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0)
2023(16005)
2022(12678)
2021(11691)
2020(9180)
2019(20769)
2018(20243)
2017(39029)
2016(20459)
2015(22568)
2014(22425)
2013(21478)
2012(19477)
2011(17421)
2010(17320)
2009(15720)
2008(14863)
2007(13015)
2006(11239)
2005(9259)
作者
(53814)
(45263)
(44792)
(42794)
(28389)
(21353)
(20382)
(17561)
(17205)
(15992)
(15078)
(15056)
(13955)
(13706)
(13690)
(13626)
(13259)
(13177)
(12983)
(12760)
(10960)
(10840)
(10785)
(10358)
(10355)
(10108)
(9790)
(9706)
(8891)
(8872)
学科
(85254)
经济(85175)
管理(59888)
(59030)
(45247)
企业(45247)
方法(35592)
(34446)
数学(31774)
数学方法(31291)
业经(25025)
中国(24428)
农业(22724)
(22697)
地方(18845)
(16279)
(15242)
贸易(15234)
(14833)
(14157)
(13446)
银行(13434)
产业(13244)
(12864)
(12734)
环境(12716)
财务(12671)
(12661)
金融(12659)
财务管理(12643)
机构
学院(280214)
大学(273991)
(116413)
经济(113947)
管理(112959)
理学(98103)
理学院(97144)
管理学(95508)
管理学院(94963)
研究(86802)
中国(66681)
(54589)
(54485)
科学(49477)
财经(42995)
中心(42914)
(42911)
(41758)
(39274)
(39106)
业大(38436)
(37213)
师范(36918)
经济学(35635)
研究所(35296)
(33360)
北京(33131)
(32495)
经济学院(32215)
农业(32043)
基金
项目(194978)
科学(156392)
研究(150462)
基金(141737)
(120693)
国家(119559)
科学基金(105382)
社会(98231)
社会科(92995)
社会科学(92975)
(77291)
基金项目(74358)
教育(69442)
自然(64507)
(63601)
自然科(63047)
编号(63040)
自然科学(63034)
自然科学基金(61885)
资助(55778)
成果(50412)
(43244)
(43175)
重点(43066)
课题(42786)
(41657)
国家社会(40853)
创新(38672)
(38670)
项目编号(38189)
期刊
(129207)
经济(129207)
研究(79335)
中国(54169)
(43909)
(40773)
管理(40370)
学报(35531)
科学(35283)
教育(32955)
大学(29681)
农业(29152)
(28129)
金融(28129)
学学(27783)
技术(26650)
业经(25691)
财经(20179)
经济研究(19925)
(17410)
问题(16851)
图书(14211)
(13117)
技术经济(13046)
商业(12843)
理论(12537)
现代(12450)
(12316)
(12301)
统计(12167)
共检索到407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国伟  李瑶  任克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将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与发展逻辑。从多重政策关系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数字乡村的特征事实与多重矛盾的认识,系统提出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突出治理应用、借力乡村产业、加大技术攻关、注重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俊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次针对"三农"问题做出了新的指引与解读,希望在未来几年继续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最大限度提升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到中国乡村经济治理的主要矛盾,针对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经济体制、经济治理模式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便在多个视角、多个层面上寻找乡村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万卫红  陈富良  
收费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在现实中的矛盾●万卫红陈富良一、我国收费政策的目标模式任何一项政策的形成,首先都必须确定合理的政策目标。合理的收费政策目标一方面要考虑公共品供需双方的愿望,另一方面则必须吻合国家的经济与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就现阶段政府制定收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卢艳丽  
实现有效的总量控制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的两大核心目标。本文从我国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现状出发,指出政府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是其两大核心特征。从省域层面将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与其现状指标分配进行对比,发现资源的空间配置与利用效率并不相关,存在着空间失衡,由此必然会导致效率损失,并且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形成理想的区域开发格局。进而探讨实现建设用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思路,实现指标的跨区域交易与建立相应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曌  储德平  王兰兰  邹芷嫣  
乡村老年闲暇教育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客观需求,是实现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内在诉求。然而,我国乡村老年闲暇教育面临着三大突出矛盾:乡村文化环境日益衰弱与老年群体余暇渐趋充裕之间的矛盾、乡村休闲产业供给断层与老年群体的闲暇需求之间的矛盾、乡村成人教育观念淡漠与终身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从闲暇教育观念、闲暇教育内容、闲暇教育人才、休闲产品质量、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中国乡村老年闲暇教育的因应之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随着乡村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旅游资源开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处理,利益如何协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同时,各地区同质性旅游资源的不断出现,地区间的利益空间受到了压缩,区域利益冲突凸显,也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利益协调路径进行研究,缓解利益相关者矛盾冲突将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亮  
教师补充作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关键着力点,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受到编制政策、岗位吸引力、师资供给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补充数量和质量、教师队伍结构、专业化水平诸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补充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符合实际的编制核定与管理办法,配足配齐教师;推进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建立扎根民族乡土的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运用政策杠杆体现积极差别待遇,增加民族乡村地区教师岗位吸引力,让民族乡村地区“优才能引、贤才能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琳玲  陈贻设  
