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9)
- 2023(17423)
- 2022(14248)
- 2021(13018)
- 2020(10404)
- 2019(23180)
- 2018(22839)
- 2017(43018)
- 2016(23122)
- 2015(25447)
- 2014(25117)
- 2013(24815)
- 2012(23058)
- 2011(20831)
- 2010(21670)
- 2009(20412)
- 2008(20421)
- 2007(18927)
- 2006(17478)
- 2005(16030)
- 学科
- 济(103015)
- 经济(102888)
- 业(96668)
- 企(77709)
- 企业(77709)
- 管理(77683)
- 农(51405)
- 业经(37819)
- 农业(34288)
- 中国(32478)
- 方法(32189)
- 财(30516)
- 地方(25947)
- 制(25471)
- 数学(23589)
- 数学方法(23321)
- 技术(22679)
- 策(20801)
- 务(19115)
- 财务(19088)
- 财务管理(19060)
- 银(18795)
- 银行(18771)
- 体(18317)
- 行(18260)
- 企业财务(18015)
- 贸(17946)
- 贸易(17925)
- 理论(17654)
- 融(17462)
- 机构
- 学院(331712)
- 大学(322127)
- 济(144825)
- 经济(141833)
- 管理(132478)
- 研究(114064)
- 理学(111629)
- 理学院(110516)
- 管理学(109193)
- 管理学院(108511)
- 中国(92231)
- 财(69216)
- 京(68247)
- 农(63328)
- 科学(63254)
- 所(56387)
- 江(55368)
- 中心(53012)
- 财经(51660)
- 研究所(49840)
- 农业(47606)
- 业大(47310)
- 经(46686)
- 州(43581)
- 范(43423)
- 北京(43420)
- 师范(43106)
- 经济学(42012)
- 院(40566)
- 省(38265)
- 基金
- 项目(206673)
- 科学(165413)
- 研究(161964)
- 基金(147973)
- 家(126233)
- 国家(124860)
- 科学基金(108934)
- 社会(105809)
- 社会科(100026)
- 社会科学(100003)
- 省(84093)
- 基金项目(77294)
- 教育(71987)
- 划(67853)
- 编号(67595)
- 自然(64853)
- 自然科(63383)
- 自然科学(63366)
- 自然科学基金(62281)
- 资助(57578)
- 成果(55400)
- 发(50750)
- 创(48429)
- 课题(46995)
- 重点(45653)
- 部(45487)
- 创新(44346)
- 国家社会(43544)
- 业(43040)
- 制(42602)
- 期刊
- 济(182799)
- 经济(182799)
- 研究(106582)
- 中国(81162)
- 农(66627)
- 财(54973)
- 管理(54653)
- 农业(44525)
- 科学(43888)
- 学报(41801)
- 教育(41391)
- 融(40793)
- 金融(40793)
- 业经(35802)
- 大学(34192)
- 学学(31917)
- 技术(31852)
- 经济研究(26648)
- 财经(25753)
- 业(23677)
- 问题(23416)
- 经(22416)
- 技术经济(19141)
- 世界(17851)
- 贸(17159)
- 现代(17023)
- 农村(16922)
- 村(16922)
- 科技(16480)
- 商业(16411)
共检索到541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路犇 林海
推动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是革命老区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2-2022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能够促进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这一结论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排除其他政策影响、调整回归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通过强化区域创新应用能力、匹配农业规模经营需求和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三条路径影响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在红色空间覆盖范围较小、基层组织能力较强、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这一效应更加突出。第三,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基层组织能力较强的邻接革命老区县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覆盖范围,深化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革命老区农业产业振兴的影响。同时,寻求不同类别革命老区县发展的特有优势,积极培育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领域内企业的自发调整能力,激活革命老区产业发展的主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斌磊 张启正 袁菱苒 刘晓光
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系统回顾革命老区发展历程,总结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总体上呈现出体系化、全面化、层次化的特征。在党的坚强领导和老区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下,老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等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重点革命老区实施振兴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区发展政策的创新举措,本文利用2000~2018年县、市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老区振兴规划进行政策评估。研究发现,以5个重点革命老区国家级振兴规划为代表的支持政策,通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与旅游业发展以及城镇化,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加快增长,并通过促进三农事业、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等途径全面提高民生福祉。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规划的内涵,为下一阶段全面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全国更大范围内针对欠发达地区赶超发展的政策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海 赵路犇 胡雅淇
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收集了2012-2021年全国2997个县级行政区的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考察了数字基础条件和数字乡村治理两个维度,使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对革命老区农村居民相对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硬环境维度的数字基础条件推动了革命老区农村地区的收入增长,也拉大了革命老区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造成数字鸿沟;作为数字乡村建设软环境维度的数字乡村治理在消除数字鸿沟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由此,本文认为,在大力建设革命老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同时,需优化数字乡村治理措施,加强数字赋能,革命老区才有可能从数字乡村建设中获取更大收益,从而实现跨越式增长和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翁伯奇 程惠香 马昌燕
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与发展态势世界农业高速发展应归功于近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达尔文的杂种优势理论与以后的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促进了现代育种技术和种子产业发展,李比希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化肥工业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瑾 王婷 吴晶 乔学忠 胡海胜
