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9)
2023(17333)
2022(14303)
2021(13078)
2020(10651)
2019(23933)
2018(23668)
2017(45072)
2016(24348)
2015(27225)
2014(27046)
2013(26956)
2012(24638)
2011(22394)
2010(22111)
2009(20172)
2008(19489)
2007(17356)
2006(15262)
2005(13002)
作者
(73137)
(61425)
(60593)
(57589)
(38278)
(29417)
(27189)
(24095)
(23197)
(21561)
(20690)
(20613)
(19117)
(19043)
(18603)
(18603)
(18503)
(17949)
(17616)
(17148)
(15499)
(14819)
(14817)
(14049)
(13898)
(13667)
(13498)
(13466)
(12367)
(12164)
学科
(102057)
经济(101946)
(71045)
管理(65735)
(51729)
(48873)
企业(48873)
方法(42703)
数学(37453)
数学方法(37118)
农业(34228)
业经(29826)
中国(27077)
(23643)
地方(21940)
(20822)
(18191)
贸易(18184)
(17931)
(17646)
技术(15781)
环境(15778)
(15221)
(14490)
银行(14426)
理论(14068)
(14053)
产业(13995)
(13778)
(13530)
机构
学院(350824)
大学(348302)
(138918)
管理(138790)
经济(136003)
理学(121518)
理学院(120201)
管理学(118138)
研究(117570)
管理学院(117524)
中国(86918)
(80990)
科学(76004)
(73046)
业大(63176)
农业(62678)
(59362)
(59049)
中心(54631)
研究所(54350)
(50779)
财经(48083)
(45674)
师范(45148)
北京(45134)
(44042)
(41945)
(40980)
经济学(40671)
农业大学(40233)
基金
项目(250044)
科学(195059)
基金(180417)
研究(179985)
(159340)
国家(157910)
科学基金(134506)
社会(114238)
社会科(107916)
社会科学(107887)
(99120)
基金项目(96820)
自然(87546)
自然科(85465)
自然科学(85442)
自然科学基金(83900)
(82471)
教育(80286)
编号(73943)
资助(71832)
成果(57903)
重点(55487)
(54127)
(54001)
(52082)
课题(49707)
创新(48561)
科研(47828)
国家社会(47251)
计划(45710)
期刊
(153894)
经济(153894)
研究(96590)
(81922)
中国(66764)
学报(63950)
科学(55670)
农业(55548)
大学(48084)
学学(45626)
管理(44898)
(41207)
教育(35155)
业经(31957)
(29877)
金融(29877)
技术(28178)
(26089)
经济研究(22698)
财经(21992)
问题(21327)
(19808)
图书(19262)
(18727)
业大(18697)
科技(18619)
技术经济(16468)
理论(16016)
资源(15926)
商业(15903)
共检索到501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宣蓉  范静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水平影响的总体效应和中观结构层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作用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滞后一期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当期影响。因消费类型的不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当期正向促进效果仅表现在食品衣着、生活用品、交通通信类消费,而滞后一期的正向促进效果则还延伸至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类消费,且影响程度也总体提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斯丽娟   石珂欣  
农村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是新发展格局下扩内需稳增长、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数字乡村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释放农村数字红利、催生农村居民消费动力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效应识别,而其影响的差异性和具体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分析。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维度差异、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对于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乡村基础设施和乡村生活数字化建设对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最强。农村居民收入和互联网使用深度的增加、收入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的降低是数字乡村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路径,数字乡村建设对于户主学历水平较高、家庭抚养负担较轻家庭的消费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金融排斥较弱、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偏低的地区内的家庭所受到的政策促进效应更加显著,而县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较高和较低地区之间数字乡村建设的消费促进作用并无显著差异。文章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消费扩大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为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平  
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协同关系有利于破解农村居民消费不振的困局,寻找经济的新增长点。本文利用2015-2020年省级农村居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总值以及农业机械总功率等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乡村振兴指数,并使用系统矩估计评估乡村振兴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地方政府在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地方政府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助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蓉   柳思维   冯佑帅  
文章基于2009—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中介和空间溢出视角探究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村居民消费和数字乡村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乡村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且对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从消费层次看,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影响明显,对享受型消费的提升作用微弱;从分区域看,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而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据此,提出应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健全数字技术与农村产业融合机制、加强地区间协同发展和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消费的外部性效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伟  
数字乡村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本文采用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上,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表现出正向效应。区域层面上,数字乡村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经过多次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成果可为发展数字乡村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亚楠  王海成  
数字乡村具有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特征,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信息红利和互联网机遇对农村居民网购具有巨大的影响效应,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模式、消费结构,释放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活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基于200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对农村居民网购的影响效应发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网购水平,且该影响效应是通过生存型网购、享受型网购、发展型网购等多维路径同时实现的。从结构上看,数字乡村对发展型、享受型、生存型网购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减。从区域上看,数字乡村对农村居民网购的影响效应具有区域差异,由于各地区农村经济及互联网基础设施水平不同,数字乡村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东部地区,这符合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在粮食主产区影响效应较强,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影响效应较弱,可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效应,实现粮食增产、农村居民增收双重目标。由此,为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网购水平,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农村移动通信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农村居民进行互联网消费提供便利;需要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电商环境和畅通的物流体系,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开发农村电商业务;需要监管部门规范农村电商交易,把控电商产品质量,保障网购环境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尹含   孙伯驰  
对标对表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文章从微观农户视角通过数字乡村整体架构,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建设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数字乡村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Kakwani指数上升0.0010。(2)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发现,乡村经济数字化使收入差距提高了0.0009,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作用效果最明显。(3)异质性分析还发现,通过数字乡村建设,非林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0.0187万元,非林业生产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0.0656万元,两者增收效果更明显。(4)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精英俘获,高学历农户和高社会资本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0.0496万元和0.0267万元,不利于弱势群体分享数字乡村建设红利,带来了严峻的收入分化问题。(5)机制分析显示,数字乡村建设使高收入农户的农业生产发展增加1.5457万元,非农就业的概率增加0.1427,从而扩大了农村收入差距。根据研究结论,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补足乡村经济数字化和林业生产短板,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冬  王岩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GMM方法,重点围绕居民消费现实和消费潜能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电商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电商化既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实际消费规模扩大,也有利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潜能释放,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增长后劲。农村电商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挖潜力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其中对消费现实水平的影响程度以中部地区最高,而对消费潜能的影响程度以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化在挖潜农村居民消费方面的作用则不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立强   王伟静  
基于2018—2020年我国1721个县的县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实证探究了县域数字物流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县域数字物流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能够通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县域数字物流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区的影响大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区,对具有高消费升级水平的农村居民影响作用更大;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县域数字物流会借助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实现。因此,为实现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应该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数字物流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距,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发挥收入的中介作用,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剧小贤  
农村家庭消费提质升级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共同富裕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结合数字经济测度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渠道。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玉冰  
居民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在金融科技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引发农村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本文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涂先进  胡宝娣  
就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论题,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大小与社会保障支出强度高度相关;在社会保障支出强度越低的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以农村社会保障为突破口,来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以提振内需,是现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