农村零售业是我国经济市场重要的部分,农村零售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零售商的收入,而且可以满足农户的物质需求。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农村零售业是我们需要深入讨论的课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为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给出了意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洲  石奇  
粮食政策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粮食政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从政府粮食政策目标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粮食政策演进历程及其内在目标逻辑,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粮食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内在矛盾,剖析了我国粮食政策循环反复的目标根源。笔者认为,不同时期政府的粮食政策目标决定了政府的粮食政策选择,我国粮食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内在矛盾是我国粮食政策循环往复的根源。因此,应协调多重粮食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抓住维护粮农利益的核心政策目标,促进粮食政策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协调,形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洲  石奇  
粮食政策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粮食政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从政府粮食政策目标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粮食政策演进历程及其内在目标逻辑,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粮食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内在矛盾,剖析了我国粮食政策循环反复的目标根源。笔者认为,不同时期政府的粮食政策目标决定了政府的粮食政策选择,我国粮食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内在矛盾是我国粮食政策循环往复的根源。因此,应协调多重粮食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抓住维护粮农利益的核心政策目标,促进粮食政策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协调,形成安全与效率相统一的政府粮食政策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乡村教育是积累国家发展和乡村建设所需人才资本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当前,城乡教育仍然面临较大差距,乡村教育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制度设计缺陷及社会文化引导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为应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挑战,瞄准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教育建设的优化路径应聚焦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政府五大主体,通过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教育建设体系,发挥各方优势和能动性,整合和完善城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和改革乡村教育管理制度。同时,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带动和鼓励各方主体共同参与,补齐乡村教育的发展短板,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中国城乡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宇阳  
推进乡村数字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效率的重要路径。从嵌入性视角出发,在数字治理技术供给乡村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的认知、行政、文化以及关系的嵌入。然而,由于数字鸿沟下农民数字认知不足、“数字锦标赛”下的“数字政绩”激励、“外生性”数字治理的地方排斥、“数字脱域”下“基层-农民”关系脱嵌等原因,当前我国乡村数字治理存在一定的认知嵌入不足、行政嵌入过度、文化嵌入缺位以及关系嵌入弱化等多重困境。应该有序推进数字治理、普及乡村数字教育,改善乡村数字治理考核体系,促进乡村本土治理文化内容融入数字治理,多途径增进乡村数字治理中的“基层-农民”关系,以此塑造良好的嵌入性环境,真正实现有效乡村数字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繁金  
在农村社会持续分化和阶层、利益群体界限逐渐清晰的背景下,我国农村阶层关系出现了阶层之间利益分化及需求多样化与平衡及满足、聚合力与离合力、政治意识多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有序流动的正当需求和层际间隐性壁垒妨碍流动等矛盾。这些矛盾增加了农村阶层关系紧张与冲突的风险,因此,本文认为,党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资源和财富在阶层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手段、加大政治整合力度、促进社会成员合理有序流动等方面进行解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鸣   杜志雄  
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各国乡村发展的主要方向。澳大利亚、美国、德国、韩国等典型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国际趋势与发展路径包括:依照数字乡村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依据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理念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数字素养技能培训打造乡村数字人才队伍,依据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推动数字化转型,依靠协调政府市场关系取得数字乡村建设实效。针对当前中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国外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趋势,本文提出重视基层建设规划、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注重培养数字人才、加速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构建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丽莉  曾亿武  郭红东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在经历了起步摸索阶段(1979-1993年)、基础培育阶段(1994-2003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7年)以后,进入了全面提升阶段(2018年开始),亦即数字乡村建设阶段。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新阶段,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实现高质量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和农村全方位数字化发展,技术进步、深化改革和利益均衡则构成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层逻辑。然而,一些地方数字乡村建设存在诸如工作重心落在硬件设备上、数字形式主义滋生蔓延、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过度依赖运营服务商等实践误区,背离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底层逻辑,亟须纠正。建立系统有力的保障机制、增强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调整公共资源的分配方式以及提升干部群众的数字素养,是优化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