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
2023(2264)
2022(1910)
2021(1816)
2020(1583)
2019(3864)
2018(3591)
2017(6826)
2016(3401)
2015(3631)
2014(3328)
2013(3378)
2012(3206)
2011(2980)
2010(3062)
2009(2834)
2008(2820)
2007(2410)
2006(2267)
2005(2199)
作者
(9263)
(7690)
(7612)
(7357)
(5118)
(3681)
(3503)
(3040)
(2941)
(2783)
(2679)
(2637)
(2571)
(2543)
(2475)
(2376)
(2301)
(2272)
(2254)
(2047)
(2017)
(1925)
(1832)
(1821)
(1784)
(1698)
(1670)
(1599)
(1580)
(1560)
学科
(16738)
经济(16726)
管理(7331)
(7198)
方法(6507)
(6155)
企业(6155)
数学(5760)
数学方法(5657)
中国(3954)
关系(3856)
(3730)
(3289)
贸易(3287)
(3209)
(3108)
(3054)
(2906)
经济关系(2901)
对外(2791)
(2648)
金融(2648)
外经(2622)
对外经济(2607)
理论(2453)
地方(2439)
业经(2348)
(2261)
(2230)
银行(2226)
机构
大学(46913)
学院(44609)
(20749)
经济(20458)
研究(18007)
管理(15553)
中国(13704)
理学(13279)
理学院(13125)
管理学(12724)
管理学院(12632)
(10249)
(10011)
科学(9762)
(9213)
研究所(8252)
(8065)
中心(7832)
财经(7738)
(7175)
(7135)
经济学(6654)
北京(6626)
(6357)
农业(6202)
业大(6182)
(5981)
经济学院(5969)
师范(5920)
财经大学(5815)
基金
项目(28941)
科学(22804)
基金(21791)
研究(20821)
(19284)
国家(19154)
科学基金(16092)
社会(13620)
社会科(12991)
社会科学(12985)
基金项目(10708)
自然(10210)
(10170)
自然科(10035)
自然科学(10032)
教育(9935)
自然科学基金(9841)
资助(9553)
(8927)
编号(7746)
成果(6901)
(6838)
重点(6702)
国家社会(6081)
教育部(5994)
大学(5911)
(5770)
(5706)
课题(5698)
科研(5671)
期刊
(22860)
经济(22860)
研究(15903)
中国(11428)
学报(8196)
(7940)
(7453)
管理(7396)
科学(6955)
大学(6690)
教育(6135)
学学(6063)
农业(5010)
(4841)
金融(4841)
经济研究(4319)
技术(4147)
财经(4113)
(3893)
国际(3686)
(3624)
世界(3402)
(3312)
问题(2956)
业经(2696)
统计(2596)
(2561)
图书(2360)
技术经济(2258)
(2215)
共检索到76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强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大学  
敦煌写本BD0826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是抄写者在原《金刚经》经卷行间增抄注解内容二次加工而成。抄写者只是撷取《金刚经》经文中的部分语句或词语进行注释,释义简洁明了,颇具禅风,并非对《金刚经》全文进行注解,其目的应该不是作讲经之用,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其个人阅读《金刚经》时所留下的学习笔记。与敦煌文献中僧人诵经、试经等相对制度化资料相比,此件经注属于一件个性化比较强的文献,对研究唐代佛典的阅读史具有独特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津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有关版本学或版书的专著,无不提到元代所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为这是一部中国现存最早的朱墨套印本。然而,由于这件国宝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故专著的作者们因为两岸的政治因素,都无法见到原件,所以在叙述时,多泛泛而谈,人云亦云,且多有讹误。即使台北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编》中一百余字的简单叙述,也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件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金凤  王延荣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抄写是知识传播的主要方式。唐代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抄写经卷也达到了鼎盛,成为佛家传播佛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玄奘生前历时3年所译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佛经,存唐写本、宋刻本等诸多版本。黑龙江省图书馆馆藏该经的第三百六十三卷写本,从书写年代、风格、流转过程考证可知,此经卷是清末著名版本学家杨守敬从东瀛购回,又递经清末书法家邵松年及其子收藏的不可多得的唐写本珍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龚泽军  
徐俊先生《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一书是近年来对敦煌写本诗歌进行全面而系统整理的杰作,但在原卷辨认、语词校勘方面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本文拟从这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涌泉  徐键  
