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8)
- 2023(15188)
- 2022(12057)
- 2021(10957)
- 2020(8305)
- 2019(18520)
- 2018(17809)
- 2017(33404)
- 2016(18031)
- 2015(19787)
- 2014(19646)
- 2013(19516)
- 2012(18381)
- 2011(16921)
- 2010(17015)
- 2009(15666)
- 2008(15352)
- 2007(14107)
- 2006(12815)
- 2005(11781)
- 学科
- 济(86154)
- 经济(86072)
- 业(54674)
- 农(50895)
- 管理(44554)
- 农业(33663)
- 企(30821)
- 企业(30821)
- 中国(27968)
- 业经(26503)
- 方法(25302)
- 地方(24979)
- 数学(22276)
- 数学方法(22156)
- 制(16513)
- 发(16486)
- 财(16446)
- 贸(15989)
- 贸易(15973)
- 易(15456)
- 银(15029)
- 融(15007)
- 金融(15007)
- 银行(14990)
- 行(14582)
- 学(14333)
- 环境(13085)
- 发展(12936)
- 展(12914)
- 农业经济(12895)
- 机构
- 学院(264673)
- 大学(258754)
- 济(113479)
- 经济(111238)
- 管理(98426)
- 研究(97276)
- 理学(83761)
- 理学院(82796)
- 管理学(81597)
- 管理学院(81100)
- 中国(76166)
- 农(68646)
- 科学(58608)
- 京(55303)
- 农业(52724)
- 所(49555)
- 财(49037)
- 业大(47494)
- 中心(45743)
- 研究所(44615)
- 江(42055)
- 财经(37815)
- 范(35474)
- 师范(35025)
- 北京(34700)
- 经(34457)
- 院(34179)
- 省(33965)
- 经济学(33707)
- 州(33510)
- 基金
- 项目(175579)
- 科学(137579)
- 研究(129463)
- 基金(125351)
- 家(110926)
- 国家(109825)
- 科学基金(92774)
- 社会(84425)
- 社会科(79670)
- 社会科学(79647)
- 省(71136)
- 基金项目(66514)
- 划(58445)
- 自然(57204)
- 教育(56250)
- 自然科(55856)
- 自然科学(55842)
- 自然科学基金(54831)
- 编号(53226)
- 资助(48205)
- 发(44764)
- 成果(41997)
- 重点(39351)
- 部(37795)
- 农(37441)
- 创(36974)
- 课题(36917)
- 发展(35864)
- 国家社会(35394)
- 展(35294)
- 期刊
- 济(139632)
- 经济(139632)
- 研究(78597)
- 农(72605)
- 中国(63318)
- 农业(48867)
- 学报(45801)
- 科学(41713)
- 大学(35149)
- 财(34225)
- 管理(33374)
- 学学(33321)
- 融(32427)
- 金融(32427)
- 业经(30040)
- 教育(28003)
- 业(23388)
- 技术(22033)
- 经济研究(20113)
- 问题(19439)
- 财经(18521)
- 经(15974)
- 农村(15844)
- 村(15844)
- 农业经济(15713)
- 版(15347)
- 世界(14917)
- 经济问题(13474)
- 业大(13395)
- 技术经济(13223)
共检索到419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小波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市场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市场发展水平总体不断提高,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市场培育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相比经济发展、消费增长、城镇化等因素,数字乡村建设的作用强度明显较低。根据分维度结果,农村市场集聚力水平相对较高,于是数字乡村可以发挥的助力作用更强,但是市场流通力和市场购买力水平都在农村市场综合水平以下,数字乡村对这两个维度的助力作用强度也明显较弱。由此也可认为,数字乡村对农村市场发展的影响受到农村市场培育阶段或发展程度的牵制。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村市场 乡村建设 数字经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万建香 汪亮
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和数字乡村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加速推动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了消费总量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从而实现农村家庭消费升级。(2)数字乡村发展通过人力资本赋能效应和数字金融赋能效应,同步提升消费主体动力和消费客体水平,加速农村家庭消费升级。(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对女性、青年户主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乡村经济数字化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最大。(4)数字乡村发展对较高学历户主家庭的消费升级的正向作用更大,凸显基础型人力资本的“内部增益效应”。(5)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遵循“基础生存—发展享乐”的递进规律,即使处于不同消费水平,数字乡村发展的消费升级作用依旧显著。因此,要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乡村红利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动力,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胜强
制定开拓和发展农村市场的战略对策,是促进我国消费市场健康发展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和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的现状及影响家电下乡实施效果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家电下乡 农村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光云 庞娟 官锡强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城市与农村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农村,农业不发达、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这些问题又表现为农村市场的发育程度低,市场容量过于狭小,商业、服务业等零售产业极为薄弱。其中,农村零售业的缓慢发展,不仅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而且还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春莲 陈扬扬 李茂林
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显著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和资本水平均能正向调节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果。影响机制检验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创新效应、普惠效应以及产业升级效应,间接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且教育水平、资本水平能够显著强化上述机制。门槛效应回归结果说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以自身为门槛的三重门槛效应。因此,须加速乡村数字新基建布局,畅通数字乡村建设的赋能渠道,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举措,提升地区教育水平,建设高水平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志祥
一、建立农村市场的战略目标 14年前,我国农村率先进行经济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接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改革的成功和乡镇企业所创立的灵活的经营机制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准备了条件。农村工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了物质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农户经济的发展,面向市场的乡镇企业的全面高涨,构建了农村商品经济的主体地位。农村市场的建立已经水到渠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永红 郑娅
在对农村市场开拓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了城镇化在实现人口集中、构建农村发展极、推进城乡市场对接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市场 乡村城镇化 新视角 发展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林焕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历史性创造。虽然经历了 10多年的发展,但普遍地、完整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才刚刚开始。实践中存在发展不平衡、认识上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从村民自治实践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阐述二者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揭示村民自治实践与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主体意识 独立人格 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刘健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必须要以惠及“三农”为目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乡村旅游因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凯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显著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且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据此,文章提出加大数字基础建设投入、强化乡村科技创新支撑、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建议,以期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符建华 薛静娴
本文基于2014—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此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对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加明显,东部次之,但对中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没有有效的证据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和金融科技发展是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应加强数字乡村建设,重点支持信息化技术和金融科技发展,同时加快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舒惠国
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舒惠国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如何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失时机地把农村发展引入市场经济轨道.率领农民走向小康生活目标,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一、适应农村经济体制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本文通过构建五维指标体系,评价了我国及东中西地区的旅游电商发展水平,并实证研究了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市场活力释放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旅游电商发展水平总体不断提升,东部地区旅游电商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但西部地区水平较弱。总体上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生产市场规模增加和消费市场激活都具有显著的驱动力,从而促进农村市场活力释放。旅游电商发展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的活力刺激效应都比较明显,但是它对农村生产市场活力释放的影响效应程度存在更为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最强,但是西部地区这一影响效应尚未得到有效释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宣蓉 范静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水平影响的总体效应和中观结构层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作用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滞后一期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当期影响。因消费类型的不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当期正向促进效果仅表现在食品衣着、生活用品、交通通信类消费,而滞后一期的正向促进效果则还延伸至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类消费,且影响程度也总体提高。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民消费 效果 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