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5)
2023(4087)
2022(3425)
2021(3484)
2020(2648)
2019(6297)
2018(6423)
2017(9527)
2016(6336)
2015(7205)
2014(7420)
2013(6510)
2012(5936)
2011(5658)
2010(6017)
2009(4934)
2008(4822)
2007(4605)
2006(4362)
2005(3831)
作者
(14559)
(11937)
(11626)
(11508)
(7627)
(5861)
(5634)
(4822)
(4636)
(4431)
(4114)
(4096)
(3853)
(3836)
(3815)
(3795)
(3585)
(3566)
(3544)
(3533)
(3310)
(3004)
(2923)
(2867)
(2754)
(2718)
(2692)
(2631)
(2464)
(2401)
学科
教育(19787)
(14425)
经济(14293)
中国(12154)
管理(10482)
理论(9866)
(8220)
(7977)
企业(7977)
教学(7806)
方法(6394)
(5860)
业经(5292)
(5098)
(4921)
(4367)
发展(4138)
(4015)
(3903)
(3846)
政治(3767)
社会(3751)
思想(3668)
研究(3665)
计算(3520)
算机(3461)
计算机(3461)
机化(3422)
计算机化(3422)
数学(3397)
机构
大学(82482)
学院(76076)
研究(31262)
教育(29285)
(23608)
师范(23552)
(22385)
管理(21645)
经济(21582)
师范大学(19775)
(19398)
理学(18313)
理学院(17899)
管理学(17377)
管理学院(17179)
科学(17083)
中国(15674)
(15100)
(13665)
研究所(13552)
北京(13353)
职业(12659)
中心(12572)
技术(12389)
教育学(11473)
(11349)
(11107)
(10232)
研究院(8716)
财经(8660)
基金
项目(45507)
研究(43319)
科学(37946)
教育(29754)
基金(29201)
社会(26442)
(23739)
社会科(23401)
社会科学(23390)
国家(23331)
编号(21009)
成果(20817)
科学基金(19471)
(18896)
(18620)
课题(18454)
(16014)
基金项目(14298)
规划(13736)
项目编号(12746)
(12558)
重点(12028)
(12026)
(11886)
教育部(11845)
资助(11142)
研究成果(11121)
(10958)
(10708)
(10649)
期刊
教育(50718)
研究(35839)
中国(29872)
(28063)
经济(28063)
职业(11689)
技术(10739)
(9154)
学报(9138)
科学(8744)
大学(8574)
管理(8283)
技术教育(7614)
职业技术(7614)
职业技术教育(7614)
(7270)
(6100)
论坛(6100)
学学(6078)
高等(5713)
成人(5601)
成人教育(5601)
(5309)
高等教育(5075)
农业(4943)
财经(4796)
图书(4569)
(4285)
发展(4271)
(4271)
共检索到132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介明  
在后工业时代的知识社会,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本文试图从工作场所发生的变化开始分析和回答这个问题。工作场所的显著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型组织中的工作小组、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作者构成了当今后工业社会中的组织形态。这些机构组织不稳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动、改组、合并甚至瓦解。随之而来的是个人的职业生活也完全不同工作流动性增强,工作方式更灵活,个人需要具有创造性、有团队精神、能够应变、善于探索、随时随地准备学习新知识、可以自如地跨越专业跨越文化。这些变化使教育中的筛选、专门化、念书、资历等概念面临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教育领域一些表面上看似零碎和孤立的创新性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促使我们对“教育”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彦丽  
后工业化时代,欧洲福利国家面临去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就业带来的失业、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家庭结构不稳定、无法协调家庭与工作等新社会风险。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后工业化进程中福利国家或多或少转向社会投资政策。北欧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在此过程中走得最远,成功地将积极的社会投资政策与传统福利国家"消极补偿型"福利政策相结合。借鉴欧洲福利国家经验,我国应该大力推动人力资本投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劳动力市场安全性,鼓励终身教育与延迟退休或灵活退休政策相结合,并系统策划、实施针对儿童的社会投资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鸿  
以美国为首的后工业国家率先占领信息产业经济成果 ,创造了 90年代的经济繁荣 ,成为今日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中心。东亚经济的再次回升并不会摆脱其在后工业时代的受制约地位。重要的课题是工业国家如何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选择最佳的协调发展模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杜祖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孔令昭  林健  
美国"领导力"的概念经历了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转变,这一转变影响了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理论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深受后工业时代"领导力"概念影响的社会改变模型和领导力挑战模型,并根据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实地调研,呈现深受两个模型影响的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实践。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展立新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首次使用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在1960年代担任"2000年委员会"主席期间,他多次提出:进入2000年以后,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将从工业社会迈人后工业社会。所谓后工业社会,是以知识生产(替代物质生产)为轴心组织起来的社会,其中理论知识处于首要地位,大学则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中心机构。一般认为,后工业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桂红   张锋   洪振庭  
