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2)
- 2023(8742)
- 2022(7905)
- 2021(7647)
- 2020(6326)
- 2019(14949)
- 2018(14977)
- 2017(29062)
- 2016(15798)
- 2015(17931)
- 2014(17956)
- 2013(17870)
- 2012(16298)
- 2011(14537)
- 2010(14328)
- 2009(12826)
- 2008(12209)
- 2007(10394)
- 2006(8993)
- 2005(7754)
- 学科
- 济(60177)
- 经济(60109)
- 管理(45551)
- 业(42048)
- 企(35513)
- 企业(35513)
- 方法(29697)
- 数学(25627)
- 数学方法(25345)
- 农(15813)
- 中国(15151)
- 财(14508)
- 学(13709)
- 业经(13333)
- 地方(12704)
- 理论(10710)
- 农业(10591)
- 和(10482)
- 贸(10101)
- 贸易(10091)
- 制(10039)
- 技术(9856)
- 易(9769)
- 环境(9554)
- 教育(9365)
- 务(9354)
- 财务(9296)
- 财务管理(9280)
- 企业财务(8786)
- 划(8687)
- 机构
- 大学(217453)
- 学院(215068)
- 管理(91597)
- 济(80551)
- 理学(80090)
- 理学院(79230)
- 经济(78605)
- 管理学(77896)
- 管理学院(77523)
- 研究(68196)
- 中国(50705)
- 京(46598)
- 科学(44063)
- 财(36024)
- 农(33843)
- 所(33580)
- 业大(33487)
- 中心(31870)
- 研究所(30809)
- 江(30470)
- 北京(29396)
- 财经(29033)
- 范(28806)
- 师范(28572)
- 经(26473)
- 农业(26161)
- 州(25420)
- 院(25067)
- 师范大学(23182)
- 技术(22950)
- 基金
- 项目(154452)
- 科学(121053)
- 研究(114099)
- 基金(111542)
- 家(96481)
- 国家(95665)
- 科学基金(82693)
- 社会(69666)
- 社会科(65857)
- 社会科学(65839)
- 基金项目(60637)
- 省(60427)
- 自然(54979)
- 自然科(53670)
- 自然科学(53660)
- 自然科学基金(52682)
- 教育(51932)
- 划(50769)
- 编号(47763)
- 资助(45700)
- 成果(38209)
- 部(33691)
- 重点(33688)
- 发(32197)
- 创(32147)
- 课题(31851)
- 创新(29831)
- 项目编号(29634)
- 科研(29577)
- 大学(28997)
共检索到308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钟罗庆
敦煌社邑文书反映了丰富的民间文书档案工作情况:社条、转帖、社文、社历、社状牒等多种文书种类;以社司、录事、社长、社官为文书撰制机构和人员;文书撰制、文书办理、档案收藏和保护等文书档案工作制度。这些文书档案工作情况一定程度上填补民间文书档案工作内容的空白,其中的违章处罚制度对当今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另外,文书档案工作制度的完善是民间组织成熟的重要标志,古代公文对敦煌社邑文书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敦煌社邑文书 档案工作 文书工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栾成显
文章以明清部分文书档案为中心,对明清农民家庭规模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遗存的明代户帖、黄册文书等展现了当时一些农民家庭人口构成的具体情况,其规模较小,户平均为5口左右。清代保甲烟户册显示的家庭人口规模大致与此相同。黄册底籍所载表明,小家庭占当时农村居住人户的绝大多数。
关键词:
文书档案 家庭规模 小家庭 本家 同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敏 谭燕亮
敦煌会计文书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料,不仅为会计研究,而且为经济、社会关系、契约制度、户籍制度、佛寺关系等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参考和文献依据。敦煌会计文书重要的史料价值形成与唐五代时期发达的商业经济、繁荣的东西文化交流、寺院特殊的社会地位和高度发达的单式记账方法是分不开的,体现了科学与原始、历史与现实的融合统一。
关键词:
敦煌 会计文书 史料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克欢 余辉 栗会明
敦煌文书含有丰富的信息,其史料价值日益发掘,为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文章以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这一要素为主线,以敦煌文书为史料依据,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寺院组织机构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控制;职工素质控制等,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统一,以期对我国现代内部控制有所启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环境要素 敦煌文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宇
