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9)
2023(3378)
2022(2671)
2021(2727)
2020(2039)
2019(4805)
2018(4963)
2017(6442)
2016(4710)
2015(5522)
2014(5597)
2013(4570)
2012(4269)
2011(4082)
2010(4366)
2009(3381)
2008(3128)
2007(2998)
2006(2663)
2005(2533)
作者
(10131)
(8268)
(8206)
(8075)
(5299)
(3999)
(3991)
(3526)
(3193)
(3084)
(2891)
(2764)
(2755)
(2735)
(2688)
(2618)
(2527)
(2523)
(2512)
(2431)
(2312)
(2106)
(2094)
(1974)
(1934)
(1915)
(1881)
(1829)
(1763)
(1757)
学科
教育(18735)
中国(10359)
(7590)
经济(7584)
理论(6344)
管理(5991)
教学(5886)
(4513)
(4407)
(3743)
发展(3581)
(3459)
(3393)
思想(3345)
政治(3244)
改革(3169)
研究(3157)
高等(3125)
(3065)
思想政治(3062)
政治教育(3062)
治教(3062)
德育(3029)
(3019)
企业(3019)
学校(2793)
教育改革(2793)
方法(2715)
学法(2700)
教学法(2700)
机构
大学(58128)
学院(52972)
教育(26260)
研究(23374)
(19129)
师范(19060)
师范大学(16038)
(14504)
(12610)
管理(12554)
科学(12475)
经济(12021)
职业(11679)
(11165)
技术(10745)
中国(10484)
理学(10433)
北京(10328)
教育学(10249)
理学院(10178)
研究所(10172)
管理学(9788)
管理学院(9650)
(9588)
中心(9190)
(8449)
职业技术(7968)
教育学院(7519)
(7347)
技术学院(6882)
基金
研究(31681)
项目(31129)
科学(25842)
教育(23844)
基金(18343)
社会(16948)
成果(16576)
编号(16228)
社会科(15654)
社会科学(15652)
课题(15039)
(14888)
国家(14564)
(13807)
(13384)
(13259)
科学基金(11496)
规划(10625)
项目编号(9629)
(9623)
(9120)
研究成果(9116)
重点(8823)
(8798)
年度(8626)
教育部(8355)
(8328)
(8294)
阶段(8271)
(8234)
期刊
教育(45453)
研究(27702)
中国(22322)
(14759)
经济(14759)
职业(11183)
技术(9195)
技术教育(7324)
职业技术(7324)
职业技术教育(7324)
学报(5996)
大学(5923)
科学(5283)
高等(5281)
(5088)
论坛(5088)
成人(4882)
成人教育(4882)
高等教育(4685)
(4548)
(4448)
(4266)
管理(4151)
职教(3785)
发展(3749)
(3749)
图书(3718)
学学(3654)
比较(3417)
农业(3246)
共检索到94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董艳   唐天奇   普琳洁   沙景荣  
数字化转型开启了教育5.0时代,为教育带来新的格局、多模态学习的新体验、人机协同的新范式。文章探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智慧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的教育5.0的内涵、需求及面临的挑战。教育5.0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包容性、公平性、可持续性与韧性、主观能动性和团结协作性。文章通过分析教育的演进过程与阶段特征,阐释了教育5.0时代的理念升级、内容更新和方式变革,指出未来教育更应注重人本主义,关注学习者学习体验,满足其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各层面,推动全方位创新与变革,推进教育优质公平与支持终身学习,形成具有开放性、适应性、个性化、自主性等特征的教育新生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刘宝存  
教育软实力是一国教育发展所形成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辐射力,它是构筑国家对内发展与对外交往格局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竞争时代,中国教育软实力传播面临着全球性教育难题涌现、教育保护主义抬头与教育声音世界表达不畅等挑战。我们应以推进全球教育治理解决世界性教育议题为指引,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挖国际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提炼中国教育经验构建中国教育话语体系为抓手,以推动教育产业升级实现教育创新发展为保障,助推教育软实力走向世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杨冬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正在重构高等教育形态,智能化是工程教育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变革趋势。本文在阐述工程教育智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之后,提出工程教育智能化是依托新兴数字智能技术,变革和创新工程教育,构建面向未来“数字-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新形态、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工程教育教学新方式,并且将其内涵具体诠释为智能技术在工程教育中的有机内嵌和深度应用以及支撑并赋能工程教育的系统转型和体系重构。在此基础上,系统解析了工程教育智能化所具有的技术集群耦合、资源多元集成、平台一体智联、人机协同交互、时空开放泛在、教学精准高效、学习个性自适、实践虚实贯通、评价数据驱动等基本特征,客观分析了工程教育智能化面临的教育教学环境智能化升级、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转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革新、重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打破教师与学生惯性惰性、优化教学效果和质量评价等诸多挑战,以期为工程教育智能化的相关研究及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永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教育强国建设这一时代任务应当被全面理解与把握,包括其理论内涵、面临的挑战与实现路径。在理论内涵方面,教育强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突出特征,致力于建设全方位、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强大的内部和外部综合教育实力为建成标志。就其面临的挑战而言,目前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做好超前布局,推动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教师队伍,降低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实现教育强国,需要依法提供政策保障与组织保障,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教育格局的均衡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明  郭子睿  
上海自贸区的创建是新一届政府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推动服务业开放、加快金融改革、促进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与实现简政放权。上海自贸区的创建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但自身也面临着套利行为难以监管、负面清单流于形式、监管思路亟待转变、改革红利沦为政策红利等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国政府应加快国内金融业改革、打破服务业的国企垄断、加强上海市政府与有关各部委的协调、防范自贸区沦为新一轮套利热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凤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作为青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在众创时代来临时,也有了渴望创业的需求,但或多或少地遭遇技术和资金缺乏、相关政策不畅通等难题的挑战,如何满足更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需求、应对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面临的重要难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荟  向茂冬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以发展内需疏通国内经济循环堵点、以人才队伍培育国内循环动能、以协调集聚效应畅通国内循环,还能提升外循环质量,扩大外循环辐射范围。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双循环”发展对其提出创新驱动、协调内需、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开放共享等挑战,要求积极发挥各主体的作用,构建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有机协调发展的关系,终身职业技术学习生态圈以及有利于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家年  马费成  
