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7)
2023(12058)
2022(10333)
2021(9973)
2020(7997)
2019(18836)
2018(18981)
2017(34809)
2016(19870)
2015(22659)
2014(23113)
2013(22162)
2012(20328)
2011(18484)
2010(18654)
2009(16655)
2008(15930)
2007(13952)
2006(12416)
2005(10370)
作者
(54391)
(44995)
(44627)
(42612)
(28494)
(21499)
(20447)
(17698)
(17319)
(16216)
(15567)
(14924)
(14073)
(13986)
(13871)
(13723)
(13449)
(13205)
(12765)
(12674)
(11198)
(11167)
(10664)
(10408)
(10220)
(9985)
(9979)
(9930)
(9015)
(8998)
学科
(69936)
经济(69856)
(49565)
管理(48743)
(37452)
企业(37452)
方法(31548)
(30774)
数学(27452)
数学方法(27080)
中国(24537)
教育(22593)
农业(20348)
业经(18267)
(17764)
(17370)
地方(16293)
理论(14963)
(12911)
(12359)
技术(11869)
(11000)
(10708)
贸易(10702)
环境(10668)
(10366)
发展(10101)
教学(10088)
(10057)
(9978)
机构
大学(272257)
学院(268749)
管理(104205)
(95176)
经济(92499)
理学(90934)
研究(90914)
理学院(89808)
管理学(88108)
管理学院(87588)
中国(61386)
(59592)
科学(56840)
(47489)
师范(47227)
(44482)
(44397)
(42548)
中心(41203)
研究所(40679)
业大(40359)
(39938)
教育(39224)
师范大学(38581)
北京(38340)
财经(34076)
农业(33453)
(32966)
(32644)
技术(31790)
基金
项目(186065)
科学(147308)
研究(144766)
基金(130978)
(112210)
国家(111037)
科学基金(95207)
社会(87692)
社会科(82469)
社会科学(82449)
(74672)
教育(72857)
基金项目(70000)
(64304)
编号(63026)
自然(60271)
自然科(58806)
自然科学(58795)
自然科学基金(57689)
成果(53656)
资助(52847)
课题(45523)
(42230)
重点(42086)
(40761)
(38453)
项目编号(37693)
(37349)
教育部(36737)
规划(36454)
期刊
(106612)
经济(106612)
研究(87200)
教育(63649)
中国(60816)
(45628)
学报(40758)
科学(38451)
管理(34769)
大学(32327)
农业(31093)
(30175)
学学(28862)
技术(26265)
(20395)
金融(20395)
业经(20214)
图书(15598)
财经(15334)
职业(15108)
经济研究(14891)
问题(13915)
(13279)
(13154)
(13097)
(12899)
科技(12864)
理论(12800)
实践(12062)
(12062)
共检索到396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6月15日,教育部在京举办专题研究班,就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进行研究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他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乡村教师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确保各项支持政策落地生根,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让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关晓宇  杨子萱  李红玢  
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而乡村教师的发展则是教育振兴的关键。因此,如何打造“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了目前的核心管理议题。然而,少有实证研究从组织层面探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乡村教师工作结果和职业生涯的影响。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文探讨了人力资源双重关注模型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工作绩效和职业成长的影响以及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通过对51所学校和690位乡村教师的匹配数据进行跨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维持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对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职业成长的影响不显著;绩效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工作绩效和职业成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在人力资源双重关注模型与离职意向和工作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工作繁荣在人力资源双重关注模型与职业成长之间没有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管理路径,激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完善乡村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2013年9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生活补助政策颁布以来,教育部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动地方实施。据介绍,多数地方出台实施方案,认真抓好政策落实。目前,有连片特困地区县的22个省份中,已有16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正斌   李昊敏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地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该政策实施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促进了城乡教师交流,提升了乡村教师培训效果,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有效提升了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管《支持计划》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政策文本缺乏科学合理性、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政策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持计划》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督查机制等,以确保《支持计划》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钱厚琦  胡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玥  王柏慧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国培计划",旨在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基于"国培计划"出台背景,立足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实践,通过分析乡村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以及乡村教师发展的四大矛盾,着重阐述了支持服务体系中应包含的四大关键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概述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主体以及过程应包含专业制度、专业价值、专业信念、专业文化等四方面的支持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钱厚琦  