档案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教学、科研及管理的服务载体。基层院系文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来源,做好基层文书档案工作是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基础。要做好基层档案工作,必须至少具备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基层档案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等条件。
关键词:
档案工作 高校管理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祥伟
日本杏雨书屋藏敦煌寺院经济文书羽677和羽703为同一件文书而可以缀合。羽677+羽703是公元914-918年间灵图寺或金光明寺对本寺常住斛斗进行算会的底稿,它的存世不但丰富了敦煌寺院经济文书的内容,为了解敦煌寺院经济增添了新的资料,而且还由于其记载了张承奉、曹议金等历史人物的活动而在认识归义军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敦煌 羽677 羽703 寺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志强
唐五代时期敦煌寺院会计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四柱结算思想,且在结算方式上也由三柱结算法向四柱结算法过渡,出现了承前启后的五柱结算法。文章深入探讨五柱结算法使用的记账符号及形式,明确其与三柱、四柱结算法的差异,确定五柱结算法的特点,以期对于深入探寻我国古代单式簿记思想的发展及会计发展规律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际平
本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数万件文书。其中有确切纪年者,最早的为西凉建初十二年(416),最晚的是宋咸平五年(1002)。这批文书绝大部分为写经,但也有一部分官私文书。大体与此同时,吐鲁番地区也出土了一些文书,其中有纪年者,最早的是西晋元康六年(296),最晚的是元至元十七年(1280)。由于历史原因,这批文书大都流落国外,但有显微胶卷、版图、录文可资利用。1959年至1975年,我国考古队曾在吐鲁番地区进行十多次考古发掘,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进宝
敦煌文书中有一些特殊的身份注记,如酒户、烽子、门子、厅子等,他们在上番执役时就免除了应承担的赋役,但他们还有少量的土地,是其下番时生活的来源。
关键词:
敦煌文书 酒户 烽子 门子 厅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贞
"三贾均市"是唐代政府评估市场物价、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准则,它源于汉代每月对市场货物定期评估的"月平"制度。具体说来,唐代市司每旬要定期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评估,并按照质量好坏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在此基础上,市司制定市估文簿,并报送州郡仓曹及尚书户部备案,作为官方平赃定罪、官民之间和市与和籴交易以及赋税折纳的依据。这种每隔十天的物价评估,不仅在两宋社会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运用,而且在明清的物价评定与奏报中也能看到些许类似的痕迹。
关键词:
唐代 三贾均市 市估案 大谷文书 中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本文利用出土文献,结合正史、地方志、农书等传世典籍,对■的字体、名称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是北方以及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地域、习俗、时代差异,名称、写法各有不同。■别名穄。所谓关西谓之■,冀州谓之穄。唐宋时期■的名称出现以稷冒穄的现象,明清以后虽逐渐得以厘清,但稷穄分歧产生的影响遗留至今。明清至民国以后,■的名称又出现黍、■、穄合称为黍或■或黄米的现象。这些称法在各地方约定俗成,不言自明。不同区域名称相同,所指却不同。
关键词:
■ 穄 敦煌吐鲁番文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杨玉玲
审计文书档案是审计档案中的一部分,是指审计机关在审计管理服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文件材料,包括自身形成和外单位发送来的两部分。根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规定》第六条,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永久档案应向国家档案馆移交,定期档案由本单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费玉梅
文书档案应实行集中管理 ,不宜搞实体分类。文件整理可以“件”为整理、保管单位 ,不保留“案卷”概念 ,但要采取一些变通措施
关键词:
文书档案 整理 保管 利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唐代西州和沙州绿洲农业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修建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制定严格的灌溉用水制度,设立完善的水利管理机制。灌溉中既体现了《水部式》"依次取用"和"务使均普"的总原则,又保持地方用水的独特性,在灌溉中始终遵循"自下始"的原则。按照"以水定地""以地定役"的原则,建立灌溉设施日常维护机制。西州和沙州绿洲农业的灌溉受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更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灌溉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唐代 绿洲农业 灌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