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38)
- 2023(22131)
- 2022(18555)
- 2021(16902)
- 2020(14096)
- 2019(32070)
- 2018(31427)
- 2017(59213)
- 2016(32640)
- 2015(36686)
- 2014(36873)
- 2013(36165)
- 2012(33563)
- 2011(30368)
- 2010(30233)
- 2009(27843)
- 2008(27531)
- 2007(24778)
- 2006(21478)
- 2005(18343)
- 学科
- 济(130482)
- 经济(130339)
- 管理(91863)
- 业(88797)
- 企(71263)
- 企业(71263)
- 方法(60140)
- 数学(52417)
- 数学方法(51713)
- 农(42655)
- 中国(35247)
- 财(34040)
- 业经(32686)
- 学(30066)
- 农业(28202)
- 地方(27375)
- 贸(24122)
- 贸易(24109)
- 制(23542)
- 易(23401)
- 理论(21412)
- 务(21148)
- 财务(21059)
- 财务管理(21012)
- 环境(20043)
- 和(19914)
- 企业财务(19879)
- 技术(19849)
- 银(19518)
- 银行(19423)
- 机构
- 学院(470770)
- 大学(470546)
- 济(180395)
- 管理(180235)
- 经济(176297)
- 研究(157882)
- 理学(156741)
- 理学院(154905)
- 管理学(151831)
- 管理学院(150984)
- 中国(115554)
- 科学(103283)
- 京(99722)
- 农(91306)
- 财(81753)
- 所(80739)
- 业大(78664)
- 研究所(74145)
- 中心(73032)
- 农业(71469)
- 江(70108)
- 财经(65783)
- 范(62643)
- 北京(62072)
- 师范(61855)
- 经(59740)
- 院(57270)
- 州(56564)
- 经济学(54018)
- 技术(52540)
- 基金
- 项目(328170)
- 科学(254854)
- 基金(234735)
- 研究(232960)
- 家(208119)
- 国家(206368)
- 科学基金(174857)
- 社会(144669)
- 社会科(136861)
- 社会科学(136822)
- 省(130841)
- 基金项目(124352)
- 自然(115912)
- 自然科(113186)
- 自然科学(113150)
- 自然科学基金(111083)
- 划(110116)
- 教育(107895)
- 资助(96160)
- 编号(95146)
- 成果(76751)
- 重点(74389)
- 部(70578)
- 发(70251)
- 创(67709)
- 课题(66323)
- 科研(63595)
- 创新(63229)
- 计划(61859)
- 大学(60098)
- 期刊
- 济(193761)
- 经济(193761)
- 研究(129476)
- 中国(89727)
- 学报(86642)
- 农(85473)
- 科学(74238)
- 大学(64269)
- 财(62544)
- 管理(62193)
- 学学(60603)
- 农业(57648)
- 教育(53606)
- 技术(40937)
- 融(37632)
- 金融(37632)
- 业经(34760)
- 财经(31140)
- 经济研究(30306)
- 业(28627)
- 经(26669)
- 图书(25917)
- 问题(25877)
- 版(25676)
- 科技(23543)
- 业大(23257)
- 技术经济(22142)
- 统计(21490)
- 理论(20758)
- 商业(20616)
共检索到675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熊春林 张仕杰 刘芬 贺容煜
如何更有效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是当下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中国37个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探讨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规划、组织领导、农民数字素质与认同程度等因素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结论:(1)单个因素不构成高质量与非高质量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组态路径具备等效性和多重并发性。(2)产生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四条路径,解释力度为政策驱动型>财政驱动型>全要素驱动型>科技-领导双轮驱动型。(3)产生非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低效治理型路径。高质量和非高质量的组态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性。(4)政策规划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存在替代关系。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随时而动,采取有针对性的组态协同发展措施,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林 牛屹 刘沛 刘芬
如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我国62个县域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基于TOE框架,探究设施支撑能力、政府引导能力、财政支持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农民参与能力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各条件有效结合的5种路径促进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与东北、中西部等非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更加多样化。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树立整体性思维,因时因地选择合适路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林 牛屹 刘沛 刘芬
如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我国62个县域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基于TOE框架,探究设施支撑能力、政府引导能力、财政支持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农民参与能力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各条件有效结合的5种路径促进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与东北、中西部等非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更加多样化。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树立整体性思维,因时因地选择合适路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熊春林 旷乐 刘芬
基于TOE框架,依据我国34个县域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条件对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影响因素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探索性地识别出三类推动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适配性方案。研究发现,单一条件不是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某个或某些方面不具优势的县域,可以通过组态路径实现快速发展;促使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组态路径,且不同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路径存在差异,不同条件的变量组合可以实现殊途同归,这些组态可分为组织驱动型、环境驱动型和组织环境驱动型三种;行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农力度是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普遍需求的两个核心条件,表明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对数字技术水平较高的县域,在维持一定的政策制度保障和财政支农力度下,行业发展水平可以和特色品牌塑造相互替代。县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条件的联动作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夯实政策制度保障、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和提升特色品牌价值,充分发挥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协同效应,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组合路径,促进农产品网络零售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创收和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国琪 陈万明
