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7)
2023(18782)
2022(15339)
2021(13945)
2020(11488)
2019(25603)
2018(25336)
2017(47970)
2016(25202)
2015(27642)
2014(26992)
2013(26514)
2012(23751)
2011(20956)
2010(20947)
2009(19525)
2008(18827)
2007(16935)
2006(14921)
2005(13134)
作者
(68541)
(57459)
(57188)
(54050)
(36065)
(27350)
(25938)
(22308)
(21827)
(20255)
(19311)
(19225)
(17975)
(17740)
(17570)
(17410)
(16839)
(16831)
(16426)
(16388)
(13876)
(13832)
(13757)
(13319)
(13042)
(12755)
(12740)
(12598)
(11406)
(11305)
学科
(108470)
经济(108346)
(100305)
管理(82069)
(81394)
企业(81394)
(52265)
方法(46460)
业经(37817)
数学(37715)
数学方法(37215)
农业(34855)
(32715)
中国(28530)
(22331)
财务(22272)
财务管理(22237)
(21790)
企业财务(21041)
地方(19958)
技术(19774)
(19647)
贸易(19638)
(19146)
理论(18526)
(17992)
(17385)
(16755)
(15990)
(15554)
机构
学院(353360)
大学(342942)
(148976)
经济(146181)
管理(144875)
理学(125121)
理学院(123990)
管理学(121979)
管理学院(121323)
研究(106447)
中国(86852)
(69536)
(68344)
(65806)
科学(62322)
(54100)
财经(54086)
中心(52903)
业大(52899)
(50280)
农业(49902)
(49256)
研究所(45046)
经济学(44992)
(43436)
师范(42973)
北京(42389)
(42240)
经济学院(40817)
经济管理(40268)
基金
项目(239155)
科学(191449)
研究(179905)
基金(175589)
(150717)
国家(149308)
科学基金(131902)
社会(118240)
社会科(111957)
社会科学(111930)
(95360)
基金项目(92805)
自然(82837)
教育(81705)
自然科(80893)
自然科学(80871)
自然科学基金(79430)
(77065)
编号(73975)
资助(69596)
成果(57167)
重点(52555)
(52456)
(52379)
(52193)
国家社会(49779)
课题(48758)
创新(48333)
(47012)
(46115)
期刊
(169987)
经济(169987)
研究(96891)
中国(69290)
(67294)
管理(56531)
(55048)
科学(46978)
学报(46933)
农业(45710)
大学(38231)
学学(36455)
业经(35503)
技术(35296)
(33711)
金融(33711)
教育(32100)
财经(25991)
经济研究(25224)
(23914)
(22439)
问题(22254)
技术经济(19168)
(17756)
商业(17152)
现代(16836)
世界(16709)
统计(16452)
财会(16291)
农村(16101)
共检索到522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谭词  杨军  孙嘉泽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现阶段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基于2010—2019年县域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调查研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示范县政策显著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示范县政策是通过内部规模经济、产业集聚以及就业结构升级调整三条机制渠道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3)本文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县政策对南方地区以及农业强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大,对提高贫困县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本文建议,农村电子商务扶持政策要持续开展,对于贫困地区和农业强县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差异化政策管理,促进土地快速流转,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效率,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宇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稳健性检验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间接赋能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正向放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贫困县、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非贫困县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较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宇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稳健性检验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间接赋能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正向放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贫困县、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非贫困县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较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昱含  
本文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立政策这一项准自然实验对政策激励与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关系进行探究,并采用2011-2021年1300个县域面板数据和PSM-DID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建立能够显著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且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相比贫困县和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立政策对非贫困县和东部地区的正向影响作用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立政策可以通过消费升级进一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为进一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本文提出大力推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水平、加大消费升级力度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涛  樊凯欣  朱子阳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带动下,农村电商极大地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和数字乡村建设。基于2000—2020年全国1 858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这一外生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降低了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并进一步优化了非农产业结构,提高了服务业占比,促使县域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型;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通过需求侧的恩格尔效应和供给侧的鲍莫尔效应来实现。农村电商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县域整体收入水平,促使城乡居民的需求结构转型,增加对工业品和服务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促进生产要素从传统农业流向县域工业和服务业。因此,政府应继续增强农村电商政策的普惠性,强化支撑服务,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仁发  陈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子商务在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本文构建2010—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检验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缓解县域经济不平等,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通过提高乡村就业人员比例和促进社会消费缓解县域经济不平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非贫困县、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以及市场可达性较低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平等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本文研究可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提供经验证据,也可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述磊   刘翠花   包文  
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商发展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10~2020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通过提高居民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数字技能和消费升级,进而提升居民幸福感。异质性分析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的幸福感提升效应在互联网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域更强,且对使用互联网、大专及以上居民的影响更显著。文章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彪   张琛   郭军   张晨  
本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DID模型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项目试点期间电子商务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年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居住在城市远郊的农户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付能力和丰富商品选择机会等渠道影响农户家庭消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本文使用2013-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下乡能够显著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电商下乡通过提高低收入、中老年、低文化程度、低社会资本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村家庭数字能力和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平滑能力,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商下乡对交通欠发达地区、非平原地区、距农贸市场远、距地级市远、低信息关注度和低文化程度的农村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消减作用,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能够减小交易成本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扩大作用。本文研究为电商下乡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以期为共同富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绍阳  周博  周作昂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四川省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数据分析了电商扶贫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电商示范项目使贫困发生率降低1.8个百分点;电商示范项目主要通过其他农业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即间接机制发挥作用,贫困户自身直接参与电商线上销售进而增加收入的直接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电商扶贫不仅能够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还具有刺激农产品供给增加的增量效应。本文为新时代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来自电商示范项目的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耀武  
在电商进村政策引领下,我国示范县电商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并逐渐成为激活县域新动能、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以电商进村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21年3000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电商进村政策对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电商进村政策能够有效驱动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商进村政策对中西部和资源型县城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喜  陆建珍  王凯  王海涛  江艳军  
[目的]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探讨农旅融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而为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实证支撑。[方法]运用2010—2017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检验农旅融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且检验城镇化是否发挥门槛作用。[结果](1)农旅融合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且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东部地区和非农业大市的农旅融合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效果较好,显著为正。(3)农旅融合通过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作用路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4)农旅融合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城镇化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54,即当城镇化水平高于门槛值时,农旅融合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才会显现。[结论]因此,建议继续推荐示范县评选,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重视区域差异性,推行差异化发展策略;积极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政策;创新农旅融合与城镇化的耦合发展机制等等,以期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永恒  
电商驱动政策有利于引导“数字鸿沟”向“数字红利”转变,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536个县2010-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析了电商驱动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表明:总体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该效应主要体现在东北和东部地区,以及具有较高财政支持能力的县域。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商驱动政策能够促进县域产业集聚,加快数字金融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该项目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可以显著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提高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增大农户农业生产值、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及缩小农村家庭数字鸿沟是该项目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该项目对低物质资本、低人力资本及低社会资本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有更为显著的缓解作用,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具有良好包容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穆燕鸿  王杜春  迟凤敏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而研究其影响因素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进程的关键任务。首先,本文在文献总结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归纳为基础设施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内生力量因素、电子商务平台因素、供需交易因素;其次,提出假设将影响因素作为潜变量,并设定可测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再次,选取黑龙江省15个电子商务示范县为样本,对样本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拟合、修正;最后,计算出优化模型及路径系数,即农村电子商务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