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7)
2023(9430)
2022(6989)
2021(6173)
2020(4718)
2019(10337)
2018(10284)
2017(18526)
2016(10204)
2015(10946)
2014(11164)
2013(10698)
2012(9971)
2011(9402)
2010(9943)
2009(9718)
2008(9760)
2007(8738)
2006(8232)
2005(7229)
作者
(30673)
(26147)
(25669)
(24606)
(16285)
(12198)
(11749)
(10043)
(9899)
(9360)
(8975)
(8897)
(8391)
(8163)
(8108)
(8077)
(7488)
(7463)
(7394)
(7280)
(6556)
(6298)
(6288)
(6087)
(5943)
(5906)
(5872)
(5490)
(5242)
(5148)
学科
(43886)
经济(43826)
(32242)
管理(26522)
(24962)
(21257)
企业(21257)
业经(18926)
农业(16804)
(15636)
中国(15611)
方法(13734)
(12822)
(11952)
银行(11936)
数学(11642)
数学方法(11459)
(11457)
(10946)
保险(10855)
(10512)
金融(10511)
(10091)
产业(9064)
信息(8892)
(8543)
总论(8280)
体制(8263)
信息产业(8198)
地方(8120)
机构
学院(152893)
大学(152761)
(59995)
经济(58501)
管理(56723)
研究(54347)
理学(47465)
理学院(46897)
中国(46178)
管理学(45964)
管理学院(45650)
(33400)
(32740)
科学(32320)
(30415)
(26931)
中心(25591)
财经(24835)
(24687)
研究所(24309)
(22533)
农业(22457)
业大(22319)
(21621)
师范(21402)
北京(21003)
(19704)
(19361)
经济学(18714)
财经大学(18386)
基金
项目(99107)
科学(78391)
研究(74635)
基金(72302)
(63150)
国家(62519)
科学基金(53345)
社会(49065)
社会科(46067)
社会科学(46053)
(38194)
基金项目(37171)
教育(32994)
自然(32241)
(32097)
自然科(31452)
自然科学(31443)
编号(30883)
自然科学基金(30879)
资助(28308)
成果(26613)
重点(22403)
(21464)
课题(21449)
(21222)
国家社会(21071)
(20158)
(20010)
(19432)
创新(18873)
期刊
(75376)
经济(75376)
研究(50668)
中国(35946)
(34234)
学报(24883)
(24780)
(23433)
金融(23433)
科学(23359)
农业(21820)
大学(19850)
管理(19446)
学学(18483)
教育(17406)
业经(14666)
财经(12127)
技术(11989)
经济研究(10303)
(10296)
(9604)
农村(9201)
(9201)
问题(9129)
农业经济(8380)
(8311)
图书(8050)
社会(7529)
理论(7428)
业大(7097)
共检索到244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宇轩  章顺  
乡村社会复杂的网络结构之中分散着技术化的和制度化的各类治理要素,链接着多元化主体之间纷繁复杂的互动关系,塑造乡村社会系统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有序功能结构。其中,参与性、智慧化、协同化是当代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设计有效落地的三大重要要素,三者之间的融合互动共同形成了数字乡村治理的基础性条件。作为中国制度场景下乡村治理体系优化的一种尝试,乡村系统集成改革通过吸纳式参与、智慧化赋能、嵌入式协同,塑造乡村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形成乡村数字化治理平台,融合乡村的多层次治理效能。但数字乡村建设仍要避免陷入运动式集成改革的窠臼,进一步打破数字化主义集成改革的桎梏,超越系统集成的“合成谬误”,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晓铭  
项目制不仅能够强化国家力量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规范,而且能够借助“法定”议程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然而,项目制亦具有多源风险。强化村民参与的制度化、完善项目实施制度和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规避项目实践风险、提升项目治理能力的关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振   唐惠敏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趋势明显,产生了数字劳工与数字农业新形态,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创新。产业振兴各主体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彰显出数字下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逻辑,具体表现为政府的政策驱动、市场的利益联结、法律法规的秩序保障以及技术创新的知识转化。数字下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仍需警惕信息鸿沟、利益偏差以及数字技术不合理利用带来的数字化风险。规避这些风险,需加强政府的政策规章指引,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运用村社组织疏导资本嵌入难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光钦  
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与治理效能具有螺旋式的结构化演进关系,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非逻辑化将直接阻遏大学治理效能的正常实现。治理理念具有的"气"与"理"的系统集成综合属性,以及领导方式具有的主体之于"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集成行为表现,决定了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改革的系统集成的逻辑和必然。其系统集成的改革策略包括:构建大学治理理念和领导方式系统集成改革的统分整合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系统集成治理新格局;促使大学治理主体要素和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通过系统集成改革,促使大学组织将治理理念和领导方式转化为有效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这既是大学治理的初心与使命,也是大学领导的良知与责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蔺海沣  付婷  
校外教育实践为何深陷"非共生态"治理风险?多重制度逻辑理论为论证此议题提供分析视角。我国校外教育治理的系统协同、联动创新和效能增值亟须多重制度逻辑的嵌入。当前校外教育治理面临着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两端失衡风险、公益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双向偏差风险、经营失序与监督失效的双重控制风险、管理混乱与后劲偏弱的两难协调风险。精准规避风险,政府、培训机构、社会公众和教师等逻辑主体需协同行动,创设供需的精准匹配机制,消解供需错配的系统隐忧;均衡公益和市场价值属性,重塑教师身份和情感形象;严格市场准入和审核机制,创构智能化循证监管系统;建立培训锦标赛激励准则,设置弹性畅通的晋级方案,以此提升我国校外教育治理效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建  
