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97)
- 2023(22011)
- 2022(18461)
- 2021(17043)
- 2020(14053)
- 2019(31593)
- 2018(31285)
- 2017(59385)
- 2016(32411)
- 2015(35976)
- 2014(35836)
- 2013(35711)
- 2012(32987)
- 2011(29901)
- 2010(30167)
- 2009(28244)
- 2008(28060)
- 2007(25422)
- 2006(22966)
- 2005(20716)
- 学科
- 济(135460)
- 经济(135273)
- 业(113517)
- 管理(103235)
- 企(93506)
- 企业(93506)
- 农(53136)
- 方法(53026)
- 数学(42503)
- 数学方法(42091)
- 业经(40940)
- 财(39700)
- 中国(39032)
- 农业(35270)
- 制(30750)
- 地方(30497)
- 学(26570)
- 务(25618)
- 财务(25541)
- 财务管理(25500)
- 技术(24996)
- 企业财务(24209)
- 贸(24200)
- 贸易(24178)
- 易(23466)
- 银(22908)
- 银行(22835)
- 理论(22822)
- 和(22566)
- 行(21902)
- 机构
- 学院(467915)
- 大学(465225)
- 济(188796)
- 经济(184745)
- 管理(183372)
- 研究(159910)
- 理学(156941)
- 理学院(155191)
- 管理学(152790)
- 管理学院(151924)
- 中国(123346)
- 京(100263)
- 科学(98455)
- 农(92154)
- 财(89247)
- 所(81154)
- 业大(74728)
- 研究所(73213)
- 中心(73175)
- 江(72832)
- 农业(71167)
- 财经(69344)
- 北京(63225)
- 经(62963)
- 范(60394)
- 师范(59735)
- 州(58020)
- 院(57387)
- 经济学(55568)
- 省(52375)
- 基金
- 项目(310748)
- 科学(243897)
- 研究(227317)
- 基金(223991)
- 家(196185)
- 国家(194370)
- 科学基金(166326)
- 社会(144346)
- 社会科(136531)
- 社会科学(136494)
- 省(123217)
- 基金项目(118719)
- 自然(106959)
- 自然科(104432)
- 自然科学(104404)
- 划(102665)
- 自然科学基金(102575)
- 教育(102402)
- 编号(92796)
- 资助(90312)
- 成果(75471)
- 重点(69368)
- 发(69192)
- 部(67602)
- 创(67210)
- 课题(63926)
- 创新(62290)
- 国家社会(59362)
- 制(58649)
- 科研(58545)
- 期刊
- 济(222084)
- 经济(222084)
- 研究(139157)
- 中国(100617)
- 农(89891)
- 学报(77645)
- 管理(70938)
- 科学(70741)
- 财(70334)
- 农业(60362)
- 大学(59164)
- 学学(55962)
- 教育(51126)
- 融(46835)
- 金融(46835)
- 业经(40819)
- 技术(40350)
- 财经(34384)
- 经济研究(32815)
- 业(31663)
- 经(29499)
- 问题(29312)
- 版(24439)
- 科技(24028)
- 技术经济(23752)
- 图书(22728)
- 现代(21913)
- 商业(21365)
- 理论(21138)
- 世界(21048)
共检索到71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佳佳 魏娟 刘天军
本研究探索性地使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在县域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的概率。对数字乡村发展分维度的分析还发现,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均对农民创业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乡村经济数字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促进信息利用、缓解信贷约束、增强风险承担意愿以及提升社会信任水平影响农民创业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已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也能提升未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此外,数字乡村发展的创业促进效应在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商业活动的农民中更为显著,在未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商业活动的农民中则相对有限。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能跨越一级数字接入鸿沟,但仍受到二级数字使用鸿沟的制约。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民创业 数字经济 数字鸿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岳云 杨宁
城乡统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吸引社会各界到农村创业是加速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是农村的主业,农业创业是农村创业的主要领域,农业创业直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是农村居民的主体,农民是农村创业的主力,培育新型农民是乡村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远之举。
关键词:
乡村发展 农民创业 农民素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羚雅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互联网则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论证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与农民创业呈显著正相关;采用替代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及工具变量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之后,互联网使用依然具有"创业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渠道效应、社会资本效应与风险偏好效应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民创业的重要渠道。"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推进互联网进村入户,提高农民互联网使用率,有助于发挥互联网服务农民创业的功能。另外,应继续优化农民创业环境,不断释放农民创业潜力,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互联网 农民创业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志强 郭如良 李梦洁
为探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和2018年数据及2018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地形异质性;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强化了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促进作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还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创业绩效,且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之间也存在调节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交通设施,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民工归乡创业,提高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村交通设施 数字乡村 归乡创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晖 陆滨强 权天舒
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是我国农业系统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与挑战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分析各省市的农业发展韧性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地区农业发展韧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中低数字化水平地区和产粮大省,其增强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数字金融发展、农业技术应用和市场信息利用是乡村数字化影响农业发展韧性的重要中介渠道,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正向调节乡村数字化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系列补齐各地区农业发展短板、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和提供数字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晨 李瑾 冯献
【目的】作为数字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数字化认知普遍较差、数字化“新农具”的操作应用能力普遍不强、直播电商等“新农活”的参与能力较弱,旨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其更加积极主动投身到数字乡村这一伟大实践中。【方法】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和对北京13个涉农区1500位农民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数字意识、数字通用素养、数字技术素养等6个维度搭建了农民数字素养体系,并基于KAP模型构建了“农民数字素养—对政府数字服务满意度—农民数字乡村参与行为”理论模型,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索了农民数字素养影响数字乡村参与的作用路径,并提出了激发农民参与数字乡村的相关政策建议。【结果】①农民的数字素养提升其数字乡村参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②农民对政府数字服务的满意程度会间接影响其对数字乡村的参与程度;③数字化基础设施在农民数字素养影响农民数字乡村参与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结论】扎实推进数字乡村,让农民多参与、广收益,一是要通过构建农民数字素养培训体系、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培训等方式大力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二是要通过加强优质农村服务资源供给与共享、推动服务多元化参与等方式强化农村数字化服务水平,三是要通过强化农村网络承载能力、推动现有技术设备“适农化”改造等方式不断完善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彩鹏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四十年,而农民工作为一个外向型劳务输出群体,对推动我国全面性的经济建设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以及乡村振兴的政策指引下,农民返乡创业成了新的浪潮,同时也面临着时代的发展机遇与各类的制约因素,乡村振兴就是要推动城乡之间的协调性发展,实现乡村的振兴与繁荣。本文针对国内经济循环的战略发展目标及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意在从政府政策扶持和创业组织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
