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5)
2023(14498)
2022(11609)
2021(10372)
2020(8297)
2019(18146)
2018(17871)
2017(33613)
2016(17749)
2015(18865)
2014(18410)
2013(18431)
2012(16732)
2011(14864)
2010(14946)
2009(14275)
2008(14264)
2007(13089)
2006(11657)
2005(10212)
作者
(51875)
(43988)
(43427)
(40551)
(27174)
(21002)
(19322)
(17011)
(16468)
(15379)
(14813)
(14419)
(13650)
(13645)
(13138)
(13079)
(12985)
(12741)
(12560)
(12344)
(10981)
(10475)
(10460)
(10059)
(9864)
(9831)
(9724)
(9483)
(8726)
(8631)
学科
(90745)
(79421)
经济(79323)
(73235)
企业(73235)
管理(64848)
(49885)
业经(35400)
农业(33255)
方法(30434)
(25422)
数学(22648)
数学方法(22546)
中国(20197)
技术(19912)
(18072)
财务(18068)
财务管理(18054)
(17233)
企业财务(17118)
(15507)
(14615)
贸易(14606)
(14254)
(14006)
地方(13969)
技术管理(13571)
(13218)
农业经济(12683)
(12639)
机构
学院(262505)
大学(252439)
(112849)
经济(110975)
管理(110619)
理学(96242)
理学院(95401)
管理学(94310)
管理学院(93835)
研究(80088)
中国(65241)
(63239)
(50482)
(48860)
科学(48534)
农业(48437)
业大(45925)
(40352)
(39117)
财经(39026)
中心(38669)
(35563)
研究所(35447)
经济学(32966)
经济管理(32402)
(31470)
农业大学(30534)
商学(30388)
北京(30221)
商学院(30131)
基金
项目(178918)
科学(143320)
基金(132018)
研究(131003)
(115397)
国家(114185)
科学基金(99851)
社会(88619)
社会科(83832)
社会科学(83809)
(72902)
基金项目(71270)
自然(62880)
自然科(61546)
自然科学(61529)
自然科学基金(60544)
(58327)
教育(55472)
编号(52383)
资助(49454)
(43880)
(42710)
(40079)
创新(40016)
成果(39511)
重点(38731)
(38421)
国家社会(37445)
(35711)
(35637)
期刊
(132070)
经济(132070)
研究(68446)
(67567)
中国(50966)
农业(45409)
管理(41787)
学报(41123)
科学(39907)
(38954)
大学(32155)
学学(31185)
业经(31064)
(25775)
金融(25775)
(23399)
技术(21809)
财经(18959)
经济研究(18752)
问题(17915)
(16393)
教育(16150)
技术经济(15697)
(15095)
农村(15077)
(15077)
农业经济(15052)
科技(14733)
商业(14125)
世界(13803)
共检索到383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雷  孙光林  
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而农户就业压力增大背景下,探讨数字乡村建设是否能够推动农户创业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基于资源禀赋创业论,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影响农户创业行为的基本逻辑,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和数字乡村指数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创业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在作用机制上,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破解农户数字鸿沟以及提高信贷可得性”路径,促进农户进行创业。在异质性分析上,数字乡村建设能够缓解农户收入不足因素对创业所造成的障碍,但也会更有利于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男性户主创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美凤   高云凤   马华   石文杰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重塑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催生了如电商、直播等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业形态,展现出对农户创业的深刻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采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户创业;东部地区、男性、中青年和低数字素养群体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西部地区阻碍作用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通过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提高农户创业。研究结论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对农户创业带来的具体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农村地区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农民创新创业找到了新动力源泉,也启示决策部门应因人施策、因地制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避免“运动式”“一刀切式”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创业的不利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哲   雷琳  
全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农户共同富裕,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创新性将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纳入同一发展框架,以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户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向影响农户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效应存在受教育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地区以及与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全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子渭   魏远竹  
选取CHF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及各维度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及四个维度均对农户创业绩效有正向作用。进一步考察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盈利状况、员工待遇质量以及农户幸福感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在大规模项目、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更为突出;而相对于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与网络经营模式,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实体店经营模式的绩效影响更为显著。据此,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扶持小规模个体工商户与中小微企业扩容扩质发展,注重农村线下实体经济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子渭   魏远竹  
选取CHF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及各维度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及四个维度均对农户创业绩效有正向作用。进一步考察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盈利状况、员工待遇质量以及农户幸福感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在大规模项目、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更为突出;而相对于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与网络经营模式,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实体店经营模式的绩效影响更为显著。据此,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扶持小规模个体工商户与中小微企业扩容扩质发展,注重农村线下实体经济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农户创业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通过缓解创业农户资金约束、分担风险和约束行为、提供便捷安全的资金服务、增强产业连接紧密度等提升农户创业的绩效。就贫困地区创业农户而言,金融支持对农户创业绩效整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提升信贷可得性仍是为贫困村创业农户提供金融支持的重点。现行对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存在供求难以匹配、信息资源不足等困境。