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3)
2023(12355)
2022(10290)
2021(9424)
2020(7412)
2019(16667)
2018(16462)
2017(30700)
2016(16722)
2015(18706)
2014(18716)
2013(18634)
2012(17628)
2011(16145)
2010(16625)
2009(15538)
2008(15418)
2007(14332)
2006(13054)
2005(12331)
作者
(48336)
(41158)
(40517)
(38264)
(25743)
(19653)
(18146)
(15703)
(15577)
(14733)
(14139)
(13619)
(13277)
(12974)
(12871)
(12356)
(11838)
(11802)
(11759)
(11620)
(10547)
(10199)
(9972)
(9546)
(9421)
(9217)
(9215)
(9059)
(8342)
(8199)
学科
(75839)
经济(75734)
(54653)
(50093)
管理(46063)
农业(33504)
(31769)
企业(31769)
中国(25863)
地方(23902)
业经(23698)
(19926)
方法(19003)
(17074)
(16091)
数学(15850)
数学方法(15721)
(14302)
银行(14287)
(13909)
(13841)
(13829)
金融(13827)
农业经济(12775)
发展(12731)
(12705)
环境(12557)
(12393)
贸易(12378)
(12260)
机构
学院(242038)
大学(235452)
(103295)
经济(100989)
管理(89155)
研究(88510)
理学(74641)
理学院(73817)
管理学(72796)
管理学院(72346)
中国(70029)
(57602)
(51193)
科学(50639)
(48732)
(44487)
农业(43369)
中心(41629)
(40815)
业大(39578)
研究所(39308)
财经(36028)
(33316)
师范(33033)
(32443)
北京(32364)
(32152)
(31541)
(31348)
经济学(30005)
基金
项目(152481)
科学(120282)
研究(119522)
基金(107422)
(92102)
国家(91123)
科学基金(77891)
社会(76752)
社会科(72241)
社会科学(72228)
(62927)
基金项目(56633)
教育(53198)
编号(50983)
(50548)
自然(45703)
自然科(44542)
自然科学(44534)
自然科学基金(43721)
成果(42081)
资助(41723)
(39610)
课题(36200)
(34824)
重点(34425)
(33899)
发展(32711)
(32334)
(32166)
(32092)
期刊
(135376)
经济(135376)
研究(77697)
中国(64578)
(63446)
农业(42762)
(36488)
学报(35312)
科学(34456)
管理(32616)
教育(31739)
(30198)
金融(30198)
大学(28855)
业经(28197)
学学(27018)
技术(22618)
(19952)
问题(18468)
经济研究(18242)
财经(17846)
农村(15751)
(15751)
农业经济(15636)
(15357)
世界(14116)
(13893)
经济问题(13109)
技术经济(11918)
现代(11560)
共检索到400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颜弘  肖继林  
散居村落在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乡村规模小、分布杂乱、以姓氏聚居为主,其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改变目前农村村湾的散居结构,对村湾布局进行整合,扩大村湾规模,走向中心区聚居与农村集镇化的发展道路,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从散居村落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改造散居村落,引导农民向中心区聚居,走农村集镇化发展道路的新农村建设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超  刘红光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约束瓶颈,从新兴经济学理论的视角进行剖析,认为我国农村地区正处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关键时期,加快农村制度创新与发展农村教育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首先应该解决好的问题。通过制度改革、素质教育及技术推广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分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公共支出能力。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小芡  
我国自2003年开始推行新农合试点工作,制度实施9年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但是新农合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立法滞后、筹资机制不完善、运行模式不统一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合可持续的现实瓶颈,文章提出重视制度设计、完善新农合制度目标、加快立法进程、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等措施,并认为最终实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学江  臧少梅  王宝海  
土地所有权对使用权约束的理论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对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土地制度成为新农村建设瓶颈的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蒲舟军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现状(一)存款增长相对缓慢,市场份额呈持续、大幅度下滑趋势,资金运营出现紧张2009年3月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7.69亿元,比年初增长7.07%,增幅低于全市金融机构平均增幅6.0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从市场占有率来看,3月末存款余额市场份额为16.64%,比年初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红霞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有些地区,地势崎岖,交通闭塞,经济停滞严重,新农村建设和后续发展出现诸多难点,如建成安居房后农民不同程度负债,导致抗风险能力降低及后续发展能力不足;农民思想文化意识的提升落后于硬件建设;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家园现象严重;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等。文章旨在揭示这些难点进而提出建议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黎炜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要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而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以大力普及农业电子商务为准。基于此,本文浅谈了新农村建设中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路径,以供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凯  
物流业是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利用1987 ̄2004年上海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统计数据,根据协整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测度农村各项治理措施的绩效,得出物流业是上海市农村发展瓶颈的结论。文章提出,上海市郊区突破物流发展瓶颈,应制定与区域人口和资源流动模式相一致的物流发展模式,完善区域内综合交通网的布局规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综合系统,建立多元物流网络组织,统一交通税费标准,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晓旺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实施以来,村镇银行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与此同时,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吸储难、结算难、内控弱、人才缺、环境差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构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机制,对于扩大农村金融的有效覆盖,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潜在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才云  张毓卿  
村镇银行由于成立时间短,受经营规模、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经营风险较高、人员文化素质较低、资金来源不足、办公设施落后等瓶颈因素。只有加强金融监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经营水平、优化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提升自身公信力、优化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才能进一步发挥村镇银行在改善金融支农缺失、提升金融服务"三农"水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保柱   司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工声  
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发展科技金融,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江苏省在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为此开展了大量调研,主动建言献策,推动试点先行,开拓出广阔的工作空间。江苏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从发展现状来看,成效初显。近年来,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呈现加速态势,"科技金融"的提法受到广泛认同,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