内经济循环 农民返乡创业 乡村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芳山 李露瑶 陈杰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极大。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机制和程度,并创新性地使用随机森林模型,深入考察影响乡村振兴发展的数字经济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工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效应为0.4100。(2)数字经济对林业大省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较其他地区更为显著,影响系数为0.5700,说明数字经济在林业经济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成效。(3)数字经济影响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拥有网站数和信息从业人数,重要性分别为13.62和11.61,农村电商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增长极。(4)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系数分别为东部地区0.6450、西部地区0.2560、东北部地区0.2350、中部地区0.1970。文章聚焦于数字经济各个维度指标的重要性比较以及林业经济大省和其他省份的异质性分析,深化了相关研究内容,弥补了现有文献对林业经济大省数字经济研究的不足。基于此提出政策启示:乡村振兴工作中应利用好数字经济这一推手,重点推动农村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农村电商,推进林业大省和其他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低成本、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树 于文超
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金融多样性发展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LDS2012提供的村庄层面金融多样性信息,实证研究了村庄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具体而言,金融多样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农民创业概率将提高0.8个百分点;(2)金融多样性能有效促进"雇主"型创业,而对"自雇"型创业无显著影响;(3)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正规金融机构;(4)正规金融机构有助于"雇主"型创业,而非正规金融机
关键词:
金融多样性 农民创业 融资约束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耀斌 李颖 赵瑞涛 姚蓉 李汶霖 吴若雪
返乡农民工旅游创业为乡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使得乡村活力不断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贡献和价值。该研究通过321位返乡旅游创业农民工的一手调查问卷,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对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动机如何影响创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幸福感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创业动机能够显著创业幸福感;创业环境和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动机提升创业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二者存在链式中介效应;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生存性创业动机对创业幸福感是完全中介效应,机会性创业动机对创业幸福感是部分中介效应,机会性创业动机比生存性创业动机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幸福感更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蓉 柳思维 冯佑帅
文章基于2009—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中介和空间溢出视角探究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村居民消费和数字乡村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乡村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且对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从消费层次看,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影响明显,对享受型消费的提升作用微弱;从分区域看,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而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据此,提出应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健全数字技术与农村产业融合机制、加强地区间协同发展和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消费的外部性效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勇 蔡娟
文章基于江苏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OLS回归模型,探讨社会关联、创业能力对农民创业激情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会关联对农民的创业激情存在正向影响效应,农民的政治关联和商业关联越强,农民的和谐创业激情和强迫创业激情就越高;创业能力对农民的和谐创业激情和强迫创业激情均有着正向影响。其次,创业能力在政治关联、商业关联与农民的和谐创业激情、强迫创业激情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营商环境对政治关联与农民的和谐创业激情、强迫创业激情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证实了农民创业活动中社会关系网络嵌入和外部环境优化的有效性,对于农民创业者建构网络关系实践和管理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和创业激情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关联 创业激情 创业能力 营商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勇 蔡娟
文章基于江苏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OLS回归模型,探讨社会关联、创业能力对农民创业激情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会关联对农民的创业激情存在正向影响效应,农民的政治关联和商业关联越强,农民的和谐创业激情和强迫创业激情就越高;创业能力对农民的和谐创业激情和强迫创业激情均有着正向影响。其次,创业能力在政治关联、商业关联与农民的和谐创业激情、强迫创业激情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营商环境对政治关联与农民的和谐创业激情、强迫创业激情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证实了农民创业活动中社会关系网络嵌入和外部环境优化的有效性,对于农民创业者建构网络关系实践和管理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和创业激情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关联 创业激情 创业能力 营商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雪 王永平 王静
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在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利用分组回归模型从地理区位、农业生产功能和农业生产对象三个维度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通过规模经营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三种渠道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数字乡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平衡区以及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尤为显著。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文龙 唐湘
【目的/意义】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巨大的收入差距问题,数字普惠金融是破除传统金融排斥,促进收入较低人群享受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未来实现金融扶贫和农村居民共享数字红利的重要途径,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方法】将机制分析与机制验证相结合,从乡村创业角度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结论/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缓解乡村融资约束,以推动乡村创业的方式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体现出数字红利的特征。为巩固我国扶贫攻坚成果,基于金融视角需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居民数字化素质培养和教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