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3)
- 2023(16595)
- 2022(13765)
- 2021(12616)
- 2020(10243)
- 2019(23065)
- 2018(23169)
- 2017(44330)
- 2016(24108)
- 2015(27255)
- 2014(26947)
- 2013(26712)
- 2012(24288)
- 2011(21823)
- 2010(21938)
- 2009(20230)
- 2008(19481)
- 2007(17278)
- 2006(15251)
- 2005(13203)
- 学科
- 济(97674)
- 经济(97571)
- 业(74928)
- 管理(65462)
- 企(51859)
- 企业(51859)
- 农(51329)
- 方法(39021)
- 农业(34149)
- 数学(32664)
- 数学方法(32283)
- 业经(31034)
- 中国(26856)
- 财(22678)
- 地方(21439)
- 学(19066)
- 制(18952)
- 贸(17766)
- 贸易(17755)
- 易(17273)
- 理论(16182)
- 技术(15217)
- 发(14860)
- 和(14858)
- 策(14843)
- 产业(14485)
- 银(14377)
- 银行(14342)
- 环境(13950)
- 教育(13796)
- 机构
- 学院(338747)
- 大学(334821)
- 管理(137109)
- 济(132396)
- 经济(129269)
- 理学(119084)
- 理学院(117819)
- 管理学(115905)
- 管理学院(115263)
- 研究(110277)
- 中国(82574)
- 京(70565)
- 农(68830)
- 科学(68403)
- 财(57726)
- 业大(54730)
- 所(53990)
- 农业(52444)
- 中心(51482)
- 江(50583)
- 研究所(49043)
- 范(46568)
- 师范(46233)
- 财经(45879)
- 北京(43765)
- 经(41770)
- 州(41300)
- 院(39594)
- 经济学(37282)
- 经济管理(36936)
- 基金
- 项目(233716)
- 科学(183663)
- 研究(177243)
- 基金(167282)
- 家(144222)
- 国家(142840)
- 科学基金(123069)
- 社会(111536)
- 社会科(105189)
- 社会科学(105159)
- 省(92917)
- 基金项目(89033)
- 教育(79435)
- 自然(77082)
- 划(76441)
- 编号(76228)
- 自然科(75229)
- 自然科学(75216)
- 自然科学基金(73854)
- 资助(66487)
- 成果(61635)
- 发(51444)
- 重点(51322)
- 课题(50629)
- 部(50514)
- 创(48659)
- 国家社会(45238)
- 项目编号(45200)
- 创新(45084)
- 科研(43628)
- 期刊
- 济(151892)
- 经济(151892)
- 研究(95890)
- 农(71020)
- 中国(67729)
- 学报(52620)
- 科学(48803)
- 农业(48200)
- 管理(46241)
- 财(41404)
- 大学(40755)
- 教育(40262)
- 学学(38086)
- 业经(31613)
- 融(29065)
- 金融(29065)
- 技术(28773)
- 图书(24726)
- 业(22852)
- 经济研究(21595)
- 财经(20880)
- 问题(20714)
- 版(17967)
- 经(17784)
- 书馆(17434)
- 图书馆(17434)
- 科技(16573)
- 现代(16060)
- 理论(16010)
- 技术经济(15891)
共检索到496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资岚
数字乡村战略下,智能技术与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的嵌入融合,有利于实现其资源端的数字化扩容、需求端的动态化平衡和政策端的协作化扶持,从充分性、契合性、均衡性维度提升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存在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缓慢、农村老龄群体信息素养偏低、现有服务适老化程度不高、管理制度内卷化等弊病,制约相应优势功能的发挥。据此,文章认为应针对性采取相应策略,从搭建服务平台、培育信息知能、引领内生需求、驱动外部资源、重构文化空间等方面着手,助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不断满足农村老龄群体美好晚年生活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传洲 李国辉 滕皓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美荣 李瑾 马晨
提出数字乡村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内涵,并基于全国8370份乡村居民、村干部和乡镇干部的典型调查数据,揭示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分析阻碍数字技术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瓶颈,总结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需求,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基本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农村公共服务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重大方针政策与重大举措。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从农村教育质量、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指明了乡村振兴建设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雅斐
本文重点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文化的建设研究工作,然后从城镇化方向去研究了农村文化的重要性和当下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突破现有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展开分析。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文化 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万君 姚娟娟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从“送文化”向“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不断地完善优化。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支持不足与人才短缺、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待提升、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仍不高。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效果需要加强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明确权责关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并健全政策执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公共文化 政策演变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萍 黄凯丽 赵海波 李文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云南民族地区,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在考虑云南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文章立足云南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前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提出与之对应的优化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培培 徐宏新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中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包括产业、文化等在内的五个方面全面振兴。文化振兴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创造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加之农村体制变革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弱化,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供需不匹配、主体"碎片化"等问题。为此,一方面需要抓住主体重构这个"牛鼻子",构建"一核多元"的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结构;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供需状况,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多元性、多层次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大学生创业与农村经济提升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既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也能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密切大学生创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就是要为大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创业环境,切实发挥大学生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创业 经济提升 互动关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晓龙
让农村老龄人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生活,是新时代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基本要求。以农村老龄人日常生活方式为依据,精准识别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侧结构,益于推动其迈向“适老化”发展新阶段。农村低龄老人因镇域经济空间距离远近和负有家庭伦理责任,农村男女高龄老人因脱离家庭伦理责任和从事村庄传统文化活动不同,农村失能老龄人因选择养老模式不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各不相同的特点,进而共同塑造了多元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侧结构。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由于供给分配不平衡、供给使用率相对较低、供给形式主义滋生、供给主体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配较为突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适老化”发展,亟需强化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导向原则,建立农村老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激活村庄新乡贤老龄公共文化服务购买功能,提高购买市场性老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灵活性,增加村财老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守新 孙学涛 刘泊麟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信息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本文将村庄调研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匹配,运用混合截面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对专业合作社数量及村庄企业数量均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建萍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更甚。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加,农村空巢老人增加,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传统以土地为养老保障的农村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农村地区老年人因老返贫、因病致贫风险较大。需要结合农村现实情况,探索兼顾农村老年人医养双重需求的养老模式。医养融合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大量老年人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本文结合农村老龄化发展现状,阐述农村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剖析农村医养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医养融合 养老服务 老年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潘颖 郑建明
[目的/意义]系统梳理近十年国内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分布现状,归纳研究主题,总结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向。[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文献调研与可视化方法,揭示相关研究的作者分布、学科分布、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布现状;围绕服务设施、资源建设、服务均等化、服务利用与服务项目研究5个主题展开分析。[结论/发现]该领域已形成较为核心的团队,呈现以图书情报科学为主,其他学科协同的分布现状,但宏观层面的研究项目数量不足,系统性研究成果缺乏;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化、社会化与建设管理,数字资源建设,对于乡村生产生活的作用等主题有待进一步深化。[创新/价值]从研究分布、研究主题方面对国内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了研究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小英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职业教育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与文化支撑的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交汇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还面临供需方向错位、理实结合松散、城乡文化游离和校村联系脱节的困境。基于此,需要职业院校转变思想,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生态圈;知行合一,强化乡村振兴的技能人才链建设;铸魂职业文化,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示范体;加强校村合作,创新乡村振兴两元主导面,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服务能力 校村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阳春 宁凌
交通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公共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进行系统分析,指出需要系统地建立多维度农村公共交通建设促进机制。最后提出建设农村公共交通的具体对策:整体协作联动,完善供给建设体系;多维主体参与,稳定供给建设要素;科学政府管制,保障供给建设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