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9)
2023(5073)
2022(4268)
2021(4012)
2020(3595)
2019(8108)
2018(7927)
2017(14922)
2016(8648)
2015(9163)
2014(9294)
2013(9083)
2012(8421)
2011(7647)
2010(7622)
2009(6919)
2008(6869)
2007(5942)
2006(4853)
2005(4356)
作者
(28682)
(24137)
(24076)
(22744)
(15418)
(12012)
(10789)
(9480)
(9203)
(8807)
(8456)
(8159)
(8103)
(7937)
(7895)
(7445)
(7350)
(7113)
(7089)
(6905)
(6339)
(6241)
(5911)
(5679)
(5619)
(5467)
(5311)
(5276)
(5246)
(5082)
学科
(33508)
经济(33482)
管理(21489)
(21390)
方法(20937)
数学(19337)
数学方法(18953)
(18084)
企业(18084)
(10014)
(7746)
中国(6820)
(6388)
技术(5529)
理论(5517)
(5357)
财务(5333)
财务管理(5323)
业经(5206)
企业财务(5174)
(5036)
(4771)
贸易(4769)
(4679)
金融(4675)
(4670)
(4650)
银行(4628)
(4412)
地方(4353)
机构
大学(122747)
学院(121929)
研究(45772)
(43147)
管理(42258)
经济(42246)
理学(37721)
理学院(37203)
管理学(35872)
管理学院(35664)
科学(34324)
(33742)
中国(31075)
农业(27616)
业大(26938)
(26271)
(25929)
研究所(24722)
中心(19905)
(19161)
农业大学(18036)
(17846)
(16937)
(16450)
(16076)
财经(15925)
(15541)
北京(15500)
实验(15415)
科学院(15296)
基金
项目(92351)
科学(70679)
基金(67721)
(64551)
国家(64159)
研究(54966)
科学基金(52405)
自然(38976)
自然科(38214)
自然科学(38199)
自然科学基金(37516)
(37503)
基金项目(35181)
社会(33586)
(32575)
社会科(31927)
社会科学(31917)
资助(29618)
教育(26154)
计划(22110)
重点(21955)
科技(20541)
(19406)
(19231)
科研(19095)
编号(18951)
(18829)
创新(18135)
(17083)
专项(16621)
期刊
(39189)
经济(39189)
学报(34285)
(30333)
研究(28598)
科学(25976)
大学(23588)
学学(22978)
中国(22210)
农业(20904)
管理(15576)
(14586)
(11972)
业大(10794)
技术(9686)
教育(9559)
农业大学(9041)
(8669)
金融(8669)
(8434)
统计(8354)
财经(7870)
(7601)
科技(7402)
林业(7262)
经济研究(7109)
决策(6809)
(6704)
中国农业(6475)
自然(6430)
共检索到166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夏小环  谢勇武  曾亚文  杜娟  杨涛  普晓英  白建明  
以散穗型和密穗型水稻品系为材料,研究穗上不同部位和粒位的粒重及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稻穗同一部位,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和抗性淀粉含量高于二次枝梗;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上部最高,且变异度显著小于中、下部;散穗型水稻中部籽粒的抗性淀粉含量相对较高,密穗型以下部较高;同一枝梗不同粒位间抗性淀粉含量均表现为顶部粒位相对较高,基部粒位较低,千粒重分布则相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书强  薛菁芳  张文忠  马殿荣  徐正进  陈温福  
利用3个直立穗型和3个弯曲穗型粳稻品种研究了两种不同穗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粳稻的穗型特征与品种间的淀粉RVA谱特征值高低、穗内不同部位间的变异及粒位顺序并无直接必然的联系。同一稻穗内不同粒位间的淀粉RVA谱特征值高低与其颖花在穗上的开花顺序有一定联系,两种穗型(直立和弯曲)品种都是一次枝梗上籽粒的淀粉粘滞特性优于二次枝梗上籽粒,穗上部籽粒的淀粉粘滞特性好于穗下部籽粒。品种的一次和二次枝梗与上部、中部和下部枝梗这两类粒位之间的互作对淀粉RVA谱特征值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书强  薛菁芳  杜金岭  
利用3个直立穗型和3个弯曲穗型粳稻品种研究了两种不同穗型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穗内不同粒位间籽粒的淀粉黏滞特性的差异幅度和变异系数大小因品种而异,与穗型特征无关。淀粉黏滞特性好坏与其颖花在穗上的开花顺序有密切联系,早开花籽粒的淀粉黏滞特性强于晚开花籽粒。一次枝梗上的6个粒位的RVA谱特征值排列顺序以第1,6,5粒位较高,第2粒位最低;二次枝梗上的3个粒位排序为第1粒位>第3粒位>第2粒位。从空间上看,整穗粒位间从上到下,淀粉黏滞特性有逐渐变劣的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书强  薛菁芳  潘国君  王秋玉  