后工业时代,如何利用城市中的工业遗存,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市工业遗存改造呈现出一些经典范式,这些范式提供了一个应用框架,不同的范式体现出了不同的政策目标、研究问题、首选的工具或研究方法。本文确定当前研究和实践中的四种范式(整体性活态式、临时性过渡式、适应性动态式、象征性快速式),并结合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提出其适用性范畴和应用选择,以解决城市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城市规划者、设计师、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指导和参考,实现工业遗存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再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汪琦  
后工业时代,随着产业的不断分化和价值链的延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嵌入对制造业的出口绩效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日本在其服务业日益发展的同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逐步下降。本文运用面板矫正标准误差(PCSE)模型实证分析日本KIBS对不同类型制造业出口绩效所带来的效应,结果表明:日本KIBS只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绩效有正面促动效应;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明;而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绩效反而有不良影响。另外,具体KIBS的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信息通讯服务给制造业出口绩效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而金融服务业则极大促进了制造业出口绩效的改善。科研服务只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绩效产生了正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代明  张杭  饶小琦  
基于区位、地租、增长极、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等经典理论,通过构建描述多中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并以深圳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已有城市出现由一个以上主中心、多个副中心及潜在中心以及非中心组成的多层级、多功能城区体系。据此,国内相关城市需赋予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以足够的动态性和前瞻性,以因应后工业时代多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建原  李永强  
进入后工业时代后,企业应该建立快速营销反应系统,即CSMM营销系统。该系统包括四个主要营销工具:顾客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和市场物流系统。并将其整合成一个严密的营销系统。按照这种营销模式,企业应对按职能制组织形式设立的部门进行重新架构,以符合由顾客订单驱动的营销范式要求,用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进行市场竞争。因此,营销的研究范式也必须突破原来生产者主导营销形成的4Xs的研究范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景江  
企业要做好外包,就必须明确网络时代与工业时代外包的主要区别。网络时代与工业时代外包模式的比较研究说明,两个时代的外包有八个明显的区别。由于我国刚进入工业化后期,必须以国民经济信息化拉动工业化快速发展,因而我国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外包模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玲  
人类社会已进入当前的后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后工业经济即服务经济。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最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后工业经济的概念并明确表示美国经济已进入这个时代。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美国服务产业中生产者服务业中现存的问题。美国生产者服务业并未实现与制造业的融合,两者的分离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和金融服务业的畸形发展,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隐患。以此为鉴,我国在服务业中不仅要优先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更应注重生产者服务业的效益回归,真正实现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谐同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学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取得可喜业绩,科研领域不断拓展,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研贡献不断增强,新型教育智库不断壮大。面向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新形势,认真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新起点,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认识新矛盾,深入探讨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对策;开启新征程,系统探索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路径;依据新要求,研究推进新时代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哈斯布尔·哈克  任岩  林勤  何勇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星文  刘泽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未能从根本上革除国企绩效低下、"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弊端。在依次经历扩大企业自主权、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国家控股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改革等四个阶段之后,我国已进入到"后国企改革时代"。从委托代理的视角来看,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国企仍然存在多级委托代理关系,这是单纯的产权制度改革并不能解决国企顽疾的症结之所在。在"后国企改革时代"要根除国企诸多弊病,必须从深层次推动国企改革,重点是加强对管理层的约束和监管,切实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层问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