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3)
2023(4468)
2022(3917)
2021(3622)
2020(3287)
2019(7656)
2018(7436)
2017(15199)
2016(8042)
2015(8876)
2014(8943)
2013(8955)
2012(8313)
2011(7373)
2010(7292)
2009(7210)
2008(7335)
2007(6601)
2006(5907)
2005(5535)
作者
(22933)
(19568)
(19372)
(18559)
(12468)
(9325)
(8928)
(7556)
(7499)
(6876)
(6648)
(6527)
(6287)
(6078)
(6052)
(5893)
(5662)
(5611)
(5584)
(5437)
(4753)
(4729)
(4629)
(4554)
(4380)
(4362)
(4287)
(4117)
(3934)
(3742)
学科
(39466)
经济(39424)
(29052)
管理(27437)
(24171)
企业(24171)
方法(20016)
数学(17996)
数学方法(17915)
(11068)
(9750)
(8215)
财务(8210)
财务管理(8198)
企业财务(8016)
(7966)
中国(7873)
(7690)
金融(7689)
(7228)
银行(7220)
(6953)
(6940)
(6600)
贸易(6594)
农业(6590)
业经(6577)
(6359)
理论(5157)
市场(5098)
机构
大学(123009)
学院(119563)
(56073)
经济(55016)
管理(51719)
理学(44797)
理学院(44395)
管理学(43791)
管理学院(43574)
研究(38636)
中国(33310)
(26833)
(25019)
财经(21727)
科学(20062)
(19904)
(19526)
(19100)
中心(18361)
(17189)
业大(16936)
经济学(16877)
研究所(16818)
财经大学(16478)
北京(15970)
经济学院(15180)
农业(14944)
商学(14573)
商学院(14436)
经济管理(14191)
基金
项目(76518)
科学(62292)
基金(60211)
研究(54027)
(52146)
国家(51716)
科学基金(45773)
社会(36937)
社会科(35052)
社会科学(35040)
基金项目(32044)
自然(31003)
自然科(30436)
自然科学(30427)
自然科学基金(29959)
(26467)
资助(25455)
教育(24700)
(22995)
编号(21338)
(18438)
成果(16769)
教育部(16439)
重点(16014)
人文(16011)
(15481)
国家社会(15450)
大学(15218)
科研(14680)
创新(14449)
期刊
(61830)
经济(61830)
研究(37083)
中国(22320)
(21673)
管理(19512)
(17684)
金融(17684)
科学(17095)
学报(17035)
(16018)
大学(13646)
学学(13116)
财经(12155)
(10327)
经济研究(10128)
农业(10118)
技术(8933)
业经(8903)
问题(8036)
(7535)
国际(7356)
教育(7233)
技术经济(7156)
理论(6941)
商业(6372)
实践(6069)
(6069)
世界(5973)
统计(5934)
共检索到183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悠悠  
本文采用2006年至2015年十年的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变量,并将两类投资者情绪分解为反映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投资者情绪,通过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探究中国资本市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关联性,以及两种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散户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情绪具有先导性和传导性的影响;反映微观因素的机构投资者情绪具有"智钱效应",而反映微观因素的散户投资者情绪则存在"愚钱效应";反映宏观因素的机构投资者情绪可以起到市场稳定器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峰  曹晨旭  
使用散户和机构新增开户数构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标,可以研究短期和中期内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及中期内二者与市场收益率之间的互动影响,并从看跌和看涨两个角度检验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收益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内个人投资者情绪是机构投资者情绪的格兰杰原因,中期内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二者与市场收益率之间均存在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孝伍  张信东  刘维奇  
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市场收益抑或相反,还是两者相互影响?市场的极端收益是由投资者情绪引起的吗?投资者的极端情绪如何受市场收益的影响?本文基于分位数回归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从短期视角和长期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滞后市场收益在短期内(1~4月)是投资者情绪的格兰杰原因,而中长期(10~13月)的滞后情绪又是市场收益的格兰杰原因;市场收益对投资者的中高情绪和极高情绪有显著影响;滞后12期的情绪对较高和较低的市场收益具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亮  
选取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沪深300指数、5个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11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月度数据,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投资者情绪因子、经济增长因子和货币因子,然后采用VAR模型研究了这三个因子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沪深300指数除了受其自身滞后项的影响,投资者情绪也起到了较强的正向作用;投资者情绪则主要受到了沪深300指数和货币因子的影响,且沪深300指数从第4期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增长因子主要受自身影响;而货币因子除了受自身影响外,经济增长因子也起着较大的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安江丽  张立超  
通过对噪音交易模型(DSSW模型)的修正,本文以2005—2015年上交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用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比这两类投资者的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是不对称的,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情绪影响个人投资者情绪。当期个人投资者情绪、滞后一期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超额收益有显著性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能够预测股票市场,而个人投资者情绪不具有预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岩  金德环  