在乡村地区林地、耕地、水域等资源禀赋空间差异显著的现实背景下,总结乡村产业发展领先地区的实践经验,给其他地区启发和示范,对全面带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浙江省44个未来乡村创建示范点为研究案例,采用“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等维度下不同要素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及其组合形态。研究发现:(1)所有要素一致性水平均低于0.90,不构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产业融合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同的路径中有着一定的普遍性。(2)技术、组织和环境等维度下不同要素组合,形成4类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组态,且总体解的一致性水平为0.93,大于阈值0.90,表明这些要素组态形式是未来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3)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组态模式可以概括为生产组织创新型、政策支持引导型、政府主导推动型、数字技术赋能型4大类,分别能够解释37.70%、32.90%、25.60%和28.40%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数。文章拓展了基于要素组态视角下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不同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有针对性地强化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现有优势要素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激发要素活力、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等政策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彩镕 黄静晗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如何促进乡村内生发展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和新内生发展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32个村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乡村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内生发展受到地方内部与外部力量、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的共同作用。产业基础、政府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超过0.90,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党建引领、精英带动、资源禀赋、技术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介于0.80~0.90之间,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充分条件。(2)各因素形成乡村内生发展的七条路径,根据因素匹配之间的差异,可归纳为内部主导型、外部驱动型、内外联动型三种模式。文章拓展了乡村内生发展的研究视角,为寻找乡村内生发展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乡村内生发展的政策启示:(1)立足整体,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联动匹配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2)因地制宜,内外部要素互相作用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3)优化政府支持引导,打造多产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乡村内生发展的核心要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彦杰 孙晓曦 江岭 舒钰珊
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审计人员对上市公司年报的鉴证,但重大审计失败问题仍得不到根本性解决。本文将定性比较分析法运用于管理学领域,选取22个审计失败案例对重大审计失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审计主体特征和审计客体特征两方面入手设定条件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导致重大审计失败的2种最具解释力条件构型,根据结果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对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有效规避重大审计失败的参考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伟 陈艺桐 张晓琪 宋思根
按照“遵循主流指标、尊重行业特色”原则,以政策资源、文旅支持、社会组织、新媒体、技术知识、人才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指标为维度,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和比较老字号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并非构成引致老字号振兴的必要条件;四种营商环境组态引致老字号振兴工程第一阶段经济效益层面的振兴,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科技助力下的文旅驱动型、政策资源主导下的技术驱动和人口分布型、科技创新缺失下的社会组织驱动型四种组态;在老字号振兴工程完整阶段,引致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政府主导逻辑、市场主导逻辑两种形式,引致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市场经济主导下文旅支持和技术知识联合驱动型、人口分布主导下新媒体驱动型两种形式。另外,两阶段差异和振兴效果差异的进一步比较与分析表明,省域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与制度机会窗口的匹配程度在各阶段均显著影响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效果;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实现从以外生性助力为主导向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协同作用发展的重要逻辑变迁;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完整振兴阶段中成为契合老字号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的重点;技术知识在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中的作用突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华 冯雪
从组态视角出发,基于国内典型的32个PPP项目失败案例,引入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了以“制度与环境—经济特征—组织特征为条件变量,PPP项目是否被提前回购为结果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结果呈现出7种组态,梳理得到我国PPP项目失败的三种典型条件构型,即一线城市政策变更型、公共利益受损型和国有企业经营失败型,且三种构型并不平均覆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岭 王彦杰
