886)
- 管理(101859)
- 经济(101507)
- 研究(95910)
- 理学(85469)
- 理学院(84350)
- 管理学(82949)
- 管理学院(82423)
- 中国(75334)
- 科学(62715)
- 京(58742)
- 农(55048)
- 所(50978)
- 财(50345)
- 研究所(46411)
- 中心(44288)
- 业大(43708)
- 江(43567)
- 农业(43401)
- 财经(37860)
- 北京(37131)
- 范(36237)
- 师范(35712)
- 州(34950)
- 省(34540)
- 院(34402)
- 经(34285)
- 经济学(30384)
- 基金
- 项目(176328)
- 科学(137776)
- 基金(126471)
- 研究(123349)
- 家(113571)
- 国家(112550)
- 科学基金(94961)
- 社会(78174)
- 社会科(74125)
- 社会科学(74101)
- 省(70875)
- 基金项目(67026)
- 自然(62691)
- 自然科(61117)
- 自然科学(61096)
- 自然科学基金(60013)
- 划(59623)
- 教育(55151)
- 资助(49829)
- 编号(48730)
- 发(42950)
- 重点(40147)
- 成果(39203)
- 创(37249)
- 部(36936)
- 创新(34849)
- 课题(34658)
- 计划(34160)
- 科研(34050)
- 发展(33117)
- 期刊
- 济(124012)
- 经济(124012)
- 研究(76532)
- 中国(64315)
- 学报(50372)
- 农(49996)
- 科学(44447)
- 管理(40862)
- 财(40718)
- 大学(36259)
- 学学(33812)
- 农业(33686)
- 教育(28905)
- 融(27683)
- 金融(27683)
- 技术(22040)
- 业经(21741)
- 业(20104)
- 经济研究(18898)
- 财经(18543)
- 图书(17188)
- 经(16003)
- 问题(15611)
- 资源(14460)
- 版(14331)
- 科技(13700)
- 技术经济(12962)
- 业大(12826)
- 商业(12694)
- 书馆(12636)
共检索到423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冬梅 陈倩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逐步推行数字人力资源管理。但与此同时实践界和学术界面临着如何更深入地理解数字人力资源管理,及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挑战。文章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深度访谈,严格遵循科学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3个维度共10个题项的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量表。其次,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阻断性压力—工作绩效”的中介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324个企业员工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存在“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阻断性压力—工作绩效”的作用路径。文章为后续的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同时为企业发展数字人力资源管理以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唐春勇 李亚莉 赵曙明
面对复杂易变的内外部环境,构建组织与员工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的共同呼声。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从组织—员工协同发展视角出发,探究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并进行量表开发与检验。研究一基于21家企业的58名管理者与员工的个人深度访谈及14家企业的网络资料,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了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及组织—员工协同发展内在机制;研究二结合探索性(N=270)与验证性(N=239)因子分析,明确了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量表包含发展评估、多元培训、工作设计与沟通反馈四维度,并采用多种方法验证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三(N=78)将员工敬业度作为关联校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验证了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预测有效性。本研究为后续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同时为企业构建组织—员工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3+X"选人用人机制为建立新型的用人机制,优化人员配置,兵器集团引入了物理学中能级层序的原理,将兵器集团岗位能级分为低、中、高三个层级结构,并根据不同的层级、不同职位对人员素质能力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提出了"3+X"选人用人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迅 唐春勇 邓兴
Borman和Motowidlo在组织公民行为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关系绩效的概念,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大量实证研究。本文从关系绩效提出的理论背景、结构及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了关系绩效理论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关系绩效 组织公民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迟京涛
2011年11月14-15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对于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汇聚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全面推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积极开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刊今年前三期将连续刊登这次大会上的领导讲话、重点发言及其他会议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林 杨东涛 秦伟平
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而新兴市场企业产品创新的过程和发达国家不同,它主要依靠企业的逆向工程能力实现新产品的开发。该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兴市场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逆向工程能力部分中介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瑜 于桂兰 梁潇杰
文章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研究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工作绩效的跨层次影响,并将劳动关系氛围聚合为组织层面变量来探讨其跨层次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个体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跨层次正向预测效果,对劳资双赢和员工参与氛围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劳动关系氛围各维度对个体工作绩效均存在显著的跨层次预测效果,劳资双赢、员工参与氛围起到了部分跨层次中介作用,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劳资对立氛围的影响以及劳资对立氛围的跨层次中介作用未能得到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梁松 史本山
基于2007的评价样本,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所涉及的三个主因素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而且有助于增强公司财务安全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中所涉及的员工招聘与培训、职业管理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是否有一套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机制,而这将对公司绩效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评价 公司绩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冯明 李学民
对人力资源管理(HRM)伦理及其对绩效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文献的综述、与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形成了一份具有16个问题的问卷,获得了422份有效的数据集。分析这些数据得知,在中国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由民主管理、公平公正、诚实信用、以人为本构成。同时还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工作和组织绩效均有正面影响,并且工作绩效可以促使组织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伦理 工作绩效 组织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岩 綦振法 唐贵瑶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比较匮乏。文章通过对6家制造型企业中526名员工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可以正向显著地影响工作绩效水平,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在以上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文章丰富了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研究,并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富强 杨淑媛 陈耘 张光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富强 杨淑媛 陈耘 张光磊
工作和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两个重要领域,两者的关系严重影响着员工绩效。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实施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Work-FamilyBalanc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WFB-HRM)。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分析了WFB-HRM影响员工绩效的内部机制和边界条件。具体来讲,WFB-HRM不仅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资源,而且还有利于员工将有限资源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灵活分配,从而提升工作繁荣与工作绩效。此外,真实型领导作为重要的支持情境,可推进WFB-HRM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通过对46家企业295个有效样本的纵向追踪发现:(1)WFB-HRM正向影响员工绩效;(2)工作繁荣在WFB-HRM与员工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真实型领导正向调节了WFB-HRM对工作繁荣的影响,以及WFB-HRM与员工绩效之间经由工作繁荣的中介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柯丽菲 柯利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