依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革命老区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特色路径。以共同富裕目标为导向,基于改进后的SLF框架,构建革命老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效应评价模型,采集井冈山10个村落326户农户感知数据,评价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效应处于中等水平;(2)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推动正处于一个由表及里、从显性变化到内生发展的过程之中;(3)相较于企业主导的民宿型模式,社区主导的研学型模式是更契合共同富裕内涵的革命老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针对研究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不充分、社区内生动力不足、农户参与能力不够等问题,从产业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创新、增收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金林 王群
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然而,解放以后长期以来因其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基础使其经济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促进我国革命老区农村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调研分析湖北革命老区乡镇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禀赋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湖北革命老区乡镇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
革命老区 乡镇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巴中市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巴中分行)充分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紧紧围绕巴中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的实际情况,对症施治,因势利导,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力的资金支持。2015年以来,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10.32{亿元,投放农发重点建设基金41.52亿元;贷款余额由2015年初的34.93{亿元上升到2018年4月末的110.18亿元,增幅215.43%;不良贷款连续多年保持为零。
关键词:
革命老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国勤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本文以江西赣州革命老区为对象,分析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打响了赣州农业品牌。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如气候优越、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和政策支持等。但同时必须看到,当前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有粮食生产下滑、耕地资源闲置、农田污染较重、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力缺乏和农业基础脆弱等。因此,为推动新时代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建红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革命老区如何从光荣历史中汲取动力,实现从脱贫攻坚时期的外源式发展向乡村振兴时期的内源式发展有效转变?本文基于衡山县乡村振兴实践,采用内源式发展的理论架构,按照毛泽东在衡山县考察农民运动时的调研路线展开调研,对衡山县白果镇、福田铺乡、开云镇世上村的乡村振兴实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红色火种内生动力引擎的驱动下,这片革命老区正焕发出蓬勃生机。本文由此提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红三角”内源式发展模式:第一,资源内生。以红色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启动乡村振兴经济引擎。第二,价值认同。以红色基因培育乡村人才,启动乡村振兴智力引擎。第三,村庄动员。以红色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启动乡村振兴精神引擎。“红三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长效机制。衡山县的乡村振兴实践为革命老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模板与实践经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我国实施的两大重要战略。在国家的政策体系支持下,农业发展为上述战略的有效推进和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一书以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和减贫效应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减贫—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和相应理论体系,着重分析了公共政策在农业减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程度,探讨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减贫和乡村振兴的作用。该书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和持续推进政策落地这两大导向,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 政策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志强 郭如良 李梦洁
为探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和2018年数据及2018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地形异质性;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强化了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促进作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还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创业绩效,且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之间也存在调节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交通设施,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民工归乡创业,提高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村交通设施 数字乡村 归乡创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3月20日,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革命老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决策部署,回顾总结中国老促会第六届理事会所做工作,研究提出新发展阶段中国老促会的重点工作,选举产生中国老促会第七届理事会,动员全体会员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贡献力量。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勇,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戚建国上将等特邀专家,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王心同等有关负责同志出席。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明林 李亚楠 邓新
推动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2009—2020年我国五大重点革命老区的面板数据,使用PSM-DID方法考察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对革命老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革命老区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革命老区创新效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国家优先支持政策通过加大投资激励效应、促进产业集聚和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了革命老区创新效率,国家优先支持政策对革命老区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在科教投入力度、工业化水平和区位优势较低的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应通过激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革命老区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实施差异化策略释放革命老区支持政策的总体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