利用3个直立穗型和3个弯曲穗型粳稻品种研究了两种不同穗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穗型特征与品种间的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高低、穗内不同部位间的变异及粒位顺序无直接必然的联系。同一稻穗内不同粒位间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低与其颖花在穗上的开花顺序有一定联系,2种穗型(直立和弯曲)品种都是二次枝梗上籽粒的清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高于一次枝梗上籽粒,球蛋白含量则相反。穗下部籽粒的球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高于穗中部的,穗中部高于穗上部的,而清蛋白含量则相反。品种的一次和二次枝梗与上部、中部和下部枝梗这两类粒位之间的互作对可溶性蛋白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峰  陈书强  李培培  袁莹  徐正进  陈温福  
以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稻谷粒形在穗上不同部位和不同粒位籽粒间的分布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弯曲穗型品种整穗籽粒的粒长、粒宽、长宽比以及长厚比均高于直立穗型品种,其中粒长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稻穗的同一部位,两种穗型品种一次枝梗籽粒的粒长、粒宽、长宽比、长厚比均高于二次枝梗;且在一个枝梗上稻米的粒长、长厚比与开花早晚有一定联系,但又不严格按照开花的顺序,而会因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发生变化。粒宽、长宽比则与颖花的开花时间无必然的联系。穗型对不同部位、不同粒位籽粒粒长、粒宽、长宽比以及长厚比在整穗上的分布与排序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选择来改良直立穗型品种的籽粒的外观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嘉宇  徐正进  张世春  陈温福  
以直立穗型品种辽粳5号和弯曲穗型品种丰锦及其杂交衍生的4个RILs株系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稻穗不同部位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穗型水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差异主要由中、下部二次枝梗籽粒差异较大引起的,特别是下部二次枝梗籽粒精米率较低是直立穗型品种碾磨品质明显低于弯曲穗型品种的主要原因。不同穗型品种穗内不同部位籽粒的外观品质差异较小,只有粒长和粒宽比表现为弯曲穗型大于直立穗型。蒸煮和食味品质在不同穗型间差异不明显,穗上不同部位籽粒间蛋白质的含量差异较小,直链淀粉的含量表现为一次枝梗籽粒小于二次枝梗籽粒,食味值表现为一次枝梗籽粒中部的要好于上部和下部,二次枝梗籽粒表现为上部>中部>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全志  丁艳锋  黄丕生  凌启鸿  
采用田间和水培试验的方法,对水稻生育中后期不同器官的含氮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植株根、茎鞘、叶各器官的含氮量与后期穗粒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抽穗前10 d 顶四鞘及抽穗期各叶位叶片含氮量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之间, 穗后19 d 顶二、顶三鞘的含氮量与千粒重、单株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顶二鞘的含氮量可作为后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诊断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丽华  刘国华  肖应辉  唐文帮  陈立云  
为探明水稻新品系996和4628耐热性差异的生理基础,以汕优63和金优207为对照,通过开花期、灌浆结实期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和大田条件下种植,研究了高温对水稻花粉、小穗育性以及稻谷和糙米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处理对花粉育性的影响因品种而存在较大差异,996花粉育性热害指数仅为21.7%,4628受高温胁迫影响严重,其花粉可育率显著下降,热害指数高达75.35%;2)开花期高温处理7d后水稻籽粒受精率明显降低,其中996下降幅度较小,仅为18.9%,4628则出现大幅下降,较自然条件种植的下降了42.8%;3)开花期、开花-灌浆结实期高温处理均使稻谷粒重与糙米粒重降低,其中开花期处理后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英华  余建平  张强  熊海燕  朱汝财  李自超  
利用穗粒数和穗长差异较大的2个粳稻品种日本晴与大穗型粳稻种质B0801组配群体,对水稻穗粒数、穗长和着粒密度等穗部性状进行数量基因位点检测,共检测到11个QTL,分布于第1,2,5,7以及9号染色体上,QTL的贡献率范围为0.21%~68.20%。其中,4个控制穗粒数的QTL分别位于第1,2,7,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为0.21%~25.06%。第9号染色体RM1328~RM3533标记区间的控制穗粒数性状的qGNP9-1位点,为主效QTL;控制穗长的QTL 4个,4个QTL分别位于第1,2,5,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范围为0.28%~61.19%,其中qPL9-1的LOD值为31.88,对表型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嘉宇  张世春  徐正进  陈温福  