随着滨田德海旧藏敦煌遗书专场拍卖会的举行以及《滨田德海蒐藏敦煌遗书》的出版,这批隐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敦煌遗书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本文指出其中的伍伦36号《瑜伽师地论》残卷、伍伦1号《妙法莲华经》残卷可以分别与北敦14734号、杏雨书屋藏羽538号残卷缀合,乃同一写卷所撕裂,从而纠正了残卷定名及其性质判断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对滨田藏卷的真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招国  王雪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是《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注释书之一,由唐代河西僧人昙旷所撰。根据普查,在敦煌遗书中,此书现存有76号,大部分为残片。本文通过对这些残卷的内容、裂痕、行款、笔迹、书风、纸张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其中有38号残卷可以直接缀合,或间接缀合,共可分为13组。这一缀合工作,为今后整理和研究《开宗义记》奠定了前期的资料性基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敏  谭燕亮  
敦煌会计文书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料,不仅为会计研究,而且为经济、社会关系、契约制度、户籍制度、佛寺关系等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参考和文献依据。敦煌会计文书重要的史料价值形成与唐五代时期发达的商业经济、繁荣的东西文化交流、寺院特殊的社会地位和高度发达的单式记账方法是分不开的,体现了科学与原始、历史与现实的融合统一。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二旭  
"驮"作为敦煌文献中常见的一个计量用词,与传统量制单位的换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对敦煌地区的面粉加工业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敦煌P.T.1088号等文书中"罗麦"一词的含义,进而对"驮"与传统量制单位"石"、"斗"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得出了1驮=1石=10斗(汉制)的结论。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钟罗庆  
敦煌社邑文书反映了丰富的民间文书档案工作情况:社条、转帖、社文、社历、社状牒等多种文书种类;以社司、录事、社长、社官为文书撰制机构和人员;文书撰制、文书办理、档案收藏和保护等文书档案工作制度。这些文书档案工作情况一定程度上填补民间文书档案工作内容的空白,其中的违章处罚制度对当今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另外,文书档案工作制度的完善是民间组织成熟的重要标志,古代公文对敦煌社邑文书具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克欢  余辉  栗会明  
敦煌文书含有丰富的信息,其史料价值日益发掘,为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文章以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这一要素为主线,以敦煌文书为史料依据,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寺院组织机构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控制;职工素质控制等,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统一,以期对我国现代内部控制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贞  
"三贾均市"是唐代政府评估市场物价、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准则,它源于汉代每月对市场货物定期评估的"月平"制度。具体说来,唐代市司每旬要定期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评估,并按照质量好坏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在此基础上,市司制定市估文簿,并报送州郡仓曹及尚书户部备案,作为官方平赃定罪、官民之间和市与和籴交易以及赋税折纳的依据。这种每隔十天的物价评估,不仅在两宋社会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运用,而且在明清的物价评定与奏报中也能看到些许类似的痕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本文利用出土文献,结合正史、地方志、农书等传世典籍,对■的字体、名称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是北方以及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地域、习俗、时代差异,名称、写法各有不同。■别名穄。所谓关西谓之■,冀州谓之穄。唐宋时期■的名称出现以稷冒穄的现象,明清以后虽逐渐得以厘清,但稷穄分歧产生的影响遗留至今。明清至民国以后,■的名称又出现黍、■、穄合称为黍或■或黄米的现象。这些称法在各地方约定俗成,不言自明。不同区域名称相同,所指却不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倪怡中  
敦煌石室藏书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它出土面世的情况,以及它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进宝  
敦煌文书中有一些特殊的身份注记,如酒户、烽子、门子、厅子等,他们在上番执役时就免除了应承担的赋役,但他们还有少量的土地,是其下番时生活的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