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5)
2023(13495)
2022(10804)
2021(9535)
2020(7982)
2019(17040)
2018(16968)
2017(32476)
2016(17106)
2015(19092)
2014(18611)
2013(18365)
2012(16608)
2011(14757)
2010(15067)
2009(14397)
2008(14586)
2007(13639)
2006(12171)
2005(11366)
作者
(48074)
(40269)
(40059)
(37868)
(25667)
(18781)
(18082)
(15374)
(15068)
(14527)
(13658)
(13401)
(13092)
(12769)
(12379)
(12074)
(11983)
(11635)
(11518)
(11514)
(10003)
(9763)
(9593)
(9188)
(9061)
(9057)
(8930)
(8772)
(7907)
(7884)
学科
(87384)
(81905)
企业(81905)
(80353)
经济(80237)
管理(74142)
业经(34382)
方法(29109)
(28010)
(25182)
技术(23517)
(20860)
财务(20837)
财务管理(20814)
(20704)
数学(20244)
数学方法(20103)
企业财务(19720)
中国(19689)
农业(18369)
产业(17047)
(15717)
(15451)
理论(15309)
(14854)
技术管理(14566)
(14501)
地方(14078)
体制(13814)
企业经济(12978)
机构
学院(253361)
大学(245717)
(111974)
经济(109980)
管理(106052)
理学(90239)
理学院(89459)
管理学(88564)
管理学院(88044)
研究(77752)
中国(62992)
(54545)
(50943)
科学(42471)
财经(41934)
(40753)
(37805)
(37382)
(37216)
中心(35970)
经济学(33578)
业大(32841)
研究所(32724)
北京(31809)
(31696)
商学(30597)
财经大学(30535)
商学院(30327)
经济学院(30265)
农业(28881)
基金
项目(160697)
科学(129991)
研究(124495)
基金(117241)
(99146)
国家(98224)
科学基金(87693)
社会(82653)
社会科(78683)
社会科学(78669)
(65374)
基金项目(61872)
教育(54723)
自然(52878)
自然科(51687)
自然科学(51677)
(51625)
自然科学基金(50859)
编号(49825)
资助(45306)
(40804)
成果(39179)
(37585)
(37549)
创新(37083)
(36011)
重点(35482)
(35194)
国家社会(34836)
课题(33892)
期刊
(133485)
经济(133485)
研究(76443)
中国(54530)
管理(48223)
(47323)
(36573)
科学(31323)
学报(29305)
技术(27278)
农业(25163)
(24717)
金融(24717)
业经(24613)
大学(24315)
教育(23796)
学学(23002)
财经(21830)
经济研究(20628)
(19066)
技术经济(17008)
问题(16762)
(16108)
科技(14112)
现代(13992)
财会(13746)
商业(13343)
(12747)
世界(12362)
经济管理(12162)
共检索到393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歌骋  潘敏  覃凤琴  
本文通过构建地区数字产业集聚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整体上数字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且上述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而对数字化程度较低行业中的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产业集聚通过数据资本渠道和技术溢出渠道作用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另外,数字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会抑制邻近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在进一步推动区域数字产业集聚时,应协调地区间的数字产业政策,并采取措施提高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及数据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彬  万道侠  
针对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中较为普遍的拥挤效应及转型升级困境,文章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营商环境的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机制和微观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企业选择高端创新模式的概率。原因在于,政府干预的行为惯性为制造业企业集聚营造了依赖低成本竞争的生存环境,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低端化。文章将这种环境下企业低端创新模式的集体选择行为界定为一种特定形式的"创新惰性"。为扭转这一现象,需要政府在增强产业集聚市场力量方面积极介入,诸如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有效管制和产权保护,均能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并同时减弱产业集聚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对其传导机制的检验表明,低成本竞争战略确实是产业集聚致使创新模式低端化的一个可能途径。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激发企业创新活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规范与转变政府行为进而实现集聚条件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彬  万道侠  
针对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中较为普遍的拥挤效应及转型升级困境,文章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营商环境的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机制和微观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企业选择高端创新模式的概率。原因在于,政府干预的行为惯性为制造业企业集聚营造了依赖低成本竞争的生存环境,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低端化。文章将这种环境下企业低端创新模式的集体选择行为界定为一种特定形式的"创新惰性"。为扭转这一现象,需要政府在增强产业集聚市场力量方面积极介入,诸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邬佩云   韩峰  
基于马歇尔集聚经济理论,依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量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通过人力资本外部性、知识溢出效应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但规模经济效应机制不成立,且该结果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极端值、替换固定效应及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鉴于此,应因地施策,加快推动区域内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促进企业绿色化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宋清华  林永康  
中共二十大报告为中国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基于2012—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金融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促进作用,金融中心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且在企业规模和地区分布中呈现出明显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金融集聚的外部性带动了资本、劳动和知识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进而提高了制造业企业资源可得性和便利性,同时绿色金融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充分释放绿色技术创新活力。研究结论可为金融集聚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中国的经验证据,也为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毓敏   刘镇玮   王玮  
以《中国制造2025》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能否推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受到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源于供给侧政府给予的研发补助,另一方面来自需求侧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意图的提高。此外,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对处于产品市场发育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高环境中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金娇  朱英明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25个城市157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离散logit模型,考察集聚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三种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合作创新影响最大,独立创新次之,模仿创新最弱;(2)地方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三种创新影响不一致,对独立创新影响不显著,对合作创新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模仿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在企业分规模回归结果中,地方化经济的影响没有发生变化,城市化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冠群  徐妍  安磊  
本文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测度了产业空间集聚指数,检验了中国制造业集聚过程中Porter外部性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研究结论为:(1)产业空间集聚可能减少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产品创新能够抑制产业空间集聚对企业市场份额的侵蚀;(2)出于保持或增加市场份额的考虑,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升会促使创新型企业增加创新产出,提高创新水平;(3)随着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日益提高,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化程度提升会迫使潜在创新企业放弃产品创新,从而使得产业空间集聚对市场整体的创新活动表现出抑制作用;(4)由于产业集聚对企业市场份额的影响力度不同、市场份额在企业创新决策中的重要程度不同,产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企业所有权性质异质性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进一步确认了Porter外部性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昕  伍婉萱  邵俊岗  
文章利用爬虫技术挖掘了2846家A股制造业企业2016—2020年的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基于智力资本的实现机制。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从智力资本视域看,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从而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而关系资本带来的认知偏差、短视行为等会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启雷   张鹏   杨佩卿   雷雨嫣  
文章基于2020—2022年的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联立方程组模型,从产学研协同视角实证研究数字赋能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揭示其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处理效应显著,且数字赋能与产学研协同有显著内生性,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提升了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高瀚   李威   许尚坤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低是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2011—2022年主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数据,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其背后的作用路径: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增强商业信用,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金融监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持续深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倡导并鼓励制造业企业深入参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合规运营并控制潜在风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兵   匡贤明   王翚  
随着数字技术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数字化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新手段。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主要通过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从数字化知识管理角度拓展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也可为企业实施数字化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国胜  杜鹏飞  陈明明  
通过数字赋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也是中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检验数字赋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相较于大规模、资本充足和东部地区企业而言,数字赋能对中小型、有融资约束和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弱。机制检验发现,数字赋能可以通过促进企业间研发协作、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赋能人力资本三种中介渠道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政府部门应制定支持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加快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企业利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可得性;企业应高度重视数字赋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胡祥和  周吉峙  向宽虎  
制造业集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8~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将总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各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均有待提升。因此,仍需鼓励制造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