深化对创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要依托乡村振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从完善信用环境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生态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合作金融机制、完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加强对创业农户的教育培训、激励中青年农民创业等方面着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张保珍  杨海芬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应用面板Probit模型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移动支付指数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水平及城镇化率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对农户创业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创业的"长尾效应"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提升农户创业绩效。未来中国应持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力度,优化农户创业环境,提升农户创业能力,改善农户创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张保珍  杨海芬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应用面板Probit模型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移动支付指数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水平及城镇化率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对农户创业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创业的"长尾效应"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提升农户创业绩效。未来中国应持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力度,优化农户创业环境,提升农户创业能力,改善农户创业绩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佳佳  魏娟  刘天军  
本研究探索性地使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在县域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的概率。对数字乡村发展分维度的分析还发现,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均对农民创业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乡村经济数字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促进信息利用、缓解信贷约束、增强风险承担意愿以及提升社会信任水平影响农民创业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已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也能提升未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此外,数字乡村发展的创业促进效应在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商业活动的农民中更为显著,在未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商业活动的农民中则相对有限。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能跨越一级数字接入鸿沟,但仍受到二级数字使用鸿沟的制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岳   冯梦微   易福金  
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是构建和美乡村、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要求。普遍存在的意愿与行为背离的现象同样存在于农户垃圾分类中。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能否成为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的有效驱动力量?本文从农户垃圾分类意愿与分类行为视角出发,基于“知-信-行”理论与“态度-情境-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结合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乡村数字治理对农户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乡村数字治理显著增强农户垃圾分类意愿,同时也促进农户践行垃圾分类行为;相比之下,乡村数字治理对农户垃圾分类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从而缓解当前农户在垃圾分类中“强意愿、弱行为”的现象。第二,乡村数字治理通过增强农户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其垃圾分类意愿。从垃圾分类行为视角来看,乡村数字治理通过促进构建村民监督机制进而规范农户垃圾分类行为。第三,异质性检验表明乡村数字治理对无精英家庭背景受访者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博   刘东   湛文婷   方臻旻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仍然是促进农户增收。当前,乡村数字化进程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机遇。文章系统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以及家庭认知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县域数字乡村综合指数及其维度指数提升均能显著促进农户增收;在数字乡村建设影响农户增收的过程中,家庭认知能力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认知能力越高的农户增收效应越强;数字乡村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限制农户增收的学历壁垒。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锰  蒋琳萍  郑建明  华钰文  
文章从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视角探究如何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以用户素养、文化氛围、服务质量、平台质量、信息质量为前因变量,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为结果变量。采用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多重并发因果效应及其相应构型,归纳出“人文环境导向型”“素养导向型”“综合导向型”三种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机理,为解决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规避行为问题提供了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善涛   马国巍   刘畅  
农户创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微观起点与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驱动了农户创业行为,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创业驱动效果仅在非农领域中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经济能够通过提升农户家庭经济禀赋与强化社会资本两个途径正向影响农户的创业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户主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户主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群体中,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户创业行为的驱动更加显著。由此,建议在持续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应聚焦强化农户经济禀赋与社会资本,补足农户农业创业短板,优化农户创业环境,释放农户创业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亮亮  黄平芳  罗镜秋  
农户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地不可或缺的旅游创业主体。本文以乡村旅游地大余县周屋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基于主位的视角微观审视了农户旅游创业的诉求愿望,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地农户对旅游创业心理评估的实质是创业动力因素牵引和阻力因素外推的心理博弈,评估过后的农户认知到自身存在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社会关系网络的强度和规模有限以及知识储备和体系的缺失等硬性问题,同样也受困于融资政策严苛、社会关系网薄弱导致信息盲区、政府创业培训数量与质量缺失等不佳的旅游创业外部环境,由此农户对创业资金、社会关系网络和创业培训三方面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谢雪莲  董晓晴  
农户是乡村地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提升其生计结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在可持续生计和"暴露—敏感性—适应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构建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计脆弱性指数分析农户参与旅游前后的生计脆弱度,探讨生计脆弱性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计组合模式,促进了生计方式的重构和生计资本的改善,降低了农户生计脆弱性;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及生计方式数量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有显著影响;但由于农户参与旅游后其生计环境仍存在一定风险,实现生计脆弱性稳定有效降低受到阻碍。最后,针对案例地农户生计脆弱性现状和影响机理,提出了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