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1)
- 2023(9280)
- 2022(8257)
- 2021(7960)
- 2020(6678)
- 2019(15525)
- 2018(15569)
- 2017(30052)
- 2016(16429)
- 2015(18592)
- 2014(18629)
- 2013(18494)
- 2012(16948)
- 2011(15171)
- 2010(14866)
- 2009(13342)
- 2008(12815)
- 2007(10902)
- 2006(9329)
- 2005(7899)
- 学科
- 济(63316)
- 经济(63247)
- 管理(46027)
- 业(42932)
- 企(35735)
- 企业(35735)
- 方法(30743)
- 数学(26674)
- 数学方法(26380)
- 农(16884)
- 学(15883)
- 中国(15536)
- 地方(14678)
- 财(14609)
- 业经(13928)
- 农业(11425)
- 和(11058)
- 环境(10886)
- 理论(10781)
- 贸(10358)
- 贸易(10354)
- 技术(10049)
- 易(9991)
- 制(9713)
- 务(9499)
- 财务(9442)
- 财务管理(9427)
- 划(9014)
- 企业财务(8938)
- 教育(8835)
- 机构
- 大学(229004)
- 学院(227323)
- 管理(94182)
- 济(83826)
- 理学(82249)
- 经济(81837)
- 理学院(81336)
- 管理学(79896)
- 管理学院(79506)
- 研究(75167)
- 中国(53852)
- 科学(50256)
- 京(49927)
- 农(37876)
- 所(37845)
- 业大(36856)
- 财(36657)
- 研究所(35048)
- 中心(34017)
- 江(31939)
- 北京(31702)
- 范(30723)
- 师范(30449)
- 财经(30207)
- 农业(29709)
- 院(28073)
- 经(27548)
- 州(26776)
- 师范大学(24794)
- 技术(24451)
- 基金
- 项目(165496)
- 科学(128794)
- 研究(119337)
- 基金(118867)
- 家(104094)
- 国家(103234)
- 科学基金(88407)
- 社会(72413)
- 社会科(68479)
- 社会科学(68461)
- 省(64672)
- 基金项目(64640)
- 自然(59894)
- 自然科(58288)
- 自然科学(58271)
- 自然科学基金(57192)
- 划(55124)
- 教育(54005)
- 编号(49238)
- 资助(48972)
- 成果(38978)
- 重点(36480)
- 部(35687)
- 发(34736)
- 创(34177)
- 课题(33502)
- 科研(31867)
- 创新(31784)
- 计划(30517)
- 大学(30413)
共检索到318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鸣沙山月牙泉自然遗产是世界上罕见的奇特沙漠景观。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利用,使月牙泉呈现干涸的趋势,鸣沙山的生态景观受到严重破坏。为了保全这一自然遗产,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资料的比较分析研究,提出4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合理开发利用祁连山雪山融水、“引哈济党”,解决区域的用水水源问题;第二,狭管效应、生物降解被(BiodegradableScreen)护岸、生态理念,改善月牙泉形成的地理环境;第三,建立绿色植被隔离带;第四,建立国家级沙漠公园。
关键词:
泉湖水位 绿色植被隔离带 沙漠公园 敦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桑吉梅朵
在甘肃敦煌市南6公里处,在鸣沙山环抱之中,一汪清泉形如半月,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沙漠第一泉——月牙泉。月牙泉被鸣沙山四面环抱,但在历史的风景线里,却一直碧波荡漾,不为流沙所掩,沙山与清泉共处,被称为世界自然地貌之奇观。千百年来,人们面对这一沙海奇观,始终感到奇怪,处在茫茫沙海之中的月牙泉又为何“泉映月而无尘”、“月泉晓澈,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这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古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叹为“山之神异,泉之神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谌永生 王乃昂 范娟娟 程弘毅 隆浩
文章以敦煌市为例,进行了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处于"成熟巩固阶段"的敦煌旅游地,其居民对旅游积极效应的感知明显强于对消极效应的感知,且对经济效应的感知强于对社会文化和环境效应的感知;敦煌市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热爱者、现实主义者、谨慎的热爱者、顾虑者和憎恨者等5类群体。与国内其它案例研究的比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居民感知会随着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演变而呈现阶段性变化的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董妮 刘理臣 郑毅
国外不少城市已将夜晚经济作为城市空间复兴和经济振兴的重要策略,使得夜晚经济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一个新关注点和研究热点。国际旅游城市敦煌的夜市是敦煌一道靓丽的景观,由于其旅游业发展的规律性和气候特征,使得敦煌夜市的时空规律性更加彰显。基于社会调查方法,通过市场调研与问卷调查分析,探讨敦煌夜市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夜市经营及顾客活动规律,从敦煌旅游相关的"日循环"、"半周—周中短期循环"、"年变化"三个典型时间尺度,分析夜市经营与顾客行为的时间—空间活动特征,揭示敦煌夜市时空耦合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1)敦煌夜市在敦煌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夜市具有综合性和功能分区性;3)敦煌夜市的发展受气温等环境影响显著,呈现周期性变化;4)夜市市场结构在时空上不断顺应市场需求而改革完善。
关键词:
夜晚经济 空间结构 时空变化 敦煌夜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长进 董锁成 李岱 张小军
在综合评价敦煌市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自然条件对敦煌水环境影响较小,而导致近期水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活动,造成了河水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保证敦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等生态型低耗水产业;②强化水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③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④重视生态用水,确保生态环境建设;⑤尽快实施引哈济党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
