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4)
2023(15976)
2022(12877)
2021(12008)
2020(9339)
2019(21277)
2018(21116)
2017(37635)
2016(21513)
2015(24129)
2014(24002)
2013(22738)
2012(20966)
2011(19096)
2010(19743)
2009(17797)
2008(17388)
2007(15895)
2006(14323)
2005(13272)
作者
(58234)
(47806)
(47788)
(45490)
(30514)
(22981)
(21930)
(18507)
(18353)
(17604)
(16288)
(16254)
(15372)
(15349)
(14936)
(14822)
(14647)
(14315)
(14211)
(13793)
(12257)
(12006)
(11594)
(11182)
(11072)
(10892)
(10803)
(10722)
(9758)
(9626)
学科
(76628)
经济(76545)
管理(54357)
(48329)
(37846)
企业(37846)
中国(31183)
地方(25656)
(24880)
教育(23425)
业经(21278)
方法(20742)
(17966)
理论(17889)
(17420)
农业(16929)
数学(16139)
(16121)
数学方法(15841)
(15329)
(15118)
银行(15095)
(14599)
(14426)
金融(14422)
(14122)
地方经济(14114)
贸易(14104)
教学(13975)
环境(13622)
机构
学院(284126)
大学(279330)
研究(101882)
(101827)
经济(98965)
管理(96968)
理学(80312)
理学院(79162)
管理学(77551)
管理学院(76985)
中国(75445)
(62739)
科学(61698)
(51497)
(50617)
师范(50191)
(50181)
(48804)
中心(46789)
研究所(45916)
(42998)
北京(40990)
师范大学(40072)
(39987)
教育(39879)
技术(38322)
(37692)
财经(37401)
业大(37075)
(33466)
基金
项目(177370)
研究(143213)
科学(138850)
基金(118413)
(101697)
国家(100595)
社会(85610)
科学基金(84996)
社会科(80738)
社会科学(80717)
(74611)
教育(71740)
编号(64234)
(62744)
基金项目(60907)
成果(55673)
自然(49702)
自然科(48429)
自然科学(48419)
课题(48382)
自然科学基金(47430)
资助(46575)
(44874)
重点(41898)
(41151)
项目编号(38314)
(37811)
(37805)
规划(36744)
(36595)
期刊
(130042)
经济(130042)
研究(95983)
中国(76824)
教育(71377)
(41731)
(39924)
学报(39339)
管理(38270)
科学(36451)
大学(30823)
技术(30812)
(29451)
金融(29451)
农业(28670)
学学(26739)
业经(24499)
职业(20546)
经济研究(19884)
图书(19305)
财经(17452)
(16327)
论坛(16327)
(15711)
问题(15575)
(15253)
(14529)
书馆(14043)
图书馆(14043)
技术教育(13482)
共检索到46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雷积才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23年,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基础教育教研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制度,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专业保障制度,在地区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作用。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致莉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直接推动了高职招生和就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协同工作模式,将新模式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职院校可从招就信息共享、招就工作人员轮岗、协同工作的制度保障和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构建协同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丽华  蒋亦璐  王迎  
人口老龄化和长寿化的发展彰显着人类文明和医疗条件的进步,同时也为传统社会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在人口老龄化和教育现代化推进的背景下,高校助力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是面向老龄化社会治理的积极应对,是对国家老龄政策落地的推动引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社会的使命彰显。目前高校助力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尚存在内在动力缺乏与效率低下、制度设计不足与功能孱弱、政策缺位与执行不力以及机制滞后与亟待补位等问题。今后需要高校和老年大学通过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创建社会治理新局面;构建老年学学科体系,助力个体的全面发展;释放信息化核心动力,推进教育与技术融合;打造和谐友好生态圈,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中彦  方向阳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首先确立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双重属性,即职业教育通过适应外部环境促进自身发展、通过适应协调内部关系推动外部发展。为此,必须明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层面,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社会层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个人层面,适应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同时,要明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适应类型定位特征,彰显职业教育的系统性;适应合作开放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的跨界性;适应社会产业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适应全面质量理念,保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龚道敏  
网络教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而产生,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市(地)教研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网络教研的优势,提出了网络教研活动的一般模式及其应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昕   宋婧   吴夏灵   陈宏  
科学的科普效果评估,尤其是科普展览的科学教育作用以及展品的实际教育效果评估,是推动加快构建大科普格局、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套针对教育效果的科普展览评估体系,以科普展览观众中的探索者、协助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行为研究法与对比研究法,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编码,以观众行为为切入点,深入单个科普展项,探究其对观众在知识层面的影响机制;并以广东科学中心的“食药馆”和“疫苗展”两个展览进行试验,以6~12岁的90名观展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探究观众行为与学习的相关性,进而对展项作出综合评估。该评估体系主要根据观众对展项内容接收程度来判断其相关认知改变,从而综合评估科普展览的教育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观众对以测试考核为主的展项所表达的知识内容接收最好,适当的社交刺激可提高展项的教育效果;部分展项存在娱乐性与教育性失衡的现象,娱乐性较强的互动形式虽能提高展项吸引力、增加观众参与频率,但未必对展项的教育效果起到正向的反馈作用;辅助模型需另寻更恰当的结合方式,且传统的实验展示方式需要进行更新迭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施南奇  
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是地方政府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及促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苏锡常三地同为我国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实践者,均积累了丰富的职教园区办学经验。通过功能定位、空间管理和特色建设等多维视角对苏锡常三地职教园区办学模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做好职教园区“顶层设计”、增强专业建设适配性、提升职教资源质量、激发院校办学活力、打造职教园区品牌等五个方面是苏锡常三地职教园区建设所带来的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学良  
