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0)
2023(14960)
2022(12348)
2021(11316)
2020(9035)
2019(20459)
2018(20483)
2017(38698)
2016(21407)
2015(24230)
2014(24542)
2013(23902)
2012(22120)
2011(19960)
2010(20120)
2009(18518)
2008(17936)
2007(16008)
2006(14352)
2005(12349)
作者
(63534)
(52659)
(52034)
(49860)
(33217)
(25133)
(23722)
(20648)
(20040)
(18855)
(18003)
(17541)
(16606)
(16478)
(16083)
(15999)
(15550)
(15484)
(14935)
(14882)
(13126)
(13048)
(12614)
(12098)
(11752)
(11697)
(11682)
(11512)
(10601)
(10525)
学科
(85750)
经济(85638)
管理(61926)
(60707)
(47712)
企业(47712)
方法(34876)
(33724)
数学(29654)
数学方法(29234)
业经(25751)
中国(24224)
(22716)
农业(22261)
(19404)
(19009)
地方(18142)
理论(14858)
(14476)
银行(14434)
(13773)
(13660)
贸易(13655)
(13611)
(13411)
(13404)
金融(13403)
财务(13328)
财务管理(13292)
(13254)
机构
学院(306822)
大学(306631)
管理(121579)
(115540)
经济(112599)
理学(104710)
理学院(103540)
研究(102863)
管理学(101686)
管理学院(101136)
中国(77011)
(65992)
科学(64757)
(54690)
(54665)
(51456)
业大(47411)
中心(47290)
研究所(46642)
(46106)
财经(43048)
(42577)
师范(42180)
北京(41763)
农业(41669)
(38992)
(37631)
(37550)
师范大学(33820)
经济学(33258)
基金
项目(210557)
科学(164606)
研究(157121)
基金(150548)
(130851)
国家(129643)
科学基金(110857)
社会(97578)
社会科(91959)
社会科学(91933)
(83271)
基金项目(79789)
教育(71366)
自然(70746)
(69434)
自然科(69040)
自然科学(69026)
自然科学基金(67736)
编号(66189)
资助(60814)
成果(54929)
重点(46598)
课题(45486)
(45423)
(44863)
(43304)
创新(40246)
项目编号(40155)
科研(39669)
国家社会(39522)
期刊
(134263)
经济(134263)
研究(90884)
中国(61955)
(54848)
学报(50733)
科学(45810)
管理(43273)
(40984)
教育(38652)
大学(38541)
农业(36772)
学学(36011)
(27849)
金融(27849)
技术(26119)
业经(24910)
财经(20290)
经济研究(19365)
图书(19104)
问题(17658)
(17208)
(16030)
(15980)
理论(15499)
科技(15048)
实践(14287)
(14287)
技术经济(13907)
业大(13663)
共检索到455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鸿  王思琦  张媛  
数字乡村治理稳定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智慧治理中的体现。随着数字乡村治理趋于复杂化,多主体利益交织,有效缓解主体间冲突问题有助于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根据数字乡村治理多主体冲突关系构建冲突分析图模型,模拟了其内部决策主体的策略选择过程,求解多主体利益冲突均衡解,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为实现冲突均衡、解决数字治理多主体冲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议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政策引领,实现政府善治;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全民参与;坚持政企合作,推动技术赋能;坚持统筹兼顾,构建治理共同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丽  靳娇娇  
随着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乡村治理格局。在此背景下,组织冲突的发生在所难免。因此,总结组织冲突的类型,分析其对乡村治理秩序的影响机理,进而确定乡镇政府、村支部和村委会等正式组织和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代表的非正式组织的角色定位,对构建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乡村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纪德奎  
城乡教育一体化既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城乡教育统筹与均衡发展目标的完善与超越。它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具有一体的建设思路、渐进的发展模式、本土化的文化服务和超前的价值引领,但这与当前二元教育机制和跨越式变化等产生的问题存在冲突。为此,需要通过构建文化共同体、建立稳健的转型机制、开展改革实验等途径来进行有效调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水  陈春  
研究通过对在乡村治理结构中村民自治组织发展情况的考察,分析乡村治理过程中村民自治组织发展遭遇到的困境及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整合村两委资源、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组织架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等对策破解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发展的困境,从而促进乡村治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婷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分散性、不确定性及时空分布的异质性使得国家集中监管环境的模式在面源污染治理中显露不足。基于新合作主义思想,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农业中间组织、农资经销商和农户四方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化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治理信息模糊、道德风险监管难、责任追究存在障碍的难题,有助于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佘纪国  