为期10天的西部地区县(市)长城乡规划专题研究班日前在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举办。全国市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专程到学院看望学员并讲授了《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如何应对我国面临的危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瑾瑜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颁布实施,无疑是近期我国乡村教育发展中的大事、喜事。据统计,有近300万乡村教师坚守在基础条件最薄弱的老少边穷岛地区的中心校、村小和教学点。同时,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低,不同程度存在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的缴纳等问题,职称评定的种种限制也让大批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失去晋升资格。而且,今日乡村教师还经受着时代变迁的更大冲击、诱惑和挑战,"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已不足以支撑他们留在乡村安心从教,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基于这样的事实,《计划》提出从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长德  汪洋  
考察乡村小学百年兴衰起伏之历程,不难发现,乡村教育政策是促动乡村小学发展变迁的关键力量。当前,"村小去留"之争源自"撤点并校"政策的施行及其政策后果,"去"、"留"立场的政策主体各持理据的根源是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价值交锋。为此,乡村小学政策的变革,应循"促成政策张力"、"转变政策立场"和"形成政策体系"的基本理路,在布局政策之维,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乡村小学布局;在体制政策之维,变乡村教育为乡镇教育;在安全政策之维,推进农村标准化寄宿学校建设,构建可靠的校车服务体系;在师资政策之维,按需培养责任型乡村教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曼茵  李广德  夏冬梅  
国家开放大学2004年启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应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就地培养乡村振兴本土人才的先行探索。计划实施14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的经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政治素质高、有管理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新时期,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吸收借鉴项目实施的先行经验,通过加大办学支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均衡发展、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扩展社会参与等方面推动项目持续发展,以更好培育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宇佳  
城乡教育差距是阻碍各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普遍问题。面临城乡教师资源不均衡的严峻态势,俄罗斯启动“泽姆斯基教师”计划,通过透明式申报、竞聘法上岗、大额度激励、过程性监控的政策部署妥善解决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关键问题。该计划体现出以信息公开实现乡村教师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以改善体验激发乡村教师内外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以合作共生助推乡村教育与优质师资的双向赋能等行动逻辑,对教师专业成长、乡村学校发展、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产生显著影响。虽然该计划未满一周期,成效有待检验,但其在乡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解决乡村教师“选、用、留”等问题上仍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晔  徐好好  刘菊英  
乡村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主要指的是乡村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公共性。作为“乡村的”教师及其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为乡村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提供合理性支持;历史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为其公共属性的可能实现提供继承依据,乡村教师对新阶段乡村社会的重要价值是其公共属性可能实现的前提,法律政策为乡村教师承担公共责任提供直接保障。但是,目前乡村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遭遇了多方面的困境,使得乡村教师成为了疏离“乡村的”教师。因此,要实现乡村教师——作为、成为“乡村的”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就要重视对乡村教师公共性的培育和表达,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社会公共事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梅  杨全海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但由于受到教师意识与能力、成果属性与价值、关联环境三个层面的影响,乡村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还存在数量少、价值低、模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有必要通过撬动教育科研主体意识,为其成果转化个体赋能;完善教育科研管理,系统规划成果转化;营造教育科研环境,为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以此推动新时代乡村教师持续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效,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解光穆  谢波  
为推动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并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良好师资保障,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颁布实施后,各省(市、自治区)及众多市、县(区)都陆续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以积极的政策设计与科学制度来关注、关心、关爱乡村教师。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差异的存在,在乡村教师支持政策落地时还需要从收入待遇提高、专业能力发展、现实补充及未来培养三个方面来细化优化,确保他们能安心从教、舒心从教、用心从教、精心从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庄玉昆  褚远辉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是一项影响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的系统工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过程既要体现支持体系的保障性、学习性、激励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也要实现内外支持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融合,用政策与合作机制融通各层级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学习支持环境建设孕育学习磁场,不断优化和创新专业性支持的途径和方法,把可持续的外部支持力量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融合起来,最终实现支持体系建设"外塑—外生"和"内塑—内生"的有机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