教师教育实体化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学科与教育相整合,达到"双向强化"的目的。然而,教育知识的扩张、教育专业的强化、教育权力的专擅等导致教师教育实体化改革存在诸多风险,主要表现为学科的弱化、专业的迷失、权力的冲突等。摒弃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的二元对立,构建教师教育学科,实施"合作型"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是规避教师教育实体化改革风险,彰显教师教育实体化功能的基础与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换芳   林一钢  
县管校聘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改革中热议的话题,其政策初衷在于盘活教师存量,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壁垒,对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受有限的制度理性、保守的文化惯习、松散的合作格局影响,县管校聘改革面临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的理性失衡风险、个体私利与公共利益冲突的伦理博弈风险、内生发展被外铄发展遮蔽的发展异化风险。为规避县管校聘改革风险,应构建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制度理性;加强风险文化自觉,提高风险意识;畅通风险沟通渠道,打造共治格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隐含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等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分析框架。通过整合贝克、吉登斯、鲁曼、拉什等学者的风险社会理论,将新高考改革风险归因于新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中学校自我生存的利益驱动、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等因素。为规避新高考改革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树立改革风险意识与呼唤风险决策伦理;探索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与管理模式;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锰  蒋琳萍  郑建明  华钰文  
文章从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视角探究如何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以用户素养、文化氛围、服务质量、平台质量、信息质量为前因变量,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为结果变量。采用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多重并发因果效应及其相应构型,归纳出“人文环境导向型”“素养导向型”“综合导向型”三种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机理,为解决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规避行为问题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赛专  朱颖芳  
为了实现林业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基于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的构想,对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的内涵、目标、需求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技术架构、逻辑结构、网络拓扑等进行了设计。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的研究对加快林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振刚  汪小勤  李卫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亚娟  吴言林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关系。中国由于幅员辽阔以及经济发展的多层次,使得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不存在最优模式。本文试图从交易费用、监督费用、资产方差、利润方差与绝对风险规避度等因素出发,运用产权理论对农村信用社不同改革模式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对农村信用社实施不同改制模式的结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楠  
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农村入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广泛存在于中国乡村社会无息借贷合约的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乡村社会网络、要素市场连锁合约以及合约执行风险的控制程度是农户选择无息借贷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通过风险控制变量同社会网络与连锁合约进行交互分析后发现,在这些因素中借贷合约执行风险同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无息借贷之所以产生不仅是乡村社会网络以及连锁合约存在的必然结果,更是风险规避经济理性的客观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万纯  
在全球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亦成为必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乡村治理手段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效果显著提升。同时,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面临部分群体不能有效参与治理、治理规范性不足、治理平台运行不畅等风险,而数字化转型社会环境不完善、数字化治理机制不健全、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薄弱等是导致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以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对乡村治理的提升作用,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管理和服务需求。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广辉  郭文博  
数字政府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数字政府建设中,面临着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数据风险、安全风险。这些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滞后、体制革新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数据供给能力有限、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不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生态环境欠佳。规避数字政府建设风险,应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字政府体制革新,更好地适应数字政府建设需要;提升数据安全防护水平,提高数据供给能力;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升数字政府服务能力;优化数字政府生态环境,提升数字政府建设主体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