[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回应。那么,如何让“情报”引领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发展、创新和治理体系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从而有效发挥“耳目、尖兵、参谋”作用。[方法/过程]基于此,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视域下,分析了我国情报工作的内涵、作用和流程,以“树状”情报结构隐喻情报工作(学)框架体系,并进一步阐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情报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果/结论]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提出“情报工作+”的跨界和多维度的融合等举措,发挥新时代情报工作的保障、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青  郭雅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论文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及基本关系出发,分析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作用,明确当前我国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仍然存在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内外部发展环境不稳定等严峻挑战,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探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促进农民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邹太龙   戚冠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直接关系到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巩固和提升思政课教师话语权,是增强思政课育人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内在诉求。迈入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内涵经历着话语阐释权由知识话语向生活话语转移、话语主导权由教学领地向多维空间覆盖、话语引导权由价值规劝向事实澄清过渡的三维嬗变。在全媒体的冲击下,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面临着话语时空无限敞开、外赋性权威不断消解、数字青年引发文化反哺和教学话语缺乏现实关切等挑战。为此,思政课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话语表达范式,引领全媒体话语空间;注重实际权威的加持赋能,增强教师话语信服力;立足青年学生实际生活,增强教学话语转译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证券市场上开放式基金的话题正变得炙手可热。在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思路指引下,开放式基金的筹备工作进展神速。随着《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的出台,曾一度令中国投资者颇感遥远的开放式基金一下子呼之欲出,中国证券市场的基金时代似乎就要来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师慧丽  
工业4.0时代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分布式的生产组织、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过程以及扁平网络化的劳动组织,赋予一线技术工人劳动内容和劳动方式新的内涵,要求他们是融技术、技能于一身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借鉴KOMET模式,构建职业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行动能力三维一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力模型。培养满足工业4.0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构建一贯制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双主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职业行动能力"导向的课程和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大海  霍红  
教育之于知识经济具有独特的功能,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已不再是“陪衬”,而是提升为社会与经济的基础之基础。然而,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之基础”呢?这正是当前教育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一我们首先将历史上的社会经济形态假定为两种,即“前知识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王英杰  张民选  
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发展将迎来怎样的机遇?比较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的价值何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又将如何转变?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又将如何扩展?顾明远先生、王英杰教授、张民选教授在2014年11月广州比较教育年会和海峡教育论坛上的发言回顾了比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阐释了当今中国比较教育面临的历史机遇,展望了"全球治理"下,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图景。可以说,今天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已远远不仅是单向的教育借鉴和国别教育的相似与差异分析,其研究的问题更加全球化,因而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也将更加全球化,这意味着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视野和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在"关注现实"成为时代主流精神的背景下,以逻辑推理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思辨研究遭到了问题虚空、论证主观和观点晦涩的质疑,由此陷入到难以立足的危机之中。在内涵上,教育思辨研究是通过对教育经验、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推理来获得普遍性教育认识的活动。教育思辨研究的核心特性是让只受逻辑规范的思想在包含现实层次在内的广阔教育世界中自由穿行,以获得关于教育的更加广阔而深刻的认识理解。当代开展高品质教育思辨研究特别需要紧抓其精要,具体有三种方式:修炼通透的思维能力和自由的想象力,选择和建构精到的概念体系,积累更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经验。在当前教育研究类型多样化的背景下,教育思辨研究要特别致力于向更广阔更深刻的教育世界开拓,通过有逻辑的自由想象来建构普遍性的教育思想,从而为教育世界的广阔发展和深刻发展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