文章构建理论模型探究了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东方财富股吧论坛中的历史讨论数据进行情感分类处理,以此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标。结合2010—2016年沪深A股数据,使用Fama-Mac-Beth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呈正相关关系。(2)情绪交易者越多,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越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强  张钟元  
银证转账资金的方向和金额反映了投资者对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期,文章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对银证转账资金和股票市场收益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市收益对银证转账资金的影响可以用正反馈交易假说解释;银证转账资金对股市收益的影响可以用投资者情绪假说解释,投资者情绪对于股市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牛市中价格压力假说不明显,熊市中较为明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宁  
文章以发行人筹资收益最大化为假设,对市场热季周期下发行人、承销商与投资人三者之间的博弈过程以及投资者情绪对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定价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行人最优发行数量小于市场需求数量、承销商定价低于市场需求价格的目的在于确保发行成功和获取日后收益;投资者高亢的投资情绪可以对IPO市场短期收益正偏和长期收益负偏成为普遍现象进行解释。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余佩琨  钟瑞军  
本文首次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情绪(包括散户投资者情绪和大户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市场收益有助于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的预测,个人投资者情绪却无助于市场收益的预测。这是因为,个人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流动性有正面影响,但是股票流动性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导致个人投资者情绪不能预测市场收益率。中国股市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里,而且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有信息优势,投资行为更理性。本文从股票流动性这个新的角度来解释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有助于理解机构投资者的情绪比个人投资者的情绪更不易受股市大盘影响的观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鹿坪  田甜  姚海鑫  
基于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2005~2013年期间个人投资者情绪、机构投资者情绪与沪深股指收益之间的动态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收益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并非理性交易者,其投资行为仍然受到情绪的显著影响。我国股市的总体情绪仍然被个人投资者所主导,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有限,尚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收益有显著影响,并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今  孙建军  
本文从我国股市的现实情况出发 ,构造理论模型证明 :投资者接受价格信号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影响均衡价格的系统性因子。这一结论得到实际数据的支持 ,实证发现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不仅显著地影响沪深两市收益 ,而且显著地反向修正沪深两市收益波动 ,并通过风险奖励影响收益。研究结果表明 ,沪深两市不仅具有相同的投资者行为和风险收益特征 ,而且均未达到弱式有效 ,机构投资者是可能的噪声交易者风险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欣荣  田存志  
本文利用 L affont和 Maskin( 1 989)的博弈分析框架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 ,在负指数效用函数假设下 ,研究了大户的分离定价策略和混同定价策略 ,从而证明股票市场的无效性。特别表明 ,大户的定价策略与其风险厌恶系数有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萱  陆加徐  
本文基于市场心理及投资者行为特征,将投资者情绪与投资者的异质信念相结合,构建了两个基于不同指标和样本区间的投资者情绪指数,进而分别使用这两个指数建立区分高低情绪的标准,最终通过对检验方程的滚动窗口回归来判断投资者情绪的高低是否会对投资者的异质信念与未来股票市场的超额回报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在市场上投资者情绪高涨的时期,当期投资者的异质信念与未来股票市场的超额回报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投资者情绪低落的时期,投资者信念的异质性程度则不会对未来股票市场的超额收益率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背后的原因在于投资者情绪的高低会影响卖空限制的强弱,而卖空限制则是投资者的异质信念能够对市场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澄  张羽  鲍新中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隐形投资者情绪指标的实际数据,构建中美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指数,以研究国际投资者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和不同投资者情绪的联动效应模型,研究不同的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是否显著;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以发现影响的趋势和程度。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之间具有传染性,且国际投资者情绪的传染性在解释中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时十分有效。该结论对保护信息不完全的投资者、防范情绪传染可能导致的风险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海员  王盼盼  
搜集我国证券市场权威媒体对市场总体评论和分析的新闻报道,构建了媒体报道的衡量指标,并分析了媒体报道、市场收益率和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媒体报道的乐观词汇比率、乐观报道比率会对情绪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其次,媒体报道密度、媒体的乐观预测对情绪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对牛熊市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分析表明,牛市中投资者情绪对前期情绪、市场收益和媒体乐观程度等因素的变化更为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