以直立大穗型常规稻辽粳263和弯穗型杂交稻屉优418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源库处理对不同穗型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源处理对2个品种灌浆参数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的库处理使辽粳263的最终粒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不同的库处理在屉优418的各参数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辽粳263穗的中部籽粒重易受到源库的影响,屉优418则是下部籽粒,源库处理对2品种的弱势粒灌浆速率影响最大。增加源库比或降低着粒密度有利于弱势粒平均粒重的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立清  王嘉宇  陈温福  
以千重浪2号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孕穗—灌浆期低温对谷粒和糙米性状的影响及谷粒和糙米性状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孕穗期低温显著地降低了谷粒和糙米的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体积和重量,强、中势粒降低幅度最大的处理时期是叶龄余数为1.0时,其中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0.84%和12.99%;而弱势粒降低幅度最大的时期是叶龄余数为0即剑叶完全展开时,其中千粒重比对照降低了16.77%。灌浆期低温明显地降低了谷粒充实度,其中抽穗后16~20d的处理,谷粒充实度下降幅度最大。相关分析表明,与谷粒充实度相比,谷粒大小与粒重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谷粒长、宽和厚的增加,粒重也明显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素辉  尹燕枰  李文阳  李勇  隋新霞  顾峰  梁太波  张体彬  王平  王振林  
【目的】研究小麦强、弱势籽粒淀粉积累与库容量、库活性间的关系及不同穗型间的差异。【方法】以密穗型小麦品种鲁麦21、济麦20和疏穗型小麦品种山农1391、山农12为材料,对籽粒发育过程中强、弱势粒淀粉积累、胚乳细胞数目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类型小麦强势粒直、支链淀粉积累量均高于弱势粒,密穗型小麦籽粒直、支链淀粉积累量在强、弱势粒间的差异幅度高于疏穗型小麦。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淀粉积累进程表明,强势粒淀粉积累量较弱势粒高的原因是其积累启动时间较早和淀粉积累速率较高;密穗型小麦强、弱势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差异幅度较大,是造成其籽粒最终淀粉积累量在强、弱势粒间的差异幅度大于疏穗型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松洁  王文静  陈时良  
以大粒小麦新品系兰考 86 (79) (源限型 )、豫麦 18号 (库限型 )和大穗小麦新品系黄 812 4(源库互作型 )为材料 ,对其生理特点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源限型和源库互作型品种“源”的形成和发展较库限型品种更为合理 ,其光合势大 ,叶面积持续时间长 ,光合生产率高 ,叶片光合性能强 ,粒重增长快 ,穗部性状优良 ;子粒灌浆速度前期增加快 ,后期下降平缓 ,粒重与灌浆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库限型品种这种相关关系不明显。叶片对源限型品种、叶鞘对源库互作型品种、茎秆对库限型品种子粒增重贡献较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磊  谭晔  刘向东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褐飞虱迁入后不同时期种群的密度、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穗粒质量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建立监测褐飞虱发展动态及危害损失的高光谱遥感方法提供指导。[方法]对笼罩内处于孕穗期的水稻,每桶水稻接入0、2、4、6、8、10和12对的褐飞虱雌、雄成虫,形成不同的危害程度。在接虫后5、11、20、26、36、41和48 d测定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调查褐飞虱种群密度。水稻黄熟后,测定水稻的穗数、穗质量和千粒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获得不同时期褐飞虱虫量、水稻光谱反射率和水稻穗质量、千粒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接虫后26 d,笼罩内褐飞虱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接虫后36 d内的种群数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昱铭  李红宇  陈英华  权成哲  闫平  武洪涛  陈温福  徐正进  
为明确中国东北地区水稻品种品质的特点,以2007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品系)为试材,在栽培管理水平高、有代表性的沈阳、公主岭、五常区试点,对三省穗上不同部位碾磨及外观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辽宁省品种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均居于三省之首;辽宁省品种精米率较高,略高于黑龙江和吉林,但三省之间差异不显著;粒长和长宽比呈现黑龙江>辽宁>吉林的趋势;吉林白度高于辽宁,显著高于黑龙江;垩白度和垩白率均为吉林略高于辽宁,二省均极显著高于黑龙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