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8)
2023(8481)
2022(6466)
2021(5385)
2020(4246)
2019(8864)
2018(8538)
2017(16100)
2016(7985)
2015(8529)
2014(7712)
2013(7578)
2012(6944)
2011(6272)
2010(6206)
2009(5591)
2008(5388)
2007(5069)
2006(4295)
2005(3606)
作者
(21741)
(18455)
(18062)
(17121)
(11424)
(8457)
(7985)
(6915)
(6787)
(6375)
(6007)
(5949)
(5736)
(5697)
(5558)
(5384)
(5286)
(5225)
(5161)
(5045)
(4374)
(4266)
(4137)
(4105)
(4081)
(3975)
(3946)
(3800)
(3559)
(3531)
学科
(41136)
经济(41116)
(31581)
管理(29061)
(27530)
企业(27530)
技术(16165)
业经(15536)
产业(15267)
方法(13489)
技术管理(11896)
数学(11134)
中国(11119)
数学方法(11061)
(9708)
信息(9455)
地方(9394)
总论(9206)
信息产业(9118)
(7629)
农业(6829)
(6454)
银行(6447)
(6375)
(6335)
金融(6335)
(6266)
(6107)
贸易(6101)
(5871)
机构
学院(115917)
大学(113479)
(55017)
经济(54263)
管理(50384)
理学(44337)
理学院(43951)
管理学(43515)
管理学院(43263)
研究(35716)
中国(26113)
(22781)
(21956)
科学(19455)
财经(18573)
经济学(17834)
(17117)
(16887)
中心(16585)
经济学院(16294)
(15429)
商学(14743)
商学院(14566)
业大(14293)
研究所(14056)
财经大学(13846)
(13646)
经济管理(13579)
(13444)
(13434)
基金
项目(83914)
科学(69705)
研究(64559)
基金(62147)
(53182)
国家(52762)
科学基金(47757)
社会(45491)
社会科(43673)
社会科学(43668)
(34875)
基金项目(33025)
自然(27710)
教育(27578)
(27387)
自然科(27214)
自然科学(27211)
自然科学基金(26787)
(25174)
编号(24398)
创新(22377)
资助(22211)
国家社会(20245)
(20094)
重点(18482)
成果(17987)
(17619)
(17536)
(17520)
发展(17163)
期刊
(57529)
经济(57529)
研究(33935)
中国(23129)
管理(21585)
(16354)
科学(14220)
学报(12924)
(12206)
技术(11338)
教育(11289)
业经(11161)
大学(10689)
经济研究(10450)
学学(9957)
(9561)
金融(9561)
财经(9108)
科技(9010)
农业(8573)
(8206)
技术经济(8012)
问题(7270)
商业(7013)
(6721)
图书(6135)
(6118)
论坛(6118)
现代(5817)
(5445)
共检索到166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放   蒋国梁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数字产业集聚提高了数字产业创新能力,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业集聚能够通过吸引研发投资和创新人才提高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产业集聚对数字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更强;同时,本文还发现,数字产业集聚提高了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嘉丽  宋林  张夏恒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通过整理2015-2019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测算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在不同区域集聚程度、创新效率,分析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对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范围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对区域综合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人均受教育程度、科研投入可显著提升创新效率,政府财政支出对创新效率存在"挤出"效应。因此,应加大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机制,强化东、中、西部城市间的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建议各区域政府采取不同的差异性激励政策,因地施政,以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创新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丹  黄隽  
近年来,文化产业成为数字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与此同时,建设产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文章基于2013—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克服内生性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文化产业集聚与文化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能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在技术含量越高的专利研发领域,这种带动效应越强;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企业知识共享与技术溢出效应不再受到地理区位的限制,文化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有所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王慧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王慧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坚  费婷怡  吴胜男  段进军  
区域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考虑到经济活动中影响区域创新的要素资源配置会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为研究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的影响,我们把产业集聚因素引入到创新产出和投入的生产函数中,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产业集聚、R&D资本投入以及R&D人员投入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我们首先通过Moran’s I指数验证区域之间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外溢效应使得邻近区域之间的创新发展能够相互影响。其次通过回归分析表明产业集聚对创新产出具有积极正向作用,产业集聚显著影响区域创新产出;制造型产业集聚和服务型产业集聚正向影响区域创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差距受产业集聚程度高低的影响。最后针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臻  卜伟  
根据消费者效用函数和斯塔克博格模型,建立了产业集聚、专利保护和不同创新模式之间的理论联系,并采用门槛模型分别验证了在创新模式不同的地区,专利保护这一制度因素在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这两者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对于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地区,只有当专利保护程度较高时,高技术产业集聚才能有效促进创新;对于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程度较为接近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始终对创新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专利保护程度较高时促进作用较大;对于主要依靠模仿创新的地区,只有当专利保护程度较低时,高技术产业集聚才能有效促进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坚  费婷怡  吴胜男  段进军  