关键词:
敦煌市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利邦 牛叔文 杨丽娜
基于遥感数据的解译分析,从1987年到2007年敦煌市自然植被面积下降543.69 km2,自然生态系统面积缩小17.62%,土地荒漠化趋势明显。根据实际测定的样方生物量与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拟合曲线,估算这一时期自然植被的生物量从102.42×104t下降到72.33×104t。敦煌市自然植被和人类活动的用水量此消彼长,总用水规模在6.3×108m3左右。自然植被用水量从1987年的3.072 7×108m3减少到2007年的2.17×108m3,净减少达30%。人类活动用水量从1987年的3.315 7×108m3增加到2007年的4.093×108m3。疏勒河干流及其支流党河都因为人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复笑,乔梁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名城。全市15万人口分布在3.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敦煌市医院座落在市中心,是全市唯一的一家综合性医院,共有病床250张,职工214人。其中业务人员192人,占职工总数的89.7%,业务人员中,有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50名,初级职称52名,士级职称80名。 改革开放前,医院管理滞后,技术设备条件差,工作人员不安心,专业技术骨干纷纷外流。据统计,改革之前先后调走40余人;市内患者外流严重,病床使用率低,门诊吃不饱,年欠外债达百万元以上,成为全市卫生系统老大难单位之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晓英 石培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敦煌市现行行政区划的不合理性日渐凸显,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对提升敦煌市的影响力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量测算敦煌市行政成本、行政效率、时空距离偏远度以及行政中心空间分散度,对比分析敦煌市与甘、青、新毗邻区的空间联系强度,对调整敦煌市行政区划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敦煌市目前存在着行政成本增长而行政效率较低的问题。敦煌市相对于酒泉市肃州区时空距离偏远,空间布局分散;与周边阿克塞县、肃北县和瓜州县联系强度大,与新疆乌鲁木齐市、哈密市和若羌县联系密切。综合敦煌市的地理区位、绿洲城市布局特点等自然条件和发展机遇、行政等级等社会经济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冷志明 麻先俊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已经引起各国的重视。文章从世界自然遗产概念释义入手,介绍美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分析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保护 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清 余韵
自然遗产保护的根本问题是产权问题,产权问题是伴随着自然遗产的稀缺性而日渐突出的。产权不清而日渐导致的市场缺陷已经成为自然遗产保护的根本障碍。产权本身是一个权利束,要有效地建立我国自然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必须清晰地确定自然遗产的产权,理顺自然遗产的产权关系。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自然遗产的产权,指出自然遗产的产权本质是一系列的社会关系,通过对自然遗产的管理权、经营权、相邻权等权利做出相关解读,指出自然遗产产权缺陷已经扭曲了自然遗产的价格,导致了自然遗产市场的不平衡,从而完全构成了自然遗产保护的制度障碍。因此,通过理清产权,清除市场障碍,来完成和实现自然遗产法律制度的改革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有建设意义的。
关键词:
自然遗产 产权 权利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径伟 郭晴
通过研究我国目前自然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之路,实现自然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要求。把重要篇幅放在主要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体系保护的内容上,从分析我国自然遗产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遗产保护体系,力求将之运用于实践之中,以解决我国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使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
关键词:
自然遗产 保护体系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克勤
该文介绍了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特征和管理现状,指出了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如管理体制、地质灾害、生态危机、旅游开发、经济建设、经费匮乏、遗产教育和学术研究滞后等问题。本文还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包括管理体制、遗产保护、遗产教育、保护基金、遗产旅游的建立和实施,以促进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海洋 王乃昂 叶宜好 张洵赫
对3个典型沙漠景区2006—2010年各月游客接待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各景区的月接待比例的离散程度。从旅游气候舒适度、闲暇时间、旅游审美等角度分析了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变动的原因。利用沙坡头和巴丹吉林的各省客源比例数据,对两景区的客源市场集中度进行计算,并进一步计算客源市场比例同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如下结论:①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明显,而且越偏向自然的景区季节性越明显;②气候舒适度是沙漠客流的必要条件,对客流季节性变动影响较大;③沙漠旅游景区的客源集中度较高,与沙坡头客源集中度相关性最密切的是地理距离因素,与巴丹吉林最密切的是经济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是战略评价与控制,包括战略评价和战略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