文章以沪市2017—2018年度信息披露的评价结果为D的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6个条件变量即大股东现象、独立董事占比、重述财务报告、公司质量、并购重组、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公司治理和公司经济特征对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情况,得出7种解释构型,发现各因素之间存在并发性和协同性。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和公司经济特征中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最大的因素是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但不是必要条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质量、更换会计事务所、大股东现象、并购重组的直接关系比较明显,与独立董事占比和重述财务报告直接关系不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香品 王星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工作,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引入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及国家治理理论分析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结合文献检索和专家评判等方法识别影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因素,运用改进的解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层次关系和关联机制,构建因素层次递阶结构。研究认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是:以农村居民为主体,激发农村居民创造性;应提高农村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以及强化多主体协同、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上层建筑;通过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初始因素的识别与因素集的模型构建分析,可以发现:数字素养是影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因素,数据共享和资本投入为直接因素;治理体系、乡村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和主体关联等9类因素交互作用,共同成为驱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间接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运青 戴泽坤 武亦婷
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路径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且地区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基于2022年数字乡村百强县数据,从“技术—组织—环境”联动的TOE分析框架出发,使用NCA与QCA相结合的新兴方法,分析我国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路径和地区差异性问题。研究发现,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需要多条件的组合,单一条件作用有限;存在四条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组态路径:技术—组织联动型、技术—组织优化型、技术—组织共生型和环境融合型,表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强调技术与组织间的共生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东南沿海地区高数字乡村建设组态路径为组织主导型、多元协调型、技术—环境拉动型,内陆省份组态路径为技术主导型、技术创新型、技术外压型;对比分析地区差异发现,东南沿海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呈现出多元化形式,而内陆省份的技术维度驱动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加快中国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地区差异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伟 孙梦寒 张静
本文旨在对中国“网络主权”理念的国际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升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水平提供参考路径。研究从国际社会视角出发,结合国际实践理论提炼条件变量,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31个案例进行分析,探求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网络主权”理念认同水平的条件组合。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结果存在5条低水平认同路径与1条高水平认同路径,其中低水平认同路径可以归纳为:(1)共同利益与正当性双元主导驱动型;(2)地缘政治风险主导下的正当性与价值追求驱动型;(3)意识形态驱动型;(4)意识形态逻辑下共同利益与价值追求驱动型;(5)意识形态、地缘政治风险与正当性共同驱动型。针对当前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现状,需要以更加温和、客观的话语方式推进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增强国际发声能力并构建反叙事以破解相关谣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高启杰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的29个城市为例,以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为视角,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多重并发因素,得出中部城市经济增长的7种组态并划分为4种经济增长类型,剖析各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短板,提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原城市群内,产业结构优和城镇化水平高是影响各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且构成必要条件;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因素具有多重并发性,经济增长的组态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相反,对于对外开放和创新产出的依赖度较低,由此表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中仍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高启杰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的29个城市为例,以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为视角,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多重并发因素,得出中部城市经济增长的7种组态并划分为4种经济增长类型,剖析各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短板,提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原城市群内,产业结构优和城镇化水平高是影响各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且构成必要条件;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因素具有多重并发性,经济增长的组态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相反,对于对外开放和创新产出的依赖度较低,由此表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中仍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村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社区教育助力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组态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居民回流就业的影响路径研究——一个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区域创新的驱动因素组态与路径识别——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耕地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基于30个省份案例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基于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研究
海归创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组态与提升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大学校园微信用户非理性集群行为生成路径研究——基于清晰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邻避冲突的多元组合路径与治理策略——基于清晰集的两阶段定性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