区域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考虑到经济活动中影响区域创新的要素资源配置会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为研究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的影响,我们把产业集聚因素引入到创新产出和投入的生产函数中,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产业集聚、R&D资本投入以及R&D人员投入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我们首先通过Moran’s I指数验证区域之间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外溢效应使得邻近区域之间的创新发展能够相互影响。其次通过回归分析表明产业集聚对创新产出具有积极正向作用,产业集聚显著影响区域创新产出;制造型产业集聚和服务型产业集聚正向影响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放   蒋国梁   徐熠   李文婷  
激发区域绿色创新活力,充分释放数字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赋能效应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2011—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数字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政府数字支持力度、市场化水平与数字基础建设,考察数字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产业集聚显著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产业集聚通过加速人力资本、技术、研发资金等创新要素汇聚、加大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和促进市场竞争,进而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水平;第三,数字产业集聚对政府数字支持力度大、市场化水平高、数字基础发展相对薄弱地区的绿色创新促进效应更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优化数字产业布局、激发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活力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晶晶  杨奕晨  陈金丹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竞争新优势、驱动创新的关键力量。结合2009-2019年我国259个地级市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CR模型测度城市创新效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创新效率影响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服务业集聚可促进本地创新效率提升,还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驱动邻近城市创新效率提升;第二,数字服务业集聚有助于拓展本土市场规模,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从而提升城市创新效率;第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数字服务业集聚可显著提高本地区创新效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虹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将高技术产业集聚划分为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分别考察相应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但二者呈“倒U型”门槛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推动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来提高绿色创新效率,而专业化集聚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东部地区、金融基础较弱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本文提出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数智化”高技术产业园区、实施绿色创新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露元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新基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新基建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U”型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数字新基建、高技术产业集聚均可提升邻近区域创新绩效。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在2017—2021年内能够提升中部、东部区域创新绩效,但未对西部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显著提升三大区域创新绩效,且作用效果在2017—2021年更显著,具有“西部>东部>中部”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露元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新基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新基建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U”型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数字新基建、高技术产业集聚均可提升邻近区域创新绩效。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在2017—2021年内能够提升中部、东部区域创新绩效,但未对西部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显著提升三大区域创新绩效,且作用效果在2017—2021年更显著,具有“西部>东部>中部”特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歌骋  潘敏  覃凤琴  
本文通过构建地区数字产业集聚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整体上数字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且上述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而对数字化程度较低行业中的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产业集聚通过数据资本渠道和技术溢出渠道作用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另外,数字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会抑制邻近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在进一步推动区域数字产业集聚时,应协调地区间的数字产业政策,并采取措施提高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及数据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吕承超  商圆月  
高技术产业存在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具有相关性。已有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忽略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的局限性。基于此,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从时间和空间视角,立足于产业整体和五大行业,分别引入时间滞后项、空间滞后项和时空滞后交互项,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与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