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0)
2023(15041)
2022(12182)
2021(11232)
2020(9525)
2019(21567)
2018(21698)
2017(39573)
2016(22897)
2015(25869)
2014(26057)
2013(25027)
2012(22841)
2011(20444)
2010(21272)
2009(19819)
2008(19900)
2007(18231)
2006(16350)
2005(15220)
作者
(64134)
(53510)
(53093)
(50510)
(34273)
(25359)
(24333)
(20497)
(20466)
(19487)
(18232)
(18202)
(17455)
(17339)
(16844)
(16381)
(16000)
(15930)
(15663)
(15236)
(13598)
(13431)
(13089)
(12496)
(12334)
(12180)
(11960)
(11924)
(10971)
(10697)
学科
(86277)
(84867)
经济(84719)
管理(78202)
(77937)
企业(77937)
方法(37913)
(30177)
数学(29514)
数学方法(29009)
业经(28537)
(28004)
中国(27840)
教育(22881)
(22697)
理论(22146)
(21093)
财务(21049)
财务管理(21017)
企业财务(19887)
农业(19460)
技术(19367)
(16472)
(16180)
(15719)
(15545)
(15534)
(14288)
贸易(14279)
(13886)
机构
大学(319802)
学院(318241)
(123084)
经济(120158)
管理(119164)
研究(107430)
理学(101174)
理学院(100050)
管理学(98098)
管理学院(97487)
中国(79785)
(69749)
科学(63504)
(61769)
(54530)
(54086)
(52702)
研究所(48754)
中心(47986)
(47464)
财经(47370)
师范(47001)
业大(45357)
北京(44862)
(42978)
农业(42394)
(40822)
教育(39354)
(38885)
技术(37766)
基金
项目(201762)
科学(160415)
研究(154073)
基金(143001)
(123694)
国家(122417)
科学基金(105416)
社会(95219)
社会科(89818)
社会科学(89792)
(81617)
教育(78682)
基金项目(73411)
(69374)
自然(67263)
自然科(65779)
自然科学(65759)
编号(64628)
自然科学基金(64627)
资助(59508)
成果(55420)
课题(48122)
重点(46819)
(46124)
(44683)
(43371)
(41494)
(40882)
创新(40878)
教育部(40235)
期刊
(144755)
经济(144755)
研究(103716)
中国(79903)
教育(66673)
(52042)
(50720)
管理(50622)
学报(47092)
科学(43236)
大学(37768)
农业(34791)
技术(34263)
学学(33898)
(29030)
金融(29030)
财经(24357)
业经(24006)
经济研究(21740)
(21216)
(21090)
职业(18380)
问题(17768)
技术经济(16498)
图书(16348)
(15068)
论坛(15068)
现代(14599)
(14527)
世界(14446)
共检索到507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教育部最近公布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是新世纪面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一揽子教学改革方案。与以往的教学改革文件相比,该《指导方案》明确提出了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学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措施,并显示出了更加清晰明了的改革思路,那就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必须建立全新的概念,按照职业教育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在引进先进理念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将中国企业的热切期待转化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原动力。《指导方案》所着力建立的学习新概念集中体现在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目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泽伟  姚奇富  
为先进制造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这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不断探寻并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有效联动的新机制与新模式;二是将现代制造业的生力军——农民工的培训置于重要位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  赵志群  刘杰  陈吉红  明航  张伦玠  曹晔  杨黎明  陈祝林  杜萍  孟源北  陈旭东  杨克  任耀生  王毅  王瑞丽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尚未健全、制造类专业难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缺乏科学的专业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效不显著、职业培训体系尚未健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难以保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能力建设,更加主动地适应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应转变观念,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本刊讯  
本刊讯3月24日,教育部举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座谈会,深入研究部署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工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造就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宣布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正式启动并讲话。怀进鹏强调,要把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在3月28日召开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科协等六部门将在科研领域联手开展科研道德建设,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六部门表示,将联合制定和发布“关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友节  
通过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及其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指出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意义。对职业院校加快培养服务外包紧缺人才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目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8月27日在京召开职业教育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座谈会,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学习领会《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并讲话。鲁昕指出,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战线要深刻认识现代职业教育内涵,科学定位职业院校办学方向,进一步提高行业指导能力,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正>近日,教育部印发《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对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作出部署,旨在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通知》聚焦实施本科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完善本科专业类的设置与调整机制、动态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特设专业、实施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加强对增设专业的论证和公示、规范学位授予门类和修业年限调整、规范专业名称调整、规范专业撤销工作、规范拟新建本科高校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专业设置工作、规范合作办学专业备案和审批等方面,并作出具体要求。
关键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鑫  毛成栋  冯鑫  
地质勘查一线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是落实《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的四项重点人才工程之一,该工程要求建立地勘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绩效评估机制,将各参与单位方案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评估管理。通过开展绩效评估,更好地推进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为加快地勘紧缺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首先对地勘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从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3个评价维度出发,构建了地勘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地勘紧缺人才培养综合评价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云儿  
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的主要路径。校企联合构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让企业从"局外人"变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参与者和管理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促进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而新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平  
根据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四个“结合”,即“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结合,传统技术与实用新技术学习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