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9)
- 2023(6067)
- 2022(4942)
- 2021(4835)
- 2020(3671)
- 2019(8866)
- 2018(9009)
- 2017(14593)
- 2016(9118)
- 2015(9962)
- 2014(10350)
- 2013(9176)
- 2012(8317)
- 2011(7836)
- 2010(8062)
- 2009(7123)
- 2008(7091)
- 2007(6311)
- 2006(6024)
- 2005(5658)
- 学科
- 济(31000)
- 经济(30966)
- 教育(19475)
- 管理(16332)
- 中国(15065)
- 业(12222)
- 地方(11458)
- 企(10494)
- 企业(10494)
- 理论(9312)
- 方法(8811)
- 制(8392)
- 学(8378)
- 教学(7865)
- 农(7471)
- 业经(7343)
- 数学(7284)
- 地方经济(7263)
- 数学方法(7113)
- 发(6642)
- 体(6374)
- 财(5923)
- 发展(5464)
- 体制(5359)
- 展(5341)
- 融(5220)
- 金融(5219)
- 和(4965)
- 农业(4853)
- 银(4850)
- 机构
- 大学(117229)
- 学院(113440)
- 研究(47730)
- 济(39559)
- 经济(38402)
- 管理(35286)
- 中国(29868)
- 理学(29849)
- 教育(29844)
- 理学院(29310)
- 管理学(28577)
- 科学(28362)
- 管理学院(28313)
- 范(27665)
- 京(27582)
- 师范(27538)
- 所(24071)
- 师范大学(23016)
- 研究所(21874)
- 江(19526)
- 中心(19445)
- 财(19385)
- 北京(18744)
- 院(17595)
- 技术(16452)
- 职业(15531)
- 农(15270)
- 州(15060)
- 财经(14040)
- 业大(13445)
- 基金
- 项目(71937)
- 研究(61193)
- 科学(58384)
- 基金(47376)
- 家(40960)
- 国家(40448)
- 教育(36093)
- 社会(36027)
- 社会科(33810)
- 社会科学(33803)
- 科学基金(33700)
- 省(30191)
- 编号(27736)
- 划(27615)
- 成果(25288)
- 基金项目(24089)
- 课题(23317)
- 年(19493)
- 自然(19093)
- 自然科(18593)
- 自然科学(18588)
- 重点(18522)
- 自然科学基金(18208)
- 资助(18185)
- 发(18179)
- 规划(17601)
- 部(17139)
- 项目编号(16183)
- 性(15819)
- 创(15194)
共检索到191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永新
我们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可以看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表述中,这一次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对立德树人、推进教育公平,对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都讲得非常清楚。我们接下去的改革方向已经十分清晰。其实,《决定》的内容,在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大多已经提出过。时隔3年,在全会中以"重大问题"的方式再次提出,是再一次的强调与重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一、改革的艰巨性与改革者的勇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艰巨性至少体现在两点:其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本身便非同寻常的繁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是教育的特定类型(如农村教育)、特定层次(如义务教育)、特定范畴(如德育)、特定要素(如课程)的单独改革,而是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范畴、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相互协同的改革。因此,判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也就并非教育的某个类型、某个层次、某个范畴、或某个要素有无发生积极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必须是"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综合"发展"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在"综合",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全面"改革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只是"教育领域"的独家事务,必须得到"社会领域"的合力支持。
关键词: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符合教育规律和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这既是对改革目标的要求,也是对改革方式的总结。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教育改革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教育改革。其次,教育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改革一个方面就会涉及到其他教育,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几乎都是综合改革。如何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其中,加强省级教育统筹是推进综合改革的重要推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进行通盘、全面的综合改革。教育改革与包括城乡一体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立德树人,重点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银付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教育活力,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特别要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依靠学生,教育为了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并以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地方政府科学领导教育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和问责机制引领学校发展方向;二要宏观考量教育改革,把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转职能作为着力方向,把管办评分离、推动"管"的现代化、"办"的现代化、"评"的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三要继续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虹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年。认真研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路径举措和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开阔思路、交流经验,更好地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正能量,全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一、深刻领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要求"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如何认识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问题,如何攻坚克难,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在此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碧荷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决定》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深化高教领域综合改革亟需解决"真改革"问题,其核心之一便是究竟需要"自上而下"抑或"自下而上"的改革。改革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两者之间关系较复杂,同时也具相对性。当前深化高教领域综合改革的主题及其确立方式决定了这一改革具有较为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征。而高度关注并推动"自下而上"的改革,并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相呼应,主动促进两者的相互转化与谐动,从而形成"上""下"协同的综合改革机制,对于深化高教领域综合改革更具有现实意义。要真正形成"上""下"协同的综合改革机制,应推行"留白"改革,使高校拥有改革的自主权,并用好权、善用权和责权相称。试点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琳 王文 李一飞 纪洪超 史静寰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2012"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系数集束化的方法,深入考察了学生个体性因素(包括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获致性因素即学生的高中教育经历比先赋性因素即学生的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更大的影响。高中教育经历作为入大学前的准备,其作用在大学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中更为突出,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身大学学习,还能够提升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收获和在校满意度。学生高中教育经历的丰富程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影响,以及成绩排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负向影响,促使我们反思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而正在推进的教育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贵仁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艰苦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翁铁慧
立足转变职能,聚焦政府该管住管好的规划、投入、评价三件事,实施重点突破。推动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等教育更加聚焦质量提升、特色发展。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努力消除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隐性壁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任务,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处于这个历史时期的上海教育,正在从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柯敏
通过对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分析理解,提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向,并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加强的一系列重点工作。
关键词:
综合改革 研究生教育 服务能力 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清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参与。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参与有助于将各种复杂要素和关系外显化、为改革提供理论资源以及提高本土教育者的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者参与的过程包括立体调研、技术分析、过程推进和多维评估四个阶段。要提高参与的有效性,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要有准确的自我定位、良好的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本土意识。
关键词:
教育理论研究者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