后税时代乡村干部关系从"保护"、"逆保护"关系发展到"冲突"关系。具体来讲,税费时期乡干部充当了村干部的保护者,反过来,村干部对乡干部实行逆保护。税费取消以后乡村干部不再存在保护关系,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为"与"不作为"的冲突也端倪初露。这种逆转性变化源自乡村干部之间目标取向的分异。展开来说,就是乡干部"疏农民"、"维稳定"与"竞升迁"的目标,与村干部"亲村民"、"促发展"与"保连任"目标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其矛盾化解也被非制度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永峰  张传英  王锦远  
以村民直选村级领导人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民主政治制度,已在全国大多数乡村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这无疑将会极大地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程。但无庸讳言,由于其开创性的特征,以及因文化背景、认知水平、人口素质的差异和乡村社会、政治生态的多样性及其他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其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冲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艳妮  
乡村治理是包括政府组织和乡村社会以及其他主体在内的一种多元主体围绕公共权力与资源有效配置展开的活动。多元主体凭借什么样的治理资源参与乡村治理,这些治理资源是否配置合理、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其治理能力的强弱和治理效果的好坏。文章在梳理了乡村治理主体可资使用的各种治理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凭借各种资源参与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行为关系及治理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资源优化配置、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艳娥  
当前,围绕乡村治理主体的整体性研究一直是乡村治理研究的薄弱点。随着乡村治理实践进程的推进,乡村治理的研究重心必将从当前以静态的治理模式讨论为主走向以动态的治理主体研究为主;对于乡村治理主体内涵和类型的界定,目前仍然是模糊和混乱的,需要进行理论的梳理和规制;各治理主体的地位界定和作用的模式要放在特定的乡土资源中作具体分析;对于乡村治理主体的行为关系研究当前宏观制度上聚焦于两委关系和乡村关系上,而对微观行为主体关系的考察上则使用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多中心治理是乡村治理的未来走向,这一点凸显了乡村治理主体研究的潜在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然而,在"乡政村治"治理模式下,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之间并没有形成互动双赢的良性格局,乡镇政府的权力只是在形式上被弱化,实际上由于村委会的角色错位导致村民自治功能受到极大的抑制和削弱,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重塑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契机,有助于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和市场运作的网格化治理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辉文  
当前乡村环境冲突事件频发,邻避现象在乡村逐步显现,冲击着乡村的和谐和稳定。本文将邻避冲突的分析视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以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乡村邻避冲突中各相关主体的行动及其效果。研究表明,由于乡村产权权益弱化、松散的乡村自组织容易崩解和乡村中权力与资本结合的优势地位,乡村邻避冲突治理出现了局部失序的现象。比较研究表明,解决乡村邻避冲突主要在于国家权力的常态化切入乡村,以及在此基础上村民稳固的自组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辉文  
当前乡村环境冲突事件频发,邻避现象在乡村逐步显现,冲击着乡村的和谐和稳定。本文将邻避冲突的分析视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以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乡村邻避冲突中各相关主体的行动及其效果。研究表明,由于乡村产权权益弱化、松散的乡村自组织容易崩解和乡村中权力与资本结合的优势地位,乡村邻避冲突治理出现了局部失序的现象。比较研究表明,解决乡村邻避冲突主要在于国家权力的常态化切入乡村,以及在此基础上村民稳固的自组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张学东  方冠群  
转型中的农村社会,乡村秩序发生变化,传统亲缘关系与现代社会关系并存,传统礼俗与理性并存。但是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乡规民约为规范的乡村秩序,在农村社会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制度建构,对于变迁的农村社会具有一种"嵌入性"特征。传统乡村秩序与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既有冲突也有融合,建构现代农村管理体系,必须以农村社会的现有乡村秩序为基础,才能实现有效的农村社会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慧瑶  李长健  
与传统社会下乡村的封闭治理不同,目前我国的乡村治理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内外多主体交融的治理。文章在分析各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时触发的原生与次生性风险基础上,提出利益博弈是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风险形成的天然基点,为平衡各方利益,应坚持多元利益观,构建以党为中心的多元治理风险防范模式,具体而言,就是以党为中心、政府重点参与、村民自治组织为中坚、村民为主体、社会其他力量为辅助的多元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中乡贤主德治、政府主法治、村民主自治,党委全面领导的协同治理机制,巩固党在基层的领导地位、发掘乡村自身潜力、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成  方同庆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双一流"大学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大学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受诸多因素掣制,难以充分激发,引起广泛关注。借鉴现代冲突理论,探讨大学科研治理中,科研人员因所处弱势地位而可能面临的冲突;阐述冲突的表现,包括群际冲突、群内冲突、学科冲突和个体冲突;分析冲突的生成,主要有政府信任假设与期待冲突、科技制度供给与需求冲突及治理方式对立与合作冲突;阐发大学科研治理变革的理论逻辑,主要有互动互信是大学科研治理的前提、科技制度是大学科研治理的保障、协同共治是大学科研治理的目标;提出变革的实践路径,包括诚信建设常态化、科技制度体系化、制度创新多元化、治理方式柔性化、科研服务精细化和治理手段智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