一、大时空背景下的郑洛西高质量发展第一,放在全球视角下。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让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成为四大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分别对应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而其中,只有依托黄河流域起源的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古老且从未中断的文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波  郑永进  
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改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是一种范式的转变与跃迁,强调数字技术对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空间、治理、思想、文化等要素的渗透与融合,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的系统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价值重塑、关系重构和系统变革,促进人、社会、技术与教育在物质与数字世界中实现融合和共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在联结资源、融合发展,彰显实践性,强化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孪生运行系统推进战略协同化,构建数据驱动业务价值体系推进流程信息化,提升院校数字基础能力推进运行智慧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久文  苏玺鉴  
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丰富中国特色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探索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区域高质量发展可以被视为区域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梳理区域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发现,我国区域增长或区域发展的理念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区域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着眼于区域发展中的顽症和新出现的问题,其理论内涵丰富,是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区域发展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在城镇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经济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区域政策协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梅  
2005年浙江省把休闲农业写入《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休闲农业实践开始进入政府规范化引领阶段。本文基于我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的规章制度类文献,政府会议和各种提案(建言)答复、通知、公告、指导意见等文献,各种新闻类文献三类数据,结合20多年来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出我国休闲农业官方认同的路径、表述范式和内涵,明确我国休闲农业核心指标、生产生活场域、建设方法和途径指导,从而达成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休闲农业建设模式的主体和内容本质,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和文化创意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时代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先进生产力即数字经济赋能。因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提高中国经济发展质量需要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路径转型:一是经济发展动力要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数字化创新和协同创新转型,通过构建新型创新主体格局和数字新技术供给体系,支撑协同创新机制赋能高质量发展。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要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同时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最终目标。三是产业发展形态要由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转型,重构产业发展逻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经济发展战略要由赶超型发展战略向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开拓战略思路、战略措施和战略目标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新境界。五是宏观调控体系要由短期宏观调控向长期宏观调控转型,形成以数字新技术为支撑、以间接引导为调控原则、以供给管理为主要调控方式的长期宏观调控体系。六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由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基础设施转型,构建以政府顶层设计为引领、市场需求为应用导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兰  邓映峰  
数字技术以其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产业全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越来越多的岗位职责由原先单一、局部向全面、复合的趋势变化。“三教”改革作为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教师改革为主导,以教材改革为载体,以教法改革为媒介,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胜任能力的供需契合,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基本匹配,不断缩减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之间的差距,使学生真正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守乾  陈威  李吉墉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存量用地再开发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的重要抓手。珠三角地区曾经是存量用地再开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土地政策、更新政策的转变,过往的存量用地再开发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选取珠三角的典型城市——珠海为样本,通过回顾城市的“三旧”改造历程和实践,深入剖析“三旧”改造在政策、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困境,明确“三旧”改造向低效用地再开发转型的必然要求,并结合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发展理念、政策构建、开发模式和管理平台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指导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苑志宏  
临近2021年岁末,资管新规过渡期行将结束。在三年半的资管新规过渡期之中,一方面,以资管新规为主体的资管行业统一监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完备,包括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信托、证券资管、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各类资管机构打破了行业桎梏和牌照垄断,消除了监管套利,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得到统一;另一方面,不合规存量业务得到了有效化解和压降,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基本清理完毕,信托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信托业务压降成效显著。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后,资管行业将整体迎来重新起步、规范发展的大资管时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