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4)
- 2023(9529)
- 2022(7788)
- 2021(7274)
- 2020(5502)
- 2019(12954)
- 2018(12735)
- 2017(22193)
- 2016(13297)
- 2015(14877)
- 2014(15105)
- 2013(14137)
- 2012(13815)
- 2011(12986)
- 2010(13669)
- 2009(12238)
- 2008(12325)
- 2007(11269)
- 2006(10404)
- 2005(9876)
- 学科
- 济(54286)
- 经济(54230)
- 管理(29833)
- 业(28312)
- 中国(23724)
- 企(21099)
- 企业(21099)
- 教育(20666)
- 地方(18281)
- 农(16190)
- 方法(15333)
- 学(14547)
- 业经(13810)
- 理论(13199)
- 发(12387)
- 数学(11815)
- 数学方法(11598)
- 农业(11405)
- 财(10407)
- 地方经济(10344)
- 融(10153)
- 金融(10152)
- 银(9800)
- 银行(9781)
- 发展(9779)
- 展(9651)
- 行(9625)
- 制(9127)
- 技术(8968)
- 贸(8885)
- 机构
- 大学(190753)
- 学院(187994)
- 研究(75359)
- 济(70438)
- 经济(68643)
- 管理(61164)
- 中国(51388)
- 理学(51005)
- 理学院(50181)
- 管理学(49124)
- 管理学院(48750)
- 科学(45363)
- 京(44371)
- 所(39036)
- 范(37465)
- 师范(37200)
- 研究所(35305)
- 教育(33985)
- 财(33772)
- 江(31901)
- 中心(31624)
- 农(31195)
- 师范大学(30459)
- 北京(29562)
- 院(27105)
- 财经(25667)
- 州(25598)
- 业大(25067)
- 技术(24155)
- 农业(24082)
- 基金
- 项目(114715)
- 研究(91772)
- 科学(91199)
- 基金(77935)
- 家(67534)
- 国家(66764)
- 科学基金(55616)
- 社会(55383)
- 社会科(52126)
- 社会科学(52116)
- 教育(48864)
- 省(47031)
- 划(41255)
- 编号(39817)
- 基金项目(39703)
- 成果(35996)
- 自然(32961)
- 自然科(32158)
- 自然科学(32147)
- 课题(32013)
- 发(31553)
- 自然科学基金(31548)
- 资助(31342)
- 重点(28131)
- 年(26439)
- 部(26221)
- 发展(25696)
- 展(25199)
- 规划(24191)
- 创(23912)
- 期刊
- 济(89767)
- 经济(89767)
- 研究(70573)
- 教育(55946)
- 中国(52673)
- 农(30137)
- 学报(28207)
- 科学(26671)
- 财(24474)
- 管理(23913)
- 大学(22329)
- 农业(20911)
- 技术(19492)
- 学学(19239)
- 融(18049)
- 金融(18049)
- 业经(15185)
- 经济研究(13801)
- 职业(13795)
- 财经(12950)
- 问题(11339)
- 经(11294)
- 业(10895)
- 坛(10794)
- 论坛(10794)
- 发(10304)
- 图书(9942)
- 技术教育(9040)
- 职业技术(9040)
- 职业技术教育(9040)
共检索到313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而为新时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构成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观念基础。其中,现代化理论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的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基础,新发展理念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基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学 刘艳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当前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教育举措。当前职业教育走上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基于职业院校学生陷入阶层再生产危机,并呈现出"琐碎自由人"的现实样态,变革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明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标尺,要以职业胜任力为基点提升个体职业获得感,以职业精神的浸润生发个体职业意义感,并在职业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助力个体自我感的建立。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性品质必然要着眼于确立"自由而负责的现代职业人"的育人目标,变革学科导向、工种类别的课程结构,推进"经验转化"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各尽其责的现代学徒制,进而构成职业教育改革的整体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进一步作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科学判断。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明确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荣国丞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从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专业发展、师资队伍、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情况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为稳定,以顶岗实习为特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向是:突出类型定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多样化、均衡性发展;深化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岳金凤 郝卓君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要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在充分理清现实发展基础的前提下找到发展突破口。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在总量和生均上均得到较大改善,经费保障较充足,师资队伍发展较快,但同时也面临着办学空间有限、教师结构欠优化、经费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性较大等挑战。针对问题和挑战,建议各地兼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优化学校布局结构;从质量、规模和结构方面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缩小区域投入差距;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专业结构紧密对接产业发展,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整体推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在此,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结构经济学所提出的基本判断或假设能否在现实中得到经验检验?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一些简单的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在此,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结构经济学所提出的基本判断或假设能否在现实中得到经验检验?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一些简单的结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坤荣 赵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决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能否壮大,即人才基础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技术基础从后发优势与模仿型技术进步转向自主创新,制度基础从渐进式增量改革转向全面深化改革,需求基础从主要依靠国际市场转向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基于新的能力基础,需要对现有的能力结构进行重构和优化,即产业结构从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空间结构从单一城市化转向城市集群发展,资本积累结构从偏向于物质资本转向偏向于人力资本,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从发展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为了壮大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重构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寻求活力与秩序的平衡为重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形成高水平育才、识才、聚才、用才体系。考虑到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增强,需要完善化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国际阻击的应对机制,积极适应国际环境演变。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能力基础 能力结构 推进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安泰 李容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就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范畴、新理念、新理论,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论。这些理论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也是引领我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潘家华
“‘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这一选题是极富战略意义、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协同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其中,降碳是关键,是核心,是引领,是纲。只有降碳才可以减污,尽管减污扩绿也可以降碳,但在许多情况下其并不一定降碳,反而还会增碳。例如,燃煤电厂的脱硫除尘工艺,减少了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甚至可以达到如同天然气那样的超低排放标准。但是,运行这些降污设施要消耗更多的煤炭,必然导致排放更多的碳。又如,在干旱地区种草种树需要浇水维护,不仅是高成本,而且是高耗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文静 陆卫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教育审计履行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治理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专门部署,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自我革命、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论述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运用理论引领教育审计的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审计人需要正面回答的政治之问,也是落实好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文章以二十大报告为基础,系统分析与教育审计紧密相关的关键部分,梳理出指导教育审计实践的新理论,逐条分析出对教育审计担负的新使命,找寻教育审计重点工作的落脚点。
关键词:
二十大精神 教育审计 研究型审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煜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树起了又一座里程碑。大会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世堂
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立足新征程、新阶段,应承担新使命、新作为。企业在向高质量发展奋力迈入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工作方向。第一,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市场主体活力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不竭源泉。大企业要用好用足"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础 原创技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安宝 李康康 管方圆
基于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全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基础设施投入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国各省份整体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且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沿海地区,一般性基础设施投入与科技型基础设施投入均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内陆地区作用效果不显著;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两类基础设施投入均能够正向调节FDI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作用大小有所区别。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地区要继续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科学规划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以更好地发挥对FDI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丰先 王喜 秦耀辰 闫卫阳
理论的形成过程一般基于实践和需求的推动,而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又从更高层面促进实践的深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人类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空前重视,围绕低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成为相关学科研究的焦点,而对低碳发展理论基础的研究与讨论几乎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分析资源、环境、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或者方法与低碳发展的关系,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现了低碳发展的理念和导向,碳代谢与循环理论反映了碳循环的自然规律,脱钩理论揭示了碳排放与经济、人口的关系与规律,3E系统理论与模型提供了低碳政策分析的工具,技术创新理论可引领低碳发展的技术突破,"隧道效应"理论则指明了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这六大理论分别从发展理